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泛舟,书山攀登,浩然天内文气冲天,书山之颠则是一片沉寂。
呼,清风吹过,吹动南华子的发梢,其低着头,垂着目光,半边脸都被阴影笼罩,让人看不清他的表情。
位置有限已经足够让人绝望,但最让人绝望的还是这有限的位置实际上早就已经有主,那些为此而战死的天仙、妖帝或许到死都不知道他们争的不过是一场虚妄,不,或许他们知道,只是他们不甘心,以为自己可以逆天而行,毕竟能成天仙、妖帝者皆是一代天骄,他们对于自己都有着极强的自信,岂甘俯首认命,而且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他们也是得天命所钟之人。
“还真是让人绝望的事实,不过我不认命。”
沉默良久,南华子再次抬起头,这个时候他的面容已经归于平静,带着一如既往的从容。
看着这样的南华子,儒圣脸上流露出了一丝笑容。
“命是定数,但并非不可改,若你想成就不朽,那么这一次阴冥天出世对你而言或许就是最好的机会。”
“原始九天都诞生于世界开辟之初,除了苍天常在之外,其余八天不过转轮有序而已,但第十天则是刚刚孕育而出的新天,其天意相对孱弱,天命也没有那么稳固,是最有可能攥取的一天。”
“九天十地尚有缺,十天十地则是圆满,这或许是最后一个机会了。”
知晓南华子已经平静下来,道心不损,儒圣说出了另外一个隐秘,阴冥天与其余九天是有所不同的。
闻言,南华子虽然惊讶,但心中并无太大的波澜泛起。
若真的如儒圣所言,相比于其余九天,阴冥天确实是成就不朽最好的选择,就算有天命所归的存在也可通过后天手段篡改天命,取而代之,不至于那么绝望。
但南华子很清楚,因为阴冥天的特殊性,这一次争夺或许会前所未有的激烈,儒圣能察觉其中隐秘,其余存在未必不行,特别是那些出身于不朽道统的天仙、妖帝。
这不仅是最好的机会,也是最后的机会,为了这个成就不朽的机会,恐怕有想法的人都会下场,甚至很多古老存在早就已经开始布局,为的就是等这个机会的出现。
“多谢老友告知我这些,但阴冥天之道与我不符,我也不愿舍弃一身道果入幽冥,这不是我想要的逍遥,与其去争这么一个飘渺的机会,我更想走出一条新道。”
“太玄界发展至今,已转轮九个纪元,除了混沌不清的第一纪元之外,其传承从未断绝,单以道法论,今必胜古,既然前方之路已断,我辈修士当另开前路。”
心中颓丧一扫而尽,洗尽铅华,南华子身上有一股锐气冲天而起。
太玄界此时的不朽之路就是借大量天地本源成就自身,此路确实直通不朽,但狭窄也是不争的事实,一个纪元最多有一人可以成就,而在有前人占据的情况下,后来者实际上已经无路可走,想要摆脱这一困境,最好的办法就是开辟出一条新的不朽之路。
看着这样的南华子,不复之前的刻板,儒圣大笑起来。
“好,好啊,老友你果真没有让我失望,古在前,今在后,古有先贤,可今也有我等昂扬修士,站在先贤的肩膀上,我等再开新路实属理所应当,若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是让人笑话。”
得遇知音,儒圣开怀。
与此同时,浩然长河生光,一道道儒生身影浮现,诵念圣人言,散发出一股异样的气息,虽然很澹很澹,但确实有一股不朽的气息。
察觉到这样的一幕,联想到儒圣之前所说的隐秘,南华子的心顿时一动,而就在这个时候,儒圣的话语声再次响起。
“我立教化之功,立传道之德,立圣人之言,汇聚天下儒生信念,凝浩然长河,终窥不朽之路。”
“若说正统的不朽之道是先天之道,夺造化于天地,那么这一条道就是后天之道,借力于众生,此路刚刚萌生,前路未卜,或可证道,或中道崩殂,不知老友可愿与我共参大道?”
目光灼灼,儒圣向南华子发出了邀请。
十天有主,十地有名,前方之路已然近乎断绝,这是先天之数,人力难以改易,但一人单薄,众人之力却很强悍,这是他曾经的敌人赢帝教给他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其这些年一直在苦心参悟赢帝之人皇道,神母之后天神道,这两道都是集众之力的典范,所以他是儒圣,而不是儒仙,相比于仙,圣更近于神。
在这个过程中他有过不少的收获,比如当初稷下学宫传给中土人王的铸龙庭秘法就是其中之一,而最大的收获则是浩然长河。
其以自身儒道为根基,汲取人皇道和后天神道的精华,最终悟得浩然法。
儒门重教化,修德行,养一口浩然气,这实际上是一种信念,不像人皇道那么上下分明,讲究统御,也不像后天神道那么驳杂、狂热,要更加纯粹。
每一个修成浩然气的儒门修士都可与浩然长河共鸣,他们可借浩然长河之力磨砺自身,从中获得学问,传承,而他们自身也是浩然长河的一部分。
人之寿命有终,但浩然长存,意志与思想是不会因为人的死亡而彻底消散的,其可以以一种另类的方式长存,比如着书立说。
现在的浩然长河虽然还很弱小,但只要儒门不断壮大,这一条长河还会不断成长,未来未必不能比肩十地,到了那个时候,儒门修士自可借此成就不朽。
当然了,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条路确实有成就不朽的可能,最起码理论上是这样的,这已经相当厉害了,堪称一个人为的奇迹。
仔细感受着浩然长河的本质,南华子心神震动不已。
“道友总言我天资出众,但我实不如道友多矣。”
面色肃然,起身,南华子对着儒圣郑重的躬身行了一礼。
看到这样的一幕,儒圣捻须而笑,没有避开,坦然受了这一礼,既称道友,自然是志同道合之友,这是南华子给出的回答。
虽然南华子在浩然天中居住了一个多纪元,但他并没有真正加入儒门,而儒圣也从未提起过这个话题,因为他很清楚南华子天性散漫,不愿加入任何一个势力。
而现在理念相合,南华子却自愿加入儒门,他很想看看这条新的不朽之路能走出多远,他愿意为此献上自己的一份力,这是一件值得他耗费毕生心血的事情。
(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