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让王皇后的族人为武后盖棺定论

    红灯锦绸,喜乐不停。

    新年初六,皇帝纳妃。

    长安百官和百姓,同沾喜气。

    甘露门下,和群臣喝了一番酒的李绚稍微摇了摇头,散去一起酒气。

    虽然身为皇帝,他可以稍微抿上一口,而别人就不得不一口饮尽,但是李绚总有那么几个想要多喝几杯的人。

    譬如诸位宰相,譬如诸位尚书,譬如狄仁杰……

    几杯下来,不知不觉就有些醉意了。

    侧畔,上官婉儿将一碗醒酒汤递了过来,同时说道:“陛下,王家里面的消息已经传了过来,长孙元翼代弟弟应允了婚事。”

    “长孙家啊!”李绚轻叹一声,说道:“便是文德皇后当年在世,也恐怕想不到长孙家会落入这样的下场。”

    上官婉儿轻轻点头,不说是长孙家,便是他们上官家,也何尝想到会落到这样的下场。

    好在一切都结束了,武逆死了,天下归于李绚掌中,天下安定。

    “婉儿,记一下,三月十五日,朕和皇后,还有太子,一起去大慈恩寺祭祀文德皇后。”李绚稍微抬手。

    “喏!”上官婉儿立刻躬身。

    “另外。”李绚稍微一停,神色肃然的说道:“让窥基法师选一妥帖的弟子,今年随朕去洛阳,洛阳白马寺的事情,佛门那边怕是不会那么轻易善罢甘休的。”

    “是!”上官婉儿肃然领命。

    李绚看着前方的甘露殿,丝丝喜乐从殿内传来,李绚转口问道:“婉儿,你觉得长孙元翼能不能够牵制住王家?”

    上官婉儿略微沉吟,便说道:“长孙氏一族虽然屡遭大难,子嗣凋零,但影响犹在,尤其长孙家也只是长孙无忌一脉受到严责,其他长孙无傲更是在咸亨二年,以邢州刺史致仕,家族往来联络犹在,世家大族也多是如此。”

    李绚点点头:“的确,长孙无忌之事,虽然连累了不少长孙家的族人,但远支一脉却都活了下来,而且上元年间长孙无忌能够被平反也多是因此。”

    “是的,但即便如此,长孙元翼在长孙家中,也未必能有多好过,若是他不能够走的更高,家族便不会再支持他,所以淮南大长公主仅仅说了一句‘子孙未来,祖先荣耀’,他便已经没得选了。”上官婉儿不由得轻叹一声。

    “传令下去,盯住这几日和长孙元翼往来的人,尤其是那些和他深入交谈的人,更要盯死了。”李绚的目光突然间冷肃起来。

    “臣妾领旨。”上官婉儿立刻福身,便是要用人,也不能够将放弃对其的警惕,谁知道人心怎样。

    ……

    甘露殿中,轻微的脚步声响起。

    坐在床榻上的王简娘下意识的转身看向门口,手里的龙凤团扇下意识的放了下来。

    一身红底金丝的孔雀喜服穿在她的身上,柔弱的让人忍不住怜惜的面容,顿时充斥在李绚的视线当中。

    “陛下!”看到李绚,王简娘下意识的起身行礼。

    “嗯!”李绚平静的走到了王简娘的身侧坐下,然后才抬头看向她:“等的累了吧?”

    “没有。”王简娘轻轻福身,说道:“皇后让人送了不少吃食过来。”

    李绚微微拍拍床榻,说道:“来,坐下吧,宫里的一切事情,朕需要告诉你。”

    “是!”王简娘的呼吸顿时就紧了起来,但只能小心的在李绚身边端庄娴熟的坐下,但眼神垂落之间,总带着三分小心。

    “论辈分来讲,你是朕的表妹,所以不用那么紧张,私下的时候,叫朕表兄就好。”李绚轻轻拍了拍王简娘手臂,说道:“朕这一家,其实也是从宫外进来的,所以在宫中的礼仪,没有高宗时候那么讲究。”

