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奖罚标准

    “嗯。”朱寿点点头,毕竟钱是他让蒋瓛带着朱棣去取的,朱元璋能知道也是情理之中。

    “爷爷削弱藩王权力没错,但太快了点,这事儿得像温水煮青蛙,一步步来嘛。”

    朱寿提来一壶茶,给他们每人倒了一杯。

    朱标在一旁也赞同地点点头:“爹也是这么想的,但爷爷非要马上做不可。”

    “你们这两个小子,以为我削藩是为了谁呀!”朱元璋假装生气,看着他们俩无动于衷,觉得有点无趣。

    “善长,我知道你在旁边呢,别躲了,快出来吧。”

    朱元璋喊了一声,看到这一对父子站在一块儿,觉得自己也得找个盟友。

    李善长见状,也不再装了,整理了一下衣服,从书房里走出来,依次向三人行礼。

    “你应当明白我这举动的深意吧。”

    朱元璋望着现在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李善长,自从不管事以来,这家伙反而显得更有精神了。

    “陛下从来不做吃亏的买卖,怎么会让自己儿子白白吃亏呢,陛下急于推行,主要还是为了削减百官的俸禄。”

    李善长悠悠地说着,朱元璋除了对开头那句话不太满意,心思还是被这位老兄弟牢牢抓着。

    朱寿顿时扶额,一脸无可奈何,他差点忘了,老朱被后人批评的一个点就是那低薪养廉的政策。

    没想到通过这次机会,竟然提前上演了这一幕。

    这政策初衷是好的,执行也没什么问题,但老朱把大臣们的心理想得太简单了。

    华夏这个人情社会自古就有,同乡间的关照,师徒间的提携,哪样不花钱。

    就连娶媳妇,三书六礼的彩礼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俸禄不够,明朝的官员自然会想法子从别处捞钱,开了这个头,上行下效,明朝的贪腐问题堪称史上之最。

    “爷爷的想法是想用低薪保持官员清廉,对吧。”

    朱寿叹了口气,说。

    “那是自然,史书上有记,宋朝那么富庶,官员俸禄是大汉的六倍还多,却是最腐败的朝代,官员不求上进,沉迷享受,面对强敌还内部争斗,怎么可能不灭亡。”朱元璋自以为是地说道。

    那是因为你没见过明朝。

    朱寿心里嘀咕着,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朱元璋似乎一点中庸之道都没学到,不过也是,老朱对儒家本来就不太在意,能把孟子都搬出孔庙的人,对儒学又能有多尊崇,不过是用来巩固统治的工具罢了。

    “爷爷,你给百官定的俸禄是多少?”朱寿问。

    “正一品每月八十七石,从一品到正三品,逐渐减少到三十五石,从三品二十六石,正四品二十四石,从四品二十一石,正五品十六石,从五品十四石,正六品十石,从六品八石,正七品到从九品每级递减五斗,最低到五石为止。”

    这时,朱标缓缓说道,这些数字他都记得很清楚。

    对于百官的俸禄,比十年前定的规矩削去的并不多,远远不如宗室削减得多,宗室的俸禄大多削减了一半以上,亲王更是直接减少了八成。

    对官员的处理,虽少,但也向宗室传递了一个信号,并非仅仅针对他们。

    但这对基层官员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年收入少了十石粮食,弄不好是要闹饥荒的。

    “爷爷,那我们简单算一下,就拿普通七品知县为例,每月俸禄七石五斗,一年不过九十多石粮食,今年不是丰收年,寿州一两银子大约值四石粮食,一年七品知县也就勉强拿到二十二两半银子。”

    朱寿平静地算出了这笔账。

    二十多两银子,连买五斤寿州贡盐都不够,在酒楼里点一大桌菜倒是够了。

    “二十二两银子对普通百姓来说算是一笔财富,但对知县来说呢?知县手下还要养幕僚,养轿夫,养小厮,家里不出事还好,一旦出事,这点钱真的够用吗?”

    朱寿问道。

    “如果冒险一下,能得到比自己俸禄多几倍的收入,放在面前,爷爷你觉得会怎么选?”

    “明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贪官,爷爷你杀了一批又一批,可曾想过,有多少人是因为一时的偏差,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

    一连串的反问,让朱元璋皱紧了眉头。

    “你的意思是我惩治贪官还惩治错了?难道该看着那群老鼠一点点蛀空我大明的根基不成?”

    朱元璋的语气也变得严厉起来。

    “惩治贪官没错,错的是爷爷的天真。高薪不一定能保证清廉,但低薪肯定无法养廉,人性经不起考验,没有人能保证自己在诱惑面前不动摇。”

    “爷爷对贪腐绝不容忍,那些为了生活不得不接受他人馈赠的人,也等于把把柄交给了别人。”

    “这样一来,要么一起沉沦,大家都拴在同一根绳上,要么就破罐子破摔。”

    “爷爷你能保证,明朝官场上上下下,有谁是绝对清廉的吗?”

    朱寿步步紧逼,让其他三人陷入了深思。

    朱元璋脸色铁青,硬是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我有什么不敢的?”

    “那就让锦衣卫去查,从上到下,彻底查清楚,就像爷爷当年彻查胡惟庸案那样。”

    朱寿毫不客气地顶了回去,他从李善长那里听到了胡惟庸案的另一个版本,但他并不想深究。

    作为皇帝,集权是可以理解的,但双重标准问题就很严重了。

    朱元璋彻底无话可说,他敢下令查,但官员没问题,能保证官员的家人没问题吗?家人没问题,能保证仆人没问题吗?

    这么追查下去,很难不抓住点什么把柄。

    “寿儿,你的意思是,要恢复正常的俸禄?”朱标适时提出了问题,自己的父亲和儿子都容易情绪激动,只有他在思考解决方法。

    “既然爷爷已经下了旨,就不能轻易更改,眼下之计,应设立一套奖惩标准,称为‘养廉银’,对在职期间有显著功绩且清廉的官员进行奖励,这样才能鼓励官员廉洁。”(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不错,请把《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