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3.10

    炎炎烈日和知了的叫声宣誓着夏日的到来,随着小摊儿生意越来越好,也使得文世明越发的疲惫。平日里只有自己加工制作小吃,李群做了一两次味道竟和文世明做出的差了一大截,无奈文世明只好担起了“大厨”的重任,但是文世明很快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劳苦的工作中,早上六点到晚上收摊,最多也只有一个多小时的休息时间,而这一个多小时也是在销售的过程中的忙里偷闲。夜市摆小摊儿的难处是没客人来会发愁,来了客人更让文世明发愁,喝酒的人们时长坐到凌晨四五点钟才会离开,虽然两人都很年轻,但长久下来也使人每天在昏昏沉沉中度过,经过一天严重的疲惫,根本没有心思去琢磨怎么把事业发展起来。在身体极度疲惫的情况下,大脑给身体发号的指令似乎只有休息、睡觉…,而一切的思想意识上的思考都毫无生存空间。很快文世明意识到这一点,这样每天确实可以赚些散碎银两,若是说自己想要向老刘一样生存下去的话…当然这样发展下去应该是毫无疑问,但如果自己要更好的生活下去,指望这点钱想要摆脱现状无疑是天方夜谭。思谋良久最终文世明和李群谈妥,无论如何在每周的周一要休息一天,选定周一当然也是在经营的过程中发现,周一是客人最少的一天,文世明要利用这一天好好懒在床上睡一觉,充分的放松自己的大脑和身体,没有意外的情况下,在这天两个人要探讨一下未来的发展,《良品兔头》要走到什么地方,又能走多远。这种做法用现在的流行语叫“复盘”,但是用当时李群的话讲是:文世明这个龟儿子,自己想要睡觉还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夏日的到来意味着两个年轻人的生意会更加红火,也会更加的赚钱。店里一摊子、广场一摊子使得两个年轻人忙的不亦乐乎。由于文世明知道了有潜在的情敌,所以与李晶之间的通话和送的礼物也比平日要多不少,文世明向来是不在乎花钱的主,李晶明白文世明的心里想法,这样的做法却给李晶带来不少的心里压力。他明白自己男友要创业,创业就离不开钱,可她更明白文世明对自己的爱。两个人都各自承受着自己的心里负担,岳军这几番折腾下来没有让李晶对自己心生爱意,却让原本相爱的两个人感情更加亲密,这样的结果在高彤彤心里却说不出是喜还是忧。

