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逸说了许多由衷的想法,就正式开始了他来启墨美中的第一节美术课。
高一(4)班的同学们还没真正熟悉这位新来的美术老师,就吃了这个一个大的下马威,纷纷提起十八倍精神,连几位平时根本不学习的学生也第一次静下心来听他讲解,生怕他是九头六臂的怪物变来吃了自己。
小良第一次听到了许多平日课程里接触不到的问题,他在高中这个温室里也根本没机会去体会如此残忍的现实生活,不仅对于他,章逸所说的事情对大部分的中学生而言太超越现实了。
墨城本地人、中央美术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对画画这件事痴狂般的热爱……不管是哪一点,都是那么独特,而章逸老师把以上都结合到一起,这个人实在令人钦佩和敬畏。小良也提起所有神经,全神贯注地观察着他的表现。第一眼映像中,小良初步判定章逸是个个性十分独特,放浪不羁,也不怎么合群的狂野画家,和古代许多远离朝政,游玩于山水之间的仁人义士很相像。
章逸收拾好先前的情绪,转而又变回了一进教室时候的样子,嬉笑连连,幽默不断。他讲述着几幅在法国留学期间十分喜欢的外国流派作品。
“我毕业之后,有幸远渡到遥远的法国,见识那边截然不同的艺术文化。18世纪以来,法国已经代替意大利,成为了西方美术的中心,所以20世纪以来,很多留学欧洲学习美术的人都去了法国,其中也包括我。法国人的幽默、热情、尤其是浪漫情怀都是举世闻名,我站在马路上,咖啡馆里,或者任何一个公众场所,都能见到一对对情侣,也不乏许多和小三厮混在一起的男士,轻松加愉悦地来个法式长吻,再回顾那场景,真叫人肉麻。”章逸老师同时摆出一副受不了的表情,着实令人想笑。
“法国几个重要的艺术流派,前期、后期、新印象画派,我想你们都在美术课本里读烂了,最有名的当属莫奈的日出印象,耳熟能详的教科书式作品。相对这幅画,同时期展出的还有一幅叫做日落印象的画,在色彩对比上更加强烈浓郁,展现了日落火烧云天的炫美感。可是当时两幅同时展览,均未标题,可是后面只有那幅日出有如此大的名气,这是为什么?”
小良自然对莫奈的《日出▪印象》无比熟悉,在和魏辰第一次斗画对决比赛上,这是他用一幅完美的《启墨▪日出▪印象》震惊了当场所有人包括杜痕社长。今天第一次听说原来还有另一幅同时期的姐妹作品日落印象,着实大惊。
班级同学也多是只在美术课本书上看到过莫奈的《日出▪印象》,从没听说过另一幅姐妹篇,纷纷摇头表示不知。
“当时一名新闻记者讽刺莫奈的那幅日出作品是‘对美与真实的否定, 只能给人一种印象’,于是莫奈就题名叫做《日出▪印象》,那位新闻记者也体现了什么叫做一语成谶。也可能是莫奈更倾心于日出的这幅。”章逸一边解说一边打开了电脑上的PPT文件,把两幅姐妹作品放到一起评论。小良睁大眼睛重新仰望着这幅印象深刻的作品,像是和以一位久违的故友重新会面。远处看去,两幅画还这就没有太多的不同,风格、笔法、表意都是类似,可是在后世两者地位极其悬殊,一个天一个地,一个甚至代表了当时的印象画派,另一个却默默无闻无人问津,不禁令人唏嘘。时势造英雄,又不知自己将来更像那幅日出印象还是像日落印象。心想到此,心寒一片,又不由得有点明白章逸之前说的只有成名的人能站在更大的舞台上实现自己的梦想。
章逸继续翻开下一张幻灯片,引入眼帘的是一幅美妙星空的图片,风格和莫奈相近,也是同一时期法国的学派。很多同学看着作品发呆,小雨已经认出了这幅画的名字,梵高的《星空》,这幅图上,呈现出两种线条风格,一是歪曲的长线,一是破碎的短线,二者交互运用,使得在构图上,骚动的天空与平静的村落形成对比。云层和夜空形成漩涡,似乎在表达作者的心情,困惑、解脱、痛苦不停地缠绕。
