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四维不振

    “你是说诸子百家?”

    田彻澹澹说道。

    田彻此时对陈胜已经有些另眼相看了,他已经明白陈胜的第四维了。

    “不,不是诸子百家,是齐之法家。”

    陈胜否决了田彻的猜想。

    “圣皇当年变法的最终目的就是改变齐国诸子百家思想的大绽放,从威王开始,齐国建立稷下学宫,稷下学宫从兴建开始,就是诸子荟萃之地,诸子之道,百花齐放,齐国临淄从此便是天下的文化之都。”

    “但是由于稷下学宫包容百家,也造成了齐国国内各种思想混杂,民众没有统一的思想,也对齐国军队有了极大的影响。”

    “当世天下最强大的军队就是技击士,然而技击士却连为魏武卒都打不过。”

    “究其原因就是散漫的风气影响。”

    “先生此言有些问题吧,军队的强弱也与当时技击士的的制度有些关系。”

    田彻反驳道。

    “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军队是一个国家一切实力的体现,贫富、风气都是影响军队实力的东西。”

    陈胜顺着田彻的话说下去。

    “总之就是种种原因造成了当年圣皇对齐国国内思想的种种不满,但是由于稷下诸子的存在,圣皇也只能对国内朝堂上诸子思想进行了修正。”

    “最后形成了以法家为核心,诸子显学围绕周围的体系。”

    “先生言之有理,这个方向说齐国四大支柱却是一个全新角度,只是光凭这些不够吧,先生既然说了齐要亡了,又说齐有四维,前面说了四维倾覆的话,好听的说完了,就要说些不好听的。”

    田彻目光灼灼,他并没有被陈胜之前从另外一个方位说起的国家大道完全打动心思,还是存在考验的想法,毕竟阻拦儒家,那可是要付出不小的代价的,陈胜这个人他还要细细的观察。

    虽然刚刚陈胜的话有些道理,但是对于家国天下并没有用。

    “太孙目光如炬。臣既然说了大齐要亡,自然要从四维上说齐将亡之因。”

    陈胜沉吟道。

    “既然涉及国家制度,那就还请先生等等,此是大事。”

    田彻没有立刻让陈胜说。

    “传史官。”

    他一声令下。

    旁边出来一名内侍。

    “诺。”

    内侍直接应道。

    “先生稍等,我叫史官来,若是先生之言,对国家有大用,孤必不吝啬,若是先生之言,无用,先生也不要介怀,我自会令史官毁去。”

    陈胜有些迟疑的问道:“太孙,史官来了,臣能不能畅所欲言?毕竟臣接下来说的是关乎国家大计,与天下相关,不可轻传他人之口。”

    “无妨,史官是这个世上最为忠直之人,太史简,董狐笔乃是世人皆知的故事,史官之责,记载天下兴亡之事,不会对外乱说。”

    田彻笑道:“先生不妨将要说的言语再组织一番,到时候若是真对家国天下有用,史官自会将你的言语记载下来,数十年后,传播天下。”

    “诺。”

    陈胜行礼,随即闭眼在脑海之中组织语言。

    接下来就是他今日最大的考验。

    四维之说,太孙已经认可,接下来就要从四维上说起大齐之弊,最终还要让太孙他们重视起自己,帮他窃取儒家气数。

    想要让太孙对他的话没有任何的怀疑,必须要拿出真才实学来,或许还要面对一些人的责问,这一切都要陈胜在心里打好腹稿。

    今天是陈胜和太孙第一次见面,不刷满太孙的好感度,陈胜就对不起黄石公、对不起推演器、对不起董仲舒。

    “史官到。”

    没过多久,一名内侍就带着一名史官过来了。

    “拜见太孙。”

    史官年纪四十上下,眉目之间颇有英气。

    “史官免礼,笔墨已经准备好,还请先生记录。”

    “诺。”

    史官也不废话,直接在一旁的桉几上坐了下来,提起笔准备记录。

    “史官准备好了,还请先生明言。”

    田彻说完,陈胜睁开眼睛,射出骇人的精光。

    “臣,妄言之,还请太孙指正。”