    这天轮值文世明到广场出摊儿,李群呢则在店里,一方面为附近邻居打包销售,一方面也照顾着店里的几张小桌子。文世明推着流动小车到老刘摊位旁边摆弄起来自己的小桌小凳。老刘也保持着一如既往的热情帮助文世明摆摊儿。当然这种热情有几分来源于两个人的关系,也有几分来源于文世明小摊儿所售卖的和自己没有一丁点的冲突,而且生意还不错,在两个人的相互影响下老刘的营业额竟多出20%左右,一番摆弄后老刘乐呵呵的说:“世明,听说你门出租屋里当店开起来了?怎么样,这阵子没少赚吧?”此刻文世明心里不好定义什么才叫赚了不少。要说这目前的经济效益虽然在摆摊儿来说是不少,但是自己的目标显然不是安于现状,只好干笑一声答非所问的说:“刘哥,我们要向您一样,让着附近人们都知道是几十年的店,那才有赚头呐!”老刘老婆接话到:“小伙子,这赚钱呐没个数,够花就行!”话说的一半老刘看着远处走来一伙人,便打断自家老婆的话,和文世明小声的说到:“世明你看,这三毛一伙人又来了!”文世明顺着老刘的目光转过去看去,除了三毛还还有四五个人,不过看上去比三毛似乎神气一些,于是开口问老刘:“刘哥,三毛一起的那几个人都是干什么的呢?”老刘小声的说到:“你看那个最前面走路左摇右晃的,那个是他们老大,叫范卫东,范卫东旁边的应该算作他们老二吧,叫贺玉飞,其余几个也都类似于三毛的角色,不过这个范卫东和贺玉飞两个人比较讲义气!”听到这里文世明忍不住又回头看了看几人,仔细看到范卫东一直通着电话,走路并不向老刘说的左摇右晃,在文世明眼里反而有些潇洒的样子,另一个叫贺玉飞的不知在和旁人说着什么,不住的在哈哈大笑,没一会功夫几人走到老刘和文世明面前,这是文世明第一次见到这一伙人,心里说不上什么好坏的感觉,但是也感到什么害怕。几人走来只有三毛瞪了一眼文世明,其余几人并没有搭理这个陌生的小伙子。范卫东一边通着电话一边和老刘说到:“老刘,烤串、准备啤酒,一会兄弟们过来喝酒!”老刘连忙热情的点着头说:“放心东哥,你们先忙着,我这就准备!”说罢一伙人有说有笑的走了,文世明一脸疑惑的问到:“刘哥,这些人是当地人吗?”老刘边烤着串儿边说:“应该不是当地人,这地方复杂的很,有好几个帮派,这一代应该算是他们的地方,不过他们相对还算是讲究一些,对了,还有群子老家那里的川帮呢!”文世明听到帮派一说,感觉像是在电视剧里才有的称呼,又问到:“那这些人每天做什么生意呢?”老刘思索一阵说:“那个三毛,也是在东哥的关照下,向咱们收点什么管理费的小钱,但好像他们并不是一伙,其他人是从来不出面做这些事情,至于平时做什么我就说不好,可能做什么看场子、收账、赌博的吧,具体我也不太清楚!”说罢看向文世明的摊位接着开口到:“世明,一会你也给他们也准备点吃的,有什么你自己看着安排点就行!”文世明看着忙碌的老刘点了点头,老刘接着又自顾自的说到:“这伙人吧,他也说不上是好还是坏,要说三毛收点费用吧,你看我们这附近什么卫生费、管理费的也没人再收过,可能也是他们摆平这附近的管理员,而且东哥他们吃东西从来不会赖账,当然除了三毛!”听到这里文世明竟然从心底泛起了一丝好奇的敬佩之情。

    一个多小时候范卫东一伙人才来到老刘摊位前坐下来,似乎并没有刁难谁的意思,只有三毛咋咋呼呼的说:“老刘,烤的串儿呢?赶紧上来,还有让你侄儿也来一些下酒菜!”老刘应了一声便把早已准备好,正在文火上温着的肉串儿给几人送去,还顺便和自己老婆说了句快给东哥上啤酒。文世明也很识相的把自己的小吃每样各准备了一大盘,给一伙人送了过去。看着眼前一桌桌的客人,文世明心里不由的泛起了些许自卑:看看人家的生活,每天有酒有肉,不胜潇洒,自己什么时候也能有真正的生意,真正的成为人上人呢?最起码要让人们尊重自己,虽然自己是靠着劳动所得并不丢人,但是年轻人的心总是想着能体面的把钱装进口袋,哪怕是像眼前的这位东哥一样。饭桌上人们的称呼可以证明他的身份。范卫东大概一米八的个头,高出文世明不少,留着寸头,脸型消瘦,弄弄的眉毛,长相有种痞帅的感觉,老刘叫他东哥显然是出于社会地位或者是身份,因为这个“东哥”看起来并不比自己大多少岁。看着几人谈笑风声文世明想到:自己在滨海没什么朋友,管他什么社会三教九流,谁又知道机会在哪?既然自己选择了不去上学就要扩张自己的交际圈,不能一直困在这摆地摊的圈子里。想到这里文世明看了看一伙人的桌子上兔肉基本吃完,便拿了一盘兔肉自己又到满一杯啤酒走向范卫东面前,范卫东看着陌生的年轻人,端着自己刚吃完的兔肉便知道怎么回事,文世明虽然在滨海像土老帽进城,没见过什么世面,可是由于自己家庭原因和自己在镇里多少也见过一些世面,应付这帮人不能说游刃有余,却也不会怯懦,看到东哥的目光也看向自己,文世明面带微笑的说到:“东哥,看大家兔肉吃的比较快,我再送大家一盘,这都是自己亲手做的,哥哥们放心,保证干净,绝对没有隔夜的货!”眼前的东哥并没有搭话。贺玉飞,个头略低于范卫东,身形也稍胖一些,他眯着眼看了看文世明摊位上写的字念了起来:“良心食品良心做、坚决不卖隔夜食!”念完之后又看向文世明到:“小兄弟不错,做的东西味道也好,你看兄弟们基本都吃光了!”文世明听贺玉飞这么说便端起自己的酒杯说:“东哥、飞哥,哦,还有三毛哥,大家吃着顺口我一会再拿来一些,我先敬大家一杯酒,希望大家多多关照我的生意!”文世明和一伙人一一碰杯后众人仰起头把自己杯中的啤酒一饮而尽,喝完后范卫东说:“小伙子做的确实不错,合兄弟们口味,你是才来这儿摆地摊儿吧?好像以前没见过你!”文世明赶忙接话到:“东哥,我来这摆摊将近半年,哥哥们吃的好我再去拿来一些!”说罢文世明回到摊位前把自己的小吃又每一样分别盛了满满一盘端上桌子,这时范卫东笑着说:“这兄弟挺实在满满好几盘,我们都吃了不少,你别浪费,每样拿回去一半!”文世明陪着笑脸说:“兄弟们吃着,好不容易能有机会送大家一次,再那么小家子气多没意思!”听到文世明如此说法也没人再客气,这时范卫东端起酒杯说:“那兄弟们一起再喝一个!”两杯啤酒下肚文世明走向老刘摊位说:“刘哥,给我烤几串儿肉吃吃!”老刘一边熟练的烤着肉串儿一边说到:“还是你们年轻人好呐,我看你世明要不了几天就能和大家都混熟!”文世明笑着答到:“多个朋友多条路嘛!”正如老刘所说在范卫东一伙人吃喝完准备离开的时候留给文世明一百元钱,贺玉飞还大大咧咧的说,不管够不够就这样喽,下次再来要文世明把价钱一定算好!

