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事儿说完,张居正算是放下心来。
其实,历朝历代都没能治理好黄河,所以张居正对朱衡带领的工部并不抱多大信心。
这些年他也注意了,朱衡算是一个合格的工部尚书,其他事务都处理的很好,除了黄河。
这也是他一直放心把工部丢给魏广德那一派系玩的原因,并不用过于操心,也省下一分精力处理其他事儿。
他之前最担心的,其实就是朱衡那关不好过。
当初朱衡和潘季驯闹矛盾,魏广德还在抄永乐大典,自然不知道详情,俩个人那时候为此事争执直接让朝廷连续举行了多次阁议、部议,最终才在徐阶的调和下做出决定。
当然,决定就和徐阶的性子一个样,又是个折中考虑,其实就是把两个人的意见都采纳了,也就是既开新河又对旧河疏浚。
最后,不过就是朝廷多花些银子罢了。
不过因为那次斗得厉害,甚至都察院都下场,两边的御史闹出派系,相互弹劾,真是撕破脸。
由此看,徐阶这个万精油的作用其实很大,那么复杂的局面下,还是把事态压服下来了,保持了朝政平稳运行。
这么大的仇怨,朱衡不计较,张居正自然高兴。
“对了善贷,我这里还有一件事儿,得和你好好说说。”
完成一件大事儿,张居正心情好了不少,于是接着说道。
“愿闻其详。”
魏广德微微点头笑道。
“还是和一条鞭法有关,既然要统一赋役,限制苛扰,那之前我曾提到过的那事儿,就必须在此法推开前进行。”
张居正继续说道。
“何事?”
这一说,魏广德就愣住了,不知道张居正说的是哪件事儿。
看魏广德忘记,张居正也不恼,于是说道:“就是清丈田亩一事,赋役终究是挂靠到田亩之上,你我都清楚,现在下面是个什么情况,你我府中怕也有这样的田地。”
张居正没说“隐田”,但魏广德心里却也清楚。
自家府中还真不少,都是贪墨了严家在九江的那些田地。
说起来,当初查抄严家所得金银房地,已经成了一笔糊涂账。
负责查抄之人已经不在,朝廷收回不过十之二三,剩下的不知所踪。
当然,要严查还是能够查清楚的,只不过此事背后最大的受益人是徐阶,张居正有没有从中渔利不好说。
如果严家在湖广有田地的话,怕是进了张家也未可知。
魏广德不想多事,不过能够利用这次清丈田亩把这些田地洗白,貌似也不算坏事儿,无非就是名义上多出一些田地。
自己是进士,地方上就算编造一些税目,税钱也不会太多。
念及此,魏广德点点头,不好意思笑道:“家中当年在崩山堡后山确实开垦一些荒地,到底有没有在官府报备,我还真不知道,还是小时候骑马过去游玩才发现的,那里有堡中军户人家干活儿。”
“是啊,我家亦如此。”
魏广德都这么说了,张居正也是附和一句。
这都是通行之事,谁都不会拿到台面上来说,否则就会得罪几乎所有人。
大明中后期的大地主怎么来的,可不就是那时候士绅家族花少量银钱买下大片荒地,雇人开荒造田,完成以后并未按制度向地方官府报备来的吗?