    陈胜行了一礼,随即就在厅中走了起来。开始说道。

    “方尽天下,看似一池清水,实则暗流涌动,天下已经是倾覆只在旦夕之间,臣为太孙分析一二。”

    “臣之四维之说,乃是古今大国皆有之,而当今天下还有一国,秦国,要说齐之四维,就以秦之四维类比,方能说明齐之四维之弊端。”

    “秦之四维其实与周之四维相差无几,一曰土地私有。二曰中央集权,三曰郡县,四曰法家。”

    陈胜刚刚说完这句,田彻就问到:“先生,秦之四维与齐之四维似乎并无差别?除了最后一个几乎名字都是一样的。”

    陈胜笑道:“这是当然,因为当年圣皇变法就是在商君变法的基础上再做改变。基础都是一样,不过还请太孙先听我说完。”

    “第一,土地制度,当年商君变法,在秦国是彻底的变法,完全的土地私有制度,农战就是他的根基,秦人五甲兵之利,却能与诸国争雄,土地就是他们的最大利器。”

    “圣皇变法,但是变的却不彻底,因为秦国可以实行愚民之策,因为秦国地处西陲,国内之民与蛮夷无异,而我齐国,天脐也,地处东海,渔盐之利让民众生活富足,想要实行愚民之策千难万难。”

    “大齐统一天下八年,土地制度依然是当年的制度,被圣皇迁移到六国的贵族,他们失去了爵位,好失去了原本的生存土地,到了陌生的地方,只能不断的购置土地,形成一个个乡间大族,而大族形成之后,不断的吸收农民的土地。如此下去,后果可想而知,”

    “地方官府出于政绩的种种原因,对这些事情视而不见,在朝廷监管不到位的楚地,秦地这些地方一个个新的地方势力正在形成,他们在乡间有声望,一呼百应,一旦天下纷乱,这就是动乱之缘。”

    “圣人之道,随世而移,土地制度,与国情有关,当年的制度,只是适合一时,一地之制度。”

    “此乃臣所言第一维,土地制度之问题,其中还有许多问题,这方面太孙只要在大司农衙门稍加询问就可知晓,这里面的问题,大司农或许已经在改革,臣不甚了解。”

    田彻看着陈胜,脸色不停的变化:“还请说第二维之弊端。”

    陈胜沉吟一下:“其实第二维之弊端圣皇已经发现,他已经开始试探,取消五都和州就是圣皇的手笔。”

    “五都制度出于当年的管子之手,相对于当年的齐国地形,五都制度对于当时的齐国确实是上佳之制度,只是随着大齐统一天下,五都制度的弊端也出现了,五都镇守权利过大,地方上无人可以钳制,虽然圣皇已经做了种种的布置,但是显然还是不能有效的控制地方,尤其是南都和西都,都已经有了尾大不掉的趋势。”

    “嗯,继续说。”

    田彻点头,对于这点他也清楚,也没有细问。

    “说说四维吧,三维就不用说了。”

    他明智的跳过三维集权的问题。

    集权的弊端和利处作为太孙他自是清楚。

    “秦之四维,法家,齐之四维,法家为首,诸子环绕。”

    “当年圣皇改革变法,但是却没有完全照搬秦国的的法家制度,这就形成了以秦和齐为主的两种体制。”

    “秦国在完全的法家制度下,整个国度都是法家的天下,他们培养出了一个完整的法家官僚体系。这个纯粹的法家法家官僚体系,无论是效率还是其他方面相对于战国其他六国来说都是碾压的。”

    “而齐国法家却没有当年商君的条件,整个齐国上下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法家体系,而是百家都在,地方上也渐渐出现,诸子百家之间的相互倾轧的局面,对整个朝堂的凝聚力都是巨大的打击。”

    “就这?”

    田彻听到这就有些脸色古怪,显然陈胜的话并不让他满意。

    “还有,只是臣不太敢说。”

    陈胜想了想,老实说道。

    “我都叫来了史官,你就让我听这个?”

