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当代第一喷子

    《庐山恋》的热浪还在继续,大城市的首轮还没放完呢。

    首轮完事,还有小城市,然后还有县城、乡镇、村里、各单位自己的俱乐部,一波下来得2-3年。

    对电影的评论也越来越多,批评与赞扬总体上三七开,批评声虽然只占三,却骂的一个比一个狠,在保守派里,骂《庐山恋》就是政治正确。

    其中,赵保华骂的最严重,直接扣帽子。而就在这个档口,中青报发了一篇陈奇的公开回应:

    “《庐山恋》上映之后,引起了评论界的热烈争论,这是正常现象。对一部文艺作品,总是会见仁见智,何况我自己也承认,《庐山恋》在剧本上确实存在明显不足。

    所以,对报刊上的一些评论文章,我细看,细思考,希望从中获得教益,以利今后的创作。

    但最近读了赵保华同志的一篇文章,说电影‘抹杀了两党斗争的是非界限,解放战争原来是一场误会’,我如鲠在喉、如芒在背、如坐针毡。

    这个批评已经离开作品本身的优劣,而是涉及到了原则问题,因此我决定写篇回应,以供大家参考。”

    跟着,陈奇发了一些剧本原段。

    因为《庐山恋》里的一大矛盾,就是双方父辈的恩怨,当年是黄埔军校的同学,因为理念不合分道扬镳,在战场上兵戎相见,仇恨延续了很多年。

    只是由于新时代来临,出于统战需要,响应国家政策,男主的父亲才原谅了对方,压根就不存在“解放战争是误会”这个东西。

    解释清楚了这些,陈奇就开始骂了。

    “我党说过,批评要与人为善,要实事求是。

    可惜我既没看到善意,也没看到实事求是。

    洪流结束四年了,大家总说不要回到过去,但以赵保华同志为代表的某些人,却如此粗暴轻率的给一部作品下定论,草菅作品之命,进而草菅我这个文艺界新人之命!

    我真想问问:究竟你们是不想回到过去,还是想回到过去?!!

    至于赵保华同志的另一个观点,认为《庐山恋》审美不高,迎合小市民的低级趣味,那就更可笑了。

    何谓群众?何谓小市民?小市民不算群众么?这无非是一种过于自信的高高在上,对人民群众指指点点,甚至强奸民意,将自己的喜好凌驾于人民之上!

    当群众与你们的审美相悖,便是低级趣味;当群众与你们的审美一致,便是品味高雅。

    邓公说过,白猫黑猫,逮到老鼠就是好猫!

    它们共同的责任是逮耗子,同理拍电影都是为了人民服务,在双百方针指导下,就应该有《庐山恋》这样的作品,上座率爆满,观众交口称赞,听说拷贝也创了记录。

    近日来,多位评论界权威进行了公正善意的批评,让我感受到了温暖,我更虚心接受。

    而赵保华同志没写过一个剧本,没做过一部电影,却对《庐山恋》产生这么大的恶意,不惜胡编乱造的造谣,文人相轻,淋漓尽致。

    不过是条清水粪坑里的蛆虫罢了!

    只能说一句,嫉妒使人面目全非。

    人民群众喜欢,伱不喜欢,你算老几?!!”

    这年头电影产业繁荣,针对电影的评论家也很多,每当一部新片出来,总有这样那样的评价。主创往往也会发表文章,与之对线。

    但文人骂架,总要一个用词考究,引经据典,不能太粗鄙了。此乃约定俗成的惯例,自古相传至今,鲁迅骂梁实秋“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那已经是很过线了。

    现在,陈奇以文艺界新丁的身份跳出来,上来就粗鄙的不得了。

    直接骂“粪蛆!”

    啪啪啪!

    长影厂艺术办,赵保华气得把桌子拍的啪啪响,他有心把报纸撕了,眼里却离不开那上面硕大的字“清水粪坑里的蛆虫”“嫉妒使人面目全非”!

    如果你长的帅,别人骂你丑,你是不会生气的,因为你知道他说的是假的。

    如果你长得丑,别人骂你丑,你会火冒三丈。

    赵保华现在就是这样,他破防了。

    “黄口小儿,信口雌黄,凭你也敢来班门弄斧?!”

    文人的事要用文人的方式解决,他让自己冷静下来,刷刷刷又写了一篇檄文。

    而与此同时,那些看《庐山恋》不顺眼的家伙也纷纷响应,一时竟有十八路诸侯振臂一呼,联合讨伐陈贼的气势。

    陈贼欺天罔地,不顾纲常,秽乱女主演,狼戾不仁,罪恶充积!

    陈奇在汲县待着正闲的要死呢!

    好不容易来活了,战斗欲爆表,订了好多报纸杂志,专挑骂自己的文章看,然后一一对线。

    “您这个年龄对未来的考虑有很大的浪漫成分。您老觉得翻过一座山前面还有一座山,其实已经不用您来爬了。我觉得您现在要做准备,您要下山了,要走下坡路了。”

    “赵保华同志无非是一个有着莫名优越感的肉喇叭,总爱义愤填膺扮演社会良心,实则骨子里拎不清的高高在上。”

    “我对《庐山恋》的解释已经很清楚了,如果你看不懂道理,我也略通拳脚。”

    赵保华等人丢盔卸甲,溃不成军,很快就无还手之力。

    陈奇舌战群儒,大获全胜,骂的不亦乐乎。

    只恨现在没有网络,效率太慢,自己一封信寄到京城,再发表,斗争性都过了。

    文人骂架,其实都不会管的。现在开放了,文代会上都拨乱反正了,这项传统又回来了。

    文人不仅爱骂架,还爱打架,例子有很多。

    老舍甚至会武术,时常与文人切磋。

    《庐山恋》火了,陈奇也火了,以一种刺头的形象正式在主流文艺界跟前亮相,与赵保华以及一众保守派的梁子也结下了。

    …………

    就在《太极》在外取景,陈奇把自己的声望从“无名小卒”,刷到“江湖新秀”的时候,北影厂来了位意想不到的客人。

    他五十来岁,个头不太高,说话慢吞吞的很斯文。

    “老厂长,冒昧前来,打扰了!”

    “你可真是稀客,快请坐快请坐!”

    汪洋也是纳闷,拍电视剧的来我这电影厂干什么??

    不错,眼前这人正是央视的第一代电视剧导演,叫王扶林,50年代就开始拍剧了,资历极深。

    “去年我们组了个代表团去英国访问,看到人家的电视剧发展的特别好,回来领导下了狠心,一定要发展自己的电视剧产业。”

    王扶林性子也慢,从头开始讲:“我们电影和电视剧虽属不同的两种文艺形式,但你们是老大哥,我们都在向您学习。我最近看了一部《庐山恋》,那个爱情故事写得好,爱国主题也好。

    我们严重缺剧本啊,今天厚着脸皮过来,是想联系一下那位编剧,能不能帮忙写个适合拍电视剧的故事……”

    (本章完)(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1979黄金时代不错,请把《1979黄金时代》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1979黄金时代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