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收复北方!确保世代安宁!

    "确实,微臣是这样认为的。"

    "让民众休养生息是对的,北伐瓦剌也是对的。"

    "但是,军队作战,和民众休养有什么关系呢?"

    杨士奇一听,立刻反问道:"怎么没关系呢?"

    "打仗不是要征用民力运送粮草吗?"

    "粮草由铁路负责运输。"朱寿答道。

    "那粮草从哪儿来?"

    "从朝廷的内库中调取。"朱寿笑着回答。

    "笑话!"

    杨士奇直接驳斥:"如果内库的粮食足够打仗,百姓怎会挨饿!"

    "你一个小小的七品知县,懂这些吗?"

    "你知道吗,沿途运送粮草,加上护送的士兵和劳作的民夫,他们也要吃饭啊?一石粮草送到前线,可能只剩不到三分之一!"

    "这么算来,内库的米根本不够用!"

    朱寿听了,笑道:"杨大人有所不知,铁路上跑的是蒸汽火车,不是马车。"

    "火车不吃粮食。"

    "而且火车一次能运十几万石粮草,无需人员押运,只需一名工程师和一名助手操作,就能带着十几万石粮草,日行千里,两天就能到达顺天府。"

    "从顺天府到前线,就近多了。"

    "这火车不仅能运粮,还能运兵,每列火车能载上千人。"

    "十列火车就能运万人。"

    "两天到顺天府,从应天府调兵,十列火车,一个月内就能把十五万大军运到顺天府。"

    "后勤有保障,军队动员快,我们只需十万大军就能平定瓦剌!"

    杨士奇一听,顿时无言。

    他低头沉思。

    确实如此。

    战争,拼的就是后勤!

    如果后勤完善,火车真如朱寿所说那般神奇,确实可行。

    大明不必征用民力,也不必分兵押粮。

    那么,十几万石粮草,两天就能到顺天府。

    后勤问题迎刃而解。

    确实可行。

    但……瓦剌离顺天府还有一段距离。

    想到这里,杨士奇又说:"对!瓦剌离顺天府还有千里之遥,你的铁路难道还能修到瓦剌去?"

    朱寿一听,立刻点头,然后看向朱棣:"皇上是想单纯教训瓦剌,还是更想彻底征服瓦剌,征服整个蒙古,让大明版图恢复到前朝那样?"

    朱棣一笑,道:"能征服自然要征服。"

    "本朝承继前朝,若能完全继承前朝疆域,何乐而不为?况且,这也是太祖皇帝的遗愿。"

    "太祖一生征战,就是要彻底继承前朝的领土。"

    朱寿闻言,笑着点头,又转向杨士奇:"这样一来,问题就简单多了。"

    "皇上的军队打到哪儿,我们的铁路就修到哪儿!"

    "后方粮草,永远不是问题。"

    "有了铁路,大明甚至能在漠北常驻军队,建立蒙古都司,有铁路运粮,完全不用担心蒙古都司的士兵挨饿。"

    "交通,一直是控制一个地区的关键。"

    "有了铁路,穿越整个漠北只需两天,哪里敢造反,两天就能到达,这样就能永远征服蒙古。"

    这话一出,杨士奇再次无言以对。

    朱寿接着说:"这样一来,前线作战就与百姓无关了。"

    "百姓该种田种田,该生产生产,后勤不需要百姓参与。"

    "如此,大明既能开拓疆土,又能让民众休养生息。"

    "太子殿下,皇上,你们的愿望都能实现。"

    朱棣听后,非常满意地点点头。

    旁边的朱高炽虽然心里也觉得可行。

    但总感觉不太靠谱。

    毕竟,他们没亲身体验过铁路。

    这时,户部侍郎开口:"朱大人,咳咳!我也要说两句。"

    "您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修建铁路的费用,太多了。"

    "士兵作战也需要奖赏。"

    "这么算下来,哪怕十万大军,一场仗也要花费数百万两银子。"

    "对对!"杨士奇一听,连忙附和:"听见了吗?朱寿!人家管钱的,钱有多少,怎么花,人家比你清楚。"

    朱寿无奈地笑:"我们边打边建铁路。"

    "那就是和蒙古人打持久战。"

    "论持久战,大明有人有钱有粮,你觉得那些蒙古人能撑多久?"

    "大明就算每年花一千万两银子和他们打,只要有完善的后勤,他们也撑不住。"

    "而且,征服蒙古,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即使赔钱也要拿下蒙古。"

    "只要大明对北方有绝对的统治,后代子孙就能世代安宁!"

    历来,北方的邻居都好战。

    毕竟,北方资源贫乏,要生存就得南下抢夺中原。

    但如果大明彻底控制了北方,情况就不同了。

    以大明的实力,教化那些野蛮人,教他们做生意种田,把好战的民族变成能歌善舞的民族,岂不容易?

    看来,这位户部侍郎,也就是平阳的朱寿,不懂军事,更不懂治国。

    他只知道如何理财,如何降低成本。

    所以他完全不知道如何反驳朱寿。

    此时,杨士奇也无话可说。

    确实,北方如果不治理好,用不了几年,那些好战分子还会卷土重来。

    既然要打,不如一次性解决北方邻居,让他们心悦诚服!

    让他们俯首称臣!

    直接把北方邻居纳入大明版图!

    想到这里,杨士奇叹了口气,拱手对朱棣说:"皇上,微臣……觉得朱大人的话,很有道理。"

    朱棣见状,突然大笑起来!

    之前他一提打仗,全朝廷的人都反对!

    恨不得集体死谏!(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不错,请把《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