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千里 第三百八十九章 拌嘴

    自己一生要强,却没想到会有今日之地……自己最敬重的义父如今孤守家中,师父文君臣替自己受过而死,伊依因自己远嫁北魏至今不见踪影,尹敬廷似乎也抱憾而终,如今唯一的好兄弟叶长衫也与自己渐行渐远……孤家寡人这滋味恐怕已被自己尝尽,这一切都不是他当初想要的。

    “父皇——父皇——”

    就在英平正欲怆然泪下之际,身后忽然传来一阵奶声奶气的声音。听见这阵声音英平立马抹了抹眼角,随后换上一副笑容回过身。

    只见一位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兴奋地奔向英平,他手中提着的小灯笼随着他的奔跑也欢快地跃动着,而他脸上天真无邪的笑容仿佛可以驱散所有的阴霾。

    小男孩扑向英平,英平则一把将他接住,随后将他抱在胸前,轻轻点了点他的小鼻子,道——

    “瑾儿怎么不去陪你母后剪窗纸?又偷偷逃出来?”

    “才不是呢!母后是特意让瑾儿出来找父皇的。”

    “哦?真的?没骗父皇吧?”

    瑾儿十分用力地点了点头,认真地说道:“骗人是小狗!母后真的让瑾儿过来找父皇。”

    见小男孩无比认真的模样,英平无奈地摇了摇头,他心中清楚,定然是知唐担心自己心情不好,所以才让小太子跑这儿来逗自己开心。

    “父皇,刚才瑾儿来的路上看见左伯伯和秦伯伯又在那儿吵架。”

    小男孩表情严肃,像是在说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一般。

    英平先是一愣,随后哑然失笑。

    原来秦敬卿家中老父近年身体不佳,是以英平特恩准他借新春佳节回家陪陪老父。可秦敬卿不回来还好,这一回来就时常与左公明碰面。二人原本就不太对付,但先前双方还有所克制,可自秦敬卿从川中回来后二人只要见面便必有一番唇枪舌剑,今日可好,索性放下脸面直接吵起来了,真是没一个让人省心的。

    “你快去劝劝他们呀!不然他们打起来怎么办!”瑾儿面露焦急之色,很显然他不希望两人发声矛盾。

    英平本不想去管这档子事,他微微一笑还想借此说些什么,可见瑾儿似乎真的有些焦急,英平便将话咽回肚中。而后将瑾儿往地上一放,又轻轻地拍了拍他的屁股,道——

    “好、好、好!父皇这就去,走!瑾儿来带路。”

    小瑾儿‘蹬蹬蹬’地向外跑去,生怕去晚了会误事一般。

    见小太子向前跑去,跟在一旁的奶妈赶紧追了上去,生怕他一个不小心摔倒在地,要是磕到、碰到什么,自己十个脑袋也不够砍。

    英平本想慢慢走过去,可见瑾儿三步一回头地一路小跑,自己也就不自觉地加快了步伐。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父子二人便来到了大殿殿前。还未看见左公明与秦敬卿二人身影,便听见他俩的大嗓门——

    “挂灯笼讲究的就是个东西对称!本官已亲自丈量过,就挂在这一格才最对称!你们听着,就挂这儿!”

    “慢!不能挂在那儿!大人您只看东西可却忘了南北啊!本官方才也看了看,若是按大人您说的这么挂,这俩灯笼便是北高南低!如今我大唐正与北魏北蛮打仗,若是‘北’高于‘南’其意不详!你们都听本官的,向里挪两格!务必保证南高北低!”

    “不行!必须东西对称!”

    “不行!必须南高北低!”

    二人的争吵声越来越大、口气越来越冲,到了最后他们甚至忘记了自己在为了什么而争,只想着自己的气势能盖过对方。

    一名太监一手提着一个灯笼不知所措地站在一旁,看着面红耳赤的左公明与秦敬卿,他真想将灯笼丢在地上直接开溜。

    “放这里!”

    “不行!得放这!”

    “咳咳咳——”

    一旁的太监转头看去,当他看见英平时像是见到救星一般,只见他‘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口中高喊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放……咦?万岁?您怎么来了?”

    秦敬卿率先反应过来,他立马转身面相英平,方才的暴跳如雷的样子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左公明也回过神,他连忙简单整理一下衣冠,随后与秦敬卿一道恭恭敬敬地向着英平与太子行礼。

    “圣上!殿下!”

