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父慈子孝

    “冷死俺了!冷死俺了!”

    “徐妹子,赶紧给俺暖和暖和手!”

    当云南的沐春还在想着办法对付坐拥二百万人口的麓川刀干孟时,北平的朱棣却顶着一张被冻红的脸,一路快走进了燕王府前寝宫中。

    在前寝宫之中,徐氏正在操作着一台织机,见朱棣咋咋呼呼的来了,她也见怪不怪,只是转过身去,等朱棣走过来时,用自己的手去给朱棣搓手。

    摸着朱棣那粗糙的手,尽管已经习惯了,但她还是心疼朱棣这次北巡路上遭受的一切。

    她十二岁被马皇后选入宫中,与十四岁的朱棣结识。

    记得那时的朱棣,还是一个长相白净的王子,常常黏在自己身边。

    因为他喜欢自称‘俺’,自家便觉得他这人挺有趣。

    后来他被大本堂的夫子们天天打教条,时不时就跑到自己面前,日子久了,自己也就习惯与他在一起了。

    因此后来马皇后为她赐婚时,在得知要娶自己的人是这个喜欢自称俺的人时,她还高兴了一会。

    转眼间那么多年过去了,他虽然成了备边的藩王,但对自己却没有变化,还是原来那副模样。

    “徐妹子…徐妹子?”

    朱棣看着晃神的徐氏,顺势坐在了徐氏旁边,紧紧贴着她。

    “嗯?”徐氏回过神来,将朱棣的手摊开,发现上面新添了不少伤痕,因此心疼的摸了摸:“这次出塞,又吃了不少苦头吧。”

    “苦头?倒是没有!”朱棣咧嘴一笑,他不是那种喜欢把在外委屈告诉自家媳妇的人,只是挑些趣事说道:“俺这些伤是与火真他们在齐王城那边逮兔子时弄到的,你别瞧俺受了伤,但俺逮到的兔子多。”

    “就是那些兔子都被火真那群憨货吃了,不然俺肯定带回一两只与你养着玩。”

    “我可不喜欢什么兔子。”徐氏暖和着朱棣的手,同时也对不远处站着的一名婢女道:“去把入冬前高煦的信与捷报带来。”

    “高煦来信了?”朱棣愣了愣,他记得自己没安排人拿信给府里啊,而且捷报是怎么回事?

    “还不知道吧。”徐氏笑了出来,好似炫耀般说道:

    “这次你们兄弟叔侄三人出塞,伱那边斩获虽然也有数百,但高煦和十七弟的更多。”

    “有多少?”朱棣还没回过神来,见徐氏从婢女手中接过捷报和书信,他这才后知后觉的偏过头去,与徐氏看起了内容。

    “杀了这么多?!”

    只是看了捷报,朱棣就胡子发颤的拔高了声音。

    徐氏还在炫耀,并且拿出来朱高煦的亲笔书信递给了朱棣,一边解释道:“高煦这次缴获了几千牛马与上万牛羊,还与十七弟一同杀敌二万,你看看……”

    “杀敌一万余?”朱棣疑惑的接过书信,但他只是大致看了看内容,脸上就浮现出了古怪。

    作为在塞北战场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汉子,朱棣可太清楚杀敌与俘获牛马的比例了。

    就拿他这次的北巡来说,他杀了四百多个胡兵,但缴获的牛马羊群却足有一千四百余头匹。

    然而等他再看自家老二的这捷报和书信时,他真想抓着朱高煦的衣领质问:“你就是这样糊弄你老子的?”

    杀敌近二万,结果才俘获了同等数的牛羊马匹,糊弄人也不是这么糊弄的,哪怕朱权的捷报上写了哈剌兀让部众驱赶牧群先走一步,可朱权从南往北走截获不到一些部落的牧群,但朱高煦从北往南走还截不到?

