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寿儿的野心有多大

    刘三吾心满意足地离去了,手握一个月的全薪假期,而之后主持乡试的工作,对他而言不过是例行公事罢了。

    他也该回家收拾收拾,点上香,洗个澡,换上干净衣服,然后独自去拜会朱寿。

    瞧着刘三吾那副模样,老朱笑道:“明明都已经七十七岁了,一提那小子就像返老还童似的。”

    “父皇不也这样嘛。”朱标感叹道。

    每次老朱从朱寿那里回来,总是显得特别精神,仿佛有用不完的力气。

    老朱一时语塞,随后却放声大笑起来。

    过了一会,老朱才正色问道:“标儿,你觉得寿儿的志向有多远大?”

    朱标摇了摇头,他不清楚,也根本猜不透。

    他原以为开钱庄已是项浩大的工程,后来听说老朱还惦记着东北,才意识到自己的眼界实在有限。

    从指挥女真人砍伐大树,到打造大船、建立水师确保航海利益,再到训练水师,争取海外诸如倭国的金银财宝。

    更别提还预备了应对女真人反叛、出兵东北的计划。

    这些事情加在一起,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时代能够完成的。

    超越汉唐的伟业,初听时朱标也曾热血沸腾,但没人比他更清楚这背后的艰难。

    因此至今,朝廷所实施的实际上都是对当前大明有益的措施,比如养廉银这样的政策。

    再远的打算,则需要更多的考量和权衡。

    “尽我们所能罢了。”朱标也只能暗暗叹息。

    国家大事不比小孩子过家家,光说不练可不成,许多政策措施到了基层总会有各种阻碍。

    “现在我们就放手让他去做,看看他能做出什么成绩来!”

    老朱望着宫殿外,风云变幻。

    七月流火,意味着天气将转凉。

    雅俗共赏,京城分店正在紧张装修中,朱寿检查了一下工程进度。

    还算顺利。

    有了朱元璋这位祖父在背后调度,他省心得多。

    原定十五天的工程,十天过去已完成了九成,估计十二天就能正式竣工。

    到时候开张肯定又是一场盛事,只是这一次他不宜露面,毕竟知晓他身份的人并不少,而且都是皇亲贵胄。

    回到后院书房,李善长依旧坐得笔直,旁边堆满了试卷。

    老朱说是让国子监的贡生作答的,但李善长已经发现了不少熟悉的笔迹。

    这哪里是国子监的人,分明就是朝中的重臣。

    连文章的风格都极为相似,明明只是一道稍显复杂的数学题,却能引经据典,扯上一堆圣人的道理,末了再来一句,交由合适之人解决。

    朱寿正看着这样一篇文章,啧啧称奇之后,随手放在一边。

    不得不承认,朝中官员讲大道理的本事真是一流,漂亮话一套接一套,但遇到具体问题时,不说一无所知,也是一头雾水。

    “别小看了他们,他们久居高位,自然少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很多知县说不定答得都比他们好。”

    李善长见朱寿的表情,也为这些过去的同事说了几句好话。

    “难道我出题还得迁就他们的擅长之处不成?”朱寿撇了撇嘴,更何况一些涉及社会学的问题,他们也答得不怎么样。

    李善长知道嘴上说不过这小子,只能无奈地摇摇头。

    “这里有一份试卷,挺有意思的。”李善长挑出一份特意保留的,递给朱寿。

    朱寿半信半疑地接过来,他并非不信李善长,一群人里有个知识渊博的人很正常,更何况朝廷本就是理论上的人才汇聚之地。

    可看了几眼后,朱寿也来了兴趣,对这份试卷的主人多了几分赞赏。

    与他人不同,同样采用论文式的解题方法,但这张试卷引用的不再是四书五经,而是历朝历代的数学名著。

    历代的数学方法虽不直观,但用来解答前面的题目并不难,而后再涉及到微积分、极限的题目,对这个人来说就有些吃力了,即便如此,此人还是给出了自己的思路,虽然不太准确。

    “确实有趣,可以让他来帮帮忙。”

    朱寿点点头,他对大明的人才储备毫不担忧,但精通算学的人才却不在大明的人才库中,这让他感到有些头疼。

    “这墨迹应该是出自督察院,让锦衣卫去那里找就行。”李善长敏锐地发现了这些差异,毕竟都察院有监督百官的职责,所以督察院用的墨水与众不同。

    朱寿点点头,召来了负责守卫的宋忠,让他去督察院跑一趟。

    此时的督察院内,一位年轻的文士正站在书架旁阅读。

    旁边的另一位与他有几分相似的文士,则正专心致志地看着朝廷刚下发的旨意。

    养廉银政策一实施,他们监察御史的责任更加重大了。

    “你打算何时回江西?”

    “不回去了。”较年轻的那位随口答道。

    “还在为沈缙那事愤愤不平?都过去一年了,况且是你先不敬。”年纪稍长的那位劝说道。

    “非也,我只是在等陛下的旨意。”

    仿佛为了印证少年的话,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门被推开,领头的是锦衣卫蒋瓛。

    “二位可是解纶兄弟?”蒋瓛直接问道。

    “在下解纶,这是我胞弟解缙,任职江西道监察御史,不知大人驾临所为何来?”

    解纶起身,不卑不亢地回应。

    “这份试卷可是出自二位之手?”蒋瓛拿出那份受到朱寿赞扬的试题。

    解纶和解缙交换了一个眼神,年仅二十一岁的解缙走上前一步,点头承认:“确是下官所答。”

    “少爷有请。”蒋瓛松了一口气,还好没费太多周折,现在督察院里人不多。

    “少爷?”解缙皱眉,锦衣卫不是皇上的人吗,怎么会叫别人少爷?

    “是试卷的出题人?”解缙问道。

    “去了你就知道了。”蒋瓛毫不客气地说。

    “解缙!”解纶心中有些慌乱,被锦衣卫带走的人通常没什么好下场。

    “兄长放心,我去去就回。”解缙倒是洒脱,虽然等的不是皇上的旨意,但见见出题人也不妨。(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不错,请把《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