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六章 各取出路

    信里曹操说,已经得知袁谭军在邺城城下被水淹的情况,说掘河灌城本为对付袁尚,袁谭在城下的事情,曹军并不知情,然后反问袁谭为什么会不告知曹操,赶去邺城,导致误伤发生?

    信中还说,两边即为盟友,当开诚布公,在攻打冀州这事上互通有无,如今这种情况的发生,袁谭要负全部责任。

    但如今大敌当前,曹操对此事不予追究,但袁谭已经没有了掌控局面的能力,为能保证攻取冀州,如今袁谭麾下兵马需要听取曹操调遣,方能共取冀州。

    当然,曹操打一巴掌也没有忘了给个甜枣,说只要这次灭掉袁熙袁尚两兄弟,曹操便立刻表袁谭为冀州牧,邺侯,都督冀州并州两州兵事。

    这封信读完,在场众人脸色都很精彩,其实大部分人对里面的连篇鬼话半分都不信,但架不住有人相信,或者说有人选择去相信。

    郭图出声道:“如此看来,这倒不失为一条好路。”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更何况还有个凶虎,其肯定会相助袁尚,单凭我们已经很难和其对抗,所以此时投靠曹操,受其庇护,是当前最好的选择。”

    辛评出声道:“只怕使君投靠过去后,调兵遣将便身不由己了。”

    “而且这信中字里行间都没有提过青州,这是默认最后结果无论如何,我们都已经失去青州了吧?”

    郭图不以为然道:“一个青州而已,冀州一个郡就顶好几個青州!”

    “而且不投曹操,难不成我们还要去投袁尚,甚至凶虎不成?”

    辛评出声道:“可曹操这信里的意思,怕是要我们当先锋去打二袁,只怕大战之后,即使能协助曹操击败二袁,我们根本剩不下多少兵了!”

    “这种情况下,即使给我们邺城也守不住,何况焉知曹操会不会反悔?”

    “这次水淹,便是其悍然翻脸,不顾道义的证据,岂能再轻易相信他?”

    郭图听了,冷笑道:“那你觉得我们现在应当如何?”

    辛评沉声道:“即使不投靠袁熙,也应该静观其变。”

    “袁尚已经命不久矣,其死后邺城迟早会空出来,到时候再选择也不迟。”

    “当今我们要做的,便是尽快聚拢残兵,退入大城防守,避免被其他势力吃掉。”

    “只要我们保留自己的地盘,守住重要的大城,便没有人能够轻易吃掉我们。”

    袁谭微微有些心动,“先生觉得占据哪里为佳?”

    辛评毫不犹豫道:“清河便是个不错的选择。”

    “一方面此地离着青州邺城都近,无论发生什么都可以即使应对,并且可以以阻挡凶虎为名,以虚应曹操。”

    “若是挡不住,便见将凶虎放过去好了,曹操也无法拿我们怎么样。”

    他暗示的很明白,相信谁也不能相信曹操了,不然还不知道将来如何被坑死!

    袁谭见众人都皆是出声赞同,连郭图都没有反对,便点头道:“好!”

    “我们便退回巨鹿附近,同时分别写信给曹操和凶虎交好,先将这段时期应付过去!”

    袁熙此时已经离着袁谭一百余里,他拿到袁谭的信后,对诸葛亮说道:“他倒是打得好算盘,只要曹操不会让他如意吧?”

    诸葛亮点头道:“这等情况,不站队便等于是为敌人,主公能放过他,曹操也不会放过他的。”

    袁谭叹道:“但这样一来,我还不好不答应他,毕竟把他逼急了,让他掉头来对付我,反而便宜了曹操。”

    “但若是和他停战,我行军路线上有其存在,必然要绕过去,要是其突然翻脸怎么办?”

    诸葛亮思忖一下,说道:“不若我们先向北。”

    “这样一来,能绕过清河国这块是非之地,同时打通安平郡到河间郡,直到易京方向的通道。”

    袁熙目光一闪,“军师要我此时占据冀州地盘?”

    “这不会回引人非议?”

    诸葛亮说道:“并不是占据地盘,而且以襄助袁尚的名义,防止袁谭占据冀州,反过来对付我们。”

    “如今以来,其北上的道路被我们截断,只能图谋清河巨鹿和魏郡地区,这都是曹操势在必得的地方,双方迟早发生冲突。”

    “袁谭此人反复无常,且不会甘心居于人下,曹操对其也失去了信任,不出数月,两边必然会起争端。”

    袁熙目光一闪,“军师是说,秋收缺粮之际?”

