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盗贼

    二狗问道:“小子闻炒粟,非秦人不可得,父于何地得之?”

    那人被问了一愣,干笑道:“吾于山间偶得,有筐盛之,故食之。见其美味,又不知其害,乃多食,故致此也。”

    二狗道:“是也。吾闻秦人有言,秦人有运者,于途为人所劫。父之所得,盖其余也!”

    那人笑道:“必也,必也!”

    当天夜间,在医者的指导下,家主将一撮炒粟继续炒至焦黑,加了一点芦根,加水煮汤,给两人服下,两人由于痛苦大减,皆安稳睡去。医者和二狗则被安排在旁边一家人家中过夜。一夜间,两人都不知凶吉,睡得很不踏实;但又不敢大声议论,恐怕被人听见。

    第二天起来,家主亲自过来迎接,让两人到自己家中早餐。那两位病人则按嘱依旧服用芦根糊米水,并不进食。到午后,两人都出去大解,遍身汗出,精神好了起来。

    医者对来请医的人道:“二子料已无恙,但进水三日,糜粥调之,则无碍也。小子家中悬望,愿以归。”

    来人进去与两位病人说了两句,两位病人都出来道:“先生大德,吾等不敢望。惟吾邑中,有此疾者甚多,犹望先生援手,以出疾苦!”

    二狗道:“前议诊疾但二日即归,故索金六十文。今复远去,家中必望也。愿另择高明!”

    一名病人道:“吾等亦经医,皆不效。惟先生妙手,乃得活也!至若诊金,必不敢少!”

    医者问道:“高乡何处?”

    一名病人道:“乃在濩泽!”

    医者道:“濩泽离此百里,非一日可至,恕不能应命。”

    另一名病人道:“彼患者号痛,无有宁日。先生仁心,得无出手一援!”

    二狗道:“凡食积者,数日不食则自愈也。但得芦根糊米饮之,必无碍也。先生留方在此,二父可自归饮之,无劳先生远途。”

    两位病人对视一眼,道:“既先生固辞,不敢强也。先生留方之德,不敢或忘。有驴一匹,赠与先生,卿备诊金。并颂福泽流长!”

    来人遂解下那头载医者来的毛驴,将缰绳递给二狗。医者辞道:“区区微劳,焉敢望此!”

    一名病人道:“于先生为微劳,于吾等不啻再造!愿先生勿辞。今日之事,愿先生慎勿对他人言,但言风寒小疾而已!”

    医者心中一惊,急忙道:“病者所患,固不敢言于口也。二子勿虑!”

    二狗收拾好东西,家主又送出一块兽肉,道:“荒野无物相奉,但以野味,愿勿嫌轻薄!”

    医者道:“既劳赐脚力,何望许多?”

    家主道:“先生所赐,正其多也,无能报耳!”固辞不许,二狗提在手中,背了医囊,医者上了驴,一行人送至大道,两人望东而归。走到那条河汊谷口处,二狗勒住毛驴,向着犹站在大道口的一行人挥手辞别。抬眼望时,那条河水乃从谷口流出,正不知其源流何处。迎面一座高山,雄据其前,那水似乎蜿蜒流向山后。

    毛驴载着医者顺着大道前行,二狗把医囊和肉都拴在驴身上,自己在驴旁边一路小跑每十里休息一刻,让驴吃点青草,饮饮水,自己也喘口气,补补水,继续前进。四十里路,只用了两个时辰就跑到了,太阳还未下山。

    早有巡逻的士卒接应到二人,将医者送回家,将二狗护送进城,面见蒙骜。

    听完二狗的介绍,蒙骜再次陷入沉思。

    第二天,他依次拜访了端氏的各路商人,向他们打听山地内各股贼人的虚实。商人有往来河东做生意的,必须和沿途各盗贼搞好关系,利益共享,否则几乎寸步难行。蒙骜在到秦国应征之前,在齐国曾伏于草莽。齐国商业发达,相应地也盗贼丛生。蒙骜深知其道,与盗贼打交道,最内行的莫过于商人了:他们的生意决定了他们必须打通商路,才能赚取利益;而打通商路,必须打通黑白两道,形成利益共同体。端氏的商人生意虽不大,但依然必须深谙此道,才能维持自己的生意。

