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 核心产业

    飞机降落到洛城的时候,李彦清开车来接赵明阳的。

    李彦清在这边一直在做招收工作,世界各地人才招收,年薪已经开到了百万美刀了,所以赵明阳这钱基本赚的都给了李彦清这边了。

    他这边做的事,是赵明阳唯一在乎的。

    李彦清正在一批一批的招,一批都是十几二十人啊,这钱花的赵明阳都感觉太吃力了,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拿到百万美刀年薪。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不过好在进展是飞快的,赵明阳基本做的所有,都是为了李彦清这个项目。

    李彦清开着一辆二手的雪佛兰来接赵明阳,他对车子啥的兴趣不大。

    雪佛兰在米国属于非常畅销的车型,但在国内就是水土不服,不止雪佛兰,美系车被贴上油老虎标签后,销量在逐年下滑。

    品牌如果被标签化,那可能就非常影响销量了,比如当年的屌丝三宝,索八,K5,迈锐宝,直接把这三品牌差点搞垮了。

    标签化非常的可怕,因为买这三个车和屌丝挂钩了,而当时这三车都是在二十万的家用车,花这钱谁也不想被人叫屌丝啊。

    这类的事,大多不是偶然事,尤其商业中,有一种叫做商业互黑,如果找到点让公关公司去黑对方,直接能让一个品牌挂掉,这类的事在商业中属于基操。

    也是为什么同一款产品,不同人测评完全两个样,有人捧有人黑,捧和黑的都可能拿到了通告费。

    赵明阳坐在副驾驶,李彦清一边开车一边和赵明阳讲新进展,他这人没啥太大爱好,唯一的爱好就是和一群兴趣相投的人聊感兴趣的东西。

    生活比较单调,好像除了对科研之类有兴趣,其他的都不敢兴趣。

    赵明阳也习惯了,他这类的人,你给他一个亿,让他花,他都没那么多兴趣,也不知道怎么花,反而会焦虑,但这一个亿你让他拿去做项目,他能开心坏了,买各种设备耗材。

    大学时候要不是家里反对,他第一志愿就是计算机,还有生物学相关的,可家里人觉得那不赚钱,所以到了大学后,他经常和计算机专业的人有来往,加上他学统计学的。

    要不是他爸当年被人讨债弄得家无宁日,李彦清正常发挥真的是清北复交的,但这就是命他也认了。

    他钻研的方向就是大数据这一块,赵明阳知道这一块的前景,那未来可就是无限可能的东西啊,李彦清这时期做的,基本属于最早一批了,针对的就是移动互联网这一块。

    赵明阳给了李彦清一个开发方向,大致需要什么,让李彦清围绕这一块去做,去研发。

    当然,赵明阳没告诉李彦清他最终到底想干嘛,那样会让李彦清可能一点兴趣都不想去研发这种东西了。

    这玩意怎么说呢,未来的财富密码,这个时期,还有一家公司其实也在做这个,那就是米国这边的小扎公司,因为这个,他和水果公司闹了好几次,互相打了好多次关系,最后水果手机也能把他如何制裁,因为小扎用各种手段避开水果手机监管搜集用户资料然后玩大数据推送。

    赵明阳知道,这玩意的核心算法是关键,现在做,就是先人一步,以后也会有很多人家做,但是,其他家只想做终端,而赵明阳不是,赵明阳是想做产业链,从0到1全做了。

    所以他才会开那么多网店,才会瞄准直播这一块,最终形成一个产业链,只不过这玩意不能急,完全看手机的保有量,而且前提还得偷摸着做,先吃蛋糕,后期大家都做了,赵明阳就不做了,只做技术支持给各家赚取佣金。

    李彦清开车载着赵明阳去了洛城的公司,此时这里已经有不下三十人的团队了,当然,年薪百万美刀的还是少,基本都在三四十万美刀工资。

    李彦清准备把这边团队带到帝都,和帝都那边团队整合,最终成为百人技术团队,目前的进展已经可以计算出用户的习惯,但没法做到语音识别串联。

    这个是另一种算法了,大数据分析有多可怕?可以让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操纵,如同傀儡。

    一旦上瘾了,很难抽离的,简单的说,你现在打开某音软件,你进入设置,关掉个性化推荐,关掉各类推荐,同城相关,通讯录推荐等,还有各类权限,然后你就会发现你的主业原本的推荐视频变成了精选。

    然后你最多玩三五分钟就会关闭,不去碰某音了,因为极其无聊,而大数据算法是怎么样的?