    诸葛亮重重点头,“没错,说不定在此之前,两边就已经撑不住了,到时候必然有一场好戏。”

    袁熙叹道:“那邺城之围”

    诸葛亮回道:“这个急不来,等打通安平郡,再想办法南下吧。”

    接下来的日子,一如诸葛亮所料,袁熙和曹操也心照不宣的达成了和解,而袁熙也趁机在将涿郡,河间,安平三郡的道路打通。

    他没有趁机占据冀州的郡县,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手头的人实在不够用了。

    因为袁谭完全放弃了青州,袁熙派自己部下在青州接管城池,所到之处望风而降,这也是在情理之中,因为大部分城池都没有粮食了。

    但这也是袁熙面临的最大问题,他的粮食也不是说来就来的。

    以幽州和徐州的体量,多余的粮食供给两三个郡还是能做到的,但是对于刚打下了的琅琊加上青州全境,就显得有些杯水车薪了。

    而且青州地盘广大,人口众多,管理混乱,袁熙要想完全将其纳入手中,需要大量的官员和兵士维持当地秩序,恢复生产,袁熙即使从别的州调人,一是需要时间,二是合适的人才也不是那么容易找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战乱时期,很多小诸侯以小搏大很困难的原因,地盘摆在那里,人口摆在那里,不是说你取得了地盘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你还要将其纳入管理,让其走入正规才行。

    不然的话,若是遇到灾祸频发,民众吃不饱饭,治下不公,得不到民心,不需要多久,就会再次爆发反乱。

    所以袁熙如今急需的,是起码能让青州绝大部分人活下去,才能得到他们的拥护。

    这里面包括了平民百姓和世家大族,袁熙也不得不在两者之间做个平衡,在给予地主豪族一定的好处,让他们不至于反乱的同时,最低限度的保证百姓的利益。

    首先便是让民众吃饱饭。

    这段时期以来,袁熙麾下的将领带着兵士出马,打猎捕鱼,砍柴修屋,保证治下百姓口粮和居住,同时调遣工匠,为百姓打造谋生工具。

    这些事情虽然劳神费力,但效果立竿见影,本来已经被袁谭和战事搞得濒临崩溃的青州,渐渐开始走上正规。

    杨凤手下的太平道方士们,也在做着类似的事情,一是利用太平道的草药知识治病救人,二是组织民众互助,三是借机宣扬袁熙的功绩。

    双管齐下的手段,让青州人心逐渐稳定,虽然仍有冻饿之事发生,但起码比袁谭在的时候强多了。

    其间驻扎在清河郡的袁谭,在聚拢了残兵之后,加上掠夺的百姓,又有了两万兵力,借着富庶的冀州劫掠了一番,竟然也是回复了些元气,对于青州他当然不怎么死心,但几次试探,都被平原边境的袁熙军将领挡了回去,便暂且熄了这个心思。

    袁熙知道袁谭还在竭泽而渔后,直到其还是死不悔改,已经是没救了,当初水淹的时候他还动了恻隐之心,现在看起来还是淹的少了,要是袁谭兵力不损,还不知道其会搞出身事情来。

    而曹操本人,也是舍弃了攻打青州徐州,回到了兖州,重新调兵围困邺城。

    说是围困,其实是在等着邺城什么时候受不了开城投降,毕竟漳河水势泛滥,邺城城门都被淹没,大量得水已经渗入城中,地势低洼处深达逾丈,大半个邺城都泡在水中。

    这种情况下,邺城人心惶惶,士气低落,审配等人每日也是焦头烂额,他们现在只能期待入秋后,漳河水位下降,事情才能有转机,这个时候周围茫茫大水,进不来不出去,谁来了也是束手无策。

    所以说水攻为什么是绝户计,就是因为跟本没有出路,要不是袁尚提前将很多老幼送出城,此时邺城说不定已经开始断粮了。

    但即使有粮食,邺城也处境艰难,因为还发生了一件异常危险的事情。

    疫病。

    洪水入城,彻底污染了绝大部分水源,而且这些水极脏,混杂着人畜尸体和排泄物,加上蚊虫滋生,只要有疫病,马上就是大规模传播。

    袁熙先前给袁尚送过华佗研究出的防治疫病的方法,袁尚也让冀州医士学习后尽量防范,但这些方法,在水淹的情况下,极难推行。

    一是需要干净的水源,二是尽量不喝生水,三是隔离病人,而现在的邺城,遍地污水不说,柴火早已经被洪水浸透,大部分人被迫吃生食,而且有的吃就不错了。

    更严重的是,随着大部分房屋被淹,可以住的地方少了很多,邺城本就人口密集,虽然送走一批人,但剩下的地方仍然不多,被迫安置了许多军士百姓,很多人都是挤在一块地方休息。

    这种密度下,有人得了病,根本找不到隔离的地方。

    于是不出所料的,邺城开始大规模爆发疾疫。

    短短几天之内,疾疫便以极为恐怖的速度传播开来。

    (本章完)

(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不错,请把《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