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有一个被儒释道三教都封神的人,这个人就是三国第一武将关羽关二爷。
从一介草莽,到一代名将,再到封神拜圣成为千古帝君,关羽造就了中华文化史上独一无二的奇观。
行走中华大地,乃至于在海外他乡。
随处可见关帝庙,可见关公信仰在民间非常广泛。
关羽不仅是一位历史人物,更是一个文化符号。
在中华文化中,关羽被视为义薄云天的代表人物,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人们,从而被广泛传颂。
“关羽,字云长,出生在河东郡,早年因仗义杀人后逃离家乡至幽州涿郡。”
“184年,关羽在涿郡遇上东汉朝廷动员各地豪强地主组织武装,共同镇压黄巾起义。”
“刘备和张飞正在当地聚众起兵,关羽在这里结识了两人。”
“三人志同道合,一见倾心,亲如兄弟。”
“后世传说,刘、关、张三人曾在桃园结义。”
“《三国演义》中结拜的誓词,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这虽是家言,但由于符合了动乱频繁的时代中下层百姓的心态,所以影响巨大。”
“后世好多农民起义,都效法结义的形式,来巩固队伍,加强团结。”
“三人组织了一支武装力量,参与了进攻农民起义军的行列,关羽也就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刘备起兵,参与镇压黄巾起义。”
“关羽、张飞担当他的护卫,是他得力的左右手。”
“刘、关、张带着刚刚组织起来的兵马,首先投奔涿郡的校尉邹靖。”
“黄巾军打到涿郡,他们配合官兵出动抵抗,首战告捷,立了大功。”
“接着,他们离开涿郡,前去投奔正在围攻黄巾首领张角的中郎将卢植。”
“因卢植遭诬陷被押回京师,他们便决定返回涿郡。”
“归途中,遇到黄巾军将军张角正在追击董卓。”
“关羽和张飞带领一支人马,突如其来地向黄巾军横杀过去,救了董卓。”
“195年,曹操奉迎汉献帝迁都许昌后,独掌军政大权,总揽朝政,皇帝成为傀儡。”
“196年,刘备被袁术、吕布夹攻,丢失徐州,关羽便跟刘备一起投奔曹操。”
“后于曹操围猎时,关羽劝刘备杀掉曹操。”
“但刘备此时认为当时的曹操是要匡扶汉室的,觉得杀了可惜,于是不从。”
“199年,刘备恐曹操猜忌,欲伺机脱离曹操控制。”
“趁右将军袁术溃败,主动请求跟大将朱灵前去截击。”
“曹操谋士程昱、郭嘉等认为,不该放走心怀叵测的刘备。”
“曹操立即派人去追,但已不及。”
“刘备杀死徐州刺史,周围郡县纷纷归附刘备。”
“刘备部队很快发展至数万人,又派使者与袁绍联盟,形成对曹操的严重威胁。”
“200年,曹操派军攻打刘备,刘备妻子被俘。”
“曹操接着攻陷下邳,迫降了关羽。”
“关羽战败被生擒,被带到许都,曹操待以厚礼。”
“后来,袁绍派大将颜良攻打东郡太守。”
“荀攸提出了声东击西的作战方略,曹操接受了荀攸的建议,亲自率军救援。”
“颜良仓促应战,曹操命关羽为前锋击之。”
“关羽望见颜良的麾盖,策马冲锋,刺死颜良于万军之中。”
“又拔出佩刀斩得颜良的首级,然后返还。”
“袁军将领无人能挡,白马之围被解,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
“在关羽尚未斩杀颜良之前,曹操非常欣赏关羽的为人。”
“为了知道关羽有没有久留的心意,叫张辽以私人感情来询问关羽。”
“关羽叹息他知道曹操对自己的厚爱,但他受刘备将军的厚恩,发誓共死,不可背弃。”
“他终不会留下,在为曹操立下功劳后便会离去。”
“张辽担心自己若是如实汇报,可能会导致曹操杀关羽。”
“于是,张辽叹息良久,终于意识到曹操是君父,自己是臣子,不能因为自己和关羽的兄弟情谊就放弃职责。”
“最终,张辽向曹操如实汇报了关羽的心意。”
“曹操因此称赞关羽,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
