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我以职位担保,结论没有任何问题!

    核工程工业集团,核聚变执行中心人造太阳项目基地正门。

    一大群人正热情的说着话,一边朝着里面走去。

    走在最前面的是张硕以及人造太阳研究团队的宋瑞飞和绍恩江教授,后面也有跟着一起来的薛柏坤、郭华等人,他们也在和人造太阳团队的其他研究员们说着话。

    这次张硕带队来到人造太阳项目基地,也是为了得到核聚变研究的一些数据信息,同时,也希望能了解一下技术。

    对于张硕团队的到来,人造项目研究团队还是非常热情的。

    现今的国际数学、物理界,张硕已经成为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即便把所有学者放在一起,他的影响力也能排在前几位。

    张硕率领团队做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也得到了国家乃至于世界的认可。

    到目前为止,最有影响力的研究就是实验发现引力场信号,包括核子组织、费米实验室,以及其他顶尖的高能物理机构,都希望得到更多的实验数据信息,也希望能和张硕团队进行交流。

    这是一项可能代表未来科技发展方向的研究。

    核聚变的研究也非常重要,被认为是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技术,人造太阳项目团队也得到了国家的支持,但支持度来说绝对赶不上张硕的研究。

    在来之前,张硕还是和人造项目团队也有沟通,他希望得到一些核聚变的实验数据。

    但刚刚来到项目基地,他们也没有谈具体的数据问题,而是相互谈着研究相关的内容。

    人造太阳项目团队还是非常成功的,他们正在运行的是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并实现了超过400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

    这是一项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式运行的世界纪录。

    其中包含的技术难点非常复杂,比如说长时间尺度下等离子体位形约束、高功率射频波加热与电流驱动、等离子体与壁相互作用、关键分布参数的实时诊断等系列前沿物理和技术集成,等等。

    如此多复杂的难点攻关,可以想象成果有多么重大。

    张硕一路和宋瑞飞、绍恩江谈着核聚变技术问题。

    在参观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的过程中,宋瑞飞、绍恩江也介绍了研究碰到的主要问题。

    “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有两个。”

    宋瑞飞介绍道,“一个是材料耐受度,另一个是稳定性和可控性。”

    “我们的研究几乎都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但进展来说……”

    宋瑞飞抿着嘴摇了摇头,“最近一年进展都不大,我们正寻求一种新的技术,尤其是在超过1亿摄氏度的情况下,如何对内部磁场进行调控,如何对内部等离子体通道进行调整,希望能以此,来尽量降低对材料耐受度的要求……”

    他连续说了很多内容。

    这些招数都是能够理解的,核聚变的研究最关键的就是材料和稳定性以及可控性。

    核聚变控制技术,听起来非常的高大上,实际上,底层反应相关的技术问题早就解决了。

    技术实现最大的限制,一个就是材料的耐受度问题,因为反应温度太高,几乎没有材料能够耐受这样的高温,他们就要通过使用超导材料和技术来减少热量传导,但这同样带来了技术上的挑战。

    另一点就是稳定性和可控性,究其原因依旧是超高温高压,超高温高压本来就是不稳定的环境,任何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导致反应的失控。

    张硕听了很多技术的难点后也提出了自己的需求问题,“你们有没有对氘氚反应进行过强度测试?”

    宋瑞飞、绍恩江听的有些不解。

    张硕解释道,“直白说吧,我这次来主要是想得到一些核聚变内部反应的实验数据,希望以此来了解反应牵扯的基础力--强力。”

    “核聚变数据……来了解强力?”宋瑞飞听的更加不解了,“虽然反应确实牵扯到强力,但是我们没有这方面的测定,因为强力……”

    他的话没有说完,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说。

    张硕却明白了。

    强力和电磁力、引力不同,并没有一个衡量性的指标。

    核聚变实验,测定的就是内部的温度、压力、各种粒子的浓度、反应情况等数据,而不会牵扯强力问题。

    张硕继续说道,“我是想希望以此做和强力有关的理论研究。”

    这一下宋瑞飞明白了。

    他恍然大悟的说道,“基础力关系模型、源点论!”

