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盖殿内,金石铺就而成的地板上,户部尚书茹太素仰面朝天就那样躺成了一个大字。
茹太素露出一脸解脱的表情,他的嘴角还挂着如释重负的微笑。
这个笑容看在其他大臣的眼里,更加显得格外凄凉。
围观的大臣们心中顿生兔死狐悲之感,徐达正在看好戏的时候,突然听见御座上那人点了自己的名。
“老臣遵旨。”徐达迈着四方步上前走了几步,用脚尖轻轻踢了躺在地上的茹太素两脚。
徐达黑着脸训斥道:“茹尚书,御前又哭又笑成何体统?还不快从地上起来。”
听到徐达的声音,茹太素这才睁开眼睛,一脸迷茫地看向四周。
“老朽这是到了阎罗殿吗?”
此话一出,人群中响起了一阵哄笑声。
“茹尚书真是好大的胆子,居然在这金銮殿上打起了瞌睡。”
“陛下面前倒头就睡,不愧是陛下盛赞的‘茹大胆’。”
……
朝堂上议论纷纷,听着台下传来的嘈杂声,朱元璋的眉头微微皱起。
黄狗儿一看皇上有要发火的迹象,心道一句“不妙”。
黄狗儿赶忙出声,喝止台下众人。
“陛下在此,还请诸位大人保持肃静。”
黄狗儿尖细的嗓音在殿内回荡着,大臣们一听才发现朱元璋还坐在上面,不约而同闭上了嘴巴。
朝堂顿时安静了下来,茹太素刚才在同僚面前出了一个大丑,他一脸愧疚直接跪在了地上。“老臣一时孟浪,刚才在君前失仪。老臣自知已无颜面对君父,求陛下开恩,让老臣乞骸骨吧。”
对于茹太素这样的传统读书人来说,出来混就讲究一个面子。对他来说在朝堂上丢脸绝对要比杀了他还难受。
现在茹太素已经回过味来了,刚才因为他的情绪太过激动才会误解了皇上的好意,皇上要是真的想要鸠杀自己又怎么会选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呢?
因为他的原因,闹出了一个天大的误会。茹太素自觉没了颜面在官场上混了,他现在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告老还乡。
可惜的是朱元璋并不会轻易让他如愿,在朱元璋看来,为人清廉正直的茹太素是他最喜欢的那一类官员。
朱元璋板起脸,沉声说道:“茹爱卿,朕刚刚才跟你说了‘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你给朕的回答是‘丹诚图报国,不避圣心焦’。”
“现在茹爱卿又要跟朕提告老还乡,莫非你刚才的话都是用来诓骗朕的?”
听到皇上质问自己,茹太素今日是哑巴吃黄连——心里苦啊。
茹太素跪在地上,湿红了眼眶。他的声音都带着哽咽,“老臣自从担任户部堂官以来,国库年年空虚,还连累了朝廷上下过得拮据,这都是老臣一个人的过错啊。”
朱元璋的生活虽然是历代皇帝中最为简朴的,但这一点都不妨碍他花钱方面是大手大脚的啊。
他现在有二十五个儿子,大明就有二十四个藩王,在各地新建的王府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还有逢年过节,宫里对王爷还有公主、王子、郡主的赏赐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大明现在是越来越强盛了,朱家的子孙们也过得越来越奢侈了。
在朱元璋看来,他打天下可是历尽了千辛万苦。
朱家子孙们维持奢侈生活所需要的银子理应由大明的国库来支出。
而且朱元璋还给朱家的子孙留下了一项特权,那就是永远都不用向大明的朝廷交税。
要是朱樉在场,一定会大骂老朱就是造成明末财政危机的元凶。
可惜朱樉不在这里,朱元璋自鸣得意,他给子孙留下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饭碗。
这些年,大明朝国库的现状就是一穷二白,对此,朱元璋这个罪魁祸首早就习以为常了。
他扯了扯嘴角,尽量让自己的笑容显得和蔼可亲。朱元璋朗声说道:“茹卿家,朕刚才问你话了,你怎么不回答呀?”
茹太素苦着脸,说道:“老臣年老体衰,在朝廷的公事上感到十分乏力。还请陛下另选贤能来接任臣的位置。”
茹太素的话,让朱元璋犯了难。他不是手里无人可用,而是他能信得过的人少之又少。
像管钱袋子的户部尚书这样重要的职位,朱元璋生怕会落到哪个贪官的手中。
到时候,要是鸡飞蛋打,没了银子。杀再多的头对他来说也无济于事。
朱元璋正在思考怎么挽留茹太素的时候,身旁一直沉默的朱标开了口。
“父皇,儿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听到太子朱标的声音,朱元璋说道:“大郎,你有话就直说。说错了,咱也不会怪罪于你。”
他低声说道:“父皇不妨选拔一名贤能的年轻官员来担任茹大人的副手,这样既能减轻他的负担,又不用担心会所托非人。”
朱标的话,让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标儿,近来可是大有长进。为父感到十分的欣慰。”
朱元璋又问起,“标儿你看,谁人可以担任我大明户部的侍郎呢?”
朱标弯下腰,恭敬地说:“山西按察司佥事郭桓为人忠厚老实,一直勤勉任事。儿臣觉得可以让他担任户部左侍郎一职。”
六部侍郎为正三品,一般以左侍郎为尊。
朱元璋点了下头,对朱标说道:“好,咱就依你所言。”
他转过头,对着台下的茹太素说道:“茹爱卿,朕刚才就说了‘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你今日是要让朕食言而肥不成?”
听到这话,茹太素吓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他不停摇着头说道:“老臣,老臣并无此意,还请陛下恕罪。”
朱元璋冷哼一声,“哼,谅你也没有这么大的胆子。朕念在你年事已高的份上,就不再计较你今日的君前失仪之罪了。”
“邵爱卿拟旨,山西按察司佥事郭桓升任户部右侍郎,让他专司户部大小事务,给茹爱卿减减担子。”
因为按察司佥事是正五品官员,为了稳妥起见,他还是让郭桓担任了户部右侍郎。
“微臣遵旨。”
华盖殿大学士邵质在底下奋笔疾书的时候,台下的大臣们一听这话就炸开了锅。(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