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孝的第二十七日,是大行皇帝出殡的日子。梓宫从大明门被移送出宫,运往建好的皇陵下葬。新君穿着皇太子的服色送殡,百官穿服随行。
队伍从正阳门大街前走过的时候,沿路都有百官、命妃、军民耆老设祭。
海家因着出了三名官员,亦在设祭之列。马氏虽还未正式得封五品诰命,但身上还有在长安时得的六品敕命,自然也早早准备好了祭品,送到路边陈设。她还要带上儿媳、孙子与孙女,穿上素服,跪在路边哭灵。
这哭灵自然就是意思意思,没多少真情实感。不过马氏趁机与相邻的几个祭棚打了招呼。这些住在附近的官眷,因着海家人刚进京就遇上了国丧,马氏都没来得及上门拜访结识,只通过孩子们的交往,互相有所了解,今日在路边遇上,正好寒暄一番。不过等到出殡队伍经过时,所有人都会回到自家祭棚前,作伤心痛哭状,直到出殡队伍彻底消失在大家的视野中为止。
送走了大行皇帝的出殡队伍,马氏又能一边与邻居闲话,一边带着家人走上回家的路了。借此机会,她还认了几位邻居的门,知道了各家都在什么地方,当家主母又是什么脾性。等回家后,她再翻出先前儿孙们打听到的邻居情报,对一对,也就知道该如何与邻居们打交道了。
出殡队伍前往皇陵,大队人马浩浩荡荡,行进速度快不起来,到了皇陵后又有许多仪式要举行,少说也得耗费上几日功夫。海家的海西崖与海礁跟着大队伍去皇陵了,只有海长安依然作为旗手卫的一分子,严守着孙氏族人聚居的街区,不曾挪动分毫。
马氏与孙女海棠牵挂着出城去的丈夫与孙子,胡氏母子则惦记着留城值守的海长安。小石头拉上了几个新朋友,俱是父兄值守孙家外围的旗手卫子弟,一块儿偷溜到孙氏家族聚居的街道一带,远远见了家人一眼,只可惜没能当面说句话。但他们能顺利将家人准备的东西托人转送到父兄手中,就不算白跑了一回。回家后跟家人说起,所有人知道家中男人安好,都松了口气。
海棠对自家二叔的能力颇有信心。他虽然出仕得晚,但好歹也是从边城熬过来的,久经战阵,对付胡人都能手拿把掐。孙家一群文人纨绔,即使顶着武将的名头,也都是没有真本事的草包,海长安还能应付不过来么?
只是,孙家的罪行都已经确认了,人证物证俱全,舆论也都不站在他们那一边,宫中与内阁却迟迟没有下令处置,似乎打算把事情压后到大行皇帝下葬、新君正式登基后再说,也不知道是在打什么主意。可孙阁老叱诧朝堂数十年,绝不是易与之辈,虽然他在禁军中的暗子被暴露出来了,悄悄挖的地道网也泄了密,但若说他会从此老实认命,再不作任何挣扎,傻子都不会信。
自打海长安朝着孙家大门内影壁射了一箭,吓退了孙永平之后,孙家就一直很平静,平静得令人怀疑,他们是不是又在暗中酝酿着什么阴谋诡计,等到所有人都松懈下来时,便卷土重来吓所有人一跳。海长安射了那一箭,又一直守在孙家门外,正是首当其冲。海棠只盼着他不要遇到危险才好。
海棠暗自担忧着这件事,又打发张路荣去外头打听消息,看孙家那边是否有异动,孙派党羽们又是否还有人在暗中筹谋着救孙阁老一家?当然最关键的是,宫变时失踪的禁军将领,眼下到底去了什么地方?他失踪前可曾透露过什么口风?
这些消息,自然不是张路荣一个小小的密探养子能打听得过来的,但他与锦衣卫相熟,会把这些话透露给留守城中的锦衣卫知晓,后者若有心要立功,自然会主动去查访。等有了结果,张路荣得信,便能回报给海棠知道。
她一边等待着消息,一边捣鼓着自己从长安带到京城来的花草。
那盆有解毒奇效的药草终于结出了果子,倒也不枉海棠一路小心呵护,天冷后还将它留在温暖的屋中,小心翼翼维持着室温的精心努力。果子数量不多,个头也很小,但好歹是完整的果子,足够海棠制作出三四颗解毒丸来。而且这只是第一批罢了,只要她培育得好,药草明年还能再继续花开结果,解毒丸就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东西存放在系统的储物格中,倒也不愁会过期失效。
她穿越这么多年,系统还是那一副半死不活的模样,也只能起到这点作用了。
海棠小心地将配好的药丸收起,打算等哪天有太阳时,再拿到窗边避开其他人晾一晾。她洗了手,披上连帽半篷,往正院走去。
今日她一直在忙活制药的事,还没去陪祖母马氏说过话呢。
到了正院上房,马氏正与胡氏聊着天,说得十分兴起:“……真是万万想不到呀!从前那般厉害的一个人,如今却死得无声无息……”
海棠听得好奇:“阿奶在说谁?谁死了?”
马氏冲她招招手,示意她走近些。一旁的二婶胡氏忍不住抢先开了口:“是孙贵妃死了!不,如今她是孙美人,听说死了,新君也没追封更高的位分,就让她以美人的名分随葬皇陵了。”
海棠讶然:“这是哪里来的消息?送殡队伍还没回来吧?”
马氏道:“是还没回来,是胡同口的涂家太太说的。她那日在路边设祭,比我们排得更靠前些,因此看得真真儿的,说是大行皇帝梓宫后头,还跟着一个小点儿的棺椁,上头写了是皇考美人孙氏,十分不起眼,跟着的宫人内侍也少,稍一错眼,就会当成是陪葬品,直接忽略过去。”
涂家太太年纪大,先帝出殡的时候,她家老爷就已经是京官了,因此夫妻俩经历过上回国丧。她记得那时候随葬皇陵的有两个妃嫔,棺椁也是差不多这个规格,但比孙美人的更体面些,随侍的宫人更多,事先也是透了消息出来的。大行皇帝那时候是新君,曾下旨追封过两位皇考嫔御,一位由嫔加封为太妃,一位由美人加封为太嫔。有这个先例在,对比孙美人死得无声无息,陪葬得也无声无息,哪里象是前宠妃该有的排面?
但考虑到孙美人干的那些好事,以及她直接气死了大行皇帝的事迹,这样的待遇似乎也不出奇了。
应该说,在孙美人犯下这样的重罪之后,新君与太皇太后、新太后都没有下旨赐死她,还让她得以继续随葬皇陵,真真是再厚道不过了。现如今,只怕是朝中最认死理的书呆子,也不能说新君违背了皇父圣旨,有不孝嫌疑吧?
至于孙美人是怎么死的?谁在乎呢?(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