    “两位爱卿快快起身,大过节的咱就随意些。”英平笑呵呵地说道。

    秦敬卿与左公明缓缓地站了起来,英平到场后二人暂时将脾气收了收,但从二者鄙视而又嫌弃的眼神之中不难发现,他二人依然谁也不服谁。

    见英平似乎是有意而来,秦敬卿开口问道:“圣上,天儿这么冷,您跑来太极殿做什么?”

    英平笑嘻嘻地搓了搓手,道:“啊?没事,朕闲来无事到处走走,便撞见两位爱卿在这,额……不知两位爱卿在这讨论什么?”

    秦敬卿与左公明面面相觑,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回答。

    英平也不为难他二人,他故意将话题岔开,对着提灯笼的小太监说道:“这灯笼提在手上干啥?赶紧挂上去吧。”

    “是……”

    英平的命令太监自然不敢违拗,可这灯笼在他手上,他要是往里面挂两格就会得罪左公明,要是往外挂两格又会得罪秦敬卿。这两人他都不想得罪,是以只得僵在原地一动不动的。

    英平见状疑惑道:“怎么?朕的话你没听见?”

    这句话将太监吓得直接跪在地上,抗旨可是大罪,他哪担当的起?

    一旁的左公明见状也知道这太难为这太监了,他向着英平拱手,道:“圣上,方才微臣与秦大人正为这挂灯笼的事而争论。”

    “哦?说来听听。”英平表现出很好奇地样子。

    “是!”左公明抬手指了指上方,道:“这灯笼微臣以为要挂在此处,唯有如此方能左右对称,对称方显平衡,平衡方能平稳!”

    “唔……左大人言之有理。”英平认真地点点头,似乎对左公明所说的很是赞同。随后,他又好奇地问道:“那秦大人有何不同意见?”

    “圣上,微臣认为若是按左大人的方法挂灯笼,则北边的灯笼更高,而南边的更低,如今我大唐正与北魏北蛮作斗争,这北高南低微臣觉得甚为不妥!

    “嗯……秦大人说的似乎也有道理。”英平同样露出肯定的神色。

    “请圣上明鉴!”

    既然事情已经说清楚,那自然是需要一个结果。面对两位心腹大臣的争执,英平忽然感到有些头疼,早知道他们在争论这么个蛋疼的问题自己就不开这个口了,现在倒好,反而将难题引到自己这儿。

    “嗯……这个嘛……依朕看……要不然……”

    英平犹犹豫豫半天也没有拿出个主意来,如此一来就让场面显得有些尴尬。可就在英平左右为难之际,只听瑾儿忽然开口说道——

    “为什么不将系灯笼的绳子放长些再挂上去?这样既能如左伯伯所说的左右对称,又能如秦伯伯所说的‘南’高于‘北’,岂不两全其美?”

    在场之人包括英平在内皆是一愣,随后皆用惊奇的目光看向小太子。

    秦敬卿率先反应过来,对着太子行礼道:“殿下天资聪颖,此等妙法微臣竟然不曾想到,实在惭愧。”

    左公明也对着太子说道:“殿下聪慧过人,实乃我大唐万民之福也!”

    见二人对着瑾儿一顿狂赞,英平这才反应过来。他笑着摸了摸儿子的脑袋,道:“方才父皇故意不说便是有意靠靠瑾儿,不想瑾儿之言正是父皇心中所想啊!嘿,瑾儿果然没让父皇失望。”

    面对英平的厚脸皮,瑾儿哪知道这些?他只知道自己成功将父皇逗笑了,待会儿回去母后那又能得到夸奖。

    见英平喜笑颜开,秦敬卿低头对着仍然跪在地上的小太监说道:“听见没?就按圣上与太子殿下之意,将这灯笼挂起来。”

    “是!是!小人这就去……”

    太监连忙呼唤同伴将灯笼调整后挂好。

    众人满意地看着高高挂起的红灯笼,祥和与喜庆就在这一刻回到了身边。

    感受着这份近乎‘奢侈’的祥和与喜庆,英平的思绪突然回到了十几年前山门的那段无忧无虑的快乐日子。那时候师祖尚在人世,师父与各位师叔对自己也颇为照顾,叶长衫与自己形影不离,义父与伊依也时常陪伴左右,除此之外,还有身处这座皇宫的唐帝在暗暗保护着、注视着自己……如今回看,那份平淡竟是今生再难以得到的东西。

    或许,人生本身就是一场战斗吧!英平感慨到,当前排的人一个一个倒下,自己便要做好直面它的对残酷的准备。如今这些站在前面替自己遮风挡雨的人一个个地离开,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站在了这场战斗的最前线。

    或许是方才跑的太多,瑾儿肚子‘咕咕’地叫了起来,他拉着英平的袖袍,道:“父皇,我饿了——”

    “饿了?”