    人一旦忙碌起来时间总是过的很快,不知不觉中已经快要到学校放暑假的日子。既来之则安之,文世明暗自盘算着这个暑假不回老家,就在滨海接着摆地摊儿、接着赚钱,自己多少也算是在滨海扎下了根,打定主意后便把自己不回家的消息告诉家人。李晶由于平时课比较多,每周文世明休息一天,两人能散散步、逛逛街,晚上能在校园数数星星,像极了普通学生的爱情,只是文世明来回奔波实在也让李晶心疼,到了周末李晶和高彤彤也经常会在夜晚去小摊儿帮忙,得知文世明这个假期不回老家后,为了“补偿”一下文世明,也为了给自己男友一些信心,随即便答应文世明放假后,在滨海多陪文世明半个月再回老家。牛振伟得知文世明不回去时立马表态:明子,正合我意呀,兄弟刚好放假去滨海找你玩几天。文世明对这个暑假充满了期望。

    平时自己小摊和小店生意不错,轮到文世明去进货时不常总和肉老板聊几句,肉老板得知文世明每周给自己放一天假时候愣了愣说到:“你们生意肯定能做红火!”谁知还真应了肉老板这句话,给自己定一天放假的时间果真让生意更加火爆,《良品兔头》很快在周边口口相传,食客们议论着有一家小店牛气哄哄,放着生意不做尽然还给自己放假。当然这一天的假期文世明考虑的是什么时候、在哪开第二家店,条件一旦成熟他一定会义无反顾。

    这一天假期在李群看来文世明更多的是为了和李晶约会,确实在文世明心里多少也有一些这种成份,大家心里都知道文世明有岳军这么一个潜在的情敌,李群也没有在意,毕竟他也很希望自己这位合作伙伴加朋友可以抱得美人归。对于交朋友,也正如老刘所说,没多久的功夫文世明和范卫东一伙人便打的火热。

