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遭遇

    曹洪听探子报信,说袁熙水军竟然在不要命地冲过决堤的河口,顿时脸色阴沉下来,对面这是不想活了?

    但袁熙水军此举,也是让他左右为难,若是被对方大部分船队冲过来,那自己决堤阻挡敌人的计划,便等于失败了大半。

    之后若是自己被逼得后退,继续用决堤来阻挡对方,那等于是让自家兖州境内扩大受灾,吃亏的反而是自己这边。

    而且再过一个月,就是夏季汛期,到时候黄河水只会更加泛滥,但同时也也是夏收的季节,要是兖州境内遭遇水灾的面积大了,粮食也会有所短缺。

    对方应该也是看准了这点,这才拼死渡过决口区域,想要逼住自己,意图拉自己一起下水吧?

    想到这里,曹洪便喝道:“退到二十里处的下一个决口点,继续掘河!”

    “我就不信他们能一直跟过来!”

    蒋钦和鲁肃站在船头,好不容易带着几十艘船冲过了决口区域,看着身后破碎的船只碎片,犹然是心有余悸。

    两人不敢耽搁,当即命令兵士加速赶路,结果行不到七八里,船速突然缓了下来。

    鲁肃往远处仔细盯着,出声道;“不太对。”

    “水势不应该慢这么多的,除非…..”

    蒋钦也是反应过来,“除非上游又掘开了河口,让水流了出去!”

    他一拳锤在船舷上,“紧赶慢赶,还是没赶上!”

    “对面也真够狠的,在自己地盘里掘河!”

    鲁肃安慰道:“对他们来说,这确实是损失最小的办法了。”

    “下一个地点,我们已经来不及赶去,也不能让兵士下船步战,毕竟上游掘开,洪水马上就要漫过两岸,岸上更不安全。”

    蒋钦恨恨道:“这岂不是说我们计划完全失败了?”

    “如果决口点在兖州境内一百余里,他们受灾的也就这块地方,而下游千里的青州,今年肯定要遭逢大灾,只怕会颗粒无收,千里赤地!”

    鲁肃也是面色凝重,“一年。”

    “一年内必须要将曹操赶出兖州冀州,才能重新修筑黄河堤岸,阻止下游受灾。”

    “不然从此之后,黄河年年泛滥,青州一带,怕是几十年都不得安身。”

    蒋钦叹息道:“哪里是一年!”

    “冀州怕是要长期相持,一年内打退曹操可能性极小,又如何能在剩下的时间让黄河回复原样?”

    “只怕光修河堤都要修好几年,更别说治理灾害了!”

    “而且曹军这个挖法,兖州这一段已经成了筛子,堵都不好堵,这种多处决口的,咱们在江东也见过,只能在枯水期动土填堵。”

    “但江东气候温暖,枯水期也可以挖土,中原这边只冬天是枯水期,天寒地冻,怎么可得堵的上?”

    鲁肃苦笑道:“这就不是咱们要考虑的问题了,现下咱们要做的,是如何选择。”

    蒋钦道;“子敬怎么想?”

    鲁肃出声道;“自然是继续走,看他们能掘到哪里。”

    “而且我已经看到了这個计策的弱点。”

    蒋钦奇道:“什么弱点?”

    鲁肃道:“他们掘河的地点,都在北岸。”

    “这是为了防止黄河北岸的淳于琼部和我们齐头并进的。”

    “而从始至终,他们都没有从南岸掘河。”

    “这是因为南岸是兖州和豫州,他们需要从其中调兵渡过黄河,支援冀州,自然不会自毁家园。”

    “所以我们只要沿着南岸行船,即使有决口变故,也可以随时从南岸登陆,大不了之后再上船。”

    “咱们一路逼过去,就看曹军还敢不敢继续掘河!”

    蒋钦听了,赞道:“子敬这主意好,整合我的胃口,我也想看看,他们舍不舍得将兖州全淹了!”

    一天一夜之后,当曹洪得知袁熙水军还在不要命地突进时,知道水淹之策,也就到此为止了。

    不过要是在等一两个月,青州全境将会受灾,灾民会成为袁熙的负累,而且其在青州徐州的陆上兵力也不能随意调动,曹营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不少,但眼下确实不适合再掘河了,不然是作茧自缚。

    想到这里,他开始对麾下将领发令,喝道:“集合周围码头战船,堵塞河道,配合岸上步军,一举将凶虎水军歼灭!”

    蒋钦远远看到前面河道塞满了战船,北岸曹兵严阵以待,转头对鲁肃道:“对面终于是忍不住,要和我们交手了。”

    他随即叹道:“作为曾经的江东将领,我做梦也想不到和曹军的交战地点不是长江,而是黄河。”

    鲁肃叹道:“这样也不错,以前曾经数次劝谏主公…..吴王,说曹操倒行逆施,不可一意依附,不然名声尽丧。”

    “当初吴王和其联手,虽然是迫于无奈,但我去也没有想到,有一天会为晋王效命。”

    蒋钦出声道:“不过看晋王和那位…..夫人关系,将来也不会对吴王赶尽杀绝吧?”