“曹操又让张辽揣度一下关羽何时离开,张辽深知关羽是知恩图报之人,于是为关羽担保。”
“曹操知道关羽会离去,反而重加赏赐,想要留住他。”
“但后来,关羽为曹军斩杀了颜良。”
“于是,关羽尽封曹操的赏赐,留书告辞,回到刘备身边。”
“曹操身边人想要追杀关羽,不过曹操认为各为其主而阻止。”
“关羽的这一段故事,民间称之为千里走单骑。”
“从关羽被擒到立功报曹,重新投奔刘备,这段经历始终口耳相传。”
“到《三国演义》,则形成了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单元。”
“曹操厚待关羽,小宴三日,大宴五日。”
“曹操赠袍,关羽穿于衣底,上用刘备所赐旧袍罩之,不敢以新忘旧。”
“曹操赠赤兔马,关羽拜谢,以为乘此马,可一日而见刘备。”
“关公斩颜良,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很少有人不知道这段故事。”
梁启超:关羽的封神之路,在于他身上忠勇仁义的品质。
南北朝的时候,陈文帝宣扬湖北的玉泉山有关羽显圣,后来的民间对关羽多有祭祀。
在隋朝的时候,天台宗第一次将关羽神化,封为护教伽蓝神,
北宋到南宋时期,关羽的身份有了官方的认可。
从侯到公再到王,一路加官进爵。
宋朝是個重文轻武的时代,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国土沦丧。
皇帝需要忠心勇武的人,关羽正好符合这样的身份。
历史上能凭借弱势武力威震华夏的人并不多,更何况关二爷还是忠心的代表人物,被神化是历史的必然。
明朝万历皇帝将关羽封为关圣帝君,从此开始,关二爷开始和孔圣人并驾齐驱。
崇祯皇帝封关羽为天尊,这个时候的关羽,是明朝皇帝需要的人。
从万历末年开始,盗贼四起,东北满人崛起。
皇帝需要一个能拯救江山的人,关羽又一次成为忠勇的化身。
而关羽的身上,有儒教的理学纲常思想,有道教羽化成仙的那种境界,被道教尊为护法之神,被儒家称为武圣人。
关羽在一次次的被需要着,身份也就一步步的提高。
清朝皇帝入主中原后,也希望大家忠心于政权,关羽是最适合的代表。
有民间基础,有历史渊源,关羽就被再次提升为关圣大帝。
古时候的人们做生意,经常需要走镖押运货物,需要大忠大勇的人维护押运财务。
既能打,也不能是内外勾结的人,于是关羽被很多做生意的人祭拜。
关羽的家乡,那里是产盐的地方。
很多靠盐致富的人,祭拜关羽,引领着晋商也一起祭拜。
久而久之,民间自发的行动,就成就了关羽的财神之路。
从一介草莽,到一代名将,关羽的成神之路,确实是关羽本身就是忠勇仁义的人。
不光后世如此评说,就连关羽的对手都佩服这样的人,后世的人又怎么能不佩服。
关羽是真正的英雄,是忠义的化身。
他一切的荣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历史的需要。
他自己的行为,成就了他的封神之路。
“200年,官渡之战爆发。”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
“曹操奇袭袁军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201年秋,曹操统军进攻刘备,关羽随刘备投靠荆州牧刘表。”
“至此,刘备脱离袁绍,获得发展自己势力的机遇。”
“从201到208年,刘备在这八年中致力于礼聘人才,扩大军事力量。”
“特别是在207年,他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
“关羽和张飞看到刘备和诸葛亮关系日益密切,心中不悦。”
“刘备察觉以后,就严厉批评关羽和张飞。”
“他有诸葛亮,就犹如鱼儿有了水,关羽和张飞就再也不表示反对了。”
“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南征刘备。”