    夏天,对于当时文世明眼睛里所能看到的似乎只有烧烤、兔头和啤酒作伴。这天晚上范卫东、贺玉飞两人坐到老刘摊儿上喝啤酒,这次很罕见的只有两个人。一直到十点多两个人谈兴仍然很足,文世明见自己摊儿上所剩不多,索性把最后一些东西全部放在盘子里,又搬了一箱瓶装啤酒凑到范卫东和梁玉飞两人面前说:“今天就剩这些吃的了,收摊,陪两个哥哥喝几杯!”瓶装啤酒要比扎啤贵出不少钱,这当然代表着文世明的态度。由于范卫东一伙人时不常都会来半月广场喝酒,当然多数在老刘摊位、少数在文世明这边,不过每次来也都会随意的买一些文世明的小吃,文世明投桃报礼总是赠送不少,而且每次都象征性的和大家喝几杯酒,这样一来二去便成了熟人。范卫东略微带着酒意说到:“兄弟,看你人挺实在,每次我们来你都不赚兄弟们的钱,这样下去搞得我们像是吃白食一样!”文世明随即客气的答到:“东哥,我初来乍到,也不懂什么规矩,大家觉得我做的东西好吃,能来照顾我生意就是给我面子!”给两人发了支烟接着又说:“钱嘛,多会也赚不完,出门在外能多几个个朋友,远远好过多赚些钱散碎银两不是?!”说罢拿出打火机给起身给范卫东两人点着烟,贺玉飞抽了口咽缓缓问到:“听你普通话说着不错,也听不出来你是哪里人呢?”范卫东插话到:“和你一起那个小兄弟肯定是四川人,你嘛,只是学着他说话,平日里普通话标准,还真听不出来!”文世明笑着答到:“平时和李群开玩笑总喜欢学着他说话,大家逗个乐嘛,我是山南省汾水人!”听到这里范卫东目光看向贺玉飞发一阵爽朗笑声,贺玉飞接着问到:“嘿,小兄弟在汾水哪里?”文世明愣了愣答到:“我是汾水北山镇人,你们去过汾水?”范卫东笑着说到:“何止去过,你猜猜我俩是哪里人?”由于两个人普通话也不错,而且说话不带任何乡音,文世明诧异的问到:“你俩老家不会也是在汾水吧?!”贺玉飞哈哈的笑着说到:“小爷我是乌海人,想不到吧!”说罢又指着范卫东说到:“你东哥也是乌海人,我俩从小玩大,我在滨海读书,读了一年你东哥就来陪我,到现在算算怎么也有五六个年头,兄弟们才在这里混的有些起色!”

    乌海是紧挨着北山镇西边的一个乡镇,两个乡镇的支柱产业同样都是煤矿和铅锌矿,在早十多年前两个镇争夺资源时候没少掐架。文世明开心的说到:“还真没想到,竟然是千里遇故知呀!”范卫东遇到老乡也格外的亲切,端起酒杯说到:“我就说嘛,原来咱们是老乡,嘿,真是巧了,这一带小摊儿,除了怕咱兄弟们的,只有你这兄弟最实诚,来大家干了这杯酒,为了咱汾水人的实诚!”三个人咣咣的把满满一大杯啤酒送进肚里,范卫东打了几个酒咯问到:“你叫什么来着?以后咱们就是自家兄弟!”文世明本想着结交朋友,谁知是老乡见老乡,也是打心眼里的高兴,给两人发着烟说到:“东哥,飞哥,我叫文世明,你们叫我世明或者明子都行!”范卫东略有所思的说着:“文世明,北山镇,文世明。”范卫东嘴里念叨着又问:“北山镇,姓文的应该不是太多,我认识一个四哥,也姓文,不知道你们是否认识?”文世明愣了一下,这不是自己父亲吗,在北山镇应该很多人都认识,没想到遇到乌海的老乡竟然会问起自己的父亲,自己辍学打拼一年,每次想到自己在老家的时候都不由的泛起一阵难过,此时听眼前的这个人问起自己的父亲,不由的叹了口气说到:“东哥,你说的是我父亲!”这个回答让范卫东着实吃了一惊,带着疑惑的眼神看着文世明问到:“嘿,四哥的儿子?怎么会在这里干这个?”贺玉飞同样也带着一种疑惑的眼神看向文世明,说罢范卫东拿出手机说:“我给四哥打个电话…”话音未落文世明着急的说:“东哥你先别忙打电话,听我把话说完……”(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文世明商路笔记不错,请把《文世明商路笔记》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文世明商路笔记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