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加官进爵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邓千秋接旨,他耐心地听着这宦官的诵读。

    “今朕将诸子托付邓千秋,实乃诸子不肖,望邓千秋能不吝平生所学,倾囊相授。今朕于大本堂召见诸子奏问,果然其大有长进,朕心甚慰。”

    “天下有功者,莫过于军功与文治。教书育人,难以见功,盖因此道非十年不能见其效。现今诸子进步神速,短短月余,已非吴下阿蒙,教人惊叹。敕邓千秋封千户,春和宫百户所,改为千户所,千户所除本职,亦兴办学堂,搜罗藏书……钦哉!”

    这宦官念毕,不由羡慕地看了邓千秋一眼。

    这家伙……升官了。

    千户所已经几乎要一脚踏入高级武官的行列,何况还是禁军的千户实缺。

    只是让人看不懂的是,一个大学堂,却设在千户所之下,这似乎在历朝历代都没有先例。

    邓千秋却懒得去思考,接过圣旨,将圣旨捧着,忙是谢恩,等送走了那宦官,却发现许多人已是喜气洋洋地围了上来,纷纷来道喜。

    邓千秋能感觉到,他们的喜悦都是发自内心!当然,这其实也可理解,他升了官,这些跟着他的人,自然而然也是前途有望,将来必定水涨船高了。

    将这些人打发走了,朱棡三人却不肯走。邓千秋依旧捧着旨意,不由感慨地道:“看到没,这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若在一年之前,我收了商贾之孙来做你们的同窗,陛下非要宰了我不可。可为何陛下现在还进行鼓励呢?”

    朱棡撇了撇嘴道:“不就是想着几个臭钱?”

    邓千秋呵斥道:“不许胡说,这就是经济基础发生了改变!你们啊,平日听了我的话,不能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而是牢记下来,再参照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去进行参照,这才叫做学以致用!只有这样,才能学到真正的东西。”

    朱棣认真想了想,似乎觉得颇有道理。

    他现在发现,从前自己对这个恩师,确实是小看了。这恩师教书都能挣银子,这太了不起了,以后就算这恩师从石头里榨出油来,他也相信。

    “好了,好了,我得上一份奏疏谢恩,你们好好招呼伱们的师弟。记着,可别让他伤筋动骨,意思意思就得了,紧要的还是鼓励他好好学习。”

    “知道了。”这一下子,三人都来了精神,飞奔着又去寻那沈志业了。

    邓千秋不由对沈志业同情起来,三个混世魔王盯着他一个,这是多大的福气?

    而且这三人,还他娘的是有提成拿的,残忍,太残忍了。

    可邓千秋决心狠下心来,到了这个时候,陛下那边已经拍了胸脯做了保证,如今不发一点狠可不行。现在陛下封了他为千户,又让自己建学堂,该给的甜头都给了,若是干不成,怎么交代?

    …………

    “陛下,邓千秋有奏。”

    也该先匆匆拿着一本奏疏,送至朱元璋的面前。

    朱元璋此时端坐在马皇后的寝殿里。

    马皇后的肚子已很大了,掐着手指头算,也就这一两月要生,朱元璋便来得更勤了。

    不过对于邓千秋的奏报,也该先知晓陛下现在关心邓千秋的动向,所以中书省送来了奏疏,他便第一时间送来了。

    “拿来。”朱元璋当即接过奏疏,低头看了一眼。

    马皇后斜躺在榻上,温柔地摸了摸肚子,笑意盈盈地道:“陛下,这千秋可说了什么?”

    “一大通的废话,说是谢恩,实则却是溜须拍马,朕觉得这家伙更像秦桧。”朱元璋道。

    马皇后微微蹙眉:“秦桧?”

    朱元璋笑道:“只是说说而已,棡儿有一句话很对,大奸似忠,这越是正气凛然之人,说不准,才是秦桧。反是邓千秋这等,嘴里抹蜜似的,反而不像了。嗯……这小子……倒是张口向朕要东西了,春和宫大学堂?”

    朱元璋若有所思地眯了眯眼睛。

    马皇后道:“春和宫乃是太子的居所,怎么可冠以大学堂呢?百姓们见了,怕要笑话。”

    朱元璋颔首:“是啊,说出去不好听,邓千秋这家伙,胆子倒是肥了。”

    “陛下若要拒绝,却也不必过于冰冷,千秋这孩子的胆儿小,你安慰几句,再婉拒就是。”

    朱元璋犹豫起来,他低着头,道:“赌一赌也没什么不可以。”

    “什么?”马皇后不可思议地看着朱元璋。

    她突然发现自己的枕边人,似乎换了一个性情。

    自登基之后,马皇后就清楚,朱元璋一直都在尽力维护皇家的威严,其实这也可以理解,天下乱了这么久,人人称王,家家称帝。

    如今好不容易江山一统,可天下对各种的皇帝早就麻木了,而一旦让人失去了对宫中的敬畏,那么这天下还不知多少人要图谋不轨呢!

