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九章 新邻(中)

    今日天色阴沉,浓云四合。

    贾似道陪着史宽之从街上转回,经过众安桥以南的御街,觑得大雨将至,赶紧进了一家熟悉的茶坊,开了楼上的雅室,方才坐定,雨水就骤然下来了。

    茶坊侧对着临安城里最大的北瓦,所以周边都极热闹,人潮汹涌。这会儿百姓们路上百姓也纷纷往各处屋檐暂避。几个说书艺人刚吃了茶食,要赶回自家的勾栏院子去,结果就被雨水阻住了。

    他们恰好在雅室正下方,也没注意到楼上史宽之等人非富即贵的打扮,于是便有对话混合着哗哗的雨水声传来。

    “唉,下午第一场,本该是我的彩头!这下我到不了,全完!”

    “这么大的雨,哪有人去院子里?你到了也是全完。”

    “你这厮!”

    “老天爷不赏饭,咱们有什么办法?莫急!莫急!”

    “不是我急,家中老父近来身体烦痛,昼夜不能安眠,本打算今日凑足两百文,买一服陈直翁药铺的人参败毒散……”

    “令尊素来康健,想也没什么大碍,不过……两百文?陈直翁药铺的人参败毒散还卖两百文?”

    “呃,有什么讲究?”

    “人参败毒散用的是和济局方,无非以柴胡、甘草、桔梗、人参、茯苓几样为君臣左使。前日里有北方船运来的大批甘草和人参贩入行在,所以杨将领药铺和仁爱堂熟药铺,都已经挂了帖子出来,凡是用到甘草和人参的药剂,都便宜啦!你去那两家买,顶多一百六十文!”

    “那倒是好,不过,手上还缺五十文……”

    “我这里有啊,五十文……拿去,不急着还!”

    行在的百姓们,是很少有积蓄的,就算有也不会多。这些艺人赚得比普通百姓多些,但日常里勾栏院里的牛鬼蛇神要孝敬,本会的会首、行首要分例,除非是有名的说书人,否则落袋的钱并不宽裕,要买药物之类,就得格外俭省。

    “多谢!多谢!”先前说话之人叹了口气:“前阵子家里的孩儿生病,这会儿又是老人病人,我现在一天挣一天的药钱,你说药剂会便宜些,那真是好事。”

    “去年以来,北方产的药材已经便宜许多,只盼开封的战事莫要影响商路,否则……”

    “苦也,万一这仗打得久了,怕不得影响了商路,药材岂不是要涨?那些商贾做事,谁料得准?我那人参败毒散若是……”

    盘算着买药的说书人跳了起来,在屋檐下来回走了两圈,终于问店家要了一大块篷布遮在头上,冲进了雨里。

    其余几人眼看着他匆匆离去,有人道:“药局是要名声的,断不至于乱来。何况那郭宁何等厉害,开封的女真人哪里能挡?我看这个仗啊,再打十天半个月,也就到头了。”

    “殷兄说的是!”

    借钱出来那人大为赞同:

    “咱们平日里说话本,荒唐夸大的地方很多,比如有说那郭宁身高八尺,腰围也是八尺,手中的铁骨朵有八百斤云云,那不过是欺瞒小民的。此人以一个边疆小卒的身份,三年里做到了周国公、都元帅,哪会只靠着匹夫之勇?你看他此前打战,每次都是骤然发动,一战即胜,这次何能例外……”

    话说到这里,茶坊里头有人怒气冲冲道:“尔等大宋子民,替一个金国的篡逆之贼操什么闲心!这厮能打到开封城下,靠的是蒙蔽朝廷,用大宋朝廷的兵马去吸引开封金军主力,这是血债!”

    说话之人气势很足,应该是临安城里的官宦子弟或者读书人,话也说得有道理。这人还有好几个伙伴同行,都道:“衙内说的是!这郭宁是个欺诈之人,是欠了大宋血债之人!朝廷上颟顸之徒居然没看出来,遂使将士们的鲜血白流!”

    好几人嚷成一片,还有人叫着朝堂奸臣云云,顿时把说书人吓着了。他们又不敢与贵人公子争执,只得步步后退,从靠着门扉的屋檐退到了檐角底下,和一群挑夫挤在了一处。

    就在这衙内发话的同时,身在茶坊楼上的史宽之,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

    北方局势不断变化,朝廷对此反复商议,目前还没有定论。

    官家按照素来的习惯,开始闭门装死,摆出万事都由宰相定夺的架势。而史相这几年威势已成,确实也决事于房闼,操权于床第,所以连续数日在都堂、在私宅与文武商议。

    但有些事,朝廷重臣暗中商议也就算了,怎么能落在外界以受汹汹之口?

    如果众人都觉得,是郭宁蒙蔽了大宋朝廷,欠了大宋朝廷的血债,那就有一连串的问题绕不过去。

    谁为大宋被蒙蔽负责?谁为血债负责?

    谁为从淮南到京西,十几个军州至今战乱不休,结果都为那周国公郭宁垫刀头负责?