    朱棣观捷报与家书后的感觉,与朱元璋当时看到的感觉一样,那就是“你想糊弄老子(爷爷)也不能这么糊弄”。

    当然,尽管知道了朱高煦在糊弄人,但渤海那地方距离中原太远,想核实情况实在太难了。

    况且朱权也说了朱高煦俘获的牧群不多,算是变相帮他做了伪证,老朱也不好追究。

    可对于朱棣来说,他一看到这份捷报,他立马就想到了自己被自家爹截胡一半牧群的事情,因此反应过来后,他特意询问起了徐氏:“这捷报传到南京以后,俺爹没有让高煦和十七弟均分半数牧群给其它都司军户?”

    “十七弟好像被分了些牛马去辽东都司,但高煦没有。”徐氏回忆着,而朱棣听后甚是心痛。

    自家那个莽撞的老二,怎么去了一趟南京之后,变得那么灵光了。

    原来糊弄南边那么容易,早知道自己也糊弄糊弄了,自己的牧群啊……

    一想到自己被分走的牧群,朱棣都肉痛的无法呼吸了。

    倒是他还没缓过神来,徐氏又接着说道:“对了,南边又起了不少战事,我都让人收着《邸报》,等你回来给你看。”

    她一边说着,一边示意婢女拿来厚厚的邸报,一整摞的放在了旁边给朱棣慢慢看。

    朱棣紧邻徐氏,拿起邸报便看了起来。

    从湖广洞蛮、古州蛮叛乱,楚王与湘王出征平叛开始,到广西、四川等地叛乱,最后他的目光放到了最近正在发生战事的云南上。

    看着刀干孟叛乱,沐春领兵出征的消息,朱棣略微皱着眉,似乎感到了有几分棘手:“这刀干孟,恐怕要作乱许久。”

    “我也是这么想的。”徐氏颔首,并说出她之所以这样认为的原因:“若是战事不紧张,允恭应该不会放弃这个上战场指挥数万大军的机会。”

    “这次他选择留在昆明统筹粮草,想来是前面战事过重,唯有让沐春节制三军,尽情施展手脚才有可能尽早平定。”

    “嗯……”朱棣点头合上邸报,大概推算了一下西南战事的进展,随后才道:“当年宁正与沐英二人领兵平叛都花了两年时间,虽说眼下西南战兵比当年要多,但这次是我攻敌守,怕是没有那么容易拿下。”

    朱棣虽然没有去过云南,但他早年节制傅友德,与之一同练兵出塞,自然从傅友德口中听到过云南的情况。

    云南的五尺道决定了当地运粮十分困难,因此若是步步为营,沐春肯定会被拖在爨宋关一带许久。

    哪怕打进爨宋关,攻下了南甸,可这只是麓川的外围罢了,距离其国都德允姐木还有三百多里。

    明军越是深入,后方所能供给的粮草就越少,负担也就越大。

    云南都司的情况朱棣了解一些,以当地的屯田数量,想要供应三万大军深入允姐木是十分困难的。

    哪怕想要从四川调粮,可四川的粮草也顶多能顺畅运到昆明,剩下的上千里道路都是狭窄崎岖的五尺道。

    不修路就去和麓川对峙打持久战,这并不是什么好主意。

    “你可以给允恭写信,让他先将昆明至金齿的五尺道扩宽,这样方能保障粮草通畅。”

    朱棣为徐氏出着主意,徐氏听后也让人给徐辉祖写信,并在信件寄出后看了一眼殿外那鹅毛大雪,心里不由想念道:“这么大的雪,不知道吉林那边如何了。”

    “老二肯定吃好喝好,你不用担心。”朱棣想到了朱高煦隐匿的牛马羊群,说话带着些酸味,惹得徐氏回头埋怨的看了他一眼。

    不过徐氏这次错怪朱棣了,因为此刻的朱高煦确实吃的不错……

    “嘶……若是有辣椒就更好了。”

    “辣椒为何物?”