“刘备军撤退到当阳长阪坡时,被兼程追来的曹操骑兵打得大败,去江陵的道路被曹军截断。”
“关羽率水军前去接应,保护刘备退到了夏口。”
“当年刘备在许昌,与曹操一起打猎。”
“关羽曾劝刘备乘人散混乱之际,杀掉曹操,以绝后患。”
“可能由于形势不允许,刘备没有答应。”
“这回在汉津会面,飘泊无依,关羽愤愤不平。”
“当年在猎场上,如果听了他的话,就没有今日的困厄之灾了。”
“刘备解释当时也是为国家着想,爱惜曹操是难得的人才。”
“曹操占领江陵后,气势更盛,大有吞没的刘备和消灭江东孙权之势。”
“这就发生了孙权、刘备联军大败曹操著名的赤壁之战。”
“十一月,孙刘联军在赤壁大破曹操。”
“关羽所率的一万精锐水军是刘备的主力,在这场战役中起了重要作用。”
“后人为突出关羽重义的特点,演义出了他在华容道上义释曹操的细节。”
“刘备联合孙权击败曹操后,曹操留曹仁等防守荆州。”
“211年12月,刘备入蜀助刘璋防御张鲁,张飞、赵云、诸葛亮与关羽共守荆州。”
“荆州包括南阳等七个郡,是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必争的战略要地。”
“赤壁之战后,曹操还占据着南阳郡和南郡的北部,孙权占据着江夏郡和南郡的南部。”
“所谓借荆州,就是孙权将自己占据的南郡南部借给刘备。”
“刘备取得益州的第二年,孙权便派诸葛瑾为使去跟刘备商量,要求把荆州南部的几个郡归还东吴。”
“刘备托辞拒绝,孙权就派去一批官吏,接收长沙、零陵、桂阳三个郡。”
“关羽坚决不让,将孙权派来的官吏全部轰了回去。”
“孙权一怒,马上派吕蒙率领两万兵马用武力接收这三个郡。”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可谓是一个神一般的存在。
关羽勇武无双,所向无敌,创下了许多传奇的故事。
三国时代以后,关羽逐渐成了猛将的象征。
到了宋朝以后,关羽更是被不断神化,成为了儒释道共同尊崇的武圣人。
然而关羽毕竟不是真神,犯过不少错误,而这些错误都是十分致命的。
关羽最后之所以败死,就与他所犯的致命错误有关。
关羽一生犯有四大错,错杀一人,错放一人,骂错一人,看错一人。
首先是错杀一人,作为万人敌,关羽可谓是杀人无数。
其中最著名的有两个,河北大将颜良和曹魏名将庞德。
关羽从荆州组织北伐,与于禁率领的曹军主力相遇。
其后,关羽利用地势,水淹七军,大败曹军,从而擒获于禁,斩杀庞德。
原本庞德是马超手下的猛将,后随张鲁一起投降曹操,从此对他忠心不二。
其后庞德随曹仁抵御关羽,曾一箭射中关羽前额。
庞德被擒后,关羽敬仰他的勇猛,希望他能归降。
然而庞德刚毅无比,反而大骂关公。
盛怒之下,关羽将其斩杀。
然而在他看来,关羽这样做实在是太急了。
要知道,庞德故主是马超。
如果关羽将其解送至成都,让马超招降他,恐怕蜀国将多出一名万夫不当的勇将。
然而关羽却直接把他杀掉了,实在可惜。
其次是错放一人,对于关羽来说。
曹操无疑是他最大的敌人,也是最大的知己。
关羽曾投降曹操,曹操对他信任有加,可谓有知遇之恩。
然而关羽最后还是挂印封金,重新归附了刘备。
在赤壁之战中,关羽负责断绝曹操的后路。
但是关羽念及旧恩,放了曹操一马。
如果杀掉或活捉曹操,未来的局势恐怕会有很大不同。
然而关羽最终还是选择将曹操放掉,导致曹操卷土重来。
而关羽之死,正是曹操与孙权的合力。
然后是骂错一人,关羽性格高傲,不能容人。
其中尤其看不惯孙权,关羽甚至直呼孙权等人是江东群鼠。
关羽所据守的荆州,地处魏、吴之间。
关羽不仅要用武力对抗魏国,同时也要用灵活的外交手段安抚吴国。
毕竟荆州处于江东的上游,对东吴的安全具有极大的威胁。
为了结好关羽,孙权曾想与其结为亲家关系,然而遭到关于的大骂。
说实话,关羽的确应该拒绝孙权的求婚。
但完全可以用更婉转的语气,而不是骂人。
关羽强硬的行为,最终得到的将是孙权的敌视。
