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入城

    次日仇台召集朝会,说大军压境,自己不想让城内生灵涂炭,决定开城投降。

    文武百官听了,皆是捶胸顿足,说自己无能,害得大王受辱,实在愧为人臣。

    但很多人心里都暗暗松了一口气,不用打仗,意味着自己这些人都能保住性命,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吗?

    仇台拿出降表交给曹昂,还特别展开给其观看,说道:“公子不必担心,我已经特别在降表中写明,献城的条件,就是必须要保住公子和你部下的性命。”

    曹昂看了眼降表,便即向仇台拜道:“大王如此关心,昂感激不尽。”

    仇台笑道:“为表明诚意,我想让公子带兵出城,向凶虎献表。”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凶虎看在公子献表的面上,也不会为难公子,反而能化干戈为玉帛,未知公子意下如何?”

    曹昂当即回道:“昂愿为大王出使。”

    仇台大喜,拉着曹昂道:“好,若是两边化干戈为玉帛,我当立刻送公子归乡!”

    贾诩从一边冷眼旁观,心道仇台也是个人物,还能将自己的计策发扬光大,连曹昂也当做筹码送了出去。

    这一招确实很妙,曹昂要是安全,仇台能落个人情,要是凶虎忍不住把曹昂杀了,事后仇台面对曹操,也能将责任推掉,可谓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至于贾诩会不会提醒曹昂,仇台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他数次和贾诩提起要平分三韩,期间都没有提过曹昂,这摆明就是单独收买贾诩。

    在仇台看来,贾诩既然能在三韩称王,又何须为曹昂卖命?

    不多时,百济城门大开,先前百济已经给袁熙下书请求停战三天,所以城头的攻击已经停止,曹昂带着仅剩的六七百名幽州叛军出城,向着袁熙军营而去。

    袁熙这几天自然没有闲着,他将一切事情布置妥当,便等城内消息,如今终于是等到了百济都城的使节和降表。

    袁熙收下了降表,好言安抚曹昂,然后借口让掾属写回信,让曹昂退下等候。

    曹昂退下后,使团里面仇台心腹带着的真正的降表,才送到了袁熙手里。

    他拿着两封降表对比看完,忍不住笑了起来,说实在的,如果这两讨降表,是其有一封是真的,后面的事情反倒难办了。

    如今这两封假信,都是计策的一部分,这也是袁熙派出贾诩的原因,也只有贾诩,才能想出这种谁都坑的计策,当然其中也包括袁熙。

    他将两封降表交给田豫,田豫看完后便领会了其中意思,皱眉道:“这贾诩的计策,怎么这么阴?”

    “而且主公想要达成目的,便要亲自入城冒险,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主公非要以身犯险吗?”

    “这贾诩要是包藏祸心怎么办?”

    “而且里面还有曹昂这个曹氏子弟,要是其用计对付主公,后果不堪设想,还望主公三思啊。”

    袁熙叹道:“我知道,此举不可能一点风险也没有。”

    “但我弯来绕去,要的便是一个大义名分,这個是最麻烦,也是最重要的。”

    “古往今来,若兴不义之师征服一地,固然能凭武力一时压服,但之后却后患无穷,造反不断。”

    “我征百济,名号是百济纵兵劫掠,不义在先,此为正途。”

    “但百济投降,我于义于理,都应接受降表,否则便有赶尽杀绝之疑,从有理变成了理亏。”

    “但我走之后,百济肯定会反悔,这等于我这次仗白打了,我自然不会接受。”

    “所以我再也只能让百济看到好处而背信弃义,方有大义之名分讨伐,让其一脉彻底断绝。”

    “为了这个目的,我只能铤而走险,最好的诱饵,自然是我自己。”

    “国让放心,我带入城中的都是幽州兵精锐,世上能打败他们的人不多。”

    田豫再三思量,最后说道:“但是主公带入城的幽州兵必然不会很多,不然百济王也不敢动手。”

    “我还是担心…..”

    袁熙笑道:“国让忘了,还有子龙呢。”

    “我入城后,城外的事情就交给你了,随时待命,准备行动。”

    “若是顺利的话,我便能摆平城内,若是事情不谐,我便发出求救信号,你便强攻城池,如何?”

    田豫听了,知道袁熙其意已决,便点头道:“豫领命!”