    黑水城军械局内,当朱高煦在自己书房的会厅架起了一个铜锅。

    桌上,几盘新鲜宰杀的羊肉摆在一旁,而朱高煦则是与孟章、王元二人坐在桌旁,用筷子在铜锅之中涮羊肉吃。

    虽然没有辣椒的油碟,可芝麻酱这一蘸碟却管够。

    这些芝麻,是朱高煦去年托杨彬给他从南边买来的,为的就是为了在冬季的时候能够爽口的吃羊肉。

    他固然想吃些辛辣的,但眼下的吉林城没这条件,而芝麻容易存储,因此才得以在这寒冬腊月吃上一口沾满芝麻酱的羊肉。

    虽然这样,但他还是想吃口辛辣的,所以在饭桌上说起了辣椒。

    孟章询问朱高煦辣椒是什么,朱高煦也解释道:“我们生活的这地方是个类似鸡蛋的球体,那辣椒从海上走东边,亦或者走西边,绕天下一半就能去到一块蛮荒大地上取到。”

    朱高煦无时不刻都在想着从美洲取来新的作物,丰富大明的物产。

    如果不是白令海的风浪太大,即便后世也经常船毁人亡,他都想派些人走白令海峡去美洲了。

    不过走不了白令海峡也没事,走北太平洋环流一样能解决问题。

    走这条路线,唯一的问题就是必须在日本建立港口基地。

    具体来说,就是从宁波出发,在日本的东部选择一个港口进行修正补充淡水和粮食,然后再向东航行到黑潮,争取顺风顺水,然后把纬度控制在35~42度之间,这对于眼下大明的航海技术是没有问题的。

    只要顺利,那远航舰队就可以航行在北太平洋暖流之中。

    如果顺风的话,每天五十海里是没有问题的,大概需要四十天就可以到达北美洲的东海岸。

    至于回来的话,到时候可以走中太平洋洋流,也就是西班牙大三角贸易的航线。

    不过这条路线得在冬季和春季走,这样才可以避开太平洋上那些可怕的台风。

    顺风顺水的话,大概五十天也能跑回来了。

    如果要去澳大利亚的话,也只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向南航行就足够,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要避开澳大利亚东部的大堡礁。

    这些大体的问题解决好,剩下的问题基本就是旁枝末节了,例如远航船只的船帆要大一点,航速要尽量快一些,起码要有大量的三角帆,如果能用软帆的话就更好一些,但是中国人用软帆好像不太顺手。

    另外,船只最好用尖形船底,采用龙骨式的结构。

    总之就是一句话,那就是提高航速,强化结构。

    最后剩下的,就是为了防止坏血病,从日本走的时候,最好要带一些泡菜,然后船船上要带一些黄豆和绿豆来发豆芽大家吃。

    这些东西里面含有足够的维生素C,可以防治坏血病,也是郑和下西洋时大明海员的独门保命秘技。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卫生问题必须要注意,但都不是什么麻烦事。

    一想到这些,朱高煦还是有些庆幸自己学的是地质,庆幸自己在选修的时候没有偷懒,不然这些东西他哪里能知道。

    不过仔细想想,如果自己学的是工科就更好了……

    “唉,悔不该当初啊,早知道当时摸鱼的时候就应该多学点农业和军工知识。”

    感叹一句,朱高煦似乎觉得手上的涮羊肉都不香了。

    只是这样的感叹,往往不超过几个呼吸便烟消云散,那书房正厅之中,只剩下了三人吃羊肉的声音。

    “火绳枪的事情如何了?”

