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千里 第三百九十四章 突如其来的猛攻

    魏军像是吃了什么猛药一般,原本有些衰竭的气势徒然暴增,在短短数日之内已达到了近乎疯狂的状态。

    也正是魏军这股不要命的态度让关上的唐军感到压力倍增。为了抵挡住魏军凶猛异常的攻势,公孙错连夜增派援军,这才稳住关上的守势。

    面对一反常态的魏军,公孙错自然是感到奇怪。若是如此不计后果地强攻下去,魏军确实能将潼关攻破,可代价却是太大太大——这无异于杀敌八百自损三千甚至四千、五千。但是魏军的攻势转变得如此突然,打了公孙错一个措手不及,除了见招拆招外他也没有别的法子。在调集别处守军的同时,公孙错连夜传令命大营赶紧再派援兵,此时的他也不会在意这些新来的是新兵蛋子还是老弱病残,只要是个活的、能干活的他都要。

    不过,公孙错千算万算,却还是比韩单晚算了一步。就在唐军疲于抵抗关前的攻势时,两支魏军已悄无声息地绕到南北两边,准备开展计划中的奇袭。

    东岸的渡口,两名哨兵正聚精会神地扫视着远处的黑暗,在一次又一次地确认无异常后,二人这才稍稍放松了警惕。

    漫漫长夜,难免生出些许困意。在接连几个呵欠后,一名哨兵拍了拍同伴的肩膀,他试图通过聊天来保持清醒。

    “欸,我说,公孙将军突然从咱们这儿调了这么多人去关上,关上顶得住么?”

    “嘁——”同伴轻笑一声,像是听见了什么笑话一般。他极为轻松地说道:“这你还用担心?咱们公孙将军是什么人?当年六王之乱的时候,区区五千人便守住了叛党的数万大军,如今又有潼关天险助咱们,他魏军就算是千军万马又能如何?”

    哨兵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依我看呐,这次公孙将军增派援兵,恰恰说明了一点。”

    听同伴的语气如此笃定,哨兵好奇道:“哪点?”

    “魏军没辙了!他们急了!”

    “急了?”

    “是啊!你想想,公孙将军从咱们这儿抽调弟兄过去是因为魏军不惜一切代价地要拿下潼关,他们之所以不惜一切代价,那不就是因为他们急了?都大半年了还没拿下,换你急不急?只怕坐在皇宫里的魏国皇帝已经开始骂这韩单了。”

    “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有些道理。”

    “嘿,要不我和你打个赌?不出三个月,魏军便会退回去,到那时候便是咱反攻的时候。”

    哨兵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同伴见其一脸不信的模样顿时觉得有些不服,可正当他想争辩些什么的时候,忽然林中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

    二人闻后立马警觉起来,他们紧握长枪指向声音传来的方向,静静地等待着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

    别看二人方才有说有笑的,可大战当前,任何人都是惊弓之鸟,但凡有些风吹草动都会不自觉地紧张起来。

    二人不停地晃动着身形,手心也渐渐地握出汗来。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黑乎乎的小树林中并没有任何动静,这也让两人同时产生了疑惑,是不是自己太紧张了?方才的动静不过是老鼠或者野猫闹出来的罢了,自己疑神疑鬼才会觉得是有人在里面。

    渐渐地,二人紧绷的心弦松了下来。

    在确认危险解除后,同伴慢慢站直身子。他故作轻松地说道:“瞧把咱俩吓得,这大半夜的谁来这儿?来,刚才我说道哪儿了……”

    同伴叽里呱啦地说个不停,可哨兵却没有任何回应。

    同伴感到奇怪,他转过身来,发现哨兵已经撑着长枪倚坐在地上,并且将脑袋埋在双膝上。

    同伴疑惑道:“咋了?困了?这就睡着了?”