    战事延续的时间还不长,所以此时临安城里,还没有人特别直接地感受到损失。但迟早会有人发现亲族家卷没于战乱,故乡田园毁于兵灾。当他们开始愤怒的时候,谁来出面解释,谁来负责?

    甚至如果有人刻意追究,会发现最近这一年里,大宋通过海上商路明里暗里往北面贩卖了许多物资,包括巨量的粮食,还有铜铁、鳔胶、箭杆等。这都是朝廷有司历年来反复申严约束,严禁透漏的,按律,逮到了就得流三千里。

    那郭宁骤然发动大军,摆出一举翻覆开封朝廷的模样,其中居然有大宋海商的功劳。那么,那些海商是谁允许的?是谁纵容的?是谁在其中捞取好处?

    又是谁以为和郭宁达成了默契,能够用岁币控制开封,而用海贸控制中都,自家在其中左右逢源……结果被郭宁的军事行动生生地打了脸?

    这一切聚合在一起,必定会在临安引发浪潮,也必定有人利用浪潮并推波助澜,把矛头指向执政的宰相史弥远!

    “郎君,我去查一查,说话的是谁?”贾似道问道。

    史宽之冷笑了两声:“不必。咱们这会儿撞见了一个,这临安城里就有一百个一千个,查出来又如何?”

    “郎君,总不见得放纵他们胡言乱语!”

    贾似道把楼板跺得冬冬作响。跺完了,他又悻悻道:“这些人这么嚷下去,越说越大胆,迟早会牵扯到……唉,郎君,这事情真不能宽纵!”

    史宽之有些感动,拍了拍贾似道的肩膀。

    贾似道这厮,看似是个花钱如流水的公子哥儿,实际上很有些手段,能办事,和海商往来也有些特殊的渠道。

    此前陪同宣缯出使,他半路上受命安排传递消息的快船,所以不曾一起到中都,也就不似宣缯那般受失察之讥。他所安排的得力人手连续数次,用最短时间传回的消息,且不论真伪对错,至少给给史党众人争取了周旋的时间。

    所以这几日史宽之有事出外,都让贾似道陪同,特别示以亲厚。其实也无需他特别表示,两个年轻人,一个背靠着当朝丞相,一个花钱如流水,天然地就是那么搭配,过去几个月里,他们两人早就成了熟络的好友。

    此刻看他焦急,恐怕不止担心史党在朝堂的权位争夺,更多是在担心自家父亲贾涉身为淮东制置使,会被推出来当作牺牲吧?

    毕竟那郭宁是从山东海州出发,起兵直取徐州,海州距离淮东楚州迟尺,淮东制置司上下却对此全无察觉;郭宁忽然与红袄军余部联手,而淮东这两年来也投了许多钱粮在招揽红袄军余部上头,还向朝廷要了“忠义军”的军号,结果却被郭宁抢了先手。

    这两件事,淮东方面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身为新任淮东制置使的贾涉,自然要担责任。

    贾似道这么担心,可见这父子二人的关系看似疏远,其实毕竟血脉关怀,和史弥远、史宽之父子倒有些相似。

    史宽之微笑道:“怎都不至于牵扯到制置相公……有我呢!”

    制置相公便是贾涉,以史宽之的身份能这样保证,很显诚意了。

    但贾似道脸上一点都不见放松。

    他和史宽之所想,压根就不在同一拍,皆因他和贾涉没多深的交情,贾涉就算被大卸八块,也影响不了天津府的左右司郎中李云。

    他抬头凝视了史宽之一会儿,忽然道:“郎君,你就安全了么?”

    这小子什么意思?

    史宽之愣了愣神,心念电转。

    身为史弥远的长子,史宽之受父亲的指示,在淮南筹备新军以固相权。其重要性外人不知,可朝堂上谁不知道,史宽之才是丞相放在淮南真正做决定的人?局势发展到如今的地步,无论说贾涉失察,还是追究崔与之、李大东等人的罪责,难道能绕得过史宽之去?

    他是史相的长子,正在逐渐踏入仕途,掌控权柄;只这一点,就足以招致朝野攻讦,将他作为针对史党全体的突破口。那么,史相那边对此,难道就没有特别的安排?

    正在思忖的当口,贾似道在身旁又来了一句:“这些年来,朝野言相不言君,史相公也越来越把决策圈子集中到身边的亲信。但这几日里,却不曾召郎君议事,反而见了某几位黄口小儿……”

    “住口!”史宽之断喝一声,勐地起身,在静室里来回走动。

    刚走了几步,他的额头已经满是汗水,鬓角也被汗水湿透了。夏季的临安城闷热异常,就算有阵雨,也不显得畅快。史宽之习惯了衣冠齐楚,原本就很容易出汗,精神特别紧张时,整个人都成了水里捞出来的模样。

    “黄口小儿的事……是真的?”

    “郎君,如果我贾师宪自称是临安城里各处勾栏瓦舍的第二号大金主,就没人敢说是第一号。就算我前些日子都在庆元府公干,这临安城里的城狐社鼠们,依旧会替我打探消息。他们说的,绝不会假。”

    “嘿……”

(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扼元不错,请把《扼元》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扼元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