    吃得差不多,朱高煦用粗纸擦了擦嘴,询问起了一旁吃的满嘴流油的王元。

    王元闻言放下筷子,老实回答:“将火绳、枪托交给黑水城那边制作后,火绳枪的产量也上来了,如今已经是库存一万二千二百支,库存的枪管还有一千六百支,黑水城那边每日能钻出七十根枪管。”

    “七十根……”朱高煦靠在椅子上,目空一切的模样很是威武。

    他稍微计算,孟章在炼铁场辛苦了两年多的枪管基本都在这两个月时间里耗尽了,以黑水城钻枪管的速度,想来军械库内的枪管也撑不了多久。

    不过他也不需要那么多火绳枪,一万五千支就足够他使用了。

    说到底,火绳枪与加农炮还不能帮助渤海军彻底成为单纯的热兵器部队,配比一定数量的长枪兵和骑兵是肯定的事情。

    火绳枪的配比,占全军五成就已经足够。

    一万五千支火绳枪,加上一万步卒和五千骑兵所组成的三万渤海军,足够击败战兵最多四万的辽东都司。

    只要拿下辽东都司,自己完全可以利用辽东都司那十余万军户的人力资源去造船、锻炮、铸枪。

    眼下火绳枪肯定是足够了,唯一欠缺的就是攻坚辽东重城的火炮。

    “火绳枪达到一万五千支后就可以停下了,接下来全力锻炮。”

    朱高煦给出答案,并询问王元:“野战炮与攻城炮的事情如何了?”

    野战炮与攻城炮,这是朱高煦定下的两个标准火炮。

    野战炮标准是连带炮车和一基数十二枚炮弹及火药重量一千斤及以下,射程一里半以上。

    至于攻城炮的标准则是与野战炮差不多,只是重量被要求在一千斤以上,射程二里以上。

    除了这些,朱高煦还定下了岸防炮和舰炮,各有不同标准。

    对于这些标准,王元这个曾经的钟匠,如今的军械局百户官已经了然于胸。

    只是面对朱高煦定下的标准,王元还是以凝重的表情回答道:“野战炮还有些问题,我们使用了最新的模数,所锻造的野战炮只能将重量降低到了六百二十斤左右的程度。”

    “至于野战炮的技术参数则是口径三寸,身管长四尺八寸,倍径十六倍,最大射程为一里又二百四十步左右。”

    “算上一百五十斤的炮车重量和五十斤的弹药重量,基本能控制在八百四十斤以内,偏差在十斤左右。”

    “其实如果能用铜来铸炮,那完全可以将野战炮与炮车重量控制在七百斤以内。”

    “若是只需要控制在一千斤以内,那使用铜锻炮后,射程应该能保持在二里左右,用在攻城炮上效果更好。”

    对于锻炮来说,铜无疑是最好的材料,这点朱高煦自然也知道。

    可对于渤海来说,用铜铸炮根本不现实,且不提朱高煦对东北铜矿埋藏地一窍不通,单单开采铜矿的难度和所需人力就足够难倒他。

    他宁愿多配给一匹挽马来来拽沉重的攻城炮,也不愿意把铜拿来铸炮。

    况且,只要攻克了辽东,他完全可以建造一支强大的水师,用水师掩护大军南下,一路上根本不用担心攻城的问题。

    只要渡过淮河,那黄河以南便没有几座可以被称为坚城的城池。

    蒙古人拆除的城墙,哪怕是老朱用了三十年都没恢复过来,两淮之地对于朱高煦来说,就是卸去甲胄的敌人罢了。

    “暂时先用锻铁炮,八百四十斤的重量已经足够我的需要了。”

    朱高煦端起一杯温水喝了一口,对王元交代道:“接下来的日子,你只需要锻够二百门野战炮,之后再锻造两千斤的一百门攻城炮就足够。”

    “……”听着朱高煦要锻造攻城炮,即便王元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还是十分紧张。

    他虽然不懂军事,可他知道火炮的威力。

    打兀良哈和兀狄哈野人女真,野战炮的威力就已经足够了。

    至于攻城炮,这东西沉重,最好是用来攻城,没有攻城需求的话,根本就没有必要锻造。

    想到这些,王元不禁为自己的这条性命担心起来。

    只是不等他多想,朱高煦就安慰他道:“你不用多想,我在关外当我的郡王当得好好的,不会想着去做对朝廷不利的事情。”

    “这些火炮,我只是用来以防万一,你应该听过风波亭的故事。”

    “卑职只管铸炮,只听殿下的军令。”王元连忙回答,他是担心自己的性命,也担心朱高煦造反,可这种心思只能藏着,说出来是绝不可能的。

    主持铸炮的他,与朱高煦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他不可能去揭发朱高煦。

    眼下的他,只希望朱高煦真的如他说的那样,只是铸炮防守,而不是造反。

    “殿下,既然吃好了,那卑职就去铸炮了。”

    王元不想在书房久留,朱高煦则是抬手拦住他,询问道:“那燧发枪的事情如何?”