    哨兵仍没有回应。

    “快起来,这要让队长看见还不得罚死你……”

    同伴一边笑骂,一边伸手摇了摇哨兵。可当他稍一用力,哨兵整个身子如同一滩烂泥般摔倒在地。

    同伴愈发地感到奇怪,这困也不至于睡得这么沉吧?于是,他俯下身去看了看。可这不看还好,一看他惊恐地发现,哨兵的脖子上竟插着一根小箭,鲜血正汩汩地从这个小洞流出。

    “来——”

    同伴立马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惊慌之下他本能地大声呼救。可这‘人’字还没说出口,他便忽然感到双眼一黑。随后未等他多做挣扎,只听见‘喀嚓’一声,便一命呜呼了。

    解决完这两个哨兵后,一身黑衣的韩单与宋统从漆黑的林中出现。

    火光下,韩巳简单地比了几个手势。随后小树林中突然涌出无数道黑色身影,悄无声息地潜入唐军营中。片刻之后,军营中传来士兵惊慌失措的叫喊声与惨叫声——

    “敌袭!敌袭!啊——”

    大多数士兵都在睡梦中,虽然外面的动静将他们吵醒,但是还未等他了解清楚发生了什么,冲杀进来的魏军的利刃便将他们的性命了却。

    整个军营惨叫连连,瞬间成为了魏军的屠宰场。

    有少数几名唐军士兵侥幸从魏军的屠杀中逃脱,他们向着浮桥狂奔不止,试图赶紧跑到对岸通风报信。

    韩巳见状轻轻一跃来到唐军士兵身前,可怜这几名士兵还没看清面前之人的样貌,便被韩巳手起刀落地了解了。

    “守住浮桥!”韩巳大声喊道。

    话音刚落,一队魏军来到桥头,死死地守住此处。

    一炷香的功夫过去了,军营的情况终于被控制住。魏军士兵将残存的唐军士兵压至空旷处,等候韩巳发落。

    看着这些惊魂未定的唐军士兵,宋统问道:“请少将军下令。”

    韩巳淡淡地看了这些士兵一眼,没有任何犹豫地说道:“不要留活口。”

    刀起刀落,空气中瞬间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血腥味,让今夜这个不宁的夜晚增添了一丝恐怖。

    待唐军全军覆没后,宋统再次问道:“少将军,接下来当如何?”

    韩巳挥挥手,简单地说了两个字——

    “渡河!”

    ※※※※※※※※※※※※※※※※※※※※※※※※※※※※※※※※※※※※※※※

    英平正在与方直下棋,这也是如今君臣二人为数不多的舒压之法。

    棋盘上黑白双方激战正酣,英平也兴致正浓,或许只有这个时候才能让他短暂地忘却战事给他带来的压力。

    就在英平聚精会神于棋局之际,门外忽然传来了徐恩远与邓公公的对话声——

    “邓公公,本将有要事相告,烦请通知一声。”

    “哟!徐大统领?不巧了,圣上正在里面下棋,要不您在这儿候着?待圣上下完了小人再告诉您?”

    “本将确有要事,还请邓公公通告……”

    “徐统领,非小人故意为难,只是这进去万一搅扰了圣上雅兴,小人实在担当不起啊!”

    军门岭一战后,徐恩远便接任了禁军十二卫大统领一职,如今整个长安城内的戒备皆掌握在他手上,他前来面圣自然是有要事相告。

    见邓公公不肯放自己进去,徐恩远有些不悦。他不顾邓公公的阻拦,试图强行闯进去。

    可就在此时,英平开口喊道:“让他进来吧。”

    既然得了英平的旨意,那邓公公便不好阻拦。只见他立马换上一副笑脸,毕恭毕敬地弯着腰比了个请的手势。

    徐恩远没功夫与这老太监纠缠,他连忙走了进去,来到英平面前,跪拜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有什么事直接说吧。“

    英平的目光并没有离开棋盘,显然他的注意仍在棋局上。

    “是!”徐恩远起身。随后他用着有力的声音说道:“启奏圣上,关上战事紧急,公孙将军连下数到军令要求增援关上,如今十二卫尚有数百羡卒可用,微臣此次前来便是请示圣上,这批羡卒是否能够增援关上。”

    英平微微一怔,但他依然没有扭头看向徐恩远,而是点点头道:“行,此事朕准了,派去便派去吧。”

    “是!微臣这就去办。”

    说罢,徐恩远转身就要退下。可就在此时,方直忽然开口将他喊住——

    “徐将军,且慢!”

