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袁家三子

    平心而论,袁谭并不是个草包。

    相反,他还很能打,要不袁绍也不会让他带兵过来。

    袁熙守城这三年,袁谭也跟着袁绍参与了所有战役,是被作为领军大将培养的。

    期间袁绍被公孙瓒击败于巨马水后反击,两方在平原国对峙,袁绍主力对公孙瓒,袁绍盟友青州刺史臧洪,对抗公孙瓒盟友刘备田楷。

    臧洪不敌,袁绍任命袁谭为都督,领军数万,进入平原国,攻击刘备和田楷,双方互有胜负,分别占据河东河西。

    此时公孙瓒在龙凑被袁绍击败,逃回幽州,放弃了刘备田楷,这也为刘备离开公孙瓒埋下了伏笔。

    顺带值得一提的是,此时袁绍的军师,是公孙瓒和刘备的老师卢植,在龙凑之战后,便过世了。

    之后袁绍和公孙瓒接受了汉帝调停,明面上暂时止兵,但双方私下小动作不断。

    公孙瓒派赵云带着刘备的私兵打北新城,就是和刘备决裂后,借刀杀人的阴招。

    这就是三年间,发生在幽冀青三州的事情。

    所以袁谭也是经历过大阵仗的人,在袁绍心中,即使北新城出了问题,袁谭带着一千兵马也是能摆平的。

    高览消失的时候,袁谭惊慌了一阵,但很快便镇定下来,带着荀谌出城安抚将士,将一千军马掌握在手中。

    相比让私下投靠袁尚的高览带兵,袁谭直接掌军,反而感觉心里更踏实了!

    作为能田楷刘备打的有来有回的人,袁谭不觉得袁熙带兵的本事比自己强,毕竟袁熙这三年北新城能拿的出手的战绩,就是最近那看上去很是可疑的两场大胜。

    而且北新城不是公孙瓒军的主攻方向,袁熙据说最初一年颇为狼狈,被打得龟缩不出出,城内差点粮绝。

    相比之下,袁谭更担心袁熙收买人心的能力,毕竟袁熙离开时,全城百姓夹道相送的景象,很是让人震撼。

    袁谭不太服气,心道二弟这一去,可能至少几个月,凭自己本事打几个胜仗,再善待百姓,不比袁熙要做的好?

    所以他听说城外又有数百白马义从骚扰时,心中极为兴奋,当即点了五百兵马出城,想要将其击败。

    然而他却没有想到,自己运气不好,踢到了一块铁板。

    公孙瓒如今江河日下,困守易京不出,麾下能用的将领越来越来少,然而此时却有一尚未出名的将领,离开了刘备,回到了公孙瓒身边。

    他离开前,刘备极为痛心,涕泣着与他告别,说:“只恨不能与君一起建立大业。”

    田豫,幽州渔阳郡人,最早投奔公孙瓒,一直跟在刘备麾下历练。

    刘备如今去徐州救援陶谦,等于是公开脱离了公孙瓒,田豫犹豫了许久,还是选择不背主,回到公孙瓒身边,公孙瓒大喜。

    正好田豫听说赵云叛了,己方还因其折损了不少人,便自告奋勇带着数百白马义从来北新城报仇。

    好巧不巧,袁熙刚回邺城了,留下赵云代掌城内兵马,以及袁谭的一千兵马。

    赵云听袁谭要带兵出击,连忙赶往城门口,劝袁谭道:“将军谨慎,白马义从不是那么好对付的,还需要周全打算。”

    袁谭心中冷笑,你一个公孙瓒降将,当然要吹白马义从了。

    袁熙带几百兵就能杀掉几百白马义从,能有多强?

    袁谭不知道的是,他来之前,袁熙已经把几百全甲士兵的铠甲,大部分都藏了起来。

    士兵带不带甲,差别太大了。

    他断然道:“赵将军只等我凯旋归来便是!”