至于地方上,当然知道,但是也装作毫无所觉而已。
大家都是很有默契的这么做,所以很快就风行全国。
大明田地暴增,不过百姓没有得到实惠。
和后世想的不同,好像田地增加,朝廷财政收入是不是该增加。
实际上,因为朱元璋定下的税制,各府税额是恒定的,所以即便田地增加,但分摊下来的税银只会变少,老百姓会因此受益才对。
不过,因为新增田地大多未上报朝廷,也就是隐田,所以百姓并无受益。
朱元璋在位期间,亲自指示了田赋的总定额为2700万石,这是明代国家财政的关键数字。
朱元璋时期,为了简化税制,沿用了唐朝的“两税法”,将田赋分夏、秋两季征收,主要是针对不同的作物收获时间。
夏季征收麦子,秋季征收米。
此外,朱元璋还采取了其他措施来管理国家财政,如用“石”作为国家财政的计算单位,并规定田赋直接供应军士家庭,不再发放军饷。
然而,明朝的赋税制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郭桓案中提到的贪污问题,官员们私吞赋税,巧立名目征收额外费用,导致国家财政遭受巨大损失。
此外,明朝后期还出现了田赋加派的情况,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最终导致了农民起义和社会动荡。
所以,清丈田亩更多是为农民减赋,特别是自耕农,如果税制不变的话,朝廷不会增加收入。
这也是朝廷自上而下其实都不愿意做这事儿的原因,因为损害的其实就是他们这个阶级的利益。
而朝廷,除了增加支出,什么也得不到。
不过,一旦实行一条鞭法以后,再想巧立名目征收额外税费就会变得困难起来。
“清丈之事非同小可,叔大兄,你考虑好了没有?”
魏广德好意提醒道。
“此事我已深思熟虑,虽千万人吾往矣。”
谁知道,张居正这次回答很是干脆。
魏广德盯着张居正半晌,都没有说话,而张居正也是很坦然和他对视。
终于,魏广德动了,他摸摸额下胡须,是没有张居正的大胡子漂亮。
收回手,魏广德微微低头,移开视线说道:“此事,我会亮明态度反对。
其他的,叔大兄不用担心了。”
“多谢。”
对于魏广德的话,张居正非但没有气恼,反而意味深长的说道。
魏广德摆摆手,“吾没有你的胆气,不过也能护住人。”
两人话里的意思,相互明白就行。
“叔大兄打算从哪里开始?”
和当初试点一条鞭法一样,肯定也是要先选择一省进行尝试,之后再说推行全国。
而且,清丈田亩的事儿,还得放在前面,田亩清丈完成才能全国范围推行一条鞭法。
“福建。”
张居正直接说出他这段时间苦心积虑想到的地方,却是让魏广德微微色变。
福建现在的左布政使可是劳堪,你让他怎么做?
“福建人多地少,倒很有代表性。”
魏广德只是低声说道,但马上就继续说道:“叔大兄属意让谁去那里?
此事非同小可,须安排行事稳妥之人为上,最好各府也调换一番。”
省府县,这是明朝的基本架构,县一级换上自己人,虽然可以让事情进展更加顺利,但谁口袋里有那么多人?
再说,这么大的动作,怕不是会引起朝中反弹。
没人是傻子,官员任免又非常敏感。
魏广德说这话,张居正自然知道,他要把自己完全摘出去。
不过也无所谓了。
“人,我还没想好,须好好琢磨一番才能定下来。”
今日对魏广德说这些,其实也是相互试探,寻找默契。
张居正把福建圈起来,魏广德既然要护住他的身后事,自然就不会牵扯进去。
在福建的江西官员,怕大多都要调走。
现在的福建布政使劳堪,是魏广德同年,关系非同一般,肯定是要挪地方的。
魏广德其实应该是反对福建试点的,因为张居正也知道,魏广德在福建布局很深。
不仅让老乡加同年的劳堪主政福建,开海也是在那里,其中深意不言自明。
但是大明其他行省,张居正却是找不到更合适的地方了。
其实还有山陕之地,不过那里是张居正自认为的大后方,所以他一开始也不想把自己人得罪狠了。
让他们喘口气,第二个试点选在那里。
魏广德没有激烈反对,其实还是有些出乎张居正意料,不过这样也是最好的结果。
接下来,两人随意说了一阵,不过话里多是对最近四九城内外城的变化在讨论。
