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牛牛也怕降温

    煤炭涨价一事,赵扶光是从沙溪乡几个村干部的口中得知的。

    三天前,他从财政局局长薛广那里取得了一部分经费,标注作用是为了给沙溪乡的牛产业扩建一个大型公告栏区域。

    牛产业是沙溪乡的主要经济支柱,在当地已经积累了不少产业历史,发展至今,沙溪乡算是擦亮了牛产业的名片。

    可以说,全县的牛肉和牛奶,都是从沙溪乡本地运出去的。

    甚至还有外地的商户,专程来沙溪乡买牛。

    只是,由于地理原因,沙溪乡一直以来都只注重畜牧生产,从未考虑过扩大市场规模。

    为了能够给产业注入转型活力,沙溪乡的一众村委干部,集思广益,推出了一项将牛产业商业化的改革计划。

    为了落实计划,前不久沙溪乡已向县农业局争取了一笔项目经费,作用于兴建牛产品交易市场。

    赵扶光并不知道村委为这个计划争取了多少钱,但他隐约估算出大概的数目,将近得几千万甚至上亿。

    这个经费数额,看似十分高,但对比沙溪乡的计划本身,赵扶光觉得这钱还是给少了。

    毕竟沙溪乡的市场计划,涵盖多个层面。

    除了建造一个比足球场还要大的交易市场之外,还得修四条能够提供交通便利的路。

    有关这个计划,县里的两大官员,秦璐与齐宏,都抱着支持的态度。

    主要原因是,两人都对沙溪乡的牛产业抱有相当高的期待。

    甚至,沙溪乡的村干部为了能够向县里争取经费,提出一桩承诺,市场建好之后,村委可以保证每年最低产值保守三十亿。

    年产三十亿什么概念?

    要知道,定山县2012年全县的生产总值才一百亿左右。

    除县城外,全县总共有十一个乡镇,而沙溪乡承诺的三十亿,几乎占了去年的三成总值。

    且不说,这个承诺能不能实现,就单凭沙溪乡村委的这份勇气与担当,县委就应该花钱支持。

    当然,县委也不是金矿,能给钱的还是太少了。

    本来沙溪乡是争取两个亿的经费,但最终,县委似乎只给了一亿不到。

    拿到不足预期的经费后,沙溪乡的村委干部虽然十分沮丧,但也没有特别气馁,他们一次次将预算一压再压,取消了一部分美化市场的项目,只注重交易市场的建造以及修路的费用。

    但有一个地方,他们绝对不能省略。

    那就是推广!

    考虑到推广问题,沙溪乡村委便请求县宣传部部长周峰的帮助。

    周峰对此也抱着支持的态度,不过他没有什么头绪,只能推荐他们去找赵扶光。

    当沙溪乡的村干部小心翼翼提了部分推广需求后,赵扶光二话不说,直接答应了。

    赵扶光的爽快,让村干部意想不到,他们犹豫着坦白,他们能给的推广经费不多,希望赵扶光理解。

    赵扶光对此讪讪一笑:“没事,你们能给多少就给多少,反正我在县财政局里面还存有一点经费。”

    经过讨论后,赵扶光决定给沙溪乡拟定的推广计划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利用档案局的县志网站,发布有关沙溪乡兴建牛产业市场的图文内容,再让陈言的青年报帮忙推广。

    二是在定山县县城各个热门地带以及高速路段修建广告牌,让外界知道沙溪乡的交易市场。

    三则是在沙溪乡即将兴建的交易市场外围,扩建一个大型公告区域,除了提供市场买卖向导地图之外,还能给买家普及牛产业文化。

    沙溪乡村委对赵扶光的推广计划极其满意。

    于是,敲定推广计划后的第二天,赵扶光便带着唐莉以及几个下属,来到沙溪乡的养牛场了解实际情况,以便研究当地文化,继而设计出合适的推广文案。

    接待赵扶光他们的,是沙溪乡的村委主任范学兵。

    一见到范学兵,赵扶光就晓得他绝对是一个好官。

    毕竟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身材又矮又瘦的范学兵,是踩着一辆老式单车过来的。

    范学兵把单车停到路边,跟赵扶光寒暄了几句,随后便跟几个村干部一起,领着赵扶光等人参观各个养牛场。

    说是养牛场,实际上就是几个牛棚。

    范学兵一边带领参观,一边介绍说:“别的不说,我就说实际情况,赵局长你别觉得我夸张,咱沙溪乡境内,类似的棚子高达一百六十多个,每个棚子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头牛,有肉牛、种牛还有奶牛,几乎样样齐备。”

    赵扶光仔细听完介绍,旋即疑惑反问:“我之前了解到,你们是计划建造一个八千多平米的交易市场,以目前牛的数量,八千多平米好像不太够吧……”

    “这有什么办法呢?”范学兵无奈苦笑,“我也想建一个八万平米的市场,但关键是县委有这个钱才行啊。”

    赵扶光略显惆怅,并未回话。

    范学兵接着胸有成竹道:“纵然面积不够,但我觉得吧,县委能以实际经费支持建造市场,我就已经很满足了,虽然八万平米是建不起来,但八千平米也足够了,反正到时等市场建好后,我们也不需要把所有的牛都运到市场里,只需挑一部分牛,轮流拉去市场展览,能卖就卖,不能卖就换一头,反正时间有的是,只要咱的牛质量好,还愁卖不出去吗?”

    赵扶光讪讪一笑,不过随后,他眉头一皱,注意到一个蹊跷的细节。

    每次参观完牛棚后,范学兵都会吩咐村干部把棚子的门给关了,这让赵扶光怀疑,牛棚里莫非是有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

    赵扶光犹豫着该不该说,最终他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疑惑,问出了口:“范主任,还请你原谅我求知心切,我不理解,牛棚的门为什么要关呢?把门打开,有利于通风,改善牛棚的空气条件,不是吗?”

    范学兵被问的愣了一下,继而苦笑:“赵局长有所不知,如果换作平时,我们牛棚的门是不用关的,毕竟也不怕偷不怕抢,但现在不一样,冬天到了,天冷着呢,加上煤炭涨价,我们要是不关门,冷空气跑进去,很容易把牛给冻感冒的,你没养过牛,你不知道,牛一旦着凉,许多症状都很难处理的,甚至部分奶牛一旦遭遇冷空气,就挤不出奶了。”(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官场:仕途风流不错,请把《官场:仕途风流》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官场:仕途风流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