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亩海带!
在场亲戚全都吸了口冷气,现如今整个担担岛加起来也才两千亩。
李多鱼一个人就想搞三千亩海带,可看他也不像是在开玩笑的样子。
李曙光只能竖起大拇指,忍不住说道:“老板大气!”
“老板牛逼。”
李清光跟着附和道。
张明生脸上满是笑容,直接鼓掌起来:“我无条件支持多鱼。”
刚刚在家吃完饭赶过来的陈文超和石头,压根就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立马也跟着说道:“无条件支持我们老板。”
看到这两个马屁精后,李曙光嫌弃道:“你们老板说的是,划酒拳输了就去吃屎,你们居然还支持,这不是坑他吗?”
“啊!”
陈文超和石头面面相觑,赶紧说道:“那就不支持了。”
“说错话,自罚三碗。”
听到这话后,大家全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而他们两人来了后。
大家给他们挪了个位置出来,李水花给他们拿来了一副碗筷。
而他们才刚坐下来,赵家兄弟还有刘运也跟过来了,赵大海端着一盘很奇怪,但炒得喷香的菜过来。
“鱼哥,我们这里有那个炒喇姑,你们要不要试一下。”
大家好奇看着那盘菜,发现全都是那种大只的黑色虫子,还有很多只脚,一个个都感觉到恶心。
“大海,这什么玩意啊?”
“全都是脚,这玩意能吃吗?”
赵大海挠头道:“这个是知了的幼虫,我一个远房亲戚给的。”
刚给他们拿椅子和碗筷的李水花,看到那盘“菜”后,全身都忍不住起鸡皮疙瘩。
“这东西这么丑,真的可以吃吗?”
赵大海挠着头:“是丑了点,但真的挺好吃的,那个肉跟蜻蜓肉的味道特别像。”
李曙光黑着脸:“大海,你也太恐怖了吧,蜻蜓你都吃过。”
李多鱼偷偷举手:“我也吃过,大蜻蜓的肉确实挺好吃的。”
见大家都不敢吃的样子,李多鱼不禁笑了起来,果然海边人跟山里人的饮食区别真的很大,且双方都觉得对方很恶心。
海边人只要是海里的,不管长得有多丑多恶心,都能下得了口。
哪怕海蜈蚣、海肠、土笋冻这样的黑暗料理对他们来说也只是日常,有些地方连海蟑螂都不放过。
当他们碰到这种山里面来的特殊“野味”,绝大多数都会瞬间给干到沉默。
李多鱼已经很久没吃过这玩意了,当场直接抓起一只放进嘴巴里咬了起来。
嘎嘣脆!全都是蛋白质的味道,边吃边夸道:“不错啊,炒得真香。”
赵大海惊道:“鱼哥,你是不是吃过这个东西。”
李多鱼点点头:“以前去闽南时,有吃过这个玩意,还挺贵的,那种刚蜕壳的白色幼虫,椒盐的话非常好吃。”
“鱼哥,行家啊!我也喜欢吃那种白色,可惜不是很好保存,这个还是我那个亲戚冰冻后,带过来的。”
见李多鱼吃的嘎嘣脆,李曙光还是不信,毕竟这家伙有前科,哪怕是苦瓜也能吃得面不改色。
“多鱼,要真难吃的话,你就吐出来,不要对自己那么狠。”
李多鱼白了他一眼:“不好吃,真的太难吃了,你们都别吃了,我一个人慢慢吃就好。”
见李多鱼吃了后,陈文超和石头他们纷纷也吃了,刚入口的时候,全都皱起眉头。
可越嚼越好吃,陈文超一本正经说道:“好吃的,感觉比蜻蜓肉还要香,蜻蜓肉比较水,这个比较紧实,且尾巴那块很像是在吃蜂蛹。”
李曙光咬咬牙:“你大爷的,算了,我就让你再骗一次。”
结果吃了几口后,说道:“多鱼,你把盘子端过来点,这个用来下酒真的不错。”
一群人就这样又喝起了小酒,而一些路过的村民都很是羡慕,能跟着李多鱼一起喝酒的人,全都是现在担担岛最有钱景的一批人。
这一次,不少村民都觉得李多鱼熬过这次虾瘟后,就给人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可以这样说,李多鱼的养殖之路,并不是很顺利的那种。
可台风扛过去,鳗鱼也能养起来,现在连这种虾瘟都可以熬过去,大家真的很难想象李多鱼失败的样子。
而经过这次虾瘟后,大家才真真正正觉得闽龙站起来了,先前给大家的感觉还是个养殖户。
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连他们都能看到闽龙公司发展的前景,现在很多村民削尖了脑袋,都想成为闽龙公司的正式员工。
喝了几碗青红酒的李曙光,不由打了个饱嗝,见李多鱼都敢养三千亩,李曙光咬了咬牙,打算把全部家当拿出来。
“靠,我们家也拼了,今年直接搞一千亩海带。”
李多鱼竖起大拇指道:“牛逼,比我胆子都大。”
“富贵险中求,跟你学的,可要真搞破产了,多鱼,我就去抱你的大腿。”
“不要,嫌弃!”
