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千里 第三百九十二章 酷暑已致

    时至五月,天渐渐燥热起来。

    中原北方一些民俗认为五月为毒月——春去夏至,天气从温润渐入酷暑,暑湿、瘟疫、蛇虫、旱灾……这些自然让人产生恐惧,从而便有“掩身,毋躁,止生色”等诸多禁忌。

    与此同时,魏蛮联军对潼关的攻击也愈发的猛烈。幸亏公孙错从一开始便做好了防守的准备,是以面对敌军的昼夜不停的攻势,唐军借住天险也能力保关门不失。

    昨日,英平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两个好消息——第一个好消息是南楚皇宫中的局势终于稳定下来,自芈老赠箭出现于刑场并击杀三皇子后,南楚宫里宫外的风向瞬间发生了转变。原本胜券在握的三皇子一派瞬间被支持十皇子的人给铲除得干干净净,而余音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太子。如今,他正在召集大军随时准备前来支援。第二个好消息便是芸月阁当初允诺的良铁终于锻造成甲,此刻正在往神百连的大营中运送。不过由于运送的车马队伍过于庞大,行进的速度始终缓慢。况且乱世当道,山岭林中匪徒较多,若不加以小心随时可能出现意外。

    今日叶长衫、公孙错、左公明以及方直等人聚于校事府,英平召集众人前来便是为了商议接下来的行事策略。至于秦敬卿,还未出元宵他便冲冲忙忙地赶回川中。如今秦、左不在一起,就像镲子少了一边,英平也终于落得个清清静静。

    英平之所以将商议地点选在校事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检阅检阅新组成的黑衣卫。自三千黑衣牺牲后,英平便让叶长衫与秦敬卿一起再次组建黑衣队伍。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这支全新的黑衣卫在鸩魔鬼般的训练下已颇具战斗力,只待日后在战场上发挥奇效。

    看着黑压压一片的黑衣卫,英平还真有些震撼,他本以为叶长衫与秦敬卿搞个三五千人便够了,不想现在一看竟是远远不止。

    英平满意地点点头,道:“这么多,这到底有多少人啊?”

    “七千”,鸩简短有力地回答道。

    嚯!这比先前预期的翻了个倍啊,英平兴奋地搓了搓手,问道:“长衫,这些人都是哪儿冒出来的?”

    “除了牢中、军中重犯,老秦从他那儿抓了不少悍匪以及刘代的残部送过来,不然哪能凑足这么多。”叶长衫回答道。

    英平微微一愣,随后哑然失笑,道:“这……这能行吗?”

    叶长衫听出了英平心中的疑惑,他知道英平是担心这些乌合之众难堪大任。他轻轻一笑,道:“你放心吧,这些人送过来的时候可远远不止这点儿,能留在这里的都是经过鸩精心挑选的。”

    “哦?是么?”英平不禁来了兴趣。他转身对鸩说道:“来,说来听听,你都是怎么挑选的?”

    鸩面无表情地说道:“初到之人共有一万四千余人,九百九十九人为一队,每队再分为三人一组,如此挑选。”

    “具体些呢?如何选出胜者?”

    “一队之人齐上阵相互厮杀,能将同组中另两人杀死的便是胜者。”

    什么!?一千人像斗狗一样相互厮杀,最后选出存活的三百余人?而且这种血腥盛宴共有十多场。

    看着鸩一如既往的冷漠与平静,英平心中不禁有些发毛,他勉强保持微笑,道:“你……是怎么想到这个法子的?”

    鸩依然用着淡然的语气说道:“当年我出逃在外被奴隶主捉住,与我同样被捉住的孩子还有十几个,他们便是用这种方式挑选出唯一一个孩子,并留在身边当奴隶。”

    在场之人皆震惊无比,他们从未想过鸩竟然有过如此可怕的经历。

    英平默默地拍了怕鸩的肩膀,随后便不再提及此事。

    众人从沙场回到校事府内议事厅。在所有人都落座后,英平开门见山地说道:“公孙将军,前线战况如何,你说给大伙儿听听吧。”

    公孙错起身向着英平一揖,随后对着众人说道:“魏蛮两国军队不分昼夜地向潼关发起进攻,就算关上士兵不停修缮补漏,只怕也撑不了多久。”

    “具体些,多久。”英平神色同样凝重,但他还是没有选择自欺欺人,而是坦然地去面对残酷的事实。

    公孙错深吸一口气,道:“半年。“

    “半年……只剩半年啦……”英平自言自语道。随后,他忽然抬头看着叶长衫,问道:“芸月阁的那些精良铠甲,如今情况如何?”

