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君权神授

    “宗教?臣愚钝,请陛下示下!”李若琏一脸茫然的问。

    崇祯嘴角微微上扬:“朕的意思是把香皂送进寺庙,让那些出家人帮着卖。”

    李若琏更加茫然:“陛下,以京师这些寺庙为例,他们确实赠给香客一些香烛、佛珠之类的东西,但不是以卖的名义。寺庙毕竟不是商铺,但让他们卖香皂...确实有些为难!”

    “不不不,”崇祯摇头:“寺庙当然不能卖东西,但是你可以把东西卖给寺庙。”

    “以香皂为例,按照五十两一块的价格卖给寺庙,寺庙可以把香皂赠给那些上香的香客。当然了,只有捐献足够多香火钱的香客才能得到香皂。”

    “那些出家人介绍香皂的时候可以说此物是专门净化身体污垢,洗涤心灵的贡品。”

    “这样的话,朕的香皂卖了高价,寺庙也通过赠送香皂获得了高额的香火钱。”

    “互惠共赢!”

    李若琏整个人都惊呆了。

    这也行?

    当然行。

    崇祯深谙权贵们迷信的心理。

    其实不止权贵迷信,下至黎民百姓,上至一朝天子都迷信。

    何为迷信?

    这里的迷信不是盲目信仰崇拜的意思,而是信奉神仙鬼怪。

    信奉的原因很简单:对未知力量的崇拜。

    在古代,官职越高越迷信。

    最迷信是皇帝。

    哪怕崇祯这位信奉科学的穿越者不迷信,也得在别人面前装出一副迷信的模样。

    否则会影响统治。

    古代君王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搞出了君权神授的说法。始皇帝玉玺上刻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到了汉朝,董仲舒又在君权神授的理论上增加了天人感应的说法。

    天人感应强调皇帝是上天选择,如果皇帝有过失上天会降罪。这个理论完美的解释了国家兴衰的原因,饱受历代帝王推崇。

    君王这么说,老百姓能信吗?

    当然不会信!

    所以董仲舒又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办法。儒家受到重用,就要帮着皇帝解释君权神授的真实性。

    这就形成了完美的闭环。

    帝王:我,皇帝,君权神授!

    老百姓:真的吗?

    儒者:真的!

    帝王:你看,儒者的学问那么高,他们都信了,你们这帮大字不识的人为什么不信?

    儒者:君权神授,不能反抗!

    老百姓:好吧,我信了。

    古代帝王为什么抵触科学?

    因为随着科学的发展,很多之前无法解释的现象能解释出来了。

    这对于君权神授的皇帝是一个致命打击!

    还有,崇祯为什么一直没办新式学校?

    因为新式学校会触动传统儒者的利益。

    他们一旦反水,君权神授那套理论就行不通了。

    统治根基将会动摇。

    到时候内患可就不止流贼了,还有大明朝的士绅百姓!

    崇祯见李若琏有些发愣,询问道:“有问题吗?”

    “没,没问题。只是...臣在想如何把香皂卖给寺庙,毕竟不能强买强卖。”

    崇祯一脸认真地说道:“不准借僧录司的名义向强卖给寺庙香皂,这件事是私人的事,不能涉及朝廷衙门。”

    僧录司是衙门的名字。

    洪武十五年设立僧录司,归礼部管辖,掌管僧侣等相关事务。

    李若琏眉毛上堆满了愁云,但还是老老实实地说道:“臣领旨。”

    “对了,镇抚司的情报工作做的怎么样了?”

    “回陛下的话,总体来说并不乐观。”

    “建奴南下入关时,臣让一些死士扮作百姓故意被建奴掳往辽东。臣给他们的命令是活下去,等待时机。等反攻辽东时,这些人才会起作用。”

    “不过在真正启用之前,还得排除他们叛变的可能。”

    “李闯贼那边进展也十分不利,因为他们一直在流窜,就算有消息也无法及时传回来。不过臣已经向陕西、山西一带派了些人,他们会定期向朝廷传送西边的消息。”

    “献贼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

    “嗯?没了?”崇祯抬起眼皮,看向李若琏。

    李若琏有点慌,低着头快速思考刚才的话有无遗漏。

    越想越慌。

    因为他没想到有什么遗漏。

    这就麻烦了。

    就在李若琏慌神的时候,崇祯平静地问道:“敌人内部要安插细作,明军内部也要安插眼线。”

    “宣府的阎应元,居庸关的唐通,蓟州的高第,山海关的吴三桂,京师的刘文耀,还有黄得功,黄蜚,郑芝龙、郑成功,袁继咸,秦良玉...”

    “眼线可以是小兵,也可以是将领。平日里不需要他们传递消息,只需在关键时刻送出关键消息即可。”

    李若琏听闻后浑身一震,这位大明皇帝的疑心还是那般重!

    崇祯知道李若琏此刻心中的想法,笑着说道:“朕不是不信任他们,而是免得让他们遭受无端猜忌。届时一旦有人诬告,朕会在第一时间得知真假。”

    “多谢陛下教诲,臣明白了。”

    “退下吧。”

    ......

    二月二十二,福建泉州府安海镇。

    安平府门外,车水马龙。

    崇祯三年春,郑芝龙在安海镇筹建郑府,历时三年多完工,完工后郑芝龙给郑府取名为安平府。

    整个安平府占地一百三十八亩,规模宏大,比藩王府邸还要奢华。

    两个商人模样的人拿着拜帖来到安平府门外,对着门口的家丁深施一礼:“请问这里是郑府吗?”

    门口的四个家丁体型矫健眼神犀利,一看就是行伍出身。

    其中一个家丁右手摸着刀柄,皱着眉问道:“你们是什么人?有什么事?”

    “我们是北直隶的商人,我叫董辽,他叫董东,想拜见郑大人商谈通贩洋货一事。”

    家丁立刻说道:“我们老爷有令,最近军务繁忙,谁都不见!”

    两个商人对视一眼,其中一个商人从怀里拿出一个装着银子的布袋,连同手里的拜帖一起递了过去,并说道:“劳烦阍侍帮忙通禀一声,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不错,请把《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