井上成美的问题也是与会众人的问题:既然数量已落后于敌人,为什么还不追求质量优势压倒对手呢?
“原因有三:一是建设周期,大凤级建造时间长达3年以上,同样时间我们大致可造2艘云龙级,通常2艘云龙能发挥的战斗力强于1艘大凤;第二是建造难易程度,大凤级比云龙级技术难度更大、更复杂、需要更多熟练人手,如云龙级建设全面铺开,将牵扯大量工人,不可能将所有熟练工人都集中在大凤级上面;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超厚装甲航母今后可存在1-2艘,但不必太多,因为完全没有必要——航母就是个消耗品,指望自己的航母不被敌人击沉还不指望多击沉一些敌军航母。”
“消耗品?”众人全愣住了,倾举国之力建造出来的航母编队居然是松田千秋口中的消耗品?众人迷惑不解,又将目光聚焦在他身上。
面对各种质疑的目光和重重压力,松田千秋毫无惧色,侃侃而谈:“敢问诸位,是否知道虎式坦克与4号坦克的区别?”
众人都点头,虽然海军传统不装备战车的,但联合舰队出国一趟弄回来一堆虎式和4号,大家当然有兴趣去见识一下。海军人士一看虎式就明白了,这不就是坦克界的大和嘛。
“虎式比4号强当然毋庸置疑,甚至1辆打4辆也毫无问题,可为什么德国人还要继续大规模造4号而不全造虎式?我带着这个问题问过德方,他们说质量优势必须在数量差距不太大的情况下才有意义,否则就会陷入对手的装备海而无法自拔,为保障机械化部队运用,德国必须要有足够数量的坦克——我一下子就想到了蚁多咬死象这句话。我们已在数量上逊色于美军,如果因为强调质量而再次压缩数量,届时可能会出现10艘埃塞克斯级打1艘大凤的局面,胜败不看便知。如果只要质量不管数量,当初追求对美七成干什么?造个2-3艘10万吨巨无霸战列舰不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又是一句“对美七成”,噎得伏见宫博恭王喘不过气来,全场全部无语,但很多人还是不太服气,因为日本海军由于一直追求质量建军,思想上的弯一下子转不过来。
松田千秋扫视了会场一眼:“再问诸位,当前海军最重要、最核心的打击力量是什么?”
哪怕再是顽固的舰队派,这情形下也没人敢说是大和号,要么期期艾艾不肯开口,要么吞吞吐吐很不情愿;但航空派可不管这些,大西泷治郎马上接茬:“航空母舰。”
“其实不全是,在我看来,最重要、最核心的打击力量是舰载机,航母只是载体,舰载机才是发动最后一击的致命手段。”松田千秋微笑道,“这次远征作战带给我最大的经验是:之所以能在作战中压倒美军,不是因为我们船好——实际上美国新投入的埃塞克斯级比我们的航母好得多,别说与云龙比,就是比双鹤都强——单舰载机超过90架,而且异常结实,我们真正占据上风的是第一是飞机,第二是人。如果非要强调质量建军,我认为重点是航空器而不是航空母舰。
机动舰队目前装备三种舰载机,分别是零战改、彗星改、天山改,每一样都强于对手,特别是彗星改和天山改,远强于美军的SBD和TBF,同样载弹量我们飞得就是比他们快。这3款飞机的性能如与原有零战、99舰爆和97舰攻比完全是天上地下。别的不说,我军飞机以前都有软骨病,根本不敢放在甲板上日晒雨淋,德国飞机怎么处理?全堆在甲板上,根本晒不坏、淋不坏,一下子就增加了载机数量。现在德国又开发了折叠翼飞机,进一步强化了载机量,如果1艘航母因为这样能多20%的飞机携带量,岂不是一下子等于就多了20%的航母——造飞机比造航母总来得快吧?”
按照松田千秋的观点,并不是不要质量优势和质量建军,只是相对来说飞机性能比航母性能目前更要紧,为进一步支撑自身观点,他以塔拉瓦战役举例:“以这次击沉的埃塞克斯级为例,我们在摧毁其之前至少命中对手3枚鱼雷,4-5颗500公斤炸弹,如用99舰爆进攻,250公斤重的炸弹要投多少才能让敌人完蛋?中途岛战役中我军4艘主力航母被美军轻轻一炸就完蛋了,虽有弹药殉爆问题,但实战显示敌军航母远比我们结实,他们的飞机其实也很结实,但为什么最后还是我们赢了?就在于舰载机得力——经德国调教和改造的飞机非常得力。
这并非孤例,诸位一定看过大岛大使发过来的情报,英美千机轰炸编队被德军喷气机痛殴,这就是利用技术和性能优势碾压,换了我军飞机,飞都飞不了那么高,如何痛殴?