“梵高的故事更加的古怪离奇,都显现了他如同神经病一样的人生,要么疯狂干一会,要么安静过一生,人生在世难得有几分冲劲。”章逸述说着同时感慨万分,也不知他是属于这其中的哪一类人,“本作品创作于1889年,当时他正在一家精神病院里,在那之前他在与高更的一次激烈争吵之后,割下自己一只耳朵,并用手帕包着送给一个妓女……梵高的许多行为难以解释,就像武侠小说中痴迷武学至癫狂的高手,疯了之后才对武学有了新层面的理解。”
章逸讲完梵高这幅《星空》创作时期如此曲折的经历,周围学生们瞬间炸开了花,互相争吵起来。
“我改天也疯疯狂狂一回,也能成为像梵高一样的画家。”嘉铭乐滋滋地沉浸在自己的意淫之中。
文睿立马向他脸上泼了盆冷水。“就你对美术一窍不通的人哪怕变成了疯子也只能是一个疯子,狗改不了吃屎的活。”文睿说完呵呵直笑,能借此机会嘲笑一回嘉铭让她很是满意。
“我呸。你真没劲。”嘉铭不屑一顾的样子。
章逸也不让他们争论太久,把话题收束回来,“所以在这幅《星空》中,梵高并没有消极、被动地沉溺于他那感情激流的图像中。他将自己作为一个完全的艺术家而从作品中抽离出来,寻找某种方式,不管在构图上还是在线条上,都情感的刺激强化的淋漓尽致。”
小良遵循着章逸老师的引导,再次放眼看向这幅名画,眩目的奇幻景象,骚动的天空与平静的村落,旋涡式的曲线描述着汹涌、动荡的天空。小良逐渐地在脑海里形成来深刻的印象,难以抹去。
“如果说你们只是无法理解梵高的行为,那么刚刚提到的高更就是个接近疯疯癫癫的人。高更早年工作顺利,成家立业,可是他在自己的绘画天赋驱使之下,辞去了工作,离开了家庭,致力于绘画。他向往具有异国情调的地方,于是他抛弃现代文明,来到了孤僻的岛上,过野人的生活。他在岛上找到了自己期望的东西:茂密的植物、永远蔚蓝的天空、慷慨的大自然、简朴的生活。在此期间,他迸发出了强烈的绘画灵感,其中最有名的一幅画叫做《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章逸把幻灯片翻页到了这幅画,面对此画,班级的同学都一概不知,连一向见多识广的小雨都闻所未闻。小良大致地赏析这幅奇怪的画作,总共分三块区域,这幅画右边,一位婴儿初生襁褓,中间一位中年男子摘下树上的果子,似乎是在暗示亚当采摘智慧果的事情,最左边是一位老人沉思良久。
看到这幅画的时候,小良忽然想起了魏辰第二次斗画期间所描绘的那幅抽象画,也是画出人生三部曲,寓意人类从生到死的过程。和第一次斗画的《启墨▪日出▪印象》一样,创意都来自西方印象派的作品。
“看来魏辰在西方美术史的课本上下足了功夫,美术知识学得非常扎实。”小良心里顿生一个念头,单单练习画技是不够的,只会是井底之蛙,同时要掌握更深的美术知识才行。今天遇上了这位章逸老师学到了太多新鲜的东西,暗暗下决心要更加开拓美术视野。
章逸见同学们大致看懂了高更的作品,于是乎语重心长地讲到:“高更画这幅画整整用了一个月时间,这段时间里一直处在一种难以形容的癫狂状态之中,昼夜不停地画着这幅画……在恶劣的环境中,他用痛苦的热情和清晰的幻觉来描绘,因此画面看起来毫无急躁的迹象,反而洋溢着生气。在斑驳绚丽、如梦如幻的画面中,暗寓着他哲理性的对生命意义的追问。这幅画也是高更全部生命思想对生活的印象综合,是他献给自己的墓志铭。”
虽然说大部分人还是无法完全认识莫奈、梵高、高更几位法国印象派的画家,经章逸这一节美术课的教授,大致也是有了初步的理解。随后的一个小时,章逸接连地又讲述了几位西方艺术大师的成品佳作,在这节与众不同的美术课最后,他叙述了加下来几节美术课的要求,“以后的美术课,上半节课由你们自行临摹也好、创作也好,总之要和名人画家的作品相关,你们不仅要画的像,还要掌握画家的心路历程和经历。下半节课,我会继续教授不同的画家作品。”(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