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统一国家体系的重建

    第一节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北周武帝平定北齐,初步统一北方;

    2.北周末年,统治集团分裂,政治大权落入外戚杨坚手中,依次剪灭三方叛乱,诛杀试图反抗的宇文氏诸王;

    3.公元581年,杨坚代周称帝,建国号隋,都长安,建元开皇,是为隋文帝;

    4.开皇二年(582年),败突厥,开皇四年(584年),突厥受诏书,向隋称臣;

    5.开皇七年(587年),征后梁,其主萧琮入朝,结束了这个傀儡政权在江陵的统治;

    6.开皇九年(589年),隋军攻破建业,俘陈后主,南陈亡,.

    意义:

    至此,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持续了270余年的分裂局面,重新归于统一。隋朝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为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和繁荣奠定了基础,中国历史的又一个统一发展的新阶段开始了。

    原因:1.北方已定;2.经济恢复与发展;3.南朝政治**,战备不严;4.北朝相反。

    第二节隋朝基本国家制度与政策

    一·国家机关和制度体系

    1.官制:㈠.废除北周六官制度,设置职官;

    ㈡.中央:①.三师、三公地位尊崇,不置府属,为荣誉虚衔;

    ②.秘书省掌图书典籍;

    ③.内侍省侍奉宫掖,委以宦官;

    ④.三省制----------真正的中枢权力机构,是隋代中央官制的核心:

    Ⅰ.内史省:决策机关,掌出纳帝命,起草诏敕;

    Ⅱ.门下省:审议机关,掌进规献纳,纠正违缺;

    Ⅲ.尚书省:执行机关,掌军政庶务,敷奏万机;--------下设六部:吏、礼、兵、度支(民)、都官(刑)、工部.

    意义:隋代中央机构中三省六部制度的确立:

    A.一方面顺应了魏晋以来中央机构变化的趋势,使政府职能部门地位突出,职责明确;

    B.另一方面又反映了现实政治的需要,分解了决策、审议、执行之权,使三省互相牵制,加强了皇帝对中央决策机构的控制能力;

    隋代厘定以三省六部制度为核心的中央职官制度,对唐代乃至以后各朝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㈢.地方:废除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炀帝时为郡)、县两级制.州设刺史,县置县令.

    意义:这一调整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机构臃肿、效率低下之弊,简化行政层次,提高了行政效率.

    2.选官制:废除曹魏以来的九品中正制,选官之权尽归中央吏部&废除州县长官辟本地士人担任僚佐的旧制,罢州县乡官.

    ①.把州县僚佐的任命权收归吏部;

    ②.规定州县僚佐回避本郡,任期三年,不得连任;

    ③.建立科考制度,地方长官年终到中央“朝集”,汇报工作;

    ④.中央派使臣巡视各地,考察政治得失.

    意义:上述措施改变了地方豪强把持地方政务的局面,是对氏族政治的致命打击,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兵制:沿用府兵制度,对军队指挥系统及兵役制度进行重大调整:

    ①.中央:设十二卫,直辖于皇帝,统领全国府兵;

    ②.地方:改骠骑、军骑府为鹰扬府,由品级较低的郎将、校尉、担任军府长官;

    ③隋文帝改革府兵制

    A.双籍------府兵于军籍之外,还列入州县户籍,从事生产,改变了前代兵民分治的现象;

    B.军民合一,平时事农耕,每年轮番到京师守卫宫禁,战时奉调出征;

    ④.罢山东、河南、北方缘边之地的军府------军府集中于关中,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意义:加强了皇帝对军队的控制,改善了军队的管理,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4.法制:①.删减北周部分残酷刑罚;

    ②.开皇元年(581)&开皇三年(583)修改刑律,开皇三年(583)《开皇律》,大业三年(607)《大业律》;

    ③.“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八议”:议亲、故、贤、能、功、贵、勤、宾.

    5.官吏选拔制度:①.废除九品中正制-------官吏的选拔和任用不再受门第的限制;

    ②.开皇七年(587)诏诸州岁贡士三人,到中央参加秀才、明经两科考试,正式设立每年举行的长贡之科;

    ③.隋文帝时,采用官吏举荐用人之法;

    ④.隋炀帝时,大业三年(607),保留秀才、明经科的同时,新设进士科,专门以试策取士;------这使科举考试走上了制度化的轨道,逐渐成为考选官吏的一种主要制度.

    意义:这种制度为庶族地主出身的士人开辟了参政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成熟,加强了君主对官吏选拔的控制,有助于加强君主**的政治体系.

