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水车

    秋之云就有点后悔。

    她应该听师父的话,出门在外,少说多吃。

    这无意间问了一句关于水渠和水车的事情,立刻就引起了水塘村民的关注,大家围拢上来,满脸期待。

    无奈之下,她只好一边帮着赵松家收成,一面就地讲了一下科学灌溉。

    “若是来年雨水多时,这水车不就用不上了吗?”赵松听着觉得不错。

    不过,转念一想,要是花大力气把这个水车给建起来,明年年景又好了,那该怎么办?

    “田地灌溉,不只有灌溉,还要能排水,当干旱的时候,就引水灌溉,等到雨季的时候,调控田里多余的水分,尽最大可能给田里的庄稼一个相对稳定平衡的环境,最大限度保证他们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空间,这是但保障收成的一个基础啊。”秋之云说。

    “姑娘,你再给咱们讲讲嘛。”一旁一位老人家催促道。

    这个时候,赵松的大儿媳和小女儿一起挎着篮子过来。

    里面搁着糖水,还有一些粗黄米炒出来的米花和野果子。

    赵松的娘子于氏陪着笑容,将水和小食送了上来。

    “大人,咱们农家没啥好的,您喝口水润润嗓子。”

    “有劳。”张县令温和点头。

    知道县令大人来了,村里人也都聚了过来,连自己的收成都暂时放了一下。

    他们也想不到,县里的父母官对待他们是如此的温和。

    村里的一些孩子们也都凑了过来。

    秋之云就递给张县令一位侄儿些小零嘴,叫他们分给孩子吃。

    现在秋之云手里最多的就是蜜薯干,软软甜甜的。

    就连县令家的这几个娃儿们都没有吃过。

    其中一个孩子比较孝顺,咬了一口,就不舍得吃了,而是悄悄塞给了自家阿爷吃。

    那位阿爷不忍抚了孩子的心意,也在孩子手里咬了一小口,没想到竟是那种甜蜜的味道。

    “姑娘,这是如何制成的啊?”

    “是用仙山村种出的红薯蒸制而成。”陈盈盈告诉他。

    “红薯!”老头声音猛得提高。

    这一下子,把全村人都给惊着了。

    “哪里有红薯?”

    “那山上仙人教着种的那种红薯吗?”

    秋之云愣了一下。

    “我们的红薯现在这么有名了吗 ?”

    “那是自然,咱县里又不大,你们村里有些好事,很快就传遍了。”张县令身边的徐师爷点头笑道。

    “你们就是山上的仙女 ?”赵松手上一松,水碗直砸到了脚面上。

    “哎呀,怪不得长的这么好看。”

    “仙人啊!我们村能不能也买些红薯啊?听说可好吃了。”

    “不用听说,娃娃们不是正吃着吗 ?”

    村子里突然比刚才更热闹了。

    “你们村子里收着宝呢,粗黄米的苗可以给我几棵吗?”秋之云笑着问道。

    她可以拿水车的图纸来换。

    这才到了第一个村子,张县令他们就走不了了。

    赵松将看热闹的人都赶走,让他们继续去收割,他请了村里几位有威望的老人过来,又叫自己家的妇人们赶紧做饭,要留他们在这里吃午饭。

    张县令本是不好意思吃农家的饭,秋之云却是要吃的,不只要吃,她还出钱。

    “赵村长,这是您村里养的鸭?”秋之云见赵村长家的小女儿从不远处一个小水塘里过来,身后就是一群鸭子。

    那些都是麻鸭,只是看着有点脏兮兮的,也瘦。

    秋之云数了数,大约有十来只。

    “是是,小仙人,您等着,我这就抓只鸭来给做了尝尝。”赵松挺高兴的。

    对面可是仙人,这是比县太爷还难得一见的。

    而且,这仙人会给他们画水车的图纸,还会种红薯呢。

    那一定得好好招待,说不准就能搞到红薯了呢?

    这么一想,赵松一家就更热情了。

    “村里有多少养鸭的村民?统共养了多少?”秋之云跟他一起去看那些麻鸭。

    “我们村里靠着河,村子里面水塘多,每家都养鸭,不过,这玩意儿一般都是叫它们在河里自己找着吃,到过年的时候,能出去卖几只,再就是家里吃点。麻鸭蛋我们都吃呢,就是有点腥气,不过,咱村里吃的惯了。”

    “麻鸭可会染病啊?”