“你大爷的。”
李多鱼之所以敢搞这么大规模的海带,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是因为那个蛇皮走位的台风过后。
他就没什么后顾之忧了,没记错的话,未来这几年,一直到九零年代都没有台风直接登陆他们这边了,是搞近海养殖的黄金时期。
村委会那边陈江河看着李多鱼家的方向,就像是个怨妇一样,嘴里絮絮叨叨骂着:
“妈的,喝酒都不懂得叫我一下,什么材料都我来写,我还得给你做汇报”
同住在村委会的老廖说道:“陈支书,你不去跟他们一起喝酒吗?”
陈江河哼道:“我哪有那个时间啊,我还要写材料,还要写报告,哪里像他们那么闲。”
老廖本想跟他说,他刚才在门外就已经听到了,可看他那样子,也只能憋笑道:“好吧。”
大家一直喝酒喝到了凌晨一两点,赵大海和刘运勾肩搭背回家去了。
结果走到半路,两人直接睡在了老陈家的鱼网上。
李多鱼并没有着急去睡觉,而是坐在旧房子的石条上醒酒,顺便想一些事情。
中秋过后。
肯定又会变得非常忙,李多鱼这次要搞三千亩海带,也是一项大工程。
单单打桩估计就要两个月的时间,且一个船队是不够的,至少要两个以上。
而三千亩海带所需的棕绳数量也是非常恐怖的,估计得提前去预定。
这一次李多鱼并不打算用木麻黄这种树去打桩了,毕竟木麻黄这种树生长太慢了。
以前他还不是村主任时,整天就惦记着那片木麻黄树,可当了村主任后,反而有些舍不得糟蹋了。
岛上那些木麻黄都有些年头了,要是全砍去当木桩了,确实很可惜。
且海边风很大,要是全砍掉的话,到时候大风一刮,沙滩上的细沙就会漫天飞舞。
这两年由于大家也都养海带,岛上的木麻黄还真被砍掉了不少。
现在刮大风时,大家晒的咸鱼干,就有不少村民在抱怨,鱼干上面有时候会铺着一小层的细沙。
有些村民说,现在收衣服都得抖两下,不然穿上身上,全都是细沙。
要是这个村主任能当久一点的话,李多鱼打算带领全村人一起多种一些木麻黄的。
他一直有这么一个规划,担担岛以后不管是不是旅游景区,都要搞一条沿海公路。
到时候,在沿海公路的内侧就全都种上木麻黄,这样不单可以防风还可以挡沙。
而李多鱼现在最想打通的,就是下沙村到北岚领这段公路。
现如今,那边已经开始动工了,县里的水产研究所都已经打好地基了。
快的话,明年上半年水产研究所就会把贝类养殖科研站放到这边来。
听张所长说,到时候会先把整个鲍鱼苗的研究项目迁到岛上来。
除了鲍鱼苗外,还有扇贝、生蚝、还有各种蛤蜊的养殖。
而这个并不是因为关系、随便乱来的,而是因为担担岛真的很适合鲍鱼和生蚝养殖。
鹭岛水产科技学校也选址了,李多鱼和陈江河以及全部村委会委员全都同意签字,租了五十亩的地给学校。
租期是三十年。
土地使用仅限于教学,不能另做他用。
李多鱼预计两年后,北岚领这里就会非常的热闹,所以李多鱼打算在这两年里,尽可能先把这段路给修好来,能上水泥路那自然最好。
到时候,甚至都不用李多鱼广播,大家觉得那边有发展前景,就会全都往那边去盖房子了。
李多鱼之所以特别想搞北岚领这个新区,也是有一定原因的,甚至有那么点小私心。
他一直都很不喜欢前世下沙村的那些房屋,一间间全都挤在一块,密度甚至比城中村还要可怕。
且邻居经常因为盖房留不留缝隙的问题,从而大打出手,邻里关系也都很紧张。