    蒙骜的拜访,令商人们大为惊异。蒙骜曾经草莽,现在又是端氏最有权势者,黑白两道的经历令他天然占有优势。在他的软硬兼施下,这些商人略加抵抗,就只能缴械投降,说出了他们知道的一切。经过数天走访,蒙骜大致明白了周围盗贼的分布:以大道为界,分别有两股盗贼,一股以马邑至翼城的商路为目标,主要活动在马邑以西;一股以端氏至翼城的商路为目标,主要活动在濩泽以北。两股盗贼的主要力量来源就是南北两片山地中的猎户。猎户打猎天然需要成群结队,或数人,或十数人,乃至数十人分工协作,才能完成狩猎大型动物的任务。而在这中间,那些狩猎技术高,人数较多的猎人队天然拥有号召力,成为这一片猎人们的首领。

    猎人们能打猎,自然也能打劫。当猎取的目标为商队时,猎户就成了盗贼。如果两片山地上所有猎人都集中起来,只怕能有上千人;所幸愿意打劫的猎人只是少数,多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被迫打劫。而且打劫商人,劫来的东西通常当不得饭吃,还要再出手换成吃的才有益;而这又缺不了商人的参与。在这种共同利益的驱使下,商人与猎人/盗贼间就结成了无形的利益共同体。那些最有影响力的商队与最有影响力的猎人队出面往往达成协议,在正常采办货物的同时,也为猎户们采购一些生活必需品,特别是粮食;遇到打劫的,问明来处,就给一些粮食卖路;收了粮食的猎户,必须负责把商队安全送达目的地——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打劫的和护送的,通常也需要公认的猎户首领出面办理,才能维系住这一脆弱的平衡。

    了解到周围盗贼的情况,蒙骜决定尽快采取行动。现在已经进入八月,已经是秋季,如果是山下,应该开始进入收获的季节。如果他从合阳得到的情报不错,还有两个月,联军就要大举入侵河东。他必须在这两个月内,把这里的山贼势力查清楚,并加以利用;并顺藤摸瓜,找出他们背后的黑手。

    事不宜迟,蒙骜立即召回分散在各地的公乘,商议对策。

    清晨,分散在少水和濩泽的公乘都赶了回来。稍事休息后,蒙骜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少水周围的这些山贼对自己的交通线构成巨大威胁,必须加以解决,否则,当赵军进攻时,这就是一个不稳定因素。如果自己不加以利用,反而被其他诸侯捷足先登,将是重大的不利。

    公乘们知道二狗已经大致探明那群山贼的老巢,认为只要派出一个营加以清剿,不会有任何问题。蒙骜道:“彼盗贼也,居无定所,若以大军临之,必四散而逃,兵去则复聚,焉有宁时?且贼与民,其势难辨;或昼则为民,夜则为盗,能尽歼其民乎?臣久在草莽,能知其性,愿往说之,令不与敌,或以为友,则善矣!”

    众公乘皆道:“将军负全军之性命,焉得轻入虎穴,恐有不测。”

    蒙骜道:“吾以草莽之道行之,必无碍也。彼虽强,不过三五小贼,吾以二十精锐入之,纵被困,出之非难。”

    众公乘再谏不从,只能如议。蒙骜暂时分派了各公乘的任务,主要是密切关注上党敌军的动向,合阳方面则还要逐步控制住通往上党的道路。然后自己开始准备孤身入贼的事项。

    经过两天准备,蒙骜带着二十名精心挑选的士卒,只携带简单的棍棒,由一名商人带队,从端氏出发了。二狗也在队伍之中。他们进入医者进入的那座小邑,找到了篱笆院的主人。商人主动对主人道:“端氏主愿与众英雄交,乃命小子为中。小子不敢辞,遂以请泽父!”

    这位家主看来也就壮年,与商人年岁相当,商人自居后辈,称之为“泽父”,显然是因为这人地位非凡。

    泽父见来的这二十一个人,个个精明干练,显然不是一般的人,他也不敢得罪,又不知虚实,以官场的姿态伏拜道:“微庶谨见端氏主!大夫有命,令一小僮呼唤,焉敢不从,岂劳大夫亲至!”

    蒙骜则以草莽大礼相参,道:“弟骜久慕英雄,恨无缘相识,今见泽父,则幸甚!”

    泽父见蒙骜行了草莽大礼,急回礼道:“大夫如此,庶民何安!大夫有令但言,庶不敢不应!”

    蒙骜道:“弟故在临淄,于南山结草。后乃归秦,入于端氏。虽入秦,不敢忘身世,愿结于草莽,与共富贵!”

    泽父见蒙骜说得如此明显,且不避后面的众人;又见一众人等皆是短褐,手执齐眉高的棍棒,只道来的人都是道上的朋友,便道:“院内非相见之所,愿入室相叙!”(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长平长平不错,请把《长平长平》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长平长平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