    通过你手机麦克风收录你说话内容,通过你打字,抓取你的关键字内容,推荐商品给你,让你购买,这是最初期的形态,不完善不成熟的大数据算法。

    成熟的是什么?是占有用户时间,那才是最终形态。

    举个例子,你为什么会喜欢刷某音?因为你喜欢,你不知道你喜欢什么,它给你喜欢。

    根据你打字,说话摘取你的信息,然后给你推荐同类内容,比如你看一个视频,是讲华语音乐的,或者你正在看一档音乐节目,那么你看到的内容就是摘取内容计算过推荐给你看的。

    例如现在比较火的说唱节目,它就会给你先推一些说唱的内容,然后从你停留的时间计算,比如超过十秒钟了,你一定对这个内容感兴趣了。

    那么它会通过这个给你一连串的输出,让你被套住,比如推给你周董的国风说唱,你看完了,下一个推什么给你?推周董的歌曲作词人,他获得的奖项,这一波你了解了。

    然后在换,换周董同期的歌手有哪些,你也算了解了对吧?那么就进入下一个环节,让你开始参与进来了,那就是拉踩,对比,比如找一个你不知道的歌手,突然和周董对比,你看到评论居然有人真的以为那个不知名的人可以吊打周董。

    你就会发评论了,然后再给你推送,你一直把你的时间给占有了。

    这是一个例子,当然,它可以不是歌手,是产品,一环套一环,所有的东西都是某音给你私人定制的,这一切最终源于什么?

    内容库,所以某音是邀请全民创作,每个类别都有创作者疯狂输出,如果创作者同质化了,都一样内容了,那么就直接换题材,去推流给某个特定的人物,开始玩粉丝效应,让你再次感兴趣。

    这类的碎片化内容和信息,最终你看过了就会忘记,比如一首曲子,创作者把一首曲子二次创作,一个调子创作出七八首歌曲,只是词和唱歌的人变了,所以用户会被迫接受一种旋律。

    这才是大数据的最终形态,让用户没选择权,然后定位产品,最终所有商家都得围绕某音展开合作,因为它们变相垄断了市场,用户完全适应了它们的模式。

    例如你看一个视频,突然有博主推荐一款产品,其他博主也推荐,你就被迫了解和接受了,然后去选择这款产品。

    如果直接给你推一款产品或者你和人聊空调,它突然给你推荐空调,你会反感和排斥,那么就换个玩法,给你推荐植入性的东西,还是空调,只不过你自己察觉不到了,最终哪个品牌给的宣传费高,平台就会帮这个品牌推荐给用户,用户就选择这个品牌了,这过程用户基本都是在一个不知情情况下选择了自己都不知道喜不喜欢的产品。

    赵明阳让李彦清做的不是最初版搜集用户喜好然后推荐产品,这类的算法,很快其他家都可以模彷出来,那类计算方法对于大的互联网公司而言简直太容易,因为他们本来都有用户数据。

    这类数据其实都是侵害用户权益的,基本就是窥探用户隐私了,所以很多人不是为了装逼用老款诺基亚之类的,是非常清楚这一点,害怕被窥探隐私。

    平常就把手机当成了通话工具,用PC产,比如你用电脑端浏览一些东西,它目前没法做到数据完整搜集给你定制投放内容,因为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很多厂家直接放弃PC端这一块大数据布局了。