    “是!”王简娘稍微松了口气,然后继续听李绚说话。

    “每日里,起身之后,先去给皇后请安,给皇后请安之后,再去百福殿给母后请安,之后,便是随意了,读书玩闹都可以的。”李绚稍微停顿,说道:“听说岳母出身崔氏,表妹可以去和环儿多走走,舅母也是出身崔氏。”

    “妾身记住了。”王简娘终于彻底的放松了下来,她在宫里,也不是完全没有依靠。

    “好了,该说的说完,我们也该休息了。”李绚抬头,看向前方,说道:“来人,帮简妃宽衣。”

    “喏!”四名清丽的侍女立刻上前,开始帮助王简娘除下一件件的头饰,宽去身上穿着的孔雀喜服……

    李绚稍微靠后,目光中带着欣赏的看着脸色越发的晕红的王简娘,身上露出的白皙玉肤越来越多……

    ……

    甘露殿中,灯烛终于彻底的熄灭。

    王简娘躺在李绚怀中,脸上的红晕没有丝毫的散去,反而越发的浓烈。

    李绚轻抚着她的秀背,轻声问道:“这些年,简儿在地方过得怎么样?”

    “还好。”王简娘抓住喜被,低声说道:“父亲早些年做县令的时候,常有颠簸,后来做了州府参军,就安稳多了。”

    李绚轻轻点头,相比于地方参军,县令这种一县主官,其实在皇帝的眼里看的更重。

    因为从县令往上走,本就是在一层层的挑选。

    若是县令做的好,那么只会从下县县令,到中县县令,乃至于上县县令,畿县县令,京县县令乃至于中书官员往上调,外调最差也是地方长史,做过地方参军的,实际上这辈子最多升为司马,长史都很少。

    天下三百刺史,一千五百多个县令,能够从县令做到刺史的,五个里面也没有一个。

    更多的都是蹉跎在了参军司马官位之上,少数有能力的,转为京县县令,甚至于九寺官员。

    譬如狄仁杰,在地方参军蹉跎多年,才以善刑而调入大理寺,同样因为善刑而被皇帝重视,升为侍御史,之后种种才能才展现出来,调入户部度支郎中,然后一步步的升为大理寺少卿,乃至于营州刺史,营州都督,但这是极难之事,天下少有。

    更多的县令,在辗转之后,到了六十而致仕。

    “岳父如今被封为中散大夫,娘子明日回门的时候,言说一声,让岳父耐心等一等,等到科举之后,朕便委任岳父做著作郎,东宫在科举之后,就要开始编修《汉书》,让岳父到时候,参与修史便是。”李绚轻轻搂住王简娘,目光中闪着冷光。

