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官老爷,还是位服装设计师!

    仔细一瞧,果真如此!

    这些女子的腿上,无一例外地套着色彩缤纷的紧身长筒袜!

    白的、黑的、绿的、粉的、红的,各色俱全!

    再配上齐膝的马面裙,朱棣直接懵圈了!

    这唱的是哪一出?

    虽说肌肤确实遮得严实,可这……

    这还不如直接露出来呢!

    穿上这袜子,反而更撩人心弦了呀!

    朱棣满脸疑惑地盯着眼前一幕。

    还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嘛!

    朱棣气得攥紧了拳头。

    一旁的朱瞻基轻轻捅了捅朱棣,嘿嘿笑道:“爷爷,要不……就算了吧!”

    “您看,这样的装扮,女子们穿着也挺好看的吧?”

    “而且,她们确实没违反规定嘛!”

    朱棣无奈地摇了摇头。

    其实,他心里很抵触。

    但不得不承认,这衣物确实在美观上提升不少。

    两人在沛县也待了好些日子了。

    这几天,朱棣有很多疑问,想找朱寿好好聊聊。

    于是,二人决定今日去找朱寿。

    一番打听后,得知朱寿正身处风华楼。

    之前朱棣就听说,这位朱寿终日流连风华楼,不知他的官职是如何当的。

    两人很快便抵达了风华楼。

    这风华楼,不愧是沛县首屈一指的青楼。

    虽然只有三层楼高,

    但这三层,却比旁边五层楼还要壮观!

    一楼是个巨大豪华的大厅!

    犹如皇家宫殿般气派!

    装潢得那叫一个金碧辉煌!

    大厅中央,还有一个硕大的舞台!

    只是,白天时,台上几乎无人。

    偶尔有几个歌姬在台上轻盈起舞。

    说是歌姬,实际上是高级艺伎。

    价钱不菲。

    一晚上最高可达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意味着什么?

    普通百姓,一年的花销也不过五两银子。

    她们轻松摆动几下,一晚就能赚一两。

    要是每天都有客人,一年下来就是三百六十五两银子!

    比一个四品知府的年薪还多!

    若碰上阔绰的,再给点小费,或干脆高价包养,那一年的进账,朱寿都得眼红!

    仅这座青楼,每年就能给朱寿带来上万两的收入。

    朱棣带着朱瞻基,爷孙二人踏入青楼,来到顶层最奢华的包间。

    朱寿几乎每天都在这包间里消磨时光。

    当然,除非有豪客提前预订,朱寿自然以盈利为重。

    不过,这包间的价码太高,平时少有人问津。

    朱棣和朱瞻基刚走到包间门口,

    忽见一把折扇嗖地飞了出来!

    同时,朱寿的斥骂声随之而来:“一群废物!”

    “看看你们找的都是些什么货色?”

    “就这水平,还想给本官赚钱?”

    “哼!”

    “难道不知道咱沛县正缺人手吗?整个风华楼才三十多个姑娘!够用吗?”

    “一天上千客人!就三十个姑娘!轮流转都不够用!”

    “赶紧给我多找些,要漂亮的!沛县找不到,你就给我滚到应天府找去!”

    不一会儿,一位打扮妖娆的妇人捂着脸从屋里退出来。

    朱棣目睹此景,心里满是无奈。

    为何……

    自己认为的好官,竟是这副模样?

    一旁的朱瞻基也呆住了。

    这朱寿,做官做到如此明目张胆?

    就这人!

    百姓还都夸他好!

    这些百姓是怎么想的?

    片刻后,二人推门而入。

    门刚推开,又是一把折扇嗖地飞来!

    伴随着朱寿的怒骂:“你丫还敢回来!”

    啪的一声!

    一名侍卫迅速挡在了朱棣面前。

    白纸扇打在侍卫脸上。

    朱棣见状,摆了摆手,示意侍卫冷静。

    自己则踱步至朱寿面前。

    朱寿一看,这不是前几晚那个出手阔绰的老头吗?

    见状,朱寿立刻堆起了灿烂的笑容!

    这老先生可是自己的摇钱树啊!

    朱寿忙凑上前:“哟!这不是朱老先生吗?!”

    “刚才真是失礼了!本官还以为是哪个不中用的婆娘呢!”

    朱棣缓缓点头,一屁股坐在茶桌前,未言语。

    朱寿尴尬地笑了笑,也坐下道:“老先生,这几天……考虑得如何?”

    此时,朱棣心头最大的疑惑便是朱寿如何修建那传闻中的铁轨。

    “嗯……我想了几天,觉得这铁轨的生意确实可行。”

    “我也托人去工部打听了一番。”

    “工部的人说,朝廷没多余的银子修路。”

    “我没提铁轨的事,毕竟提了他们也不会信。”

    这点朱寿不得不认同。

    这个时代,说要建铁路,谁信呢?

    “不过,我工部的朋友说,只要我自掏腰包,他能帮我拿到批准。”

    朱寿一听,厉害了!不愧是皇亲贵胄!

    修路这么大的工程,都能弄到批文?

    在古代,无论哪个朝代,修路都是头等大事!

    不亚于修长城!

    朝廷通常不会将修路重任外包给民间。

    而是直接让工部来负责。

    没想到,这朱老先生,人脉真是通天了!

    但朱寿转念一想。

    当今皇帝应是永乐帝朱棣,朱棣对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似乎不太感冒。

    唯一能称得上贡献的,是他在太子监国期间重开了京杭大运河。

    但也仅是清淤拓宽,为修建顺天府所做。

    这还是太子朱高炽监国时期的作为。

    可见,朱棣对基础设施这类事务确实不感兴趣。

    既不感兴趣,民间想修,朱棣自然不会阻挠。

    更何况,朝廷压根不知道他们要修的路是什么样的路。

    至于朱寿,他也完全不担心铁路建成会被他人占了便宜。

    毕竟,蒸汽机车的核心技术掌握在他手里。

    这种东西,就算现在送给人,人家也短时间模仿不来。(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不错,请把《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