从关羽骂人的时候开始,孙权已经对他起了杀心,孙刘联盟也产生了巨大的裂缝。
最后是看错一人,关羽大意失荆州,都要拜东吴名将陆逊所赐。
当时,孙权与吕蒙密谋夺取南郡,擒获关羽。
因此吕蒙借口有病,只身前往建业。
而吕蒙让陆逊接替自己,把守与关羽相邻的前线。
陆逊心思深沉,早就把关羽自傲的秉性看透了。
于是写信给关羽,信中以卑下的言辞写信吹捧关羽。
赞赏关于的功德,表示自己的仰慕,并且表示绝不与关羽为敌。
关羽读完信后,对陆逊更加鄙视。
于是撤去防备东吴的兵力,并全力北上攻打曹魏。
在关羽取得节节胜利的时候,陆逊不断在关羽后方侦查。
发现荆州防务空虚,且南郡守将糜芳与关羽不和。
陆逊见时机成熟,于是立即向孙权上书,要求讨伐关羽。
其后吕蒙白衣渡江,攻打南郡。
而糜芳不战而降,一如陆逊所料。
若非关羽看错陆逊,又如何会丢失荆州,也就不会有后面的身死。
“吕蒙夺得了两郡后,刘备急忙亲率五万大军,派关羽带领三万兵马到益阳去夺回那两个郡。”
“东吴的军队和关羽的军队都在益阳扎营下寨,彼此对峙。”
“此时,刘备听闻曹操攻下了汉中,急忙和孙权平分荆州,抵抗曹操。”
“在此同时,关羽设宴招鲁肃赴宴,想商议荆州之事,但被鲁肃指责。”
“赤壁之战后,据守荆州的关羽名为襄阳太守,而荆州的一些重镇还控制在曹操手中。”
“为了实现诸葛亮和刘备在《隆中对》中所筹划的跨据荆、益二州,完成统一大业的计策,关羽一直虎视襄阳。”
“214年,在刘备攻打雒城时,军师庞统中箭身亡。”
“刘备乃召张飞、赵云、诸葛亮入川支援,关羽驻守荆州。”
“刘备平定蜀地后,授权关羽掌管荆州地区。”
“关羽听说马超归降刘备,于是便写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武艺才干与谁人可以相比。”
“诸葛亮知道关羽气傲心高,于是回信马超可谓一代俊杰,但还不及您美髯公凶猛过人。”
“关羽蓄着一副漂亮的长须,所以诸葛亮称他美髯公。”
“看了诸葛亮的回信,关羽十分高兴,把它交给宾客幕僚们传阅。”
“215年,孙权知道刘备已夺得益州,希望取回荆州。”
“刘备却说当得到凉州时,便会把荆州交还。”
“孙权对此十分怨恨,便派鲁肃索要荆州。”
“孙刘两方的将领在阵前单刀会,据理相争但最终不欢而散。”
“孙权命吕蒙准备进攻荆州南部,鲁肃将万余人马牵制关羽,刘备从益州带兵回援。”
“时关羽号称有三万人马,自选五千精锐准备从上游渡河。”
“鲁肃派遣大将率领一千人前往关羽的对岸驻守,后方还有数路吴军正与鲁肃的兵马分道并进。”
“关羽认为东吴已经做好了开战的准备,就没有过河。”
“此时,曹操进取汉中的张鲁。”
“刘备便迅速和孙权修和,协议平分荆州。”
“即分荆州的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属于孙权,分荆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属于刘备,这就是三国史上著名的湘水划界。”
“鲁肃等人希望维持孙刘联盟,而吕蒙却秘密地告诫孙权。”
“关羽君臣狡诈,反复无常。”
“关羽之所以不敢东进,是因为有他这样的人。”
“他一旦战死,孙权无法抵挡关羽。”
“但孙权依然渴望北上进军徐州,遭到吕蒙的反对。”
“孙权并没有施行吕蒙的计划,而是调集了东吴全境的兵马进攻合肥,以至于合肥之战的东吴兵力明显超过了赤壁之战的东吴兵力。”
“而关羽在此期间,一直遵守湘水划界的协定,没有趁虚进攻东吴。”
李世民:关羽一生,起于微末,终至亭侯,可谓辉煌。
纵观关羽的一生,能够官至蜀汉前将军,汉寿亭侯。
最终名留青史,被人尊称为武圣,可谓成功。
但在关羽的一生中,有几个重要的特点。
一是,侠肝义胆。
关羽因仗义杀人,于是不敢在家乡居住,跑到了涿郡。
二是,忠贞不二,视名利如浮云。
当刘备占据徐州,被曹操打败后,关羽被曹操所俘。
在曹操俘虏关羽以后,就非常重视关羽,给予他偏将军的官职。
