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莱茵宫地铁站

    莱茵市地铁虽然早就建设完成,但是距离正常运营还需要一段时间,因为当前莱茵市非常空旷,根本用不着地铁这种交通工具来疏浚。

    这导致莱茵市地铁建成时间比匈牙利地铁早,但是正式使用时间要晚的多,实际上莱茵市地铁早在1896年就已经完工,至于恩斯特说的莱茵宫下地铁完工时间,其实是莱茵市地铁的二号线。

    毕竟涉及到王宫,所以二号线在设计上更加复杂,标准也更高,并且二号线的政府和莱茵宫段还有配套的避难所,临时指挥部等场所,工程量也就更大。

    而这也就意味着莱茵市当前仅有的两条地铁线路都处在停运状态,一号线是完全的民用线路,横穿市中心和西南产业和居民区,而二号线则分为两部分,一段是民用线路,而一段供东非政府和王室使用,而王室专用线路和东非政府线路又有一定的区别。

    而莱茵市两条地铁线路也就是东非目前地铁的建设情况,像达累斯萨拉姆市这座东非经济最发达的城市都没有建设。

    毕竟达累斯萨拉姆市也就七十万左右,而伦敦在1863年修建地铁的时候就已经有二百多万,现在更是突破四百多万,所以恩斯特认为地铁修建标准应该以城区二百万人口为起点,东非没有一座城市能达到这个标准。

    至于匈牙利地铁,那是匈牙利为了庆祝建国一千周年的政治性工程,而且布达佩斯人口在1896年就已经达到二百万,在经济和人口需求上都达到了建设地铁的标准。

    至于布达佩斯为什么人口那么多,主要还是基础好,其原本是两座城市,分别是布达和佩斯,在1873年后合并为布达佩斯,并且成为匈牙利首都,在当时布达佩斯人口就有百万之多。

    而随着近些年奥匈帝国工业发展,匈牙利又是平原地区,所以工业和人口更容易向布达佩斯集中。

    与之相比,莱茵市地铁就完全是政治产物了,依照现在莱茵市人口规模,地铁开通运营完全就是浪费资源。

    当然,恩斯特认为莱茵地铁建设是完全合理的,毕竟东非的飞机都已经起飞了,未来城市应对战争状态下的轰炸,地铁是天然的避难场所,而作为东非政治中心的莱茵市更要早作准备。

    当然,国外势力想要对莱茵市进行空袭,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莱茵市位于东非的内陆中心位置,就是从沿海飞到这里都要花不少时间。

    ……

    晚上,等到恩斯特和康斯坦丁回到莱茵宫后,恩斯特带着家人开始熟悉莱茵宫的构造。

    当然,恩斯特也是初来乍到,所以由汤姆斯管家向他们介绍。

    “这里就是莱茵宫地铁的入口,建设在莱茵宫中心的房间里,转动书柜后的机关,然后会出现通道,通过通道口的楼梯下去,这里有一个闸门,将他拉上去,电力系统就开始给灯供电。”

    随着汤姆斯将闸门闭合,瞬间通道里的灯都亮了起来,随后大家顺着楼梯往下走。

    “其实在莱茵宫里还有其他通道,甚至装备了电梯,不过电梯毕竟不太牢靠,所以在逃生时最好选择这种传统的楼梯。”汤姆斯煞有其事的说道。

    对于这一点,恩斯特不置可否,楼梯的可靠性肯定比电梯要高,但是也不至于像汤姆斯所说的那样,好像很容易发生事故。

    毕竟莱茵宫的电梯维护做的很好,定期检修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遇到故障,当然,凡事不能说的太绝对。

    在第一镇的斯维特宫就装配了电梯,而莱茵宫更甚,所以莱茵宫的电梯维护工作量就比斯维特宫大许多。

    走了一会,来到一处平地,不过往下还是楼梯。

    “莱茵宫地铁在地下一百七十多米深的位置,所以楼梯分阶段往下延伸。”汤姆斯说道。

    而终于快到底了,一座铁门又出现在大家面前。

    “这座金属门是用来隔绝莱茵宫地铁和莱茵宫之间的第一道障碍,总共有两座,光是这座金属门建设就费了很大功夫,需要使用机械进行进行开关。”

    说着,汤姆斯还示范了一下,其实就是通过摇杆,带动复杂的机械结构,进行开关合。

    而汤姆斯只是简单演示了一下,让这座大门动了十几厘米,毕竟还要往下,不可能先把门关上。

    过了一会,终于抵达了莱茵宫地铁所在的位置,莱茵宫下的地铁站是一座宫殿式的建筑,建设的富丽堂皇。

    实际上依照恩斯特的看法,这座地铁站和前世莫斯科的苏联时期建设地铁站很像,所以他对眼前的景象,接受能力还是很强的。

    而康斯坦丁,卡琳娜还有黑兴根王室的王子,公主们就不一样了,他们大为震撼,这就相当于在莱茵宫下方修建了一座地宫。

    “这座地铁站和少部分地铁站是不会出现在莱茵市地铁示意图上的,莱茵地铁还有很多暗线,避难所,这些区域一般是不对外开放的,就比如莱茵宫地铁站,除非王室遇到重大威胁,一般情况下不会启用,不过地铁站也会处在随时待命状态,应对任何有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

    这种情况,估计再过一百年,都不会出现,毕竟有恩斯特的布置,未来几乎没有外敌能进入莱茵宫区域,当然,核战争除外,不过恩斯特有信心东非成为本时空全世界第一个拥核国家,所以除非真正想和东非鱼死网破,同归于尽的疯子,莱茵市的安全属性拉满。

    “话说,我活了一把年纪还从来没有坐过地铁,能不能让我试试。”康斯坦丁倒是在一边说道。

    “爸爸,我们也要!”几个小家伙也和爷爷一样,对地铁充满兴趣。

    毕竟除了东非之外,现在世界上建设地铁的国家只有英国和匈牙利,美国这三個国家。

    美国的第一条地铁比匈牙利和东非晚一年建成,也就是1897年建成并开通的波士顿地铁。

    对于父亲和儿女们的要求,恩斯特自然满口答应,毕竟他也想见识和体验一下19世纪的地铁。

    随后,在恩斯特的吩咐下,工作人员启动了莱茵地铁,从莱茵宫站一直到中央政府大楼的站台,也就十几公里路程。

    至于体验感,并不能说多好,这玩意其实和列车的差别不大,更像有轨电车,毕竟也是用的电力驱动,只不过他的电力又轨道供应,电车则是靠头顶的天线接触电网,速度也不算快,而且工作人员也不敢高速行驶。

    (本章完)

(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非洲创业实录不错,请把《非洲创业实录》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非洲创业实录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