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莱茵帝国”

    康斯坦丁对恩斯特的说法见怪不怪,毕竟自己儿子从小就想法迥然不同于常人,要不然也不可能打下一片基业。

    “恩斯特,虽然你说的有一定道理,可得不到国际社会的认同,那东非的所谓皇位,和英国女王的印度皇位一样,可能容易被外人暗地里说道。”

    恩斯特笑着对父亲打趣道:“如果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把首都迁往孟买,那她这个皇位不就名副其实了!而且我们东非和英国完全不同,东非如今的体量比绝大多数王国都要强大,所以帝国才更符合目前东非的发展状况。”

    “至于欧洲的议论,如果我们争的是欧洲皇帝,那自然会让人贻笑大方,但是这里是东非,所以我们建立的帝国是非洲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庞大国家,自然也要称为东非帝国。”

    黑兴根王国毕竟属于欧洲的政治体系,所以黑兴根王国是无法冠以帝国称谓的,毕竟黑兴根原来只是神圣罗马帝国下的一个小邦国。

    而神圣罗马帝国这个称呼,恩斯特当然也眼馋,但是其他德意志国家根本就不可能答应,尤其是德国,东非如果自称神圣罗马帝国,那德意志成了什么?

    当然,对于恩斯特的注意,康斯坦丁是不满意的:“东非帝国这个名字不好,虽然我们确实在非洲,但是这個非洲这个名字早就让人污名化了,一说非洲我就能联想到贫穷,落后,野蛮。”

    康斯坦丁如此说也是事实,而今东非虽然高速发展,但是欧洲各国对非洲的刻板印象并没有丝毫改变。

    主要还是北非和西非拖了后腿,这些地区是欧洲国家的殖民地或者势力范围,所以他们在对非洲描述中,依旧以这些地区为蓝本。

    “那父亲,你的想法是?”恩斯特问道,其实他感觉东非帝国这个名字还算不错。

    “你想一想,如今东非的主体虽然依旧是大陆东部,但是通过数次扩张之后,我们东非实际上整体在地图上,更符合南非这个称呼。”

    康斯坦丁如此说道,当然,南非这个名称,东非更不可能用,除了依旧和非洲沾边以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英国的南非殖民地已经占据了这个地理称谓。

    在南非战争结束以后,英国对南非地区的殖民地进行了整合,将纳塔尔殖民地和开普敦殖民地彻底一体化,政府统称为南非殖民地政府。

    所以现在南非主要指的是英国在非洲最南端的殖民地区域,东非自然不可能重复使用这个名称。

    “依照我看,不如从德意志地区的文化要素中进行筛选,然后用作东非的新国名,其中我最中意的就是莱茵和施瓦本。”

    莱茵自然来自莱茵河,而施瓦本则是黑兴根王室的发家之地,原黑兴根亲王国,也就是现在德国的霍亨索伦行省就在施瓦本地区。

    恩斯特恍然大悟:“对呀!我怎么就没想到用莱茵作为东非的国名,这不是现成的么!”

    当初建设莱茵市的时候恩斯特就没想到这一点,还是父亲的想法靠谱。

    至于施瓦本这个名称,恩斯特根本就没考虑,东非虽然有施瓦本省,但是施瓦本历史上真是一个国家,也就是神圣罗马帝国下的施瓦本公国,如今符腾堡,黑兴根,锡格马林根,巴伐利亚等地区的全部或者一部分都是该国范围,东非标准德语的采集地就是施瓦本地区。

    不过施瓦本这个名称虽然历史渊源深厚,但是和莱茵对比就完全没有可比性。

    恩斯特直接说道:“到时候我们东非就叫莱茵帝国,而父亲就是莱茵帝国的第一任皇帝。”

    康斯坦丁摇摇头道:“我本来就打算退位,让你正式接任,所以还是你来吧!而且我可不想到时候在加冕仪式上受苦受累。”

    一般而言,国王都是终身制,但是康斯坦丁却并不愿意一直担任东非国王,毕竟自己早就闲云野鹤,不问政事,而且自从恩斯特在东非政府搞了官员退休制度以后,康斯坦丁的这种想法更加强烈。

    恩斯特否定道:“父亲,你是国家的压舱石,就算要真退位,那也应该在落实皇帝头衔之后。”

    对于康斯坦丁的想法,恩斯特是不太情愿的,他接着劝说道:“至于加冕仪式,我之前就说过,不会像欧洲那样臃肿和复杂,到时候只要搞几个大场面,你就是随便走走过场,加冕仪式就完成了。”

    “简化仪式,对于我们而言并不是难事,实际上连外宾都不需要邀请,毕竟东非变成帝国,那也是实力到了,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不是一定要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更重要的凝聚国内的人心。”

    “像欧洲那种马车什么的,我们根本就不用,到时候你坐在汽车里和民众招手就行了,我们在莱茵市修建的道路完全是沥青路,一点也不颠簸,其他过程也可以省略简化。”

    “现在毕竟是19世纪了,欧洲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相关的制度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

    像英国皇室加冕时,又是黄金马车,又是大石头(命运之石)的,在恩斯特看来,即受罪又搞笑,当然,现在也只有恩斯特这么看。

    恩斯特接着说道:“加冕仪式肯定是怎么舒服怎么来,我也不希望繁文缛节约束后面的接班人。”

    “而且说句不好听的的,君主制在世界上已经呈现衰落趋势,所以我们黑兴根王室也要想办法融入国家之中,而不是和民众彻底割裂,尤其是阶级上,至少不应该分的太清,未来随着科技和社会的思维发展,王室成员最好低调行事,这样才能减少麻烦。”

    康斯坦丁也点点头,对于儿子的话他是比较认同的,如果是以前,作为老贵族,康斯坦丁一定不这么认为,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事情不是装作看不见,他就不存在的。

    即便威廉二世和尼古拉二世这种极力维护皇权的君主,也很难改变这种局面,至于奥匈帝国那已经是一潭死水,现在奥匈帝国虽然经济依旧不容小觑,但是军队的战斗力正在迅速下滑,这是东非的直观感受,在同东非军事合作中,奥匈帝国军队素质下滑的厉害。

    所以奥匈帝国现在处在十分危险的境地,枪杆子都不硬,那奥匈帝国就有随时解体的风险,现在弗朗茨真的沦落为糊墙匠,对着衰老的帝国缝缝补补。

    实际上,奥地利政府不是不想恢复奥地利帝国的荣光,但是匈牙利战斗力强悍,通过议会斗争,一方面在匈牙利地区坚决推行马扎尔主义,一方面不断压缩军费,这就使得奥匈军队得不到新鲜血液的补充,所以衰落在所难免。

    (本章完)

(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非洲创业实录不错,请把《非洲创业实录》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非洲创业实录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