飞机性能当前是第一位的。在飞机性能持平或有优势的前提下,第二重要的是飞行员素质,我军舰载机飞行员素质比德国、美国好是公认的,但赤松贞明回来却说在同等技术装备下打不过德国空军,甚至打不过德国舰载机飞行员,诸位知道为什么?”
众人好奇心一下子被勾了起来,赤松贞明现在是日本家喻户晓的海军第一王牌飞行员,他为什么说打不过德国人?打不过德国空军还有点理由,连德国舰载机飞行员都打不过——他们组建了还不到一年。
“如果仅仅是1vs1的较量,赤松贞明当然毫无问题,可3vs3,5vs5呢?如果再扩大一些,50vs50呢?大家也许不知道索科特拉岛上的情况,陪同我们训练的德国王牌飞行员比比皆是——击落数50架以上才被人家看成是真正的王牌,帝国海军有50个击落记录的只有赤松贞明一人,德国空军有该记录的数百个,德国海航抽调的大多都是优秀空军成员,这样的超级王牌至少有40多个,德国海航虽然只有1年历史,但飞行员总数已突破了1500,能上舰的至少有800,我们折腾了近20年,累计培养出来的、能上舰的飞行员也就是1000多一点,德国海航背后还有总架数超2万、打遍欧洲无敌手的庞大空军做后备,我们只有为数不多的岸基部队做后备,你们说怎么打?
诸位要清楚,只要飞行员能将飞机从航母上安全飞起来,决定命运的就是飞机性能和空中技术……同样道理,航母一旦把飞机放出去了,决定海战成败的就不是航母性能高低,而是飞机性能和飞行员素质。加勒比海战怎么赢的?是我们航母比敌人多,比敌人好么?显然不是!所以长官才说航母是消耗品。如果前方沉1艘后方能补2艘,我们还怕没法坚持下去?何况大凤级又不是真的不会沉,万一被打个奄奄一息拖回来维修上一年半载,这段时间等于就没船用了,倒是2条云龙沉了1条还可以再接着打。”
这番高论众皆叹服,连山本五十六也肃然动容:现在看来老同学看问题比自己更深远了,他已摆脱了日本当初一直坚持的舰艇质量胜于数量的桎梏,开始考虑总体战、全面战争了。
他站起来朝松田千秋微微一颌首:“松田君讲得不错,我受教了。不过还有个疑问,如果是拼消耗,美国潜力显然超过我们数倍,这差距如何弥补?”
“这问题我来回答吧。”看山本五十六站了起来,堀悌吉也随即站起来——海军大臣出马亲自问话再让松田回话就显得不够尊重,他得亲自说明。
“打消耗战我历来是极为反对的,也基于该原因,我更反对日美开战,因为无论哪个层面我们都不是美国的对手,拼消耗更不必说,别说1:2,就是1:3都可能耗不起,但我到欧洲之后,德国元首的话给我很大启发……”堀悌吉补充道,“我就有关国家实力不足、难以持续作战的情况明确表示了担忧,他说同样问题他也思考过,最后决定采取的策略是两种,第一,统合欧洲,尽快弥补全欧与美国的工业力量差距,哪怕将来打消耗战也打得起,美国人要打几年就奉陪几年;第二,要积极利用我们的优势——独特的国民优势。他很神秘地告诉我,‘别看美国生产效率高,但有一样东西的生产速度,不但德国,连日本和美国是一样的……’诸位猜得出是什么?”
众人一齐摇头,等这位元帅海军大将把谜底解开。
只有伏见宫博恭王对堀悌吉故弄玄虚很不满意,刚才松田千秋一口一个“飞机性能”、一口一个“飞行员素质和数量”,话里话外全部都是航空第一、航空致胜论,甚至还得出飞机比航母更重要的观点,在他看来是航空派对舰队派赤裸裸的调戏和愚弄,再加上堀悌吉几次强调飞行员也能当军官,航空军官应该从专业人员中选拔的观点,几乎是要置于死地——毕竟驾驭航空母舰的军官如有机会还可以划入舰队派,开飞机的再怎么弄也归入不了舰队派。
这根本就是在挖舰队派的根子!如果让堀悌吉成功了,自己岂不是从此退隐江湖?(未完待续。)
(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