    影响:隋朝采取的上述措施,符合历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对于实现和巩固国家的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典章制度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社会经济制度与政策

    1.调整均田制:

    A.自诸王以下至于都督,给永业田(100顷----40亩);

    B.职分田:京官(5顷----1顷)&外官;

    C.公廨田:官署,以供公用;

    D.百姓授田:遵北齐之制(人死:露田交还国家,永业田传子孙)

    露田

    永业田

    丁男(18----60岁)

    80亩

    20亩

    丁女

    40亩

    奴婢(300----60人)

    同良人

    耕牛(4头)

    60亩

    朝代

    年龄

    北魏

    15----71岁

    北齐

    18----65岁

    隋

    18----60岁(21----60)

    唐

    21----60岁(18----56)

    特点:隋代均田制在授田对象和数额方面的调整显著

    A.百姓成丁、入老的年龄;(入老年龄的提前,是在人口增殖、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形势下,缩小授田范围的措施)

    B.隋初授田妇人、奴婢,炀帝时取消授田&免除课税;(取消对妇女的授田,缩小了授田范围,有利于缓和土地紧张的矛盾;取消对奴婢的授田,适应了奴婢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下降的趋势,但深层原因是土地不足)

    C.贵族官僚按品级授田;(保证贵族官僚最大限度的占有土地)

    意义及影响:

    A.均田制实际上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土地平均分配制度,而是在国家掌握大量荒地的前提下,对土地占有通过限额进行有限调剂的制度。

    B.它通过规定土地占有的最高限额,缓和土地荒芜与农民土地不足并存的矛盾,防止土地过分集中。

    C.均田制的推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保证国家税收。

    田制推行:北方:均田制

    南方:南朝以来的大土地所有制

    2.赋役征收:

    A.丁户:

    开皇二年

    开皇三年

    开皇十年

    租调力役

    每年一个月

    20天

    民年50,免役交庸

    纳租

    一夫一妇纳粟三石

    纳调

    桑田:绢一匹,绵三两;麻田:布一端,麻三斤

    绢减为二丈

    B.单丁&奴婢:纳半数

    C.依令不受田者不课

    纳庸代役的规定和租调徭役的减轻,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3.户口:保闾制度

    A.县以下:五家为保,五保为闾,四闾为族;置保长、闾正、族正;

    B.京畿以外:置里正、党长;

    保长、闾正、族正、里正、党长分级负责检查户口。

    ①.“大索貌阅”:开皇三年,隋文帝下令在全国整顿户籍,检查隐漏户口,要求各州县按照户籍上注明的年龄大小,逐户进行核对,此即“大索貌阅”。

    ②.“析籍”:亲属关系在堂兄弟以下的,一律分居,另立户籍,以防容隐。

    ③.“输籍定样”:由中央把划分户等的标准即“定样”颁发到各州县,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派人到乡村去,以500户或300户为一团,根据“定样”确定户等上下,载入簿籍,当做征发差役、收缴赋税的依据(“输籍定样”的推行,防止了长吏、豪强肆情徇私,户等划分不实的情况。加上从轻制定赋税,大量依附于豪强做佃客的“浮客”,愿意离开豪强,成为国家的编户。

    “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的实行,使得国家控制的户口数和力役、赋税额大大增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增强了隋朝的国力,为隋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三.隋朝经济的繁荣和大运河

    1.农业(表现):

    A.农业人口的激增:“输籍定样”&“大索貌阅”——漏户;人口增殖(社会安定)

    人口的增加为农业的生产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了土地的开垦,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B.垦地面积的增加;

    C.仓储丰富:官仓&义仓;

    2.水利工程的修复和建设;

    3.手工业的进步:纺织、造船、制瓷业;

    4.货币:开皇元年(581年),隋统一货币,铸新的五铢钱——解决了周齐以来货币名品甚众、轻重不等的问题,便利商品流通。

    5.开凿大运河:

    为加强对南方的控制,沟通南北交通,转运东南财富,隋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河道,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交通的大运河:北起涿郡,南达余杭,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全长4800余里,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形成了西通关中,北抵华北,南达太湖流域的广大通航范围,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运河是隋代国家统一的产物,它适应南北经济交流的需要,加强了南北的联系,对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巩固国家的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农民大起义与隋朝灭亡

    1.农民起义:

    A.原因:a.农民与贵族地主间的矛盾;

    b.炀帝暴政:举国就役,大兴土木,征高丽;

    c.天灾:水灾、旱灾;

    B.大业七年,王薄占据长白山起义.——农民起义军的迅速发展,沉重打击了隋王朝的统治,并促使隋王朝统治集团内部矛盾表面化。

    C.意义:岁末农民大起义从公元611年王薄首举反隋义旗,到624年辅公祏兵败被杀,前后经历14年,义军总人数约达300万,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它推翻了隋朝的残暴统治,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同时,农民起义军“得隋官及氏族子弟,皆杀之”,使贵族、官僚、门阀士族等特权阶级遭到了沉重打击。在农民战争中,许多奴隶、部曲、佃客挣脱了套在他们身上的枷锁,获得了解放。隋末农民大起义所引起的这些变化,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2.隋朝灭亡:

    A.617年,太原留守李渊攻下长安;

    B.618年,隋朝禁军将领宇文化及利用关中士兵思归情绪,在江都发动兵变,缢死隋炀帝,胁迫江淮军队和关中禁军北上。隋朝灭亡。

    ;

(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窃隋不错,请把《窃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窃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