    田彻有些恼怒,瞥了一眼史官。

    史官脸色一黑,没有说话。

    “只是下面的话,会有些不中听。”

    “说吧。”

    田彻再三说道。

    “当今天下最大的问题就是四维不振,圣皇统一神州,南驱百越之地,北击胡人,西逐秦国这本是万世未有之功,只是这天下不单单是土地,还有思想。”

    “而今天下,五大显学横空,又有诸子百家争鸣不已,看似繁华,实则就是亡国之因。”

    陈胜开始慢慢叙说起来。

    “陈涉,你能不能别说这些废话,四维之说虽然有些新意,但是具体问题不过老生常谈的事。你话语之中的重点恐怕就是思想吧,何必遮遮掩掩,今日大殿之中的对话,除了史官和你我,最多只入圣皇和太子之耳。”

    田彻终于有些忍不住。

    陈胜笑笑:“太孙别急,这就到重点了。”

    “天下统一之后最大的问题就是文化的问题,而这其中其实就是三个地方的文化问题。”

    “太孙请听我细细分析。”

    田彻强压心中的怒意道:“你说。”

    “南方、西方有王者气,数年之内必有王者出。这就是因为文化问题,大齐虽然混一天下,但是还没有从文化上混一天下。”

    “西方的秦国,他们文化已经被法家彻底的融合。”

    “荀子曾经去秦国,一路过去,一路称赞,称其百姓质朴,服从官府,古之民也,小吏是,古之吏,官员是固执士大夫。”

    “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治也。”

    “秦国因为被山东之国排斥啊,诸子百家的思想,只有法家思想在这里大盛,商君变法至今百年犹豫,整个秦国就是法家的理想国度,他与齐国的融合不是当年那一场杀戮就可以轻易的融合的,秦人之民骨子里的勇悍没有滔天的杀戮与仇恨是不可能轻易消除的。”

    “而秦人百年的法治,对而今齐国的统治也显得不适应,秦必反。”

    “再说楚地,楚地更是危险,反齐势力除了秦国就是楚地最强。”

    “因为楚地的文化和我们的文化就是两种不同的文化。”

    陈胜这次没有虚言,开始认真说起秦地和楚地必反的原因。

    “当年圣皇一统天下,就有臣子进言,楚地有王者之气,民间也有望气师,言东南有帝王之气。为此圣皇曾经两巡楚地,置兵三十万于此。”

    “而具体说下来就是因为,楚地与中原地方本就是两个文明。”

    “三晋、齐、秦说到底都是黄河衍生出来的文明,而楚地自古就有吴楚文化一脉相承,与中原多有不同。”

    “楚人曾言,吾蛮夷也。”

    “北方有三坟五典,楚有八索九丘。北有儒墨之学,楚有道家之学。北有诗三百,楚有离骚、楚辞。”

    “楚地的文化向来就是和中原的不是一起的。”

    田彻听着陈胜的话,一直没有说话,此时却打断了他。

    “将你今天的重点拿出来吧,孤看你一直在顾左右而言他,想来有什么话不好说,既然说的不尽兴,那就直接拿出你的解决方案吧。孤看看你陈胜到底值得我花费多大的代价。”

    “能让你被儒家打杀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孤想知道,圣皇也想知道。”

    史官的笔抖了一下,心中一动,神情一正:“正戏来了。”

    史官也看出来之前陈胜在等待时间。

    他看看天色,此时外面已经彻底黑了,具体有什么原因,他也没有细想。

    “臣其实之前的话,就是一个意思,大齐需要一个能够让天下统一并用的思想,而诸子百家思想多有偏颇,不如结合其中的优点,再建立一个学派,统一诸子的思想,让天下显学都归一门。”

    “这就得有一个让诸子百家共同认可的前提。”

    “有了这样的前提,才能进行这样的做法。”

    “而臣这里就有一个可以让诸子百家都认可的思想。”

    陈胜想来想去,终于说了。

    “什么思想,直接说吧。”

    田彻正色道。

    “大一统。”

(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陈胜的人生推演不错,请把《陈胜的人生推演》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陈胜的人生推演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