    编修《汉书》,是修史的前提。

    只要东宫那些人,编修《汉书》结束,李绚便会抽调人员开始编修国史。

    他要对太宗皇帝末年,还有高宗一朝,进行全面的总结。

    尤其是武后参政时期。

    王家人,还有与他们相关的各個家族,恐怕很乐意做这件事吧。

    尤其是永徽年间王皇后被废的那些事,由他们来给武后盖棺定论,一定很爽。

    另外还有长孙元翼,李绚也会让他也一起参与进去的。

    到时候,王家,长孙家,或许还有萧家,褚家,大家都参与进去,有怨报怨,有仇报仇,不知道有多爽。

    或许还可以让李象、李厥也参与进去。

    只要他们在史书上写李治一句不好,那么他们这辈子就都别想得到朝中大多数朝臣的认可。

    如此,他们就别想着夺回皇位,老老实实的做自己的录事参军吧。

    录事参军,录地方事,参劾地方参军,这两兄弟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

    ……

    转眼间,三天时间悠悠而过。

    即便是李绚也不得不承认,王简娘才是真正的大家嫡女出身,相比于李绚的其他嫔妃,有着截然不同的味道,即便是他都有些深陷温柔乡而不可自拔。

    若不是初九早就定好了要去东宫,恐怕李绚还得在后宫里,多待些时日。

    从太极门走出,并不是很隆重的仪仗领先,李绚坐在御辇上朝东宫而去。

    两侧的金吾卫从太极门直接排到了东宫门口,四周的行走的百官全部都跪倒下来。

    太子已经八岁了,虚岁已经九岁了。

    再有三四年,就可以自己处理政务,到时候很多人可以通过太子的推荐而步上青云之阶。

    现在这个时候开始下注到东宫,已经稍微有些晚了,但还可以赶的上。

    东宫殿门之上,太子右卫率刘定远对着李绚轻轻躬身。

    因为太子不常驻东宫,所以李绚和刘瑾瑜只定了太子少詹事和太子右卫率负责这里,至于其他的太子家令,还需要日后挑选。

    明德殿内,李志昭站在最前,四个弟弟站在身后。

    太子左庶子王隐客,太子詹事狄仁杰,太子少詹事邢文伟,太子左谕德李敬和太子中舍人李峤站在后面。

    其他太子舍人等人,甚至都无法进入明德殿。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众人对着李绚齐齐拱手上揖。

    李绚面色冷漠的坐在榻上,抬头看向李志昭:“太子,上前。”

    “儿臣在。”李志昭咽了咽唾沫,上前一步拱手。

    李绚淡淡的开口:“论语劝学篇,学了吧?”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李志昭拱手时,微微松了口气。

    “‘时’字何解?”李绚一句话,直接点向了这句话核心。

    王隐客,狄仁杰两人顿时惊讶的抬头,这句话,便是成年的学子都未必能够回答对。

    “合适之时。”李志昭沉沉躬身。

    “不错,记住,这里不是经常,是在合适的时候,进行学习,尤其你还年幼,更需要如此。”李绚满意的点点头,然后继续问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朋’字何解?”

    “志同道合的朋友。”李志昭再度躬身。

    李绚抬头看了邢文伟一眼,说道:“邢卿用心了。”

    “这是臣该为之事。”邢文伟沉沉躬身,王隐客平常顾不到东宫,狄仁杰又常年不在,负责教导太子的大责更多的时候是落在邢文伟身上的。

    李绚侧过身,看向李志昭问道:“商鞅知道吗?”

    “商鞅变法,无信不立。”李志昭为难的说道:“儿臣只知道如此。”

    “你也该学到这里了。”李绚略微沉吟,说道:“商鞅变法,秦国由此而强,然变法之处,太子犯法,刑其傅,二十三年,太子嬴驷继位,商鞅犯法,随即被诛,朕要知道的,是太子所犯何法,因何犯法,此事你不得请教诸师,自行寻找答案。”

    “儿臣领命。”李志昭根本不知道这里面的轻重,直接拱手领命。

    然而后面的王隐客,狄仁杰和邢文伟等人却全都神色凝重。

    恰在这时,李绚抬头,看向众人道:“众卿!”

    “臣在!”众人齐齐拱手。

    李绚点点头,说道:“众卿,太子入东宫,朕有意以太子为先,编修《汉书》,以史为教,教导太子行政,故从三月科考结束之后,东宫以诸卿为主,开始编纂《汉书》,政事堂以欧阳侍中为主相协,其中花费从内库而出,诸卿为如何?”

    “臣等领旨。”王隐客,狄仁杰和邢文伟等人全都神色凝重的拱手,他们明白,编修《汉书》不过是个开始罢了。

    汉有吕后,唐有武后。

    今日编修编修《汉书》,他日就该编修国史了。

    他们这些人何尝不明白,李绚这是要为武后做盖棺定论,但这同样也是在为李治做盖棺定论。

    尤其他们这些人都是从那段时间过来的。

    就在这个时候,李绚从御榻之上站了起来,平静的说道:“科考之后,朕会选前三士子入东宫参与编修,太子不妨多注意科考。”

    “儿臣领旨。”李志昭立刻拱手,而其他人在拱手的同时,脑海中闪出了一个人影。

    陆象先,尚书左仆射陆元方之子。(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不错,请把《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