    在确定自己小肚子的确空空如也后,瑾儿用力地回答——

    “嗯”

    “唔,瑾儿这么一说朕倒也有些饿了……”

    见太监们仍傻站在原地,秦敬卿赶紧张罗道:“还愣着干什么?赶紧通知御膳房准备啊!”

    “慢着——”

    秦敬卿先是一愣,随后连忙打手向太监们示意停住。

    “别走别走!都先别走!”

    见太监们停下了脚步,英平微笑着弯下腰,对着小太子说道:“瑾儿想不想吃一些新鲜的东西?”

    瑾儿瞪大双眼,好奇地问道:“新鲜的?是什么东西?好吃么?”

    英平故意拉长声调,道:“好吃?那当然!父皇从小到大最喜欢吃的就是这东西,他比宫宴桌上所有的美味佳肴还好吃,你想不想吃?”

    瑾儿激动地跺了跺小脚,而后又吞了吞口水,道:“想!”

    “好!那父皇便带你去试试这新鲜东西,不过咱可说好了啊!待会儿父皇让你干什么你便干什么,不许偷懒,听见没有?”

    “嗯!”

    一听有新鲜的好吃的,瑾儿哪里还会不答应?连忙将头点得跟小鸡啄米似的。

    英平笑着直起身子,对着秦敬卿与左公明说道:“两位爱卿要不与朕一同前去?”

    “这……”

    二人面面相觑,按理说这是臣子的无上殊荣,可英平表情中透着丝丝狡黠,他二人总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东西在等着。

    “嗯?”

    见英平再次开声,秦敬卿便不再犹豫,躬身道:“微臣谢主隆恩——”

    “左大人?你呢?”

    左公明无奈,只得向着英平一揖,随后跟着英平的步伐向御膳房走去。

    ……

    御膳房内,瑾儿兴高采烈地跑来跑去,端水倒面粉就没停歇过,看样子是玩得不亦乐乎,就连小脸上都沾满白色都毫不在意。

    灶台上,左公明在卖力地搓揉着案板上的面粉团子,看他满头大汗的模样,像是把吃奶的劲都使了出来。到最后他索性脱了袍子、撸起袖子,做好与这团面粉抗争到底的准备。

    而另一边,秦敬卿撅着屁股跪在地上,不停地向灶口吹气。随着他大口大口地吹气,灶里飘出的烟也越来越浓。直到最后,秦敬卿泪流满面地从浓浓烟气之中探出脑袋,拼命地呼吸起新鲜的空气。

    虽说二人时常拌嘴吵架,但秦敬卿这样子也着实惨了些,左公明便开口道:“你怎么不用扇子扇?”

    秦敬卿咳嗽了几声,用着嘶哑的声音说道:“扇子?什么扇子?”

    “灶台壁上不是挂着把扇子?你猜猜他为什么挂在这?”

    秦敬卿看了看挂在一旁的扇子,又看了看灶口里燃烧的火焰,回想起方才自己吹气的愚蠢模样,他的神色显得越来越凝重。

    “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秦敬卿质问道。

    “你又没问我!”左公明不甘示弱地回击道。

    “你是想呛死我!”

    “没有、不存在、别瞎说啊!你这是污蔑!”

    两人没消停多久便又开始吵起来,英平无奈地摇摇头,这两人一个是户部尚书、一个是巡抚大臣,在各自的位置上都能替自己排忧解难,说句左膀右臂一点都不为过,可怎么凑在一起就成了两个活宝?

    见二人的声音又渐渐地大了起来,英平开口道:“好了好了,你二人都别吵了。”

    秦敬卿与左公明停下争吵,看向英平。

    “你二人可知为何朕要来此亲手做饼?”

    秦、左二人不约而同地摇了摇头。

    “看看你们手上正在做什么吧?”

    二人先是看了看案板上和成一团的面粉团子,又看了看飘出的烟气。随后左公明反应过来,问道:“圣上这是让臣下二人……和和气气?”

    英平欣慰地点了点头,道:“两位爱卿乃是朕的股肱之臣,如今大敌当前,你二人若不能齐心协力,朕如何能安心?”

    秦敬卿与左公明顿时面露惭愧之情,他二人向着英平躬身道:“微臣谨记。”

    见二人态度还算真诚,英平便也不说太多。他微微一笑,道:“好了,你们快些把手上的活干完吧,太子还饿着呢。”

    “是——”(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执剑长安不错,请把《执剑长安》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执剑长安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