    “对。”

    “你是要研究强力和电磁力的关系?”绍恩江也明白过来,“之前我看过电磁力引力的关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数学模型,你们的引力信号实验,是不是依靠这个模型做的研究?”

    张硕肯定的点头。

    这一方面已经没有什么可保密的了,在实验结果发布出来以后,只要是有深入了解的学者,都能够清楚他们的实验依据就是电磁力、引力的关联模型。

    虽说如此,但得到了张硕的确定,绍恩江、宋瑞飞还是感觉非常惊讶。

    绍恩江苦笑道,“说实话,那个模型我也看过,太复杂、太复杂、太复杂了!真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做的实验。”

    这些就不可能说出去了。

    张硕就只是笑了笑,随后问起了是否能够拿到数据的问题。

    这才是关键。

    宋瑞飞直接点头道,“那当然没问题,实际上,数据都是公开的,ITER平台上就能看到,只是有一些细节性数据没有发表,你需要哪方面的数据都没关系。”

    “那就先谢谢了。”

    张硕也轻呼了一口气,最少来这里的目的达到了。

    人造太阳项目团队确实不在意实验数据,因为数据只能说明他们实现了什么样的技术,而技术的关键是材料以及控制体系。

    在商量好数据问题以后,他们就谈了一下其他的问题。

    绍恩江对于张硕的理论非常感兴趣,他问道,“张硕教授,你拿这些数据是希望研究强力、电磁力的关联,对吧?”

    “那么这种研究是否能以新的角度来阐述核聚变反应?”

    他说完补充了一句,“上个月我参加了核工业局的会议,有人就说起你的理论,就说可以以你的理论角度去重新阐述核聚变问题,这样就能以新的方向去研究解决现在所碰到的难点。”

    宋瑞飞也跟着点头,“是啊,现在的情况来看,不管是材料还是稳定性控制问题,距离完全解决遥遥无期呀。”

    他说着满脸苦笑。

    人造太阳项目团队,也包括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的其他上百个团队、机构,都在不断努力研究可控核聚变技术,研究也是频频有进展,相关的报道都有很多。

    但是进展再多,也都是一些小的进展。

    比如,韩国的“人造太阳”项目团队,他们的装置成功将等离子体环路加热至超过1亿摄氏度,并维持了创纪录的 48秒。

    这个被报道的所谓‘大进展’,也只限制在实验研究本身。

    不管是四秒、四十秒、又或者是四百秒,相对于持续运行时间都太短暂了,更何况,实验模拟的也只是高温等离子体,而不是真正的氘氚聚变,内部反应相对要平稳的多。

    张硕也清楚核聚变技术的情况,好多问题确实无法解决,除非是材料学能有质的突破。

    比如,能制造出耐受几万摄氏度高温高压的特殊材料。

    比如,拥有完全隔绝热量并持续使用的材料。

    等等。

    这些材料的研究难度,感觉比可控核聚变本身还要困难。

    “可能会吧。”

    张硕给了个不确定的答案,“有关电磁力和强力的关联,我们还正在研究,也许有了确定性的突破以后,也会对核聚变进行论证。”

    “那真是太期待了!”绍恩江立刻说道。

    在谈过主要问题以后,他们又继续闲聊着。

    宋瑞飞说起了国际舆论,“最近都在关注我们国家新的反导实验,张硕,你也知道吧?”

    “根本没有反导导弹,结果500多公里的导弹就被击毁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

    “我们真有这种技术吗?”

    张硕笑着摇头道,“可能有吧,也可能没有,我看了新闻,也不清楚。”

    这也不算说谎了。

    他并没有参与到相关的武器研究中,甚至连技术实验也只是给佟智国团队解决了一个问题而已。

    后续的消息就根本不清楚,都只是个人猜测而已。

    ……

    反导实验也只是张硕、宋瑞飞等人的一个话题而已。

    但是对乔希-阿博特来说,可不是话题那么简单,信息管理局已经为此忙碌了很长一段时间。

    乔希-阿博特,再包括下属几十个工作人员,被上级部门直派继续查找相关的信息,包括军用以及商业卫星图片、军用雷达检测信号、热感卫星信号,等等。

    上级部门希望能得到更多详细的数据,最好是能找到反导实验的打击方式。

    在反导导弹实验问题上,国际上有两个说法,舆论上有人认为是假的,实验本身就是欺骗导弹内部,装有大量的化学物品,才会到太空中产生大量的烟雾。

    第二个就是新式的反导武器,具体情况就不知道了。

    上级部门更倾向于后者,因为他们想不到连续做两个欺骗式的实验有什么意义。

    恐吓?