    “还有许多问题没能解决,造价也十分高昂,几乎是火绳枪的三倍。”王元面露难色,朱高煦也宽慰他:“不用太过操心,慢慢来。”

    燧发枪和火绳枪虽说差距不是很大,但说到底还是有些小技术的。

    如果要做一支工艺品给朱高煦玩,那王元他们自然能弄出一支精品的燧发枪。

    可如今朱高煦要的不是一支精品燧发枪,而是成千上万支精品的燧发枪。

    这其中难度,王元他们还得努力攻克才行。

    “是,卑职告退。”

    见朱高煦没有其它要交代的,王元也在作揖回礼后离开了书房。

    朱高煦眼见他离去,脸上虽然没有什么表情,但心里却舒缓了一口气。

    火绳枪和野战炮都解决了,那他就没有太多可担忧的事情了,唯一能困扰他的,只有钱粮和兵员问题了。

    面对这两个问题,朱高煦看向了孟章:“眼下已经是腊月,那些山中的女真人,可还忍耐得住?”

    “早就忍耐不住了!”孟章笑了出来,并说起这个月的成果:“自我们断了互市后,许多部落都难以养活那么多人口,从冬月以来,黑水城的哨骑每隔几日就能在四周遇到前来接受招抚的女真人。”

    “眼下,黑水城内已经有三千六百余户,预备役也招抚了三千六百七十二人。”

    孟章等着朱高煦的夸奖,可朱高煦却凝重道:“还是太慢了。”

    “慢吗?”孟章哑然,在他看来这速度已经不慢了。

    其实朱高煦也知道这个速度并不慢,只是相较于他的野望,这点兵马还是太少了。

    关外的女真人,说来说去也就几十万,听上去虽然很多,可他们生活在二百余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关外之地。

    这样的人口密度,想要把消息传递给每一个部落都十分困难,更别提招抚了。

    明末的清军之所以能拉出那么多女真人,主要还是明朝在之前的二百余年时间里,已经通过互市贸易将山中女真人都招抚设立了卫所。

    对于努尔哈赤而言,他只需要按照明朝设立的关外卫所位置去捕捉,就一定能碰上女真人。

    明末东北女真人口一空,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清军抓捕野人女真所致。

    例如雅克萨城,这座城原本是索伦人的一座大城,居住着两万多索伦人。

    结果黄台吉一声令下,八千索伦军惨败,两万余人被俘南下,雅克萨城被焚毁。

    多年后,等沙俄探险队到来时,他们干脆就利用旧雅克萨城的废弃材料,兴建起了新的雅克萨城。

    清军有前人种树,搜捕女真人十分容易,可朱高煦却是那个种树的人。

    这样的身份,注定了他想要做成这事是十分困难的,所以他没有追求制作更多的火绳枪,因为他现在都不敢保证自己能不能拉出三万军队。

    “明年开春后,你派人南下去找弗达哈,让他将东海一带的野人女真往黑水城带来。”

    朱高煦想到了弗达哈,那个两头吃的家伙。

    孟章听后也颔首表示知道了,随后起身让门口的两个兵卒收拾桌上残局,自己则是带人返回了黑水城。

    在他走后,朱高煦也回到了书桌后,继续自己的著书之旅。

    只是在他著书之余,他南边的熟人却也没闲着……

    (本章完)

(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靖难攻略不错,请把《靖难攻略》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靖难攻略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