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贡盐

    吕氏反复读了两遍信,却怎么也想不明白,贡盐这么件小事怎么能跟立太子扯上关系。

    但这也让吕氏心头闪过一丝希望:或许黄子澄另有妙计。于是第二天,趁着官员休假的日子,吕氏借口想家,请求回娘家住几天,朱标答应了。

    京城里,吕家宅邸。自从吕氏成为太子妃,吕家地位水涨船高,连装修都跟那些功臣武将之家不分伯仲。

    然而吕家无后,吕本九年前已去世,如今只剩老母独守空房。家中大小事务基本都靠吕氏操持。

    在吕府后院的书房门口,一名文士手捧一只小巧玲珑的香囊,急匆匆跑进来。“黄大人不必着急,慢慢讲。”坐在正中的吕氏抬手示意,无需拘泥于礼节。来人正是东宫伴读黄子澄。

    黄子澄瞥了眼两边的宫女,略作迟疑,还是鼓起勇气说:“此事关系重大,请太子妃屏退左右。”他知道,他与太子妃单独相处,一旦传出去,会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

    “但愿你说的对允炆有用。”吕氏挥了挥手,宫女们依次退下。黄子澄走上前,打开香囊,将里面的贡盐倒在桌上。

    这盐立刻吸引了吕氏的目光,仿佛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她突然记起,最近宫里用来刷牙的盐,正是这种。

    比起常用的长芦贡盐,这种盐明显更胜一筹。“太子妃想必已知,此盐以寿州贡盐之名,在京城风靡一时。”黄子澄解释道。

    吕氏微微点头:“信中你也提过,每斤售价五两银子,如此高价,却仍引得众人追捧。”她困惑的是,以前朝廷的贡盐都卖不到这个价,现在这么贵,怎么还有那么多人抢着买?

    更让她不解的是,这寿州贡盐就算再贵,跟允炆又有何关联?贡盐再怎么涨价,作为朝廷贡品,皇室总会有的用。

    “只要我们把这盐的制作方法收归朝廷,由太子亲自主持进献给皇上,届时无人能动摇太子之位。”黄子澄说得斩钉截铁,眼中满是狂热。

    吕氏听了解释,恍然大悟,激动得全然没了身为上位者的稳重。“此话当真?”她还是追问了一句。

    她深知自己无法为朱标和朱允炆提供任何助力,因此一直谨小慎微,内心不安,因为她毫无话语权。此刻第一次有人如此肯定地告诉她此事,内心的激动难以言表。

    看到吕氏的反应,黄子澄暗自叹了一口气。作为未来的皇后,与马皇后相比,她实在相差甚远,连最基本的能力都没有。

    虽有野心,却没有与之匹配的手腕,只能算有点小聪明,懂得包装自己,把自己塑造为一个无害的女人。

    然而,太子妃、未来的皇后,不需要人畜无害。遇到大事,吕氏往往拿不定主意,这一点跟她儿子如出一辙。

    如果不是吕氏如今是太子妃,朱允炆已被钦定为皇太孙,黄子澄绝不会与这样的女子打交道。没错,朱允炆将来成为太子那是板上钉钉的事,这一点不仅黄子澄,朝中很多人都看出来了。

    毕竟,她是皇上钦定的太子妃,从那时起,朱允炆就不再是庶子,而是货真价实的嫡子。但朱雄英还在,没人觉得朱允炆能后来居上。

    偏偏朱雄英去世,这时朱允炆成了名副其实的嫡长子。哪怕淮西将领再不满,也无法否认这一点。皇上多年未有动静,就是默认了这一切。

    吕氏完全是杞人忧天。有皇上和太子在,没人能动得了朱允炆。当然,他不会明说。正因为吕氏这样的性格,他才有利可图。

    他是东宫伴读,相比其他臣子,更容易接触朱允炆,不知不觉间,朱允炆已接纳了他的不少政治观点,比如藩王势力过大,淮西武勋们目无王法等。

    然而,东宫伴读并非他一人,朱允炆对他们并无偏爱,一视同仁。但黄子澄想要的并非如此,他要的是从龙之功,要的是帝师的地位。

    他已步入不惑之年,却只是一名普通的翰林院修撰。像他这样的人,在大明一抓一大把。如果按部就班晋升,等到告老还乡时,恐怕也只是个二三品的尚书。

    按年龄算,他与太子朱标同辈,但太子身边,皇上早已安排了辅政大臣。他只能在朱允炆身上押注,利用东宫伴读的身份近水楼台先得月。

    贡盐的出现,黄子澄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黄先生请详细说说。”吕氏亲自为黄子澄倒茶,连称呼都变成了尊称的“先生”。

    黄子澄对太子妃的态度十分满意,面上却装出受宠若惊的样子。

    “微臣惶恐,为太子分忧,是我们的荣幸。”

    “这里没外人,不必讲究那些繁文缛节。”吕氏见黄子澄行礼,心情也平复了一些。

    “请问太子妃,可知大明每年征收的盐税有多少?”黄子澄抛出了一个问题。吕氏皱眉,她一向扮演贤妻良母的角色,学着马皇后,从不插手政事。

    “这些我可以告诉你,过去仅凭青盐的盐税,就能支撑起大明半壁江山。”

    “那这寿州贡盐呢?五两银子一斤,利润比青盐高出十倍。”黄子澄饮了口茶,看着一脸震惊的吕氏,心中颇为得意。

    “你的意思是,这寿州贡盐带来的税收,将超过大明现有的税赋收入?”吕氏愣了片刻,试探着问。

    “不会,因为这个价格会让普通百姓买不起,真正能消费的只有富商巨贾,但即便如此,这笔钱依然不可小觑。”作为昔日的探花,他一眼就看穿了盐商的小把戏。

    “可这笔税收从未出现在户部的账上,太子妃有没有察觉到不对劲?”黄子澄笑着问。他在户部有朋友,查清此事并不费力。(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不错,请把《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