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是他窃卷

    太学祭酒李闻甫露面。

    照理日常教习,他无须事事监管,可事出突然,离太学补试不过一日,窃卷性质又极其恶劣。

    一派凝重的李祭酒,愁眉紧锁,站定在堂内正厅,他代替章司业面向众位太学弟子们。考场上那些荒唐事,他也是看得多了。

    沈暮白看着李祭酒,不悦之色浮现在他的脸上。面孔沟壑纵横,峥嵘岁月种种,像是铺陈在他宽阔的额头上,每一条纹路都承载着洞悉世事的沧桑。

    李祭酒的眼部纹路长长地延伸开来,属于长者的沉稳与睿智,给人安详踏实的感觉。

    虽说历朝历代的舞弊屡见不鲜,可近些年把控严密,三令五申考场条例要求,对监考官等预先敲响警钟,已经甚少有这样偷考题的下流招数。

    如此窃卷的行为,严重玷污了太学在外的声誉,对内部弟子们也有轩然大波的震动。更是对他李闻甫治学的挑战,他还未来得及沉思片刻,清了清喉咙,用沉重而嘹亮的语气发话。

    “本应设在明日的太学补试,无法如期进行。考卷被盗,兹事体大,不容忽视。窃卷者一待查实,即刻押入大狱!”

    底下的世子们都在猜忌着,到底谁那么大胆还敢明着偷。

    令皇登基时,即遇到科考大兴作弊,枪替、冒籍、夹带层出不穷。龙颜震怒,一道极其强硬的旨意下放:选取令国人才的科考场所,岂容乱臣贼子胡作非为,扰乱秩序!立即查办捉拿上奏提到各犯,无论命官、考生,即行革职、流放,罪行严重者,应拟斩立决!

    而李闻甫正是当年的闱官。除了监临一职,李闻甫也做过包括印卷、受卷、弥封、誊录、搜检等大大小小的科考事务。

    那年,是他向朝廷疏奏。虽罪证确凿依律当处斩,但是鉴于首犯,对主动投案者,望从轻发落,以宽免减刑。

    尽管有着严刑峻法的威慑,总有人不惜铤而走险,使得原本纯粹的选拔制度整个乌烟瘴气。

    “为确保公平公正,特决定推迟一日考学,重设试题!此外,所有太学弟子这两日都须宿在长谦堂,不准外宿、不准告假。”

    一时间,堂内哗然,众世子们议论纷纷,嘟囔不已,全然不解的表情。

    “听令执行,是作为太学弟子、也是为人臣子,一大重要的品格!绝无讨价还价的可能!”李祭酒挥了挥手,平息了底下的喧哗,“赶紧的都去温书罢。”

    世子们还在啰啰嗦嗦没个消停。李祭酒、章司业携着学官们也顾不得再训斥他们一顿,来不及耽搁片刻,就要两手抓!一边准备连夜全新的补试考卷,一边彻查出窃卷的案犯。

    待李祭酒走后,还在讲堂内的沈暮白,心有戚戚,分神地苦恼着。

    生怕有来自那几个令国所忌惮的藩属国世子,卷入此事。

    秉公执法,清除余孽是没错,可若对世子处以极刑,那还了得!

    质子宿卫本就是招安之策,让这些四方蠢蠢欲动的势力,成为匡扶令国的支持。

    世子有个好歹,这些个诸国的王,虽不一定真心怜惜这些被送来的儿子,但无疑又给了他们负隅顽抗、揭竿而起的借口。

    显然,保世子们安稳是最优解。

    讲堂内不剩几人,只留下几个独处惯的世子,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几句,再看看手边的书卷。

    一本又一本的古籍经典摆放在书案上,沈暮白轻轻地翻动着面前的书卷,思绪万千,看不进去半个字。

    困在长谦堂也出不去,不如自己好好利用这段辰光,向谢勉请教功课?

    一来,她能多了一个合情合理又不突兀,亲近谢勉的由头。

    二来,补试对她来说实在棘手得很,亟需一位愿意点拨又耐心的师傅。

    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沈暮白将手头的那几份籍典摞在一起,随即在书案上轻敲几下,井然有序的书卷被自己掌握在手中,她站起身来,举步离开,去寻谢勉的身影。

    走出讲堂,穿过长谦堂那长长的走廊,沈暮白东张西望地走着。

    在长廊的左手拐角处,听到了谢勉的声音,虽然听不清他具体所言。

    就是这里了!

    在房间外的沈暮白,轻轻地叩响了门,独一份的期待与忐忑相连交织着。

    很快,门被打开,微笑迎接她的不是谢勉,而是蔺阅!

    可恶的是,里面还坐着陈晞和顺国世子梁辛。

    “……大家,都在啊?”

    谢勉坐在中间,匆匆才向她打了个照面,就继续投身教导之中。他一脸专注地向大家讲解着补试会涉及的古籍,用精简而生动的语言阐述晦涩难懂的要点,一下子厘清答题思路。

    宁静得让人心醉。他的侧影显得格外挺拔与如春风般和煦。

    沈暮白的心情一时波动不已,她原本以为这将是一次与谢勉独处的绝好珍贵时刻。完全没料到,这些人一早就缠住了谢勉,也要他帮忙温习!

