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落定

    内禅不同于外禅,是君王传位于子弟。属于内部传承。

    但司马修业直接高声道:“几位殿下未免太过急切了?岂有为人子为人臣者如此逼凌君父?陛下如今已经应下,何必苦苦想必?”

    司马修业过去跟李源是旧友,也跟李家兄弟早就相识,又是宰相德高望重,因此他这一番话让兄弟三人一时间都没了言语。

    确实,李源是体面了,但他们兄弟三人确实是有点不太体面,显得太过急切了。

    李元徽也是听了司马修业的斥责之后,才缓过神来,不能把游戏规则整的这么粗糙直接。

    于是当即拱手作揖,“司马公所言甚是,是我等兄弟无状了。”

    李二和李三也当即低了下头,表示受教。

    司马修业也收了下音量,继续道:“几位殿下之意我等也明白,事已至此,陛下内禅已成定局,可我大唐是上邦大国,内禅这么大的事,不可操之过急,应当按照礼法,以全君臣父子的体面”

    “若不是司马公所言,我险些犯了大错,既如此,还请诸位宰相筹办此事,务必使内禅之事名正言顺,符合礼法。”

    李四也从善如流的说道,同时也等于是这些宰相全都绑上战车,那意思都别跑了,你说我着急了那可以,你来安排一个不急的。

    而作为大唐开国的重要功臣,在前燕就是一州刺史的司马修业也没有推辞,作为宰相之中排名仅次于裴弘德的直接把事情揽过来。

    “好,既然如此,我愿意总领此事,然事无巨细,还请几位殿下授我全权。”

    司马修业的意思很明白,你让我干可以,但这事就得听我的。

    李元徽甚至都没有等李二和李三同意,直接替这两人答应道:“既然如此,那就拜托司马公了。”

    随后拱手一揖,李二和李三见状也同样行礼。

    司马修业则坦然受之。

    等到兄弟三人全都走了,几个宰相之中资历最老,也是首相的裴弘德当即对司马修业下拜道。

    “我过去以为修业公虽然有治理天下,辅弼君王的才能,但确是因为与陛下旧交才能拜相,今天才知道修业公才是真宰相啊,危急之时能有奇节,甲兵在外还能痛陈利害,应期佐命,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裴某羞于居公之左啊.”

    裴弘德说出这番话之后,其他几位宰相也全都下拜。

    司马修业依然是坦然受礼,因为他值得。

    李家兄弟三人率领甲兵入尚书省,一众宰相无法阻挡这些事只能顺势而为,随波逐流。

    但如果真按照李元徽一开始说的,在秋天之前就迅速把禅位的事给办下来,时间上极为仓促,李源等于是直接被儿子们从皇位上赶下来了,这样这兄弟三人肯定是落下一个威逼父上评价。

    而一众宰相也自然是要被喷个狗血淋头,士林清议肯定是会说宰相无德,没有担当,放任几位皇子行不义之事。

    所以等于是司马修业这一番话,既救了兄弟三人的形象,也挽回了一些宰相们的尊严。

    还能让李源更体面的退场。

    所以司马修业能够坦然受礼,还是那句话,因为值得这一拜。

    第二日,司马修业跟侍中裴继一起入宫,求见李源。

    再三求见才见到李源。

    李源见到两人道:“这几個孽障就这么急着让朕逊位?”

    裴继赔笑了一声道:“陛下多虑了,我跟司马公今日来跟陛下商议此事,但却不也急在一时.”

    李源闻言面色稍缓,随后道:“司马公怎么看。”

    司马修业正色道:“陛下,臣以为禅位之事,已经是水到渠成了,陛下应该下诏,在年底正式禅位,明年元日,正好让太子登基,更改年号.”

    李源听完了有些意外,明年元日?这还有差不多半年呢!

