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残局

    回京的日期已经进入了倒计时,这一点东宫上下都十分清楚,在朱允炆的授意下,亲卫们几人一拨,分别穿梭于京师至苏州的交通要道上,以便及时把握圣旨如何到达。

    傅友德告辞前往宁波府,具体操作细节按照老将军的经验,应该是能做到无懈可击。朱允炆暗自得意着自己的算盘打的妙。却不知傅友德早就知道他所存的心思,并且铭记在心了。

    傅雍却是留在了朱允炆身旁,这次离京,要不是锦衣卫的大部分人都被皇太孙带来苏州,估计他没有那么容易瞒过朝廷的耳目,也正是这样,他才那么容易被东宫亲卫寻到踪迹,按照父亲的嘱咐,他主动找到了太孙殿下,在归还那方布帕的同时表示效忠,这本是意料中事,所以朱允炆很愉快的笑纳了。

    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最让他头痛的是苏州将要面临的残局,东宫参议处还好说一些,可以说成是太孙殿下的幕僚机构,至于朱元璋要问及,自然有刘三吾和黄子澄他们为自己说辞。

    刘三吾这个老夫子将东宫参议处看成是太孙殿下广纳民言的征兆,自古以来,这都是圣君的表现,自己身为首任的参议长,自然是责任重大,为了参议处的正常运行,不但自己强忍着和陆家、曹家两个豪门家主共处一室,而且说服了张宗浚和黄子澄二人以大局为重,要为太孙殿下的大业做想。打造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参议处体系。

    刘三吾自号坦坦翁。对人慷慨,胸中无城府,面临大节,屹然不可夺志。只要得到他的肯定,参议处面临的危机不大,而且他身为六艺书院院正,负责江南教化,当然六艺书院也在刘三吾保全之列。

    以这个老夫子的声望,在朱元璋面前拖延一些时日绝无问题,最不济可以让六艺书院暂时并入官学,以避锋芒。

    那么朱允炆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他临时组建的所谓国士院。

    因为朱允炆突然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他低估了这些豪门对于权力的热望,在皇上没有出声,而自己又盲目放权的情况下,很多豪门对于国士院的热衷简直出乎朱允炆的想象,虽然大部分的豪门仍旧在被勒令留在临濠,在苏州国士院的只是家族派出的代表。但是对于苏州知府吴雪凡的政务已经造成了很大的困惑。

    曾经几次接见吴雪凡的朱允炆也十分之无语,他在后世不过是个刚刚参加工作一年的大学生而已,不但大学毕业后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打工,而且在上学期间,连个所谓的班长、委员什么的都没有做过。

    之所以成立参议处和国士院,大部分是在互联网上,或者是自己看过的穿越中学到的。没有想到实施起来,难度如此之大。朱允炆的本意,是让国士院制衡知府衙门,可以少一些冤案、错案,然后监督政令的实施,以免遭遇昏官执行政令变调走样。

    可是现在的国士院竟然成了豪门大族相互争斗的地方,可能以为有了皇太孙撑腰,甚至以为只要不牵涉朝政就会没有事情,以至于国士院变成了这些豪门在回归故里之前的一个较量。暗中分为两派,一派是以被朝廷迁移至临濠的旧门阀为主,另外一派当然是以旧门阀被迁移走后的新兴力量为主。

    为了一些田产、为了一处庄园,往往双方争执的不可开交,因为都是有身家、有身份的家族豪门,有了争执,虽然不至于杀人械斗、刺刀见红,但每每闹到吴雪凡那里,也是颇为难缠。

    由于国士院的成员有着弹劾官员和参与修改苏州政令的权力,所以苏州府上下官员也不免要卖上几分薄面,于是国士院的人很轻易的就把苏州官场也分成两个阵营,非黑即白,没有了立场的官员往往会受到双方的弹劾。

    我这是做了什么啊,朱允炆听到这个结果后,心里哀叹不已,种了一个西瓜下去,谁料想收获上来的竟然是这么一个畸形的玩意,他不知道这些豪门家族哪来的胆子,朝廷对于江南的态度还是十分暧昧,他们竟然可以不顾一切的搞东搞西。

    隐隐约约间,朱允炆觉得这是朱元璋不顾他的感受,准备插手江南之事的原因之一,刘三吾也曾经很隐晦的和皇太孙说过,如此一来,如果形成习惯,能在苏州府坐稳位置的官员不会太多,这根本不符合朝廷的利益,皇上也绝对不会坐视不理的。

    朱允炆苦笑着,他心里明白,能在苏州官场坐稳位置的,手里没有点真本事绝对不行。非但朝廷派来的官员很容易被国士院联手弹劾掉,即使朱元璋开恩,允许苏州自行选举官员,官员到任后也不容易干长久。更何况,让朱元璋开这个恩,还不如找刺客把皇帝干掉更加容易。

    更何况大明异地为官的传统,一县或一府父母官到任之地绝对不会是他的故乡。的确是可以有效的防止**的发生,朱允炆对于老朱的这一条还是十分拥护的。

    眼见着自己一手创办的国士院竟然成了商贾之地,互相争利之所,也难怪刘三吾老夫子每每提到此事,都会说太孙殿下天资聪明,有仁君之相,办义学倡教化、参议处醒自身、待人谦和,英明果断。唯独这国士院是一处败笔。当然,这些话也是朱允炆在若干年后在刘三吾的遗作中才知道的,以刘三吾之胸无城府、大节凌然的直爽脾性,当时不直面相谏,已经是对于朱允炆的极大肯定了。

    就在朱允炆一筹莫展的时候,亲卫来报,从京师前来传圣旨的钦差走的是水路,已经到了江阴。按照太孙殿下的暗示,在江阴时,亲卫们暗中破坏了钦差的座船,以至于传旨队伍被拖延在那里,估计三天后才能启程。

    听到这个消息,他只好先不去想国士院的问题,残局已定,就看个人造化了,这班豪门家族若是还这么不识时务,那只好由得朱元璋清洗了,最多是自己担了一个搜刮后不负责任的名声,不过大义还是在自己面前,有六艺书院和江南新报这两大利器,估计就算是有些负面的东西,也会很快的被消匿在无形之中。

    六艺书院既然没有什么担心的,朱允炆下一个需要操心的就是江南新报了。

    ...

(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回明不错,请把《回明》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回明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