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九原,大同,孤做如下部署

    “当~当~当~”

    随着李承乾此刻的车队,从一旁的一个专门给特设的城门处,行驶进入太原府之后。

    掀开车帘,李承乾以及车队中,还是头一次前来这太原府的人们,都是第一时间的将目光,控制不住的看向了那声音传来的方向。

    一座高大足有几十米,甚至近百米的,风格和大唐如今的风格有所不同,但却充满一众方圆美感的钟楼,赫然映入眼帘。

    钟楼顶部四四方方。

    尖尖的顶端有着一根避雷针,而在四周檐牙延伸而下,还能够看到诸如青鸟等雕刻。

    这些暂且是看不清的。

    但是那塔楼顶端,一个清晰好似白玉打底,又有着一轮清晰黑色刻线,中间有着两根指针模样的东西。

    却是此刻正在发声的源头。

    “嚯,这帝国大学的建筑工程学院,速度很惊人啊,没想到竟然真的建成了!”

    李承乾难得的,脸上也是露出了几分激动之色。

    口中赞叹着。

    而一旁,为了看清楚这一切,在进城前,就改成骑马的几人却是纷纷凑了过来。

    “太子殿下,那塔楼是为何用?怎么还有钟声?”

    鲁王李元昌此刻也不过就是和李承乾一般大小的少年郎,此刻在进入太原府之后,整个人眼中的亮光就没有停止过。

    而他能够被允许,跟随李承乾前来这太原府。

    尽管有着太上皇李渊从中帮忙求情,但依旧是大大超出了,大唐皇家其他宗室成员的预料。

    “呵呵,七皇叔难道就没有想过,现在大概是什么时辰了?”李承乾淡淡一笑。

    后者一愣,而一旁的王铭却是颇为自得的抚着胡须。

    “鲁王殿下有所不知,这塔楼,实则名为大唐帝国大学钟楼,乃是太子殿下钦点的,大学内部的一座标志性建筑物,同时也是我太原城的标志性建筑物。”

    “上面那分别面向东南西北四方的白玉,便是太子殿下提出,再由帝国大学机械学院设计制造的,新式时辰表,又名二十四小时......”

    李承乾没有阻止这个小老头在长孙无忌这些人面前卖弄。

    某种程度上,就连李承乾,此刻看着眼前已然是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太原府,眼中忍不住的露出骄傲之色。

    半年!

    这才过去了半年的时间罢了。

    然而如今太原府之中,却几乎到处都能够看到,城区改造和房屋重新新建的工地。

    大量在太原府工商局登记的旅店,酒楼,甚至一些百姓们自家开的用来生产一些小物件的作坊,也都纷纷成立。

    来来往往大量的商贾,让这座当年大唐皇室的龙兴之城。

    似乎在这一刻抹去了长安带来的阴影,重新焕发新的生机。

    马车车队朝着阳成宫的方向行驶着。

    李承乾的马车后面,王铭身旁,他的儿子并州司马王青云,也跟随在后面。

    “赵国公啊,这太原府不像是长安,这里一切都讲究一个规矩和法度,哦,当然了,老夫也不是说赵国公您没有礼数之类的,老夫只是说,这太原府呀,有太多东西还是需要赵国公你重新去学习的......”

    “就比如这并州道的二十四小时制,并州如今商贾云集,各种作坊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只要老百姓不懒惰,莫说是吃饱穿暖,给自家盖新房子,娶媳妇都不在话下。”

    “我们这里执行太子殿下要求的《大唐帝国劳动法》,已然有两月有余了,作坊的管事都必须有准确的时间观念,你看那个时间。”

    “早晨八点,工人上工,一直到上午十一点,期间三个小时是吃饭加午休,下午两点再次上工,一直到下午六点。”

    “作坊想要加大生产?需要工人更久的劳作?可以,加班费是平常薪酬的两倍......”

    “赵国公啊,你可不敢用对待徭役的想法,来对待这并州道的百姓喽,不然百姓是会戳你脊梁骨的,而且太子殿下也绝对不允许这种事情在并州道发生......”

