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燧发枪不是火铳哦!

    朱寿有板有眼地装填好了火药,然后瞄准了一百步外的一棵大树。

    按下击发装置,扣紧扳机!

    砰的一声巨响!

    浓烟散尽后,所有人都愣在当场!

    “我的老天爷呀!这就是火铳的威力吗?”

    “这威力,太惊人了吧?”

    “咱们以后都得用这玩意儿?”

    现场的衙役们集体懵圈了!

    这时,一名骑马的捕快奔到那棵大树前检查了一番,然后摆摆手,喊道:“偏了,没打着!”

    朱寿一听,略显尴尬地咳了两声,说:“咳咳,这个嘛,是我示范失误了。”

    毕竟,朱寿自己也没开过枪。

    现代枪械都没摸过,更不用说这古老的火铳了。

    能操作已经很不错了。

    命中就别指望了。

    而且火铳本身的精准度就不高。

    朱寿想起,历史上许多国家的士兵在使用火铳时,常常会在枪膛里装填三枚以上的火药。

    这样能显著提升枪械的准确度。

    想到这里,朱寿又尝试了一次,这次他真的装了三枚火药。

    装完引火药后,朱寿再次空扣扳机!

    砰的一声巨响!

    这次竟然真有一枚弹丸击中了那棵大树!

    见到这一幕,所有衙役都大声欢呼起来!

    朱寿也被这喜悦感染。

    但这时,突然有人疑惑问道:“朱大人,您的这火铳怎么不用击发装置啊?”

    确实。

    最初的燧发枪,是要用击发装置点燃的。

    不过,朱寿发明的这燧发枪,无需击发装置。

    原因很简单,朱寿在撞针的位置加装了燧石。

    扣动扳机时,燧石会撞击枪膛,产生火花,点燃枪内的引火药。

    听完朱寿的解释,众人无不惊讶得脸色大变!

    没想到,他们的县令竟如此厉害!

    不仅能自创火铳,还彻底改良了它!

    不过,改过之后,也只不过是把燧发枪。

    只不过是把火绳枪升级成了燧发枪。

    朱寿高声说:“来,每人过来领一把!”

    大家一听,赶紧排起队领取。

    每个人都表现出无比的激动!

    毕竟在场的人几乎没人见过如此强大的武器!

    每个人都领到了一把燧发枪、一把匕首、一小筒引火药,还有一小袋火药。

    朱寿教导衙役们如何使用火铳。

    接下来,就是训练时间。

    衙役们在空地上训练了一个下午,很多人对手中的火铳爱不释手。

    恨不得睡觉都抱着它。

    但这怎么可能被允许呢?

    朱寿规定,所有人下班后必须把燧发枪归还给衙门才能离开。

    若有人胆敢违反此规,立即辞退!

    衙役薪水虽不高,但好歹是个体面差事。

    至少对大多数老百姓而言,当衙役已算得体面。

    偶尔还能从商贩那里收些好处费。

    一年下来,也能挣个十几两银子。

    对底层百姓来说,这已经很不错了。

    晚上,朱寿回到家才想起,李诗诗回来了。

    得给她接风洗尘啊!

    虽然……

    她也就离开了几天。

    但现在她是孤单一人了。

    没有亲人,自己算是她唯一的亲人了。

    想到这儿,朱寿转身去了集市,买了些肉和调料,回了家。

    刚开门,朱寿就闻到一股浓郁的羊肉味。

    走进去一看,好嘛!

    这两个丫头,竟然背着自己偷吃肉!

    望着桌上热腾腾的火锅,朱寿又低头看看手里的羊肉。

    两女同样尴尬地看着朱寿。

    片刻后,朱寿将羊肉扔进厨房,无奈摇头道:“你们俩,竟背着我吃肉?”

    李诗诗不好意思地笑道:“那个……雨墨说你每天都得很晚才回来,所以……我们就先吃了。”

    朱寿无奈地摇摇头。

    也不知谁是主子了。

    径直回房间睡觉。

    晚饭也没吃。

    没胃口。

    第二天一早,朱寿继续带衙役们训练燧发枪。

    燧发枪虽然也是枪,但因为精度不足,加上这个时代缺乏有效的指挥体系。

    所以,排队射击是这个时代最有效的战术。

    小时候,朱寿看外国老电影,总觉得这群老外真笨,为什么不做掩护?不挖战壕?反而排队射击?

    长大后,朱寿才明白。

    在这个年代,如果人人都挖战壕找掩护,各自为战,敌人一冲,军队就会被吓得四散奔逃。

    众人聚在一起,虽然也给了敌人目标,但也增强了己方士气。

    肩并肩,共生死,能激发人的勇气。

    一支军队最重要的,其实并非明面上的战斗力,而是士气。

    仗可以输!城池可以丢!

    但士气、军心,绝不能丢!

    军心一失,占再多城池也守不住。

    朱寿深知这个道理。

    不过,他也清楚,自己的这五百多衙役,打大仗的机会微乎其微。

    顶多对付些农民起义、犯罪团伙之类。

    经过一周的枪械训练,衙役们已完全掌握燧发枪的使用技巧。

    朱寿索性让他们去清理城中的各帮派据点。

    手持燧发枪的衙役们,战斗力确实不俗!

    仅仅一个晚上,就扫平了十几个帮派据点!

    抓到的帮派分子,足足有几百人!

    连衙门的牢房都不够用了。

    没办法,只能一个牢房关十来个人!

    副官赵鹏看着衙役们立下这么大功,乐得合不拢嘴!

    抓到犯罪团伙,这是多大的功劳?

    要是放在宋朝,那可是农民起义军!

    宋朝对起义军的定义相当宽泛。

    所以历史上记录的宋朝起义最多。

    但宋朝真正的农民起义并不多,地方官员抓了一伙犯罪分子,为了朝廷的奖赏,也说成是起义军。(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不错,请把《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