而当关羽在为曹操斩杀颜良以后,曹操更是给予了汉寿亭侯的爵位,对关羽可谓是厚待有加。
但是在关羽知道刘备的下落后,封尽曹操所赏赐的东西,去投奔刘备。
面对高官厚禄的情况,仍能够心怀旧主,可谓是忠心无二。
三是,傲上而不辱下。
关羽的一生,面对权贵从来不愿卑躬屈膝。
而面对百姓和士兵,却仁爱有加。
或许也正是其性格,为其最终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四是,兵法娴熟。
关羽在和于禁作战的时候,能够降服于禁,并且斩杀庞德。
虽然当时关羽得到了大雨的帮助,才会使得于禁所率军队都没了。
但是能够利用天时,本身就是优势。
而后,曹操更是摄于关羽的威望,想要迁徙许都要避其锋芒。
而曹操的谋士司马懿更是认为关羽名声太旺,孙权也不会高兴。
可以看出关羽的武功绝对是顶级的,要不然也不会让曹操和孙权这两大王者忌惮。
五是,败于傲慢。
关羽在夺获大胜曹操以后,孙权派人提亲,想让关羽将女儿嫁与自己的儿子为妻。
但关羽却大骂孙权派来的使者,说其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同时,关羽又经常轻视糜芳。
在其出征之后,因糜芳没有出兵营救。
不管当时仍是战争期间,应该团结一切力量而对他们好言相劝。
而是威胁糜芳,导致糜芳最后投降孙权,出卖关羽。
致使关羽失败,并且最终被擒、被杀。
最终,关羽以一个被擒杀的结局收尾,可谓是可悲可叹。
但是最终落得这个结局也是因为关羽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丝毫不顾及想什么说什么。
同时也由于关羽光明磊落,在被曹操擒获后。
却最终因为珍惜其才干,在其投奔刘备时,没有派兵追杀。
刘备在称王后,封其为前将军,真正处于蜀汉武将体系中的第一人。
“219年,刘备军与曹操军相争汉中,魏将夏侯渊被刘备大将黄忠所斩。”
“曹操亲提大军来争汉中,刘备据守。”
“赵云又在汉水劫去粮草,曹操无奈只得退出汉中,刘备遂占据汉中。”
“同年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任命关羽为前将军,黄忠为后将军。”
“关羽闻知黄忠地位和自己一样,愤怒地表示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接受任命。”
“使臣劝诫关羽,创立王业的人,所用的人不能都一样。”
“以前萧何、曹参和汉高祖年幼时就关系很好,而陈平、韩信是后来的亡命之人。”
“可排列地位,韩信位居最上,没有听说萧何、曹参对此有过怨恨。”
“如今汉中王因为一时的功劳,尊崇黄忠。”
“而在刘备心中的轻重,黄忠怎能和你关羽相比。”
“况且汉中王与你关羽犹如一体,休戚相前,祸福与共。”
“认为不应计较官号的高下,以及爵位和俸禄的多少。”
“我仅是一个使者,奉命之人,您如果不接受任命,我就这样回去。”
“只是我为您这样感到惋惜,恐怕您以后要后悔的。”
“关羽听了使臣的话以后,大为感动,醒悟过来,立即接受了任命。”
“而后关羽留南郡太守守卫江陵,自己率领大军攻打襄阳的吕常和樊城的曹仁。”
“关羽在交战之中,曾被魏将庞德射伤了额头。”
“曹操从汉中战场撤出后,立即派遣于禁督率七军三万人救援樊城。”
“此后,开始连下起了十余日的大雨。”
“关羽利用汉水暴涨的机会水淹七军,然后乘船攻之,进而逼降于禁、擒获庞德。”
“关羽欲任用庞德为将,但遭到拒绝,于是斩杀庞德。”
“至此,救援樊城的魏军全军覆没,曹仁驻守的樊城也岌岌可危。”
“关羽的军队乘船临樊城,围城数重。”
“同年十月,自许都以南的诸多山贼纷纷叛上作乱,归附关羽,为关羽的支党。”
“甚至连曹魏的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也投靠了关羽。”
“此时,关羽的声势一度威震华夏。”
“219年末,曹操亲自征讨关羽,关羽于是撤围退走。”
