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哨兵阵列、以及探索“椭圆星系阿尔法”的过程相当地顺利。
正如李文渊从那些“飞升者”遗孤的记忆中得知的那样,这群“飞升者”几乎杀光了除了他们之外的所有生物。
可能还有一些苟延残喘者还隐藏在暗处,不过时至今日,就连“飞升者”的族群都产生了锐减,真有其他残存的族群,下场恐怕也不会比“飞升者”好得到哪里去。
他的飞船连续驶过了数万个星系,却连一个活着的生物都没见到,固然有“飞升者”大灭绝行为的原因,不过宇宙本身大概就是就是这幅死寂的模样。
而这也更让李文渊意识到银河的情况有多么稀有。
毕竟就算抛开那些活跃的文明,银河中太空变形虫、太空鲸之类的太空野生动物也是常有出没的。
这些神奇的生物最初因为光速被困在了某个星系内,却也随着超空间航道的搭建而逐步扩散至整个银河,为那片星空增添了一份生机。
“……若是‘飞升者’的步子没有迈得那么大,或许也能铸造出类似的世界吧?”
回想起“飞升者”的历史,李文渊有些微微地唏嘘。
虽然这片星河的科技发展得有些不一样,但按照这里得天独厚的灵能环境、以及“飞升者”对灵能的理解,鼓捣出什么“灵能超空间航道”也许并不是什么问题。
但是“飞升者”文明最终并没有做这件“费力不讨好”的事,而是选择干一票大的。
或许是追求“旅者”的信念太过极端,也可能单纯只是因为“再无对手”的傲慢,他们在准备得还不够充分时就执行了那项“飞升”计划,并导致了若干年后星河变成了这幅鬼样子。
人类和“飞升者”,两个相似的“先古文明”,最终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银河内外的差异性还挺大的,倒是没想过第一次外出就遇上了这么一个特殊的星河……或者说,银河才特殊的那个?”
在这片星河中航行的旅途是无聊的,与银河那种隔几个星系就会发现一些遗迹的情况不同,这里是真的将“荒芜”贯彻至了每一个星系。
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这里的生命并没有“保留”的习惯,在生存与变强是第一要务的社会,文化与历史完全没有萌发的余地。
李文渊倒是在某些曾经大概率是宜居星球的星球上发现过文明存在的痕迹,但仅从那些石质的残垣断壁判断,他会将之当成什么原始部落。
然而那里实际上曾经就是一个星际文明,根据出土生物化石上的宇宙辐射残余显示,那些文明的个体曾大量地在宇宙活动,这基本上只有星际文明才能做到。
这片星河的文明是真的“唯心”,按银河文明的时代来换算的话,在这里的文明还处在古典时代,就开始在宇宙和其他文明厮杀了。
星际文明最基本的“行星统一”很早就被文明中的强大灵能者完成,他们确实能集个人的伟力来直接跳过文明的发展进程。
但是这也导致了文化传承这种精神层面的“上层建筑”发展缓慢,个人终究是个人,没有办法提供那么多精神层面的食粮。
而这里“唯实力论”的社会风气也无法为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提供物质保障,所以显而易见地,这里是没有“史官”的。
“……没记错的话,灵能是一种与精神世界有莫大关联的能量吧?结果这里的生命却反其道而行吗……”
检验过更多疑似有文明存在迹象的星球后,李文渊从未找到过一座像样的遗迹。
就像这些文明对保留自身的历史毫无兴趣那样,也许客观的因素就决定了他们只能“活在当下”。
不过在大量飞船的探索之下,他终归还是有所发现。
准确地说,不是他发现的,而是灰风发现的。
在不需要伪装后,灰风的探索十分地简单粗暴,直接就用纳米机器人组成的风暴在星系之中游荡。
每一个纳米机器人都相当于她的探测器,不过她只有遇到感兴趣的东西才会进行细致的扫描。
李文渊交给她的任务本来就是建造哨兵阵列,探索这片星河只是顺带的。
能让她感兴趣的东西,自然也引来了李文渊的注意。
那是一颗肉质的行星,质量远低于寻常的星球,由于它造成的引力异常与其他行星相比过低,几乎一瞬间就引起了灰风的注意。
而还处在星河另一端的李文渊也收到了灰风传递的画面,顿时感觉到这里的文明整的活还不少。
毕竟那是一颗几乎都由生物质组成的星球,如果是“普雷索林”发现的话肯定当场就要流下口水。
“我对这颗星球进行了简单的扫描,按照反馈的数据来看,这颗肉质行星似乎是一颗行星级的‘眼球’?”
“它的内部充满着肌肉不假,但其中的部分肌肉会在大量灵能的刺激下急速变异,形成一种玻璃晶状体。”
“硬要说的话,我更觉得这是一种结合了灵能的基因手段,因为从提取的肌肉细胞中看,有明显的基因改造痕迹,而将有机质糅合成星球大小的技术,则大概率和物理学有关。”
“至少从目前已知的信息判断,打造了这颗‘眼睛’的文明并非在一味地追求灵能,其他的科学也有所发展。”
在灰风的这种判断下,“飞升者”文明的名字立刻就出现在了李文渊的心中。
他觉得也只有这个文明能做到这一步了,久久寻不到“飞升者”文明遗迹的李文渊马上就来了精神,将一艘科研飞船跃迁到了灰风发现的那个星系。
一进入此处,他就看到了被灰风重点标记的那颗肉质行星,然而他的注意力却被星系中的另一个东西给吸引了。
“那是……”
灰风起初还没发现李文渊的注意力产生了转移,不过一段时间之后,她就发现那艘科研飞船并没有靠近肉质星球,而是向中央的恒星飞近。
“……等等,你发现了什么吗?那里不就是一个‘戴森球’的残骸吗?”
灰风显然没意识到,那个残破得已经完全掩盖不住恒星光芒的“戴森球残骸”究竟是什么。
但是李文渊不同,因为他知道那两种巨构虽然建造后很像,但实际的作用却完全不同。
就算文明的审美风格完全不同,但要让一座巨构建筑达到类似的功能,那它基础的大框架是不会变的。
这个巨构不是人类建造的,但仅仅只通过框架来判断,他都能明白那座巨构和“戴森球”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因为那个罩住了恒星的框架,是一座毁坏的“以太相引擎”。
(本章完)
(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