    而春和宫本就是宫中威严的一部分,这样的名,怎可轻易赐人?

    一旦天下军民百姓开始议论,亦或者将来这大学堂闹出什么是是非非来,难免会使人产生非分之想。

    朱元璋笑着道:“罢了,就答应了他吧。他毕竟是功臣,此番功不可没,朕心善,若是就此拒了,反而不妥当。”

    马皇后含笑,却是深深地看了朱元璋一眼,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道:“陛下,该想着给这孩儿起个名了。”

    朱元璋下意识地道:“春和……”

    马皇后挑眉道:“呀?”

    朱元璋恍然,不由失笑,而后道:“哈哈,朕这几日忙于国事,反是有些心不在焉了。”

    马皇后莞尔一笑。

    只是等朱元璋走了。

    马皇后便让人将朱镜静叫了来,当面就问:“你三哥这几日可寻了你吗?”

    “没有呢。”朱镜静懊恼地道:“三哥这阵子就好像销声匿迹一般,以往他总是闲不住的。”

    马皇后道:“回头向棡儿打听打听,千秋近些日子都在做什么。”

    朱镜静诧异地看着马皇后,含烟的眸子里满是疑惑,随即道:“母后,邓千秋怎么了?”

    马皇后道:“我总觉得,陛下藏着什么心事,且和千秋有关。”

    朱镜静不由得担心起来,忍不住道:“那可要糟了,父皇要扒了他的皮。”

    “胡说什么。”

    看着马皇后责备的神色,朱镜静只好抿了抿唇,默然不语。

    ………

    两个烫金的招牌,挂了起来。

    一个是春和宫千户所。

    另一个则是春和宫大学堂。

    邓千秋站在这两个牌匾下,发出啧啧的笑声。

    远处,许多好事之人在围观。

    牛十三挑眉扫视了一样,按着腰间的刀柄道:“千户,卑下去赶人。”

    牛十三很殷勤,百户成了千户,他现在还是总旗呢,他也想和邓千秋一样进步,他觉得自己这时候该多在千户大人面前露露脸。

    佥书文原吉,亦站在邓千秋的一侧,眼里满是羡慕,却是对牛十三道:“牛总旗,不可去。”

    牛十三一愣,不解道:“文佥书,这话是什么意思?”

    文原吉笑着道:“你家千户巴不得多有人来围看呢,你还赶人?你啊,啥都好,就是不懂人情世故。下一次你请我吃酒,我传授一些人情世故你。”

    牛十三道:“要学也不和文佥书学,天下最懂人心的,便是咱们家千户,我跟在身边,只需窥见一二,也足以受益无穷了。”

    文原吉吹胡子瞪眼,心里忍不住叫骂,该死的马屁精,原来这家伙平日都是在装傻,反显得他文原吉有点不谙世事了。

    邓千秋终于将目光从牌匾上收回来,看了这两人一眼,便道:“都给我闭嘴,都给我干活去。”

    于是大家一哄而散。

    邓千秋背着手,倒也不由得得意洋洋起来。

    天下最年轻的千户,应该就是我邓千秋了吧。

    当然,这似乎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邓千秋越来越发现,朱元璋的脾气,似乎比之从前,也有所收敛。

    “或许……”他脑子里冒出一个大胆的念头。

    或许除了朱棡这些人,可以被教育和影响,这位明太祖高皇帝,似乎也可以被影响。

    邓千秋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因为他发现,朱元璋不是一个无端动怒之人,无论是杀人还是灭族,并非是被愤怒所驱使,而是依靠理性。

    是的,一种极为严酷的理性,驱使着朱元璋做出利益的判断,从而做出选择。

    而应付一个理性的人,邓千秋就太有办法了。

    “千户,千户……”有人匆匆而来。

    邓千秋已回到了自己的公房,抬头,斜眼看一眼来人,是个千户所的校尉。

    于是邓千秋道:“何事?”

    “参知政事胡惟庸来拜访,车马就在千户所外头。”

    想来是因为邓千秋升了官,所以胡惟庸想来道喜。

    邓千秋却道:“不见,告诉胡公,我很忙,恕不招待。”

    校尉一愣,随即满眼不解。要知道,这可是宰辅啊,多少千户莫说是人家登门造访,就算不登门,也想去讨好一番。

    可邓千秋,如此威武霸气。

    (本章完)

(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的父亲太努力了不错,请把《我的父亲太努力了》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的父亲太努力了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