    徐恩远疑惑地看着方直,道:“方先生,有何指教?”

    方直先是看了一眼英平,随后转头向着徐恩远,道:“徐将军,关上需要增兵?这是怎么回事。”

    徐恩远一怔,随后回答道:“回先生,据说近日魏军忽然攻势异常凶猛,似乎有种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潼关的态势。关上防御力量有些吃力,是以公孙将军便请求增援。”

    “哦……”方直若有所思地思考片刻。随后他又问道:“几日了?”

    徐恩远稍作回忆,道:“估摸有四五日了。”

    方直眉头一皱,同时语气也不自觉地加重几分,道:“这些士兵是增援何处?”

    “北面渡口与南面山脉处。”

    ‘吧嗒——’

    棋子从方直手中滑落掉在棋盘上发出清脆的声响。而后只见方直猛地站起身,问道:“什么!?南北面的守卫皆被调走?怎么不早些禀报?”

    徐恩远被方直这突如其来的责备给整懵了,他解释道:“由于事发突然,公孙将军只能从最近的地方临时抽调了士兵前往关上,所以……”

    方直没有再听徐恩远说下去,而是径直来到地图前。他神色凝重地看着地图上关中这一片,随后眼神中竟流出一丝慌乱。

    见方直如此反常,英平也感觉到了不妙,他问道:“士谦,到底发生了什么?”

    只见方直有些魂不守舍地说道:“潼关……要失守了……”

    “什么!?”

    英平闻后大惊失色,他连忙从蒲团上站起身,全然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膝盖撞倒棋盘,方才还是好好的一盘棋,此时棋子竟撒了一地。

    “魏军声东击西,佯装猛攻潼关,实际目的却在南北两边,试图从此两片区域打开缺口,以入关中……”

    英平一惊,随后大声说道:“传朕旨意!速速增兵守住南北山路、水路!切勿让敌军攻破!”

    “没用了……没用了……只怕为时晚矣……”方直仰头长叹道。

    英平还想尝试做最后的挽救,可就在此时,屋外忽然传来一道惊慌失措地声音——

    “圣上!圣上!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

    只见一名侍卫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他直接跪在地上,面带绝望之色地看着英平。

    英平一个箭步迈上前去,他弯腰拉住侍卫的胳膊,问道:“说!到底发生了什么?”

    “韩巳率五千精兵夜袭蒲坂津,我军守卫全数阵亡,如今魏军已渡河在河西安营扎寨,待大军到来便要强渡渭水!”

    潼关是长安最大的屏障,唐军之所以能抵挡魏蛮六十万大军八月之久便是仰仗这道天险,如今魏军绕过潼关直取关中,这便意味着长安将要直面魏蛮的六十万大军!如此便意味着长安乃至整个大唐将要陷入前所未有的绝境!

    英平听后大惊,他连忙问道:“士谦!当下应当如何应对?”

    方直面色阴沉,他迅速恢复冷静。在简单分析整体战局后,他对着英平说道:“请圣上速速派人前往关上,让公孙将军弃关回道渭水之南布防!”

    “潼关当真守不住了么?”

    “若是魏蛮从东西两面夹击,只怕公孙将军危矣。”

    英平一怔,随后转头对着徐恩远说道:“徐将军!你马上派人前往关上,务必让公孙将军撤退回防!”

    “是!”

    “慢着!”

    徐恩远正要离开,方直再次将其喊住。随后,只听他说道——

    “此次在渭水之南布防只求拖延敌军渡河,万万不可与之正面相抗!一旦遭遇敌军正面攻击,务必速速后退!”

    “是!”

    徐恩远离开后,英平再次问道:“士谦,还有何事要做?”

    方直神色依然凝重,道:“圣上当派出信使,让诸国速速驰援长安!再八百里急书入川中,命常小天将军率神百连回京勤王!”

    “好!”

    “圣上——”

    “嗯?”

    “长安危在旦夕,只怕常将军只能走子午谷这一条道!”

    英平一怔,看着方直严峻的神色,他知道这是孤注一掷的选择。英平深吸一口气,随后默默地点了点头——

    真正的大决战就要来了!

(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执剑长安不错,请把《执剑长安》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执剑长安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