是的,王之垣办事效率确实不凡,这几日已经沟通好各部,已经开始清理四九城堆积的垃圾粪便了。
四九城各条大街,顺天府选好建立公厕的地方,以后周围住户粪便必须倒在那里,官府派人定期清理。
公厕旁,还有指定的垃圾场,也是由官府安排人往城外运送。
城里百姓限期自行清理家园附近的卫生,把垃圾都送到垃圾场去。
工部街道厅也开始修建新的排水沟渠,重点在外城,内城主要是疏通原有沟渠。
至于大街,则直接包给临街商家,让他们自行或者雇人打扫,待清理好官府复核后,才交由官府负责日常卫生的维护。
如此作为,自然也是为了让他们知道,搞卫生要花银子,以后收卫生费抵触情绪不会那么大。
虽然城里最近有些乱,但城市的卫生情况确实大有好转。
“等些日子,一切都按章程办事了,你再看看,呵呵”
魏广德有些自鸣得意的笑道。
张居正改革,对大明肯定是好的,不过见效很慢,而阻力很大,所以推进起来也迟缓。
而魏广德主持搞的,多是短频快项目,很快就能看到成果。
自然,这对他名声影响也是很大的。
虽然一开始,知道魏广德要主持全城搞什么卫生,民间反对很激烈,觉得是自找麻烦。
特别是那些注定要掏银子的商家,反对之声更大。
但等四九城卫生好了,出钱的肯定还是会不高兴,但百姓应该会接受,认可这套政策的。
毕竟,谁不想居住在干净卫生的城市里。
大明朝既然没有商税,那就把市政这块的费用全部砸到商人身上,也算是间接商税了。
忽然,魏广德觉得貌似这里面还有搞头。
那就是北京城卫生好了,那是不是城外的人会想着往城里跑,在城里居住?
大明朝的房地产事业,貌似可以搞起来了。
魏广德在心里默默记下这个事儿,回头就让张吉去各处买地,囤地。
买地,当然不是买田地,以后都要缴税了,现在居高不下的地价怕是要跌。
不过即便如此,魏广德也不会“逢高离场”。
田地以后可能跌价,可那又如何,今天卖了,明天你未必还能买回来。
但是,城市里面的空地,貌似还是不少的,特别是外城。
当初嘉靖朝建外城,虽然把城南主要街市都纳入其中,但还包进来许多空地,甚至还有一些田地,现在都还有人耕种。
内城房价高出外城数倍,原因很多,但环境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外城一二百两银子的房子,换到内城,即便是偏僻巷子也要卖到千两去,这就是巨大的差距。
貌似,随着卫生城市的增加,大明的房地产行业大有可为。
魏广德思绪很快就飘了,和张居正闲聊一阵,到点就离开了内阁,出了皇城,轿子飞快回到府里。
“叫张吉来见我。”
一下轿子,魏广德就飞快下令道,他自己则径直入府去了书房。
不多时,张吉就过来了。
往常,魏广德轿子落地的时候,他都是在一旁恭迎的。
不过,今日府里有些事儿人,他就耽搁了,没来。
没想到却被下人传话,说老爷要见他,马上。
张吉一边哀叹倒霉,一边急匆匆赶过来。
“老爷,我今天”
张吉进了书房,急忙开口,想要解释为什么没有去府门口迎接,但是刚开口就被魏广德摆手打断。
“现在府里有多少银钱?”
“嗯?”
魏广德开口就问家里有多少钱,可把张吉吓了一跳,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老爷都多少年没问过自己家底儿。
“老爷,府里有银钱两万多两,在等俩月,年底的时候还有分红,估摸着有.”
张吉开始絮絮叨叨起来,魏广德知道家里的银钱一般就存放在两个地方,一个是京城府里,还有就是九江府那边,不过他不是问自己家底儿的,所以又是一挥手。
“搜拢一下,不够就去各家商会借点,用分红抵。
还有在老家那边的银子,也都换过来。”
魏广德说道,换,其实就是和江西商号那些东家换,用京城及周边的银子和江西老家的对换。
“你明儿开始,把内外城能买到的房子和田地都买了,要城内的,城外的就算了。
不止是京城里的地,南京那边也安排人过去.”
魏广德当即开始吩咐起来,他要做大明朝新时代包租公。(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