    “正在往神百连营中输送,只怕没个一两个月是到不了。”

    英平眉头一皱,道:“怎么这么久?”

    叶长衫无奈地说道:“这些铠甲锻造之法特殊,用时比普通锻造方法长了好几倍,确实很慢。”

    连环战马的杀伤之之所以如此之强,关键正是在马铠以及铁链,若是用普通锻造方法锻造出来的,只怕冲不了多远便会挣断。在几番实战测试后,常小天立马将这情况告诉了英平,随后英平请来了后韩几位最顶尖的铁匠,又再数番尝试后这才最终寻得新的锻造之法,以满足神百连的强度。

    “公明,当初怎么不多召集一些铁匠前去后韩共造铁器?”

    左公明轻叹一口气,道:“回圣上的话,咱们大唐已再无铁匠可召,皆已赶往后韩支援。”

    英平陷入沉思,他起身在厅中来回踱步,在两三个来回后,他突然抬起头,问道:“能有什么法子能运快一些么?”

    方直听后立马起身,道:“圣上,微臣倒是有一法子。”

    英平欣喜道:“快快说来!”

    “是!微臣以为,这些铠甲、铁索沉重,况且蜀中山路崎岖不利车马前行,加之山贼、劫匪出没,若是送往营中实为不妥,加之战马负甲远行恐会耗其精力,故微臣建议,不如将这些铠甲、铁索分置于沿途,待神百连回京杀敌前再穿上,如此是为上策。”

    听完方直的话后,英平不禁连连点头。随后,他转身询问公孙错,道:“公孙将军,你看此法可行否?”

    公孙错同样点了点头,道:“方先生之策,微臣以为可行……”

    “好!那就这么定了,传旨下去,让芸月阁的运送队伍改道!”英平迫不及待地命令道。

    公孙错见状连忙说道:“圣上,只是此计尚有一点不明,还需方先生言明!”

    “哪点?快快说来!”

    公孙错转头对着方直问道:“只是不知方先生可有明确,这些车马应具体停放何处?而神百连日后回长安时又从哪条道会有出其不意之效?还请方先生不吝赐教。”

    英平一愣,随后表情再次严肃起来。

    面对公孙错的质问以及英平的忧虑,方直微微一笑,道:“圣上、公孙将军,此事方直早有考虑。”

    “哦?是么?士谦快快说来——”

    “是!”方直点点头。随后他走向挂在墙边的地图,抬手指向一点,道:“此处。”

    众人将目光投向地图,看着地图上绵延不绝的山脉,众人不禁露出疑惑的神色,唯有公孙错开口问道:“先生所指之处,莫非是‘子午谷’?”

    方直赞许地点了点头,道:“正是!”

    “此道末将曾经倒是走过,先生选择此道,是否太过冒险?”公孙错很直接地问道。

    子午谷南北纵向,北口为‘午’,南口为‘子’,沿途皆是悬崖陡壁,道路之险恶绝不亚于蜀中山道,所以也难怪公孙错会有疑问。

    面对公孙错的质疑,方直回答道:“将军之言方某亦曾考虑,可如今危急之势,方某权衡利弊,觉得值得一搏。”

    “愿闻其详。”

    “神百连兵出子午谷,其利有三,其一为‘速’,兵贵神速,比之大道,子午谷可让神百连大大缩短行军之时;其二为‘奇’,魏蛮知我军援兵从川中而来,必重兵防守西面,而午口位于长安之南,若从此处出击定能攻其不备,兵法曰‘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神百连若是从此处杀出如同神兵天降,定能杀得敌军措手不及;其三为‘势’,子午谷西高东低,且敌军围城之际势必难以顾及后背,若神百连从高地杀出,齐锋北向,锐不可当,其威势无人能敌!”