    特别是蔺阅,她和谢勉很熟吗?又是什么时候她和陈晞、梁辛也混成了小团体?

    合着就她皇太女,是外人了!

    他们如此这般,就是在孤立自己!

    蔺阅还是如常地将沈暮白往里头迎,让她赶紧入坐,像是以女主人自居般,“暮白,快坐快坐!我们都为了补试苦心焦思呢!赶上了谢世子教学,说的太好了,感觉都会了。临时抱个佛教也好呀,你说是不是?”

    沈暮白内心醋海翻波,皮相上却不见破绽,假装揶揄道,“我说你们啊!这么好的事情都不叫上我,我可生气了!”

    实则,蔺阅、谢勉都有想过拉沈暮白一齐温习,转念考虑到陈晞。

    两人水深火热之势传遍了,不想让本该和谐的组团温习,变得针锋相对,火药味十足。

    “殿下……”

    梁辛战战兢兢地从座位上起身。

    “别生气,别生气。这不正是要去叫你吗?”蔺阅打着圆场。

    认识到自己所做确实太不周全的谢勉,顿下讲解,向沈暮白挥手,示意他的交好。

    他察觉到沈暮白漫不经心中的失落,他明明是希望她感到被他重视的。

    “方才开始没一会儿,正要说到中庸,殿下来了正是时候!快快与大家一起讨论。”

    唯独陈晞没有开口,紧盯着面前的书卷,视沈暮白为空气。

    都是些冠冕堂皇之说,他们私下抱团着实寒了自己的心。目光牢牢定格在谢勉身上的沈暮白,不带犹豫地径直走向了谢勉身旁的位置,并且毫不客气地要求原本坐在这里的陈晞让位。

    “麻烦!让让!”沈暮白眼皮都不朝陈晞翻上一翻,颐指气使道。

    陈晞单手将书卷一甩,刻意发出声响,就是不让。

    好像她沈暮白的任性,他陈晞就非得统统吃下,还不得有任何异议。

    其余三人陷入尴尬之中,谢勉先行开口欲要化解,“殿下,你若喜欢这个位置,我再往旁边坐些,这样正好。”

    谢勉主动挪开位置,给沈暮白腾出了空间,既然目的已达,沈暮白也不再喋喋不休。

    话题转到了中庸的内容上。谢勉关注着所有人的理解程度,不厌其烦地解答着傻乎乎的各类问题,温和而详尽地知无不言。

    沈暮白她心中的失望,渐渐被一股淡淡的释然所取代,她喜欢这样的氛围,而且她挨着他这样近。

    陈晞将专注力放在中庸上,但即使这样,他的余光也总能瞥见沈暮白向谢勉投去的炙热。

    两个适合形容沈暮白的字,在他心中隐隐展露:放、荡。

    他对她的厌恶,来自无法释怀的不齿。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谢勉要大家就这段,进行自己的一些想法的探讨,沈暮白、蔺阅、梁辛不免都是些中规中矩、大差不差的阐述。

    注意到陈晞情绪低落不佳的谢勉,提出让他说说。

    “为人坚守诚信善良,才是符合天道、人道的行为准则。往往秉持,达到中和……谢兄,那你说,若九五至尊恣情放纵、满口胡言,那还能算是圣人吗?”

    沈暮白自然能听懂陈晞的话里有话,怒从中起。

    “那当然不作算。圣人不以地位而定,即使地位低下能守道者也能奉为圣人;可悖道而行者,尊贵荣华终究湮灭。”不知道内情的谢勉,完全沉浸在问题当中,这样回答道。

    一旁的蔺阅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她有直觉,陈晞和沈暮白之间并不简单。

    趁着心直口快的沈暮白就要憋不住,蔺阅悄声走近,假意帮暮白整理掉落在鬓边的毛絮,低到旁人听不见耳语道,“暮白,不要在这里这样……谢世子还看着呢。”

    蔺阅是为她好。沈暮白欲要扬起的手掌,不得不放下。

    本以为悬着的心总算放下,蔺阅亦没料到沈暮白还有接着的后手。

    “谢卿,这段话我也有了新的构想。”

    “殿下但说无妨。”谢勉欣慰着气氛,逐渐融洽热络了起来。

    “譬如,有人在外谦恭仁厚,树立圣人的形象,内里鸡鸣狗盗,如若一直不被发现,是否就可以一直享着圣人的美誉?”沈暮白先抑后扬,掩不住的恶毒之言就要喷薄而出。

    “我是说譬如,譬如啊我们的世子中就有一位窃卷的小人,可他还腰杆挺直在这里和我们谈天说地呢。”沈暮白故意地在其他人面前转向陈晞,用眼神指证他就是那个贼人。

    不带丝毫犹豫,陈晞破口大骂。

    “你在胡乱说些什么?搁这里指桑骂槐?你敢再污蔑一个试试!”(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俯首称臣不错,请把《俯首称臣》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俯首称臣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