“然而关羽的船只仍据守沔水,去襄阳的路隔绝不通。”
“起先,孙权曾派人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
“关羽辱骂来使,拒绝结亲,孙权十分恼恨。”
“关羽素来善待士卒,但对士大夫们却很骄横。”
“糜芳素来厌恶关羽的轻慢态度。当关羽领兵出征时,负责供应粮草军需的糜芳不悉心救助关羽。”
“关羽放出话,回去之后,就惩治糜芳。”
“糜芳听闻后,恐惧不安,孙权暗中派人去诱降糜芳。”
“孙权命吕蒙为主帅偷袭荆州,并亲自率军为后援。”
“荆州重镇江陵守将麋芳,因与关羽有嫌隙而不战而降。”
“此时关羽得知南郡失守后,立即向南回撤。”
“回师途中,关羽多次派使者与吕蒙联系。”
“吕蒙每次都厚待关羽的使者,允许在城中各种游览,向关羽部下亲属各家表示慰问。”
“有人亲手写信托他带走,作为平安的证明。”
“使者返回,关羽部属私下向他询问家中情况。”
“尽知家中平安,所受对待超过以前。”
“因此关羽的将士都无心再战了,士卒渐渐溃散,退至麦城。”
“219年12月,关羽率十余骑出逃,一路突围。”
“遇到马忠的埋伏,被擒。”
“关羽在北伐之前,曾经梦到猪在啮咬自己的脚,自知不祥。”
“到了年末,关羽果然被吴将吕蒙部下所杀。”
“孙权将关羽首级送给曹操,曹操以诸侯之礼将其安葬于洛阳。”
“同时孙权则将关羽身躯以诸侯礼安葬于关陵,蜀汉在成都为关羽建衣冠冢。”
“因此民间也称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关陵,魂归故里。”
苏轼:三国最受欢迎的武将,竟然落得这个下场,真是可惜。
上次观看的电视剧《三国演义》对这一段的刻画也极其细腻,尤其是后面关羽被活捉到身死,简直令人揪心难受,
可以想象得到,高傲无比的关羽被擒到被杀,是有多么的无奈和凄惨。
关羽被擒后,孙权并没有马上杀他,因为杀关羽可不是一件容易决定的事。
如果杀,肯定会跟刘备彻底闹翻。
不杀,又难消自己心头之恨,留着关羽也是后患无穷。
孙权思考了很久,始终有些摇摆不定。
最后还是在一众手下劝谏后,这才对关羽起了杀心。
如果说被擒后立刻就被斩杀,对关羽这样的武将来说,战死沙场也未免不是一个很好的归宿。
但是被擒后,却要等待孙权来决定自己的生死。
在等待命运审判的这段时间,可以想象关于内心是多么的悲凉。
要知道,就在被擒几个月前,关羽才刚刚走上人生巅峰。
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令天下为之震动。
就连北方的王者曹操,都被震慑得想要迁都避祸。
然而就在关羽这人生巅峰时刻,自家后院却起火了,瞬间从人生顶点坠入了无尽深渊。
关羽不怕死,但是他非常不甘心。
此生最鄙视的就是孙权,现在竟然成了对方的阶下囚。
关羽看不起孙权,孙权也同样非常不爽关羽。
先不说关羽单刀赴会那么嚣张,得知关羽看不起和自己结为亲家,孙权非常气愤。
虽然孙权异常震怒,但作为江东明主。
肯定不会因为一己私恨而不顾大局,去杀关羽。
毕竟当时天下还是曹魏一家独大,而且荆州已经拿下了,这个时候没有必要非得杀关羽和刘备结仇。
但不能只简单地看表面,要明白两个关键点。
一是东吴有预谋的要擒获关羽,二是援军见死不救。
吕蒙曾明确跟孙权讲过如何擒获关羽,所以孙权出兵荆州并非临时起意,而是计划好了要擒获关羽。
关羽打了败仗之后,马上撤离到麦城,身边的兵卒基本上已经跑散了。
然后孙权下令截断关羽的退路,在途中擒获关羽。
关羽兵败后,一边派人求援,一边不停地逃跑。
关羽从兵败到被擒中间隔了好些天,援军日夜兼程是完全可以救下关羽的。
但援军找了个借口,并没有发兵救援。
关羽傲慢,除了刘备和张飞,瞧不起任何人。
不管是敌人还是自己人,基本都被他得罪了。
他认为关羽之败根本还是自己造成的,以至于最终载在了自己人手上。(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