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柱拉着刘海忠一家来到医院,医生在给他们一家子做了检查后,告诉他们这是食物中毒。
刘海忠听到这话,差点从病床上跳起来,大声嚷嚷着是谁给他们家投了毒。
结果医生告诉他,是他们家自己吃的大鹅和鸡蛋,这两种食物一起吃,很容易引起腹泻。
当然也有些人一起吃了啥事儿都没有,还和个人体质相关。
刘海忠一家正好体质敏感,只能自认倒霉。
于是刘海忠差点自闭,好不容易吃顿好的,还吃出问题来了。
经过一番治疗之后,医生让一家三口留院观察一段时间。
在刘光天和刘光福的伺候下,刘海忠换上干净的衣服,吃药控制下腹泻也止住了。
然后一家三口被安排住院,住进了易中海所在的病房。
当刘海忠一家住进病房,才发现和易中海成了病友。
易中海因为劈叉,摔坏了蛋蛋不说,还被一大妈发现了他一直隐藏的秘密。
不过一大妈暂时没有发作,毕竟夫妻一场,一大妈准备等易中海出院后再说。
当然易中海这段时间也在思索着,他知道一大妈知道了他没法生育的事儿了。
毕竟这段时间,易中海也发现了自己身上的变化,既然是那个地方受伤,就一定检查过了。
所以易中海要想办法稳住一大妈,让她守住这个秘密,不然他的名声就彻底毁了。
两口子这段时间表面上和原来一样,可是心里都有着自己的想法。
造成的结果就是两人越来越感觉别扭,气氛变得无比尴尬。
见到刘海忠一家,易中海也感觉轻松了不少,至少能缓口气。
“老刘,你们怎么住院了?”易中海询问刘海忠。
“唉!运气不好!”刘海忠叹气道,然后就不再说话,感觉丢人。
倒是二大妈陈翠芳和一大妈谭金花聊了起来。
“都怪老刘,光齐不是考上中专了吗?让他去卖肉,没有肉了他就买了一只大鹅。
有大鹅吃就好好吃吧,他还要吃煎蛋,然后老刘,光齐还有我,这不就吃坏了肚子。”
“什么叫做怪我?谁知道大鹅和鸡蛋一起吃会吃坏肚子?”刘海忠辩解道。
“这个,还真没这样吃过!”一大妈说道。
这年代,家里条件都不怎么好,吃肉的似乎很少,鸡蛋也不是经常能迟到的。
“所以,只是运气不好!”刘海忠郁闷的总结道。
而刘光齐则是一言不发,从拉肚子开始就一直不说话,他感觉很丢人。
他可是考上了中专,将来要当干部的。
现在闹出这一件事儿,今后要是当领导了,那就是黑历史,污点。
在这一刻,刘光齐打定主意,等毕业了,一定要走的远远地。
远离这座城市,不让人知道自己这段不堪经历。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隐晦的原因,那就是刘光齐想要逃离这个家。
他不想自己今后有了孩子,也在刘海忠动辄一顿揍的环境里成长。
刘光齐读书晚,今年都十八岁了,三年中专下来,就二十一了。
所以原著中他刚毕业就结了婚,然后跑了路。
有了刘海忠一家,易中海和一大妈之间的尴尬气氛总算是打破了,让易中海缓了一口气。
不过刘海忠一家毕竟只是拉肚子,又不是什么大病,所以在医院观察了一天,就准备出院。
而易中海也闹着回家修养,于是四合院一大爷和二大爷同一天出院,回到了院子里。
在回到院子里之后,易中海继续卧床静养。
而刘海忠也因为这次丢人的事情,除了上班,基本上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就这样一直持续到了八月初,四合院因为街道办的一则通知,再次打破了平静。
这一天,黄高峰从乡下收山货回来,他最近都是一周下乡一次,每次差不多一天时间。
他已经在南洼公社,还有附近的红星公社和王家庄公社,形成了固定的采购关系。
因为黄高峰什么都收,能让村子有更多的收入,这一点比起其他采购员有更大的优势。
所以这三个公社有东西都留着,等黄高峰去采购。
有这三个公社打底,黄高峰的采购完成额度,不断地累积,已经完成到半年后了。
黄高峰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回到院子,正好遇到街道办的小郑干事。
“小郑干事,你这是去哪儿啊?”黄高峰打招呼道。
“是黄高峰采购员啊,我正要去你们院子呢,上面出台了最新的指示,需要我们为街坊们宣传讲解。”小郑干事回答。
“什么政策啊?”黄高峰问道。
“待会儿你就知道了,现在和你说了,待会儿我还要说一遍。”小郑干事嫌麻烦。
两人一起来到院子里,小郑干事就让黄高峰和守门员阎埠贵通知其他住户,到中院集合。
黄高峰放下自行车,就去了后院通知,阎埠贵的三个儿子负责前院和中院。
很快,所有的邻居们就来到了中院,纷纷议论着街道办到底要宣布什么政策。
经过快十年的时间,四九城的居民们也已经看清楚了新政府是真的为老百姓办事的政府、
所以对于新政府的新政策,他们还是非常拥护的,哪怕还不知道究竟是怎样的政策。
依旧是开大会的那张桌子,话说黄高峰住进来两个多月了,居然一次全院大会都没开过。
“我这算不算不合群?其他四合院的穿越者,两个多月怕是都给贾家捐了两次款了吧!”
黄高峰心里这样想道,只不过他也知道没有穿越者会给贾家捐款的。
这一次,桌子边上没有坐人,小郑干事站在桌子前面,看着四合院的住户。
“人都来齐了吗?”小郑干事询问阎埠贵。
“除了后院聋老太太,其他的都来了。”阎埠贵看了一下,确认了一遍。
“各位街坊邻居,大家好,这次我来是为了宣传我们国家的新政策!”小郑干事高声道。
“这项政策,在广大农村已经实行了几个月时间了,算是有了一定的经验,现在推广到我们城市里面。”小郑干事先是列举了之前的成果。
“要吃大锅饭了!”黄高峰一听就知道是什么政策了,只不过这个政策,不能说不好。
只能说,这个时代的人过苦日子太久了,一朝过上好日子,造成了过犹不及。
要是有长远计划的进行,计算好每人每天吃多少,做多少,说不定能成为一项善政。(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