    听完方直一番陈述后,公孙错的表情也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公孙将军,士谦之言是否可行?”英平再次开口问道。

    公孙错神色凝重地回答道:“此计太过冒险,不过从今日起,微臣倒是能派出小队来回穿行于子午谷探查山道,但有不通之处便修桥搭栈,待子午谷道路确无断阻后再行商议。”

    “好!那此时先暂且这么定下,你务必保证此道畅行!一旦有异速速来报!”

    “微臣遵旨!”

    “诸位可还有什么事情要商议?”

    见子午谷之事已定,公孙错抱拳说道:“圣上,如今虽是大敌当前,我等除了固守城池外还需的主动出击扰其腹背,否则就算潼关天险只怕也难以抵挡敌军全力进攻,望圣上明鉴。”

    英平听后不禁笑了起来,道:“哦?此事来的路上士谦已和朕说了,你二人倒是想到一块去了啊。来来来——你二人都说说,咱们应该采取个什么主动出击的法子……”

    “五仓——”

    英平话音未落便听见公孙错与方直二人异口同声地说到一个地名。随后,二人不约而同地相视一看,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

    英平纳闷地看着二人,问道:“二位因何发笑?”

    方直摇了摇手,道:“回圣上的话,公孙将军与微臣不谋而合。”

    “哦?说来听听。”

    方直对着公孙错说道:“公孙将军,要不您来说?”

    公孙错摆了摆手,随后比了个‘请’的手势,道:“还是方先生来吧,末将不过是依葫芦画瓢罢了。”

    方直谦虚地向着公孙错一揖,道:“那方某便当仁不让了。”

    公孙错回礼道:“先生客气了。”

    方直再次走向地图,伸手指了指另一个地方,道:“五仓,因南邻五仓河而得名。此地是魏军囤粮之处,若我军想改变战局,此地是关键!”

    “士谦的意思是……黑衣卫?”

    “圣上英明,正是黑衣卫!”

    “细说!”

    “五仓西面四十里地有一高山,黑衣可从此处飞渡五仓河对岸,趁其不备毁其粮仓,魏军若无粮草定不战自败!”

    “好!此计甚妙!”

    听到五仓这两个字,叶长衫陷入了沉思,他总觉得这个地名在哪听过,可一时间却总是想不起来。

    英平见叶长衫若有所思的样子,疑惑道:“长衫,你怎么了?这事有什么难点么?”

    叶长衫摇头挥手,示意英平不要打断他的思绪。

    英平与众人面面相觑,所有人都不知道叶长衫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一时间也只能默默地看着他,等他将思路捋清楚。

    忽然间,一个瘦弱的身影闪现在叶长衫的脑海中。随后,他惊喜地大喊道——

    “我想起来了!五仓!李贵在五仓!”

    英平被叶长衫突如其来的一声给吓了一跳,带他回过神后,他连忙问道:“李贵?李贵是谁?”

    “就是我去草堂时帮的那个孩子。”

    英平努力回忆了一下,随后恍然大悟,道:“是他啊……”

    叶长衫连忙将事情原委说与众人,原来李贵自进入魏军后由于身材瘦小的关系被分配到后方粮仓做事,他本就为人机灵,又加上折鹤兰的关系很快地便成为了那里的一个小队长。他感恩叶长衫对他的帮助,也明白叶长衫将他安排在魏军的目的,是以时常会写信给叶长衫汇报自己这边的的情况。

    “好啊好啊!天助我大唐也!真是天助我大唐也!”英平兴奋地拍了拍手。随后,他牵起叶长衫的手,说道:“长衫,你速速与李贵取得联系,奇袭五仓成功与否之关键便在你身上了!”

    叶长衫愣了愣,随后紧紧握住英平的手,道:“好!”

(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执剑长安不错,请把《执剑长安》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执剑长安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