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贡院

    “徐允恭,你也一起去。”老朱瞅了瞅下面站着的大臣们,最后还是挑中了徐允恭。

    这些人的父亲走得早,里面要数徐允恭性子最沉稳,至少他懂得大局为重。

    “臣等领命。”徐允恭走出队列,行礼认真得一丝不苟。

    “到了西安府以后,先拿过周围卫所军队的指挥权,以前那套练兵法子别用了,新的练兵方法,常升会交给你们。”

    朱元璋接着下命令,在朱标往西安出发前,让他们先去摸摸底细。

    常升按照朱寿给的兵书训练出来的那上千人,虽然不过俩月光景,但精气神已经彻底变了样。

    虽说朱元璋有心推广,可真要把这练兵法教给别人,老朱心里还是有点顾虑。

    李景隆和徐允恭一起望向旁边的常升,常升也同时应道:“臣遵旨。”

    “早点动身吧,别在京城里闹出笑话来。”

    朱元璋摆摆手示意散会。

    “是,臣等告退。”三人一齐退出了大殿。

    出门后,李景隆才松了一口气,还好皇上没追究他昨天的鲁莽行为。

    不过看着另外两位,李景隆忍不住问:“不知道皇上对邓铭有什么安排?”

    他们四个是目前朱元璋最信赖的第二代核心,这次没让邓铭来,感觉有点不对劲。

    邓铭是宁河王邓愈的庶子,现在是锦衣卫指挥佥事,虽然不像蒋瓛、宋忠那样位高权重,但也是极其关键的职位。

    至于邓愈的嫡长子邓镇,以前受重视的程度不亚于常茂,却因涉及李善长的事情被冷落了。

    如今虽然没像前世那样丢掉性命,但却在前往蜀王封地的路上,传达削减藩王权力的命令。

    “私下里别议论。”徐允恭板着脸回了一句。

    “这有什么不能议论的?”李景隆不满地瞥了徐允恭一眼,又不是提那个禁忌的名字胡惟庸。

    徐允恭直接越过李景隆走了,倒是常升走到李景隆面前,笑道:“景隆兄,咱们这次去西安府,那是谁的地盘啊?”

    ......

    秦王朱樉,还能有谁?

    李景隆刚想回答,忽然明白了,邓铭的姐姐可是秦王朱樉宠爱的侧妃。

    此行瞒着邓家人,难道是要对秦王动手削藩?

    难怪让他们一到西安府就要立即控制周围的军队,只是那些卫所的士兵,和皇上赐给各藩王的精兵相比,还是差点意思。

    李景隆刚想转身问,却发现两边的人都已走远。

    他实在不喜欢猜哑谜,也不喜欢别人把他当傻瓜看。

    殿内,交代了都督府和兵部为调兵做准备后,朱元璋现在能商量事情的对象也只有朱标了。

    “标儿,西征的大将,你心里有没有人选?”

    朱元璋左思右想,还是难找合适的人,傅友德还在北平,冯胜因上次的事情,他不太愿意让他独自统领大军。

    这样一来,眼前可选的大将人选就不多了。

    “蓝玉。”朱标也很清楚,现在他放心能用的,也只有这位舅舅了。

    “你管得住他?”朱元璋皱眉问。

    “推举贤才不避亲,凉国公确实是眼下最合适的选择。”朱标答道。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启程?”朱元璋又问。

    “越快越好,雄英不能娶那些风月场的女子为妻。”朱标的语气显得很急迫。

    他想管,又不知道怎么管,只能先让朱寿远离那些女子,趁着这个时间,先把朱寿的终身大事解决了。

    “你现在急也没用,我们答应过他,最迟也得等到乡试之后,让他自己选些好的苗子。”

    看着朱标担忧儿子误入歧途的模样,朱元璋微微一笑。

    况且,蒋瓛他们也说了,朱寿和那些女子相处得相敬如宾,老朱并不担心,朱寿的心性比他想象中更坚定。

    “乡试之后~”朱标有点烦躁,忽然灵机一动,“那就让雄英现在就去做乡试的考官。”

    “这样做还不如早点让吕氏去组织选妃,尽早把婚期定了。”朱元璋说。

    “允炆明年才十五虚岁,吕氏若问起来,我怕是不知道怎么回答。”朱标叹了口气。

    “这事早晚得告诉她。”

    “儿臣知道,但儿臣心里已有打算。”

    朱标心里有了大致的计划,哪能这么直接说穿。

    至少要让吕氏和雄英都能接受对方,朱标可不愿自家的事乱七八糟。

    朱标有了打算,便匆匆忙忙离开了。

    没到第二天,圣旨就到了朱寿手上,看得他一愣一愣的。

    “刘先生,乡试考核里,考官需要提前进入考场吗?”朱寿对圣旨中的安排很是疑惑。

    “确实有,但一般提前一两天,确保没有舞弊的可能就行了。”

    刘三吾收到圣旨也是一头雾水,现在要提前这么多天进考场,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既然是皇上的旨意,早些又有何妨?”

    解缙倒是精神奕奕,这几天整理书本,能抽空来监考对他来说已经是休息了。

    更何况他也想看看近年来有哪些天才出现,加上昔日同窗如今变成考官,这反转剧情光是想想就让人激动。

    “行吧,反正店里的事情也上轨道了。”

    朱寿也接受了这份圣旨。

    名义上,他和其他考官一起,由刘三吾担任主考官。

    圣旨为了理由更加名正言顺,让朱寿随意谈论科举的利弊。

    既然爷爷和父亲诚恳地问了,那他就借这个机会,大发慈悲地把科举的弊端好好说一说。

    两天后,首次穿上大明朝官服的朱寿,跟着李善长踏入了江南贡院。

    这个当时天下最大的考场,朱寿一进去就觉得不对劲。

    这哪是考试的地方,比起监狱有过之而无不及。

    狭窄的空间里,空气里混杂着墨水味和别的异味,光是这环境就让人够呛。况且科举时考生不能随便出去,吃喝拉撒都在里面,那味道可想而知。

    “贡院这环境,你们当初是怎么熬过来的?”朱寿忍不住问。

    “这种环境,和寒窗苦读十年比起来,算得了什么?”解缙不屑一笑,他自然是天才,但学习时付出的努力,也不比旁人少。(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不错,请把《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