    “不多不多,我以前听老人说,这样散着自己找吃的就很少得病。”

    秋之云点点头。

    村里这养殖麻鸭规模也不大,就算出现点疫病,应该也是很小规模。

    这个地方真是具备了所有的条件。

    如果粗黄米是水稻,那这个地方就可以将稻田米、稻田鱼、稻田鸭、稻田蟹等一系列的作物来一个综合养殖。

    她这样想着,拿出了自己的小本本,把这个地方给记了下来。

    村里人家,煮得饭口味一般,但是很热情,家里能有点好东西,全都拿了出来。

    大家吃的也挺满意的。

    当然,吃完这顿,徐师爷悄悄过去,给赵村长手里塞了二两银。

    秋之云这里也去换了一些银钱,她直接出钱买了一对麻鸭,活的,直接装进笼子里,搁到了车上。

    “水车建设县里也替你们村中出些钱,到时一起看看灌溉效果再说。”张县令又给了赵松一个天大利好。

    赵松带着全村人,欢天喜地将他们送出村去。

    “秋姑娘,你为何要带这么一对麻鸭走啊?”

    “我在想除了种植之外,养殖也是一个极好的增加村民收入的方法,只不过现在我看各个村子的养殖业似乎都不成气候。”

    秋之云明白,目前各个村子是不可能像他在现代社会那样,大家齐心协力,一起投身于某一项种养殖事业,然后不断的拓展,逐渐成为整个村子的支柱产业。

    主要就是因为,村子里所有的田都是家家户户自己置办的,养的这些家禽家畜,也是各家各户自己养殖。

    无论是谁,有一个好一点的方法都会藏着,不愿意说给别人。

    毕竟在这些村民的见识当中,想法还是很简单的,如果我有一个好的方法,那我干嘛不自己好好去用,要是说给了别人,种的多了或者养的多了,卖不出去谁都挣不着钱。

    秋之云觉得,现在整个六界已经平平淡淡的过了很多年。

    无论是吃穿住用行,都没有什么新东西。

    人间的老百姓活得特别困苦。

    这些修士们日子过得也是平平。

    毕竟修士们都是少数,还是生活在凡间的凡人最多。

    凡人们能种出更多的粮食蔬果,养出更多的家禽家畜,再掌握点优秀的食物制作方法,这市场不就打开了吗?

    各界的修士们肯定会买啊。

    然后,修士们就会觉得自己手里那点钱不够使,自然会想出很多方法,比方跟人间的凡人合作,研发出一些适合凡人使用在劳作中的便捷工具。

    这不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吗?

    秋之云觉得可以为机智的自己点个赞。

    他们下午又去了离水塘村不远的一个村子——余福村。

    余福村建在河边,村中多是河滩地,一户人家也就一两亩良田。

    没办法,余福村的村民只能在河上想办法,他们村里都是渔民,村子里一起置办了三条小船,平时村子里会组织起来去河上打渔。

    对于现在的大部分人来说,新鲜的鱼绝对不是最好的选择。

    普通百姓厨房里没有那么多调味品,很难去掉鱼里的腥味儿。

    于是,余福村的村民们就用粗盐石将鲜鱼腌了,再挂着晒干,干鱼就可以送到镇上、集上卖出去。

    正是因为他们这里有这种特殊的处理鱼的方式,所以,他们村子的咸鱼卖得挺不错。

    “咱村比不得下游的几个村,能保个温饱就不错了。”余福村的村长余冬告诉秋之云。

    余冬挺年轻,今年刚满三十。

    他是从自己老爹那里接的班。

    他嘴上说着这话,实际脸上却是挂着笑的。

    他们村里地不多,但靠着打渔也能养活自己。

    他们这个村子有个特色,都不爱跟人家比较,自家日子能过去就好。

    之前经历了那么多年的战乱,还能存留下来的村子,肯定心得宽一点的。

    “你们这些粗盐石,是从哪里弄来的?”秋之云对那些粗盐石更感兴趣。

    “是我们这里河滩上的石头,听我爹说,当年战乱的时候,我们村的人全部登船,在大河之中漂了许多年,实在没有盐吃了,就冒险登岸,没想到河滩上无意间找到了这种石头,石头是不能吃,但是搁水里一泡,能泡出点盐味儿,我们就管这个叫粗盐石了,可惜没什么大用,就只能腌点咸鱼。”余冬叹道。

    他倒是想要是粗盐石能产出盐来,那日子可不就好了。

    不过,这事儿也就偶尔一想,反正过得去就成。

    秋之云笑了,这村长也挺有意思的。

    他就没想过,这盐石有可能是天然盐矿吗?

    不过,盐石应该怎么提炼呢?

    这事儿,秋之云也不知道,不知道他们用炼丹的方式会不会成功?

    她又掏出了自己的小本本,先记了下来。

    秋之云想着,幸好是自己出来走了一下,这个小县城还真是藏着不少好东西。(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宗门破产后,大师姐决定卖红薯不错,请把《宗门破产后,大师姐决定卖红薯》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宗门破产后,大师姐决定卖红薯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