    长孙无忌老脸阴沉,一双眸子更满是阴森的瞅着此刻,毫不掩饰自己小人得志嘴脸的并州刺史王铭。

    眼神打量着对方的脑袋。

    心中思量这颗人头,比起那崔民干的脑袋,哪个的脚感更好。

    “呵呵,多谢王家主指点,老夫会注意的.....”

    然而,话还没有说完。

    却见王铭这厮忽然长叹一声,骑在马背之上,却是一回头,用一副恨铁不成钢的神色,上下打量着此刻的长孙无忌。

    “赵国公,什么王家主?这里哪有什么王家主?赵国公,工作的时候称呼职务,这一点也是并州道的规矩,我等都是给太子殿下办差,你称呼我名字,或者称呼我一声王刺史。”

    “哪里有什么王家主?这太原府就没有王家!只有天家!”

    长孙无忌嘴角抽搐,看着这厮还好似生怕马车之中的李承乾听不到。

    刻意得朝着前方的马车,扬了扬脖子,加大了一些声音。

    嘴角不由得抽搐了两下。

    五姓七望!果然都是一群擅长蝇营狗苟,媚上欺下的无耻之徒!

    老夫既然来了这并州道,就绝对不会让你这厮,在太子殿下好不容易搞出来的基业上,作威作福!

    李承乾此刻还不清楚,自己的这位舅舅,已然是有了“清君侧”的心思。

    此刻随着马车,驶入阳成宫之中。

    再次回到这熟悉的环境,整个人走下马车,脸上不由得露出了几分畅快的笑容。

    “哈哈哈,这才对嘛!”

    太原府下过雪的空气中,还有些湿润的冰凉感。

    然而,李承乾此刻却是仅仅深吸了一口气,就感觉整个人如同重新活过来一般。

    “太子殿下,午膳已经为您准备好了......”

    先于车队,快马提前赶来太原府的御厨褚大海,亲自前来汇报。

    闻言,李承乾顿时带着众人,朝着用餐的宫殿而去。

    “孔师,李师,虞师孤离开太原府这些日子,劳烦你们了。”

    随着酒菜摆齐,就在这些不止一次参加过皇家宴会,见过御膳手艺的众人,还惊愕于面前比起长安皇宫御膳,还要强出来太多的午膳伙食的时候。

    李承乾却是举起酒杯,对着坐在自己右侧的孔颖达,李纲和虞世南三人,恭敬一礼。

    这并非是客气。

    他过年离开太原府,返回长安,这一来一回的至少有个一月不在太原府。

    然而,这里所有自己出发前,安排好的事情。

    不但井井有条不说,城内的各项工程进度,也超出了他的预料。

    其中要说没有孔颖达他们三人出力,李承乾是不相信的。

    闻言,孔颖达三人却是不敢端着老师的架子,纷纷举起酒杯。

    “太子殿下客气,老朽几人也不过尽些本分,一切还是帝国大学的那些贤能才干,令人敬佩,殿下回来还没有来得及去帝国大学的校区看。”

    “眼下那边......老夫说句大不敬的话,国子监,在这帝国大学的面前,当真是连提鞋都不配!”

    孔颖达满脸激动。

    他是儒家传人不假,但新学给帝国国力和百姓生活水平,带来的最为直观的体现,却是他这个儒学传人,也不敢逆流自私,抨击新学。

    若不是觉得“国子监在帝国大学面前,连屁都不是”这句话,有失体面。

    怕是此刻早已经脱口而出了。

    “殿下,如今帝国大学已然建成,校内各个学院想要入学的学生,规模更是超过了两千人,只要悉心培养,不出两三年,帝国大学必将成为大唐的又一圣地!”

    李纲接话,目光看向此刻英姿勃发的弟子李承乾。

    眼中满是亮光。

    周围一众下值之后,纷纷前来阳成宫拜见太子,被留下一同用膳的太原府官员们,也是纷纷附和点头。

    赞扬声,让坐在李承乾一旁的李泰,李恪,还有李佑,李愔这些弟弟妹妹,都是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

    “咳咳,诸位的夸赞,孤就暂且领了,但是,孤还是要说,眼下的一切,在孤看来,也不过只是刚刚开始罢了,算不上什么多么值得大肆赞颂的成绩......”