    而且这类的大数据推送,对人其实有一定危害的,最直观的就是影响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所以有的人说平常爱看书,很少玩智能产品,你会发现这类人不是一些文娱创作人就是企业高管之类的,他们是害怕自己被影响到,最终狠心放弃这类与时俱进,深怕自己成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用户数据。

    李彦清给赵明阳展示了成果,赵明阳试了下,只是做到了文字采集,这个可以和输入法对接,要做到语音采集,就要和各大厂商合作,给他们分成了。

    这是各大厂商明面上让人看不到的利益收入,也不会和用户说的,要不然这类大数据很难有突破,一个语音封锁,基本就让这类大数据百分之九十没用了。

    这里的语音收集,基本就是收录你此时此刻的声音内容,而输入法收录的是你此时此刻打的每一个字内容信息。

    “算法,还需要多久能突破?”赵明阳问道,现在是没法连续性输出,就是一环套一环的让用户无法自拔。

    “还需要点时间,不过快了,现在都在捕捉网络数据,这个需要点时间,就是用户习惯,还有年龄层分段,每个年代人喜好不一样,城乡喜好也不一样,这类的收集好了,基本可以达到你说的效果。

    最终形态就是根据一个人可以捕捉到用户身边人的喜好,这样就快了,简单的说,比如你有个米国朋友,你和他互动过多,喜好差不多,就可以把你的喜好推给你的米国朋友,而你米国朋友如果喜欢了就在推给他身边的人,基本可以达到无国界障碍推送了。”

    赵明阳点了点头,大概知道了李彦清说的突破进展了,现在就差串联了。

    赵明阳没有像前世看的主角那样,去买币或者买股票,甚至就专一做一个产业,一直延伸拓展。

    他做的是不停的涉足产业,多个产业,就先占个坑,不去亲力亲为的做,让聘用的人去做,如果所有事都亲力亲为做,一定做不好公司,那是对所有招聘的人不信任,也是证明招聘的人没能力。

    赵明阳玩的压根不是完成单一项目,唯一的项目就在李彦清这,从重生到现在他都知道最终要干嘛,产业链整合,用大数据推送把几个品牌做起来后在高价变卖,卖企业卖产品卖估值卖品牌。

    直白说就是做投资的,只不过他的投资方法不同,他要做的是平台垄断,这也是为什么当初BAT三家公司疯狂投资,有的行业都不搭边也投,比如跑去投资文娱,投资运输,蔬菜水果等。

    也有人嘲笑这些企业东一下西一下的,投资哪个倒闭哪个,不如好好做一样,任何独角兽公司都会像这三家一样的,疯狂投资,东一下西一下,只不过大部分人没看出他们到底在做什么。

    这群人做的就是围绕中心产业做的,一切的投资最后都为主产业服务和炒作起来变卖回笼资金回归主产业。

    比如某宝当年收购视频播放平台,之后就是定制专属于某宝的购物综艺,还有定制影视剧,把双十一购物节给推出去了,只不过用户压根不知道他们在干嘛,就是把所有渠道垄断然后软植入。

    这也是为什么国家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垄断,因为垄断的磨爪你不知道伸向了哪里,你的衣食住行都被这些独角兽公司掌控了,然后他们有一样东西,是可以把这些东一下西一下的产业整合变现的。

    那就是用户信息,所以他们敢这么玩,这么操作,用户只会看到他们竹产业的业绩,压根看不到他们背后到底布局了多少产业链。

    而这些人做的事,就十分可怕了,可以让一件事完全被他们制定和操控,比如节假日发红包,现在男女朋友过情人节,七夕,如果不发520,1314,全社会都感觉男的感是罪人了,好像发红包是理所当然的,520起步,买花,吃饭看电影,都成了这一天必须做的,男的必须做的,为什么会这样?

    有人想过吗?以前怎么没有的,什么时候成为这样的?是不是各种公众号,自媒体,影视剧在宣传这个,那你说这些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为的?

    点击下载本站APP,海量,免费畅读!

(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买它几百斤房产证不错,请把《重生买它几百斤房产证》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买它几百斤房产证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