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氏得知太子往露香寺去接了女儿。
夫妻二人直接回了太子府。
心中大石终于落了地,心中感念四姑娘的情分。
吩咐人往芷汀苑给四姑娘送了不少好东西。
谢氏也拉着女儿说话,“昭昭,今日你大姐姐出去,心情可还好一些了?”
“母亲放心,大姐姐今日出去散心,女儿瞧着倒比先前闷在家中好上一些。”
她如实答着,却只字不提梁世子一家三口之事来。
又想起瞧见四叔。
倒是想出去打探一番。
可出府却成了难题。
虽说芷汀苑隔了一个回廊,在那里特意开了后门。
可守门的婆子皆是老夫人的心腹。
想要贿赂,简直是难于上青天。
只怕前脚面上收了她的银子,后脚就去给老夫人通风报信。
忽然心中有一计,遂同母亲商议道,“母亲,我想去外头给穆大夫人和穆大少爷挑些礼物来。”
先前穆大夫人赵氏说,会让儿子穆延宗亲自送了聘礼来。
日子倒是未曾定下,毕竟眼下临近年关。
想来,怕是过了年,肃穆侯府的聘礼就要送了来。
或许年关上送,也未可知。
虽说自有府中备下谢礼。
可她自己挑选送出去的心意,到底不同。
“不如明日回了老夫人,母亲带你去采买。”
“也好。”
老夫人倒也没有阻拦,同意二人出府去。
难得出府,自然也就好好逛上一逛。
谢氏让王妈妈给车夫塞了一些银钱,车夫笑着假意推辞两下,随后就收了起来。
叶景昭吩咐车夫,往昨日瞧见四叔进的院子所在的长街驶去。
马车上,谢氏问道,“昭昭,不必担心银子,这条街上也没什么铺子。”
叶景昭缓缓摇头,“母亲,女儿今日出府,是有旁的事情要打探。”
今日既然跟着母亲一道儿出了府,自然也瞒不住,她也没想瞒着母亲。
谢氏一惊,“昭昭,你要做什么?”
“待会儿母亲就明白了,现下不是细说的时候。”
下了马车,叶景昭就同母亲随意在街上闲逛着,最后不过挑了只镯子一块时兴的锦缎素色料子,以及一枚平安扣罢了。
买好了东西,叶景昭又带着母亲去了酒楼。
要了包间,叫了几个招牌菜来吃。
又唤了王妈妈同红枣去了窗柩处。
她推开窗户,指着街上一处宅子,说道,“悄悄寻人打探一下,看那宅子住着的都是谁,何时住进去的,越仔细越好。”
王妈妈不解。
红枣却已明白。
二人应下,从酒楼后门出去打探消息。
谢氏这才凑上前来,问起,“那宅子可是住着认识的人不成?”
“嗯,我昨儿瞧见四叔好像住在哪里。”
“没听说你四婶在外头置办宅子,莫不是二人这几日拌嘴,你四叔才来外头住?”
谢氏细细回想着,并未在府中听说四房吵架之事。
这些年,薛氏嫁给四弟,四弟的月钱都在薛氏手中。
身上只怕是也拿不出多少银钱来。
这般在外头租住,只怕花销不少,少不得要同薛氏要。
那这宅子薛氏也必然知晓。
“我昨儿瞧见四叔同旁人好像住在里头,担心四叔有什么难处,才想着出来打探一下。”
谢氏早已怔住,盯着女儿,说不出一句话来。
面前的女儿神色镇定,心思缜密。
可她不过才十三岁,过了年也才十四。
从前的女儿并不似这般。
她一时有些晕乎乎,只觉脑子里的想法可笑。
可对于女儿的行事做法,她大受震惊。
“昭昭如今心思倒是越发细致……”
谢氏感慨。
叶景昭愣了愣,笑着同母亲解释起来,“母亲,我不过是担心四叔被旁人哄骗罢了,到底闹出什么笑话来,对咱们名声也不大好听。”
其实她心中并不是这般想着。
四婶那般针对她们,如今又打上了大哥哥的心思。
虽然薛妙月是个好姑娘。
可她不允许旁人伤害大哥哥。
谢氏抬手轻轻摸了摸女儿的头,赞许她的做法。
王妈妈同红枣回来,已是一个时辰之后。
一进门,王妈妈就立刻将门给关上。
上前行了礼。
回禀道,“夫人、四小姐,那宅子住着的竟是咱们府上的四老爷。”
“老奴打听到,说是已住了小半年,邻居并不知晓四老爷的身份,还是方才老奴瞧见四老爷进去了,这才知晓,那邻居口中的老爷,是咱们府上的四老爷。”
“只是……”
“四老爷不是一个人住着的,说是同一个带着女儿的妇人住在一处,那妇人对外只说她是四老爷的妻子。”
王妈妈一轱辘说完。
谢氏听的尤为震惊。
叶景昭反倒问起那姑娘来,“那姑娘如今多大,是那妇人同谁的孩子?”
见四小姐问起此事来,王妈妈想起那妇人,反倒是一脸鄙夷与不屑。
“远远瞧见时,老奴只觉得眼熟,后来细细一回想,这才想起,那妇人倒也不是旁人……”
王妈妈顿了顿,啧了两声,继续道,“那是四夫人还没过门时,四老爷屋里的通房丘夫人。”
其实这丘夫人比四老爷还大上一岁。
二人感情极为深厚。
薛氏一进门,眼里哪里还容得下丘夫人,早早寻了错处,将人打发出去。
后来听说丘夫人嫁人。
之后就再无消息。
谁知这么些年过去。
如今丘夫人带着同前夫生下的女儿竟又同四老爷勾搭在一处。
谢氏听的也尤为唏嘘。
没想到四叔这么些年,对着丘夫人还是一直难以忘记。
“丘夫人的夫君呢?”谢氏问起。
王妈妈有些惋惜,“听邻居说,丘夫人生下女儿后第五年,她男人就死了。”
“那丘夫人嫁在何处?”叶景昭忽然出声。
王妈妈摇着头,她也不大清楚,“只依稀听人说,在京都城外二十里地。”
回了府,叶景昭心中记挂此事,吩咐红枣过些日子去看秋红时,顺道多去打听一些消息来。
她不便出门,可丫鬟出门,倒是轻便许多。
谁料这一日,薛氏又在老夫人屋里闹了起来。
“婆母,我嫁进伯府多年,虽未能为四爷诞下子嗣,可那也不是儿媳的过错,还不是怨着四爷……”
“如今,我娘家恐日后同伯府没了姻亲,误了两家的情分,这才送了侄女来。”
(本章完)
(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