原本李多鱼的房子走小路,两三分钟就可以到码头的。
可由于码头那里全都盖起了新房子,等他从岛国回来时,小路早就已经没有了,他去码头得绕一大圈,走十分钟以上才能到,搞得他非常不爽,可又没有办法。
而最后,这件事变成了恶性循环,那些要绕路才能到码头的村民,一旦赚到钱后,也纷纷跑到码头那附近买地盖房。
最终的结果就是半村的人,全都挤在那条小小的马路上。
搞到最后,路没有越走越宽,反而越来越窄了,夸张的是,码头附近那一排房子的价格,居然比县城的商品房还要贵。
当初开发担担岛景区的公司,一开始是先跟下沙村谈的,可来实地考察后,看到村里的建筑和交通都特别的头疼。
说难听点,就他们村里的那条马路两辆老头乐会车都得刮掉对方后视镜的那种。
最终景区公司放弃了下沙村,选择开发陈家村去了,他们村由于没什么钱,大家并没有乱盖房子,反而成了非常好的旅游景点。
毕竟来岛上的游客,就喜欢看那种复古的石头屋。
要是来岛上后,看到的都是别墅和四五层楼高的民房,他们估计心里会很不舒坦的。
李多鱼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让大家不要像前世那样搞,他打算明年把村委会都搬到北岚领去,然后闽龙公司的总部也放到那边去。
到时候,再搞一个海鲜加工厂,李多鱼原本并不打算这么早搞加工厂的。
毕竟他跟青口码头这个加工厂的关系还算不错,跟刘厂长也很熟。
可惜那个加工厂是国有的,变数真的很大,就比如那位跟他关系不错的刘厂长,这两年因为政绩确实很好看,马上又要被调回市里面了。
其实,李多鱼一直觉得这个制度有点问题,感觉全体员工辛苦个半死,最终都是为领导晋升服务的。
李多鱼也曾建议过刘厂长,要是真为了加工厂好,最好还是留下来。
毕竟加工厂的很多关系,其实都在刘厂长身上,他要是离开的话,有些关系说不定还真会断掉。
可现实却有那么点残酷,有些事情连刘厂长都没法做主,一切都得听从组织安排,他想留都不能留。
李多鱼叹气了声,不过这样也好,刘厂长在的时候,他还多少有些施展不开拳脚,毕竟双方关系还不错。
要是他离开了,李多鱼也就没那么多顾忌了,会直接搞一个民营的加工厂。
他甚至早就已经想好了,加工厂搞起来后,第一款产品就做【豆豉丁香鱼】,第二款做【麻辣小八爪】。
当然【手撕鱿鱼丝】是绝对不能放过的。
海带产业发展起来后,李多鱼打算向岛国进口一套比较先进的包装设备,直接搞那个即食的海带丝。
总之,加工厂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远远不止榕城加工厂现在做的这些。
只要品质能跟得上,李多鱼甚至有信心把产品都卖到岛国去。
毕竟养殖还是有风险的,李多鱼身为老板不单要为自己负责,也得为全体员工负责。
一旦真遇上了什么恶劣气候,养殖搞不动时,至少还有加工厂能撑着。
套用领导常说的一句话,那就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李多鱼脑子里的想法非常多,可很多都是未来的规划,他现在最重要的是,赶紧把这三千亩海带桩搞起来。(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