    两人心里都是怪怪的,这都是什么荒唐事啊,全天下也只有这位晋王做得出来吧?

    鲁肃咳嗽一声,“大敌当前,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就暂且抛诸脑后吧,对面打的是曹氏旗号,必定是曹操心腹大将,不可大意。”

    蒋钦点头道:“我省得,咱们就让曹军看看,江东也不是浪得虚名之辈!”

    随着水军战船急速靠近,喊杀声四起,两边狠狠撞在一起,正式拉开了冀州之战的帷幕。

    而若是视角拉高到几千尺的高空,便可以看到在职方圆数百里,以邺城为中心的大地上,有十几只形色各异的大军,正在朝着各个方向疾驰。

    这些部队少则数千,多则数万,自然是属于曹操和袁熙两方的,双方早早调集了大军,不约而同的同时铺开了战线,想要抢占先机。

    而这些全速开动的战争机器,将会在未来的几天之内,以最为凶猛的姿态遭遇!

    淳于琼带着两万人马,以冀州旧部陶升周昕为副将,正冲过清河边境,朝着兖州黄河方向一路突进。

    陶升出声道:“将军,有探子报说北面有千余曹军骚扰,要留人挡住吗?”

    淳于琼断然道:“不管,全力向最西面黄河决口的方向前进,然后绕到曹军后方,不然等大水漫开,我们就无法支援水军了!”

    众人听后,更加一鼓作气行军,直往曹洪和蒋钦鲁肃交战地点而去。

    安平和巨鹿边境,夏侯惇带领三万军马,拦在了突击而来的张郃面前,笑道:“贼将胆敢偷袭邺城,如今你们已经魏王识破,已经是难逃死路!”

    他看着张郃只带了万余军马,自然心中极有底气,三倍的兵力,自己怎么输?

    张郃大笑道:“偷袭?”

    “笑话!”

    “我这边让你看看,到底是谁兵多!”

    随即喊杀声四起,夏侯惇得到急报,左右两翼,各有一支万人左右的袁熙军包抄过来!

    夏侯惇一阵眩晕,三万人?

    凶虎之前的战事,有动用过这么多步军吗?

    难不成他把主力全投到了自己这个方向?

    但眼下他已经不能后退,只得稍作退却,防御两翼冲击,不多时,原袁绍旧部中郎将郭祖,公孙犊分别令军,作为张郃偏将,一同夹击夏侯惇。

    夏侯惇遣人抵住,将对面人人当先,冲势极猛,不禁暗暗叫苦,这对面装束模样,不像是袁熙精锐幽州兵,反倒是土生土长的冀州兵,那凶虎哪里调来的这么多兵?

    他却是不知道,这是袁熙第一次大规模征兵,虽然战力并不如他的嫡系,但这些冀州兵也多是打过仗的,战力并不比曹军低。

    而这些冀州兵,大部分是三郡士族,尤其渤海郡的士族私军,袁熙征辟冀州士族将领,许诺了相当的条件,让其将家族私兵都贡献出来对抗曹操。

    虽然可能这些冀州兵不一定能决定战场胜负,但和曹操军对抗僵持是足够了,而且先前马超军所作所为,激起了冀州士族同仇敌忾,纷纷群起响应。

    以士族私兵为基础的部队,开疆拓土不一定行,但是守土是非常积极的,毕竟他们赖以谋生的就是脚下这块土地,保卫家乡的积极性自然很高。

    所以袁熙第一次采用大兵团的做法,让习惯了数目辗轧的曹军极为被动,夏侯惇上来就局面陷入了劣势,他一边拼命地方,一边直往西边中山的曹仁过来支援。

    但他不知道得势,在西北方二百余里处,曹仁被常山通道过来的高览军缠住了。

    两边都是两万人,打的势均力敌,曹仁还不知道夏侯惇那边也遭遇了同样的事情,只是心里嘀咕,怎么凶虎在侧翼都放了这么多兵,难道这边的是主力?

    但当他看到对面大将是高览的时候,心里又疑惑起来,曹军也有自己的情报渠道,高览这几年在袁熙阵营之中并没有多少军功,怎么可能会有资格领这么多兵士?

    按位置先后,高览至少要排到七八名后了,要说前面的人领兵比他多,那凶虎岂不是有二十万大军?

    怎么可能?

    想到这里,他心道先前派出偷袭高览后方的曹真迟迟没有消息,不会是出意外了吧?

    曹仁想的没错,曹真领的数千虎豹骑,正在绕路时,正面撞上了一支两千人的袁熙军,当他看到那个张字旗帜,以及气势汹汹冲过来的将领时,马上判断自己遇到张辽了。

    他顿时麻了,袁熙军中张辽比高览官职地位都高,反而做了高览的副将?

    这合理吗?

    (本章完)

(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不错,请把《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