    如果是这样来看的话,那这确实没的说,体面,真体面了。

    这么看起来,就不像是被儿子逼得不得不交出椅子,而是他真的因为年纪大了不能理政从而让太子接手。

    关键是,这皇帝位置,他还能再做个半年

    “公真社稷之臣也”李源也不由唏嘘道。

    司马修业则下拜道:“陛下谬赞,不能助陛下兼并四海,混一天下,是我的过失啊。”

    李源摇摇头,“司马公言重了,全赖公之斡旋啊”

    事情到这里了,他哪里还能不明白能有这个结果是谁的功劳。

    这个结果,已经是各方都能接受,且最为体面的方案了。

    翌日,门下省下诏,李源宣布将在年末禅位于太子。

    人在东宫的李二,呼吸急促,心情激荡,终于来了。然后开始推辞程序。

    “孤尚年轻,还需陛下秉国”

    按照规矩,三辞三让是最起码的。

    没有一次就直接应下的,宰相拜相都是如此,不能急不可耐。

    而东宫这边,一众属官全都松了一口气,李源宣布禅位太子,这就意味着他们熬过了最为艰难的时段。

    太子一旦登基,他们都是东宫旧部。日后前途必然光明。

    而晋王府上下,也并没有因此沮丧,因为李三郎告诉自己的亲信僚属们,攻伐荆州将由晋王府一系的人马主导,东宫势力和齐王府势会全力支持。

    于是,大唐帝国开始进入了新一轮的备战阶段。

    关中的府军各卫府所辖的折冲府,全都开始清点兵卒人数,军械存量,以及府库的粮食。

    兄弟三人也连续在东宫商议了好几日,将征伐荆州的战略部署形成了决议。

    晋王李玄庆亲自挂帅,以天柱上将军统辖诸部。率十万大军从关中出发,出武关进攻襄樊。

    此为一路。

    蜀中以益州刺史王尧,左骁卫大将军刘政会为帅,率军八万出江州,沿江而下进攻南郡,此为二路。

    江淮方面,以镇南大将军、水师大都督吕钦率巢湖水师、鄱阳水师以及江州军和江淮豪强部曲五万人,此为三路。

    另外洛阳方面,也会调集从洛阳和青州兖州以及南北豫州调集三五万兵力,出豫西通道走三从江夏出兵策应,此为四路。

    伐西魏之役,大唐动用的兵力将近三十万,其中有大量的水军。

    而与此同时,江淮、洛阳的长江和黄河沿线,齐王府势力几乎可以肯定需要同时面对两方面的进攻。

    关中方面,只留下数万兵力,但留下了大量的骑兵。同时秦州夏州凉州的边军并没有动用一兵一卒,全都留在防备突厥和北汉。

    目前已经有情报表明,北汉在跟突厥议和,并且准备结盟共同对付大唐。

    因此陇东和关中以北的夏州等地,是重要的防守节点。也是李二准备用来拦截突厥大军的预设地点。

    而李元徽也在七月初就启程,准备赶回洛阳。

    这次对荆州用兵,需要关东各州拿出十万左右的兵力,虽然是水师和二线队伍,但洛阳方面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头号对手北汉是不会放过这个战略机会。

    并且因为水路的便利,李三率主力出南阳之后所需要粮草,也全赖关东方面供给。

    也就是说齐王府控制的关东地区不单单是要出十万大军,还得出二十万人所用的粮食,并且还需要调集大量的民夫为这场大战买单。

    送行的酒宴放在了晋王府,皇帝陛下亲临,东宫、平阳公主府上下,昭德太子家眷,加上要离去的齐王和齐王妃。

    宴会上,擅长音律的晋王亲自打鼓,并且吹奏多种乐器,喝多的太子载歌载舞,皇帝和齐王亲自打着拍子应和着。

    厅堂里,全都是李源和太穆皇后的子孙。

    李源依旧命宫廷画师作画,绘成长卷,并且要一式多份,四房和平阳公主府各藏其一。

    几日后,李元徽踏上归途,结束了长安之行。

    李三郎驻马道旁拱手道:“四郎,拜托了。”

    李四同样立于马上,拱手回应:“三哥放心,有我在,粮饷不绝。”

    随后纵马而去。(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不错,请把《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