    随后他带兵出城,和田豫带来的数百多白马义从遭遇了。

    结果甫一交手,袁谭就发现不对头。

    白马义从难缠不说,对面将领极为勇武,指挥也是进退有度,白马义从不断蚕食袁谭两翼,袁谭大意轻敌,上来便落入下风,见势不妙,连忙喝令队伍边打边退。

    田豫一见,当即死死咬住袁谭,想要将其拖死。

    袁谭苦苦支撑,眼见手下兵士不停死伤,偏生无计可施,正当他准备壮士断腕时,赵云带着一支兵马冲了出来。

    田豫和赵云交手数合,也不恋战,招呼白马义从后退,同时喝道:“赵云!为何背叛公孙将军!”

    赵云停下马来,朗声道:“国让(田豫),公孙将军可是先背叛了刘侯,还杀死刘侯麾下的常山郡官员将领!”

    田豫欲言又止,带着白马义从去了。

    赵云护送袁谭回城,清点人数,发现带出去的五百军士伤亡上百,对面白马义从死了数十。

    见袁熙脸色阴沉,赵云安慰道:“田豫乃是将才,将军仓促应战,能保全如此,已是不易。”

    袁谭心里吐血。

    什么将才,田豫这名字自己怎么没听过,这是安慰自己吧?

    而且半天就损失上百兵马,我竟然还不如二弟?

    那我还和三弟争个屁啊!

    邺城私底下那么多士族支持袁尚,绝对不是因为他母亲是刘夫人那么简单!

    而且这公孙瓒什么情况,麾下的两个无名将领,赵云田豫,好像都不比自己见过的大将差!

    要公孙瓒每个将领都这样,自己还打什么?

    他心中涌动着不平之意,要在战阵上变强,变得更强!

    袁谭想到这里,向赵云拜道:“今日是谭轻敌了!”

    “还请将军指点,我必报此仇!”

    赵云应了,心道袁家子果然都不是等闲之辈。

    邺城。

    城主府中,有厅堂一间,几人其内,坐在上首的,赫然便是袁绍。

    说是城主府,是因为袁绍此时封号颇为尴尬。

    山东诸侯在酸枣回盟时,由袁绍带了个头,自号车骑将军,其他诸侯见了,纷纷效仿。

    此谓板授官号,即不经过朝廷任命,私自给自己和下属封官,然后直接表奏天子,通知一声就算完事。

    此时汉室衰微,向各地所封官员,绝大部分只是摆摆样子,形同虚设,根本无法到任任职。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单骑入荆州的刘表,便是拿着天子封的荆州牧上任的。

    袁绍之前的官职是朝廷封的渤海太守,自号车骑将军后,又从韩馥那里夺去了冀州,自领冀州牧。

    曹操的兖州牧,来的更为直接。

    《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中记载:“(鲍)信乃与州吏万潜等至东郡迎太祖领兖州牧。”

    这就更离谱了,地方士族直接拥立,就帮皇帝把事情办了。

    如今的局面,由朝廷任命的州牧职位的传承已经变成了父传子,兄传弟的家族传承。

    此时的汉室已经形同虚设,毫无威慑,各地势力如同春秋战国的诸侯一般,谁还理会周天子?

    两看相厌,再加上此时汉庭还由李傕郭汜挟持,自然不会对反董的袁绍有什么好脸色,一直压着不给袁绍朝廷封号。

    袁绍资貌端荣,威仪进止,是少有的美男子,且其行止极有魅力,时人争相仿效之。

    彼时士族清名,长得好也是极大的加分项。

    他下首坐着的是名十七八岁的青年,样貌却和袁绍极为相似。

    这便是最受袁绍看重的三子,袁尚!

    再下面,便是几名掾属谋士。

    袁绍突然长叹一声:“再过两年,我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

    他生于本初元年(公元146年),今年四十有八。

    下面几个谋士纷纷道:“主公身体康健,必能长命百岁。”

    袁绍一笑,心道不用长命百岁,只要再给自己二十年,不,十五年,北方便可以全部平定。

    袁尚拱手道:“阿父多思劳累,今大哥二哥皆能独当一面,为父亲分忧,是我袁氏幸事。”

    袁绍听了,微笑点头,随即微微摇了摇头:“显思失在毛躁冒进,显奕失于耿直刚硬,皆不如你做事周全。”

    袁尚微笑道:“大哥且不论,二哥守北新城,那些士族竟然屯粮要挟,二哥杀死他们,也是人之常情。”

    他心里却阴沉下来。

    耿直刚硬,似乎并不是一个坏词。(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不错,请把《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