    李承乾话音刚落。

    坐在另外两桌的太原府官员,以及坐在李承乾这桌的王铭,王青云父子,已然是默契的放下了筷子。

    李佑,李愔,李恽,李贞四个新来的皇子,还有鲁王李元昌见此,原本还准备夹菜的手,也不由一顿。

    急忙有样学样。

    “如今历经半年,我并州道境内主要的官道都已经全部修缮完成,河道也都已经清理和拓宽,尤其是太原府附近,哪怕是不太夸张的雨雪天气,交通依旧畅通无阻。”

    “接下来才是我们并州道真正发展起来的黄金时间......”

    “王铭!”

    李承乾一开口,刺史王铭便是立刻站起。

    “眼下太原府的情况很好,可以开始下一阶段的生产建造,你记一下,孤做如下部署!”

    长孙无忌还有些愣神。

    而坐在自家父亲身旁的王青云,却已然是迅速的从怀中摸出来一个小本本。

    又拿出来一根早就削好的铅笔。

    递给自家父亲的同时。

    自己也是在一旁急忙帮着记忆。

    “眼下并州道的冬小麦还没有收获,且产量不明,既然官道和水路都扩展完善,那就开始大肆的鼓励商人,去别的地方收粮食。”

    “高句丽,倭国,百济,新罗,林邑,只要是粮食,并州道就收!”

    “第二,养殖要加大,在突厥族牧民之中,搜罗兽医方面的人才,配备一些读书人给他们,就按照帝国大学的模式来办,建立成体系的兽医培养和工作系统......”

    李承乾语速不慢,甚至有些词汇,在长孙无忌这种从来没有停止对《大唐新报》阅读的人听起来,都有些陌生。

    此刻王铭,王青云父子二人,手上却是丝毫不见混乱。

    甚至于。

    长孙无忌等人,分明注意到,另外两桌的一些太原府官员,竟也是随身带着那种小本本。

    此刻正在快速记录着,可能和自己工作相关的命令。

    “养殖规模也要加大,我们不仅仅要扩大官有的养殖场,民间也要鼓励,要给补贴,尤其是百姓们可能顾虑的兽病的问题,要想办法减少百姓的顾虑,让百姓愿意尝试着去养。”

    “猪,羊,家禽这些东西,后续的收购和加工上,也就涉及到了孤要说的第四点。”

    “我们要扩大并州道的商品生产规模,眼下我大唐并不是缺钱,更多的是缺少用来交易的商品,甚至更远的将来,这种物资的缺少将会是需要重点解决的事情。”

    “钢铁厂那边的生产已经开始出现盈余,孤打算成立罐头厂,将这些肉,甚至是奶制品,全都进行加工,便于长期保存,这样就可以卖到更远的地方。"

    "商人们也会更愿意去买。”

    “第五点,成立大唐皇家甄选商会司,对我并州道工商局注册登记的商会,进行审查和评定,经营状态好,并且民间和商界口碑好,且没有不法记录的商会,授予皇家金匾,作为孤给他们诚信经营的鼓励和奖赏。”

    “今后,这种评定每年进行一次,原来有金匾的商会,若是欺压百姓和工人,违反律法的,一律收回!”

    李佑,李愔,李恽,李贞,还有此刻的李丽质,看着皇兄李承乾,此刻发号施令的样子。

    都是纷纷不由眼中放光,吞咽口水。

    脑海中,也忍不住的幻想着,有一日自己也能够如同自己皇兄这般优秀。

    见此。

    最后在并州处理一些事情,就要带人分别前往河北道登州,和河南道洛阳的李恪和李泰两兄弟。

    不由得相视一笑。

    最后。

    就在这些官员们,纷纷以为李承乾说完的时候。

    李承乾却是沉吟一下。

    目光看向此刻的王铭和长孙无忌两人。

    “王刺史,长孙刺史,你说,孤若是想要大建云中,将其改名为大同城。”

    “并且想要在镇北道也建一座雄城,命名九原的话......你们觉得如何?”(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唐:父亲您不造反,我造反!不错,请把《大唐:父亲您不造反,我造反!》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唐:父亲您不造反,我造反!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