    未几,袁熙命人写好回信,交给曹昂,让其带回城里,但将其手下的幽州叛军留了下来。

    曹昂一走,他便下命令,将这批人全部缴械,然后分别关押审讯。

    这批叛军里面,自然有袁熙的探子,而且为数不少,至于其他人,则有很大嫌疑是别的势力眼线。

    这次袁熙用曹昂钓鱼的行动,本来就是一举多得,他先用检事府密探鼓动看押曹昂的幽州兵中,本来就心怀不满,亦或根本就是奸细的人,策划了一出营救曹昂逃走的戏码。

    将这些人调出来,然后聚在曹昂身旁,利用叛逃事件暴露出来,本身就是一出钓鱼大戏,这些人做梦也没有想到,曹昂因为种种原因,早为袁熙所用了。

    这看上去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自然也有其原因,这个条件,自然就是至于用来钓住曹昂的诱饵。

    丁夫人。

    这诱饵一环套一环,阴险程度和贾诩的计策不相上下,袁熙承认自己不是什么好人,争夺天下方面他学不来刘备,那样的他可能早就死在路上了。

    所以现在的他,只能尽力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条件,努力走到最后。

    曹昂回到城中,仇台得知之后颇为意外,心道凶虎倒是大度,竟然把曹昂放了回来,这应该是中计了吧?

    他还未确定主意,但随后叛逃的幽州兵被关押,甚至有人被处死的消息传入城中,仇台这才放下心来,凶虎还是对叛逃的人耿耿于怀,而且此时他没入城就动手,显然是有恃无恐,觉得百济这边投降是真的了!

    反之如果凶虎善待叛逃兵士,仇台反而要想一想了,因为这有可能是凶虎在安抚人心,这说不定是想图谋自己!

    至此仇台才下定决心,将城门打开,命令城内的万名百济兵士出城,同时发信给袁熙,请其入城赴宴。

    便如仇台所料,袁熙收到信后,当即答应下来,带着数百人马入城了。

    当然,在仇台看来,袁熙很是警觉,甚派出兵士封锁了都城四门,这样即使城外的百济兵士倒戈,其也能关闭城内自守。

    仇台听说后,心内得意,凶虎托大,自然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如今自己在城内的布置,连贾诩都不知道,到时候一旦发动,凶虎便在劫难逃!

    他站起身来,带着文武百官,往皇宫门口去迎接袁熙。

    不多时,袁熙带着兵马,骑在马上,趾高气扬前来,道路两旁都是好奇观看的百姓。

    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对于这袁熙的名号并不熟悉,但在打仗动不动屠城的这个时代,对方入城后却没有为难当地百姓,应该不是什么坏事吧?

    当然,百济的官员地主不会这么想,他们已经听说袁熙带来了很多流民安置,这无疑会占据他们的土地,挤压他们的财产收入。

    更重要的是,袁熙过来肯定会安插自己的人手,那新朝之中,大部分人都会降级,甚至丢官,这让很多官员苦着脸跟在仇台后面,如丧考妣。

    袁熙跳下马来,仇台赶紧迎了上来,躬身道:“小王仇台,领百济十三年,今向大王称臣,望大王恩准。”

    袁熙哈哈一笑,将仇台扶起,说道:“百济王是识时务的,我就喜欢你这种人。”

    他转向后面的文武百官,说到:“诸位劝谏有道,百济王方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汝等皆是可用之才,我承诺各位能保留官职,且之后还有额外封赏!”

    这一下子,文武百官皆是喜笑颜开,皆是跪在地上,搞搞撅起屁股,连声称颂。

    袁熙看到这些人见风使舵如此之快,也是有些意外,心道这百济传统,果然是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只怕自己走后,只要一有造反的机会,他们就会马上翻脸吧。

    所以后世的史书上,对高句丽等半岛国家的评价就是叛服不常,兵来就降,人走就叛,同时小动作不断。

    这也是华夏人好面子,喜欢怀德教化,才信了其花言巧语,可惜这边的人一开始就没教化好。

    不过说起来高丽人也是幸运,遇到了华夏人,至少老实低头还有好处,要是换成后世大航海时代的昂撒人来殖民,只怕高丽人早就被杀干净了。

    袁熙知道后世朝鲜半岛的隐患,自然不会将这些留给后世解决,一切的一切,便在今日。

    他和仇台各自面上堆笑,相携进入皇宫赴宴。

    仇台命人大摆宴席,他这次下了血本,将府库里面的好东西都拿了出来,百济地处半岛沿海,虽然是落后的部族制,但确实有不少特产,山珍海味,乃至珍稀药材,上好皮货,却都是不少,不然也不会成为商队贸易的来往港口了。

    当然,其另外一个很有名的,是后世叫做新罗婢的。

    新罗在百济东面,两者分占半岛,但新罗国力弱,所以容貌好的女子常被百济劫掠过来充作宫女。

    如今仇台便是招出了数十新罗婢,为袁熙献舞劝酒。

    (本章完)

(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不错,请把《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