    如果想到的恐吓,展示强大的军事力量,发射一枚洲际导弹,展示航母技术或高端的五代战机不是更好?

    所以压力就给到了乔希-阿博特,上级部门希望他的团队能够找到反导技术相关的蛛丝马迹。

    问题是,找不到。

    乔希-阿博特感觉自己十几年来都没有这么忙过,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就是不断的查看图片以及数据信息,希望能找到一些和所谓‘反导’相关的信息。

    他和下属几十个人都在不断的找信息,可结果什么都没有找到。

    即便偶尔会发现一些要注意的数据,但后来仔细研究都证明根本和导弹没有任何关系。

    信息找不到,让上级部门不满意,同时想想也很可怕。

    对方可是掌握了一种无法检测到的反导技术,而且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技术。

    具体有什么威力?

    拦截范围有多大、精准度有多高?覆盖范围有多广?

    这些都是问题。

    只有了解具体的信息才能想办法去应对,没有任何信息就很可怕了。

    比如,洲际导弹会不会被拦截?

    比如,战斗机起飞后,会不会非常不安全?连五百公里高、速度几马赫的导弹都能拦截,战斗机……

    感觉就是送的啊!

    在事情发生了以后,正在太平洋西侧巡航的航母都马上开远了500海里。

    军方主要是担心航母上的战机。

    当战机训练时飞的过高,比如,打到了一万米高空,会不会被作为‘实验目标’进行打击?

    到时候,连检测都检测不到,会不会以为是战斗机发生故障?

    等等。

    这些都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所有寻找信息的压力都放在了乔希-阿博特身上。

    乔希-阿博特很清楚,若是找不到相关信息,后续再发生什么问题,比如,存在反导导弹,他的职位可能就保不住了。

    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找到。

    乔希-阿博特的团队没找到,与之合作的欧洲监测中心也没有找到。

    他们开了好几次会进行讨论,都认为舆论上的分析可能是正确的。

    这也许就是恐吓性实验,又或者是研究什么导弹内部的技术,总之,根本就不是反导实验。

    乔希-阿博特还是向上级提交了报告,“这就是我们的结论!”

    “根本没有反导,也不是什么新式技术,他们或许就是进行一种和导弹相关的实验,仅此而已。”

    “问题在于导弹本身,而不是反导……”

    “我以自己的职位担保,这个结论没有任何问题!”

    ……

    张硕拿到了人造太阳项目团队提供的数据。

    在返回理论中心以后,他没有着急研究数据,而是又联系了核物理研究所,因为强力数值的判定以及和电磁力的反关联,还是要在真实实验中测定。

    人造太阳是属于国际合作项目,好多数据都是共享的,团队中也有很多国际学者。

    这样的研究团队想做到保密是不可能的。

    另外,他们的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也不可能因为张硕的实验需求进行改造,即便只是添加测定装置也不可能。

    张硕还是希望能根据他的需求进行实验,也就是做专门性的实验,就只能联系核物理所,它是要进行电磁环流的测定,希望能够在不断提升的强力环境下,测定到媒介材料产生的电磁信号。

    这种实验是必须要保密的。

    不过核物理所那边的答复并不令人满意,“我们还有一台小型的托卡马克装置,但已经很久没用了,上一次实验还是在三年前,反应只能维持几秒钟。”

    “现在的稳定性也不确定,几秒钟能支持实验吗?”

    张硕仔细考虑了一下,干脆说道,“我去看看。”

    他还是决定跑一趟核物理研究所,去看看实验设备的具体情况。

    如果能对设备进行一些改造,也许就能让反应控制持续的时间更长一些。

    那样一来,后续就可以进行实验了。(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科研从博士生开始不错,请把《科研从博士生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科研从博士生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