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集《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绍安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一页,己二、障持戒度。

    我们修学菩萨戒法基本上有两个部分:第一个是戒体,第二个是戒行。整个菩萨戒的戒体就是安住菩萨种性,也就是说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必须以菩萨种性来做为我们的出发点,所以这样子叫做安住菩萨种性,也就是说我们安住在菩萨的戒体,依止这样的戒体而生起菩萨的戒行。

    菩萨的戒行是广大的三聚净戒,所谓的摄律仪戒、摄善法戒跟摄众生戒,我们这一科是讲到摄善法戒。菩萨在生命当中不但是要断恶,还要修习善根,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六种善根,这一科是讲到持戒,我们要生起持戒的善根。对于持戒的体性跟相貌我们看《补充讲表》第三页:

    附表二─持戒度

    (一)持戒自性

    持戒度我们分成两科来说明,先看第一科的持戒自性。什么是持戒的体性?以下我们根据《菩提道次第略论》来说明:

    遮止损他事,令意起厌离之思者,谓之戒。是以律仪戒为主,增上而作也。以彼思之串习,而成上上圆满戒波罗蜜多,非谓于外能令有情胥离损害之门。《入行论》:从得远离思,说戒到彼岸。

    ─《菩提道次第略论》─

    首先我们把什么叫做持戒、这个持戒的体性作一个扼要的说明。说是「遮止损他事,令意起厌离之思者,谓之戒。」所谓的持戒,就是我们在行菩萨道的时候,应该先遮止损害一切众生的事情,使令我们对损害众生这件事情内心生起厌离之思,这个思就是造作,这就是所谓的持戒。

    在菩萨戒戒的定义就是:我们刚开始先遮止去损恼有情。诸位我们应该知道,菩萨戒的自体在菩提心,就是说你菩提心失掉以后,你其它的善法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了,因为这个善法已经不能再趣向无上菩提了。菩提心的根本在大悲,就是你希望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大悲心的基础在不损恼有情,所以我们学菩提心的第一步,你先跨出的第一步就是不损恼有情。

    这句话意思就是说,当然有情众生每一个生命体都承受他个人的业力,换句话说,他可能也会有一些痛苦,每一个众生都有他苦恼的果报,但是这个苦恼不是我们引起的,不是我们引起的。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对于损恼有情的事情能够产生厌离,这个地方的厌离是关键点,就是我们能够产生一种调伏对治的能力,对损恼有情这样的一种情绪我们能够克制自己。「是以律仪戒为主,增上而作也」,这个就是关键点,重点在这个地方。

    就是说菩萨的行持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但是你一定是以摄律仪戒做基础,我们有志于行菩萨道一定要注意这个观念。就是说你刚开始学习菩萨道,你不要急着去度化众生,当然我们对众生有一种希望他离苦得乐的意乐,这个是要赶快栽培起来,但是你不要马上付诸行动。

    我一开始出家、刚开始发菩提心,我做什么事呢?你要做一些调伏自己的工作,也要把你内心的情绪稍微整理一下,因为菩萨道最忌讳的是瞋、慢、嫉,瞋心、慢心、嫉妒心,如果我们在开始度众生之前没有先把自己的瞋心、高慢心、对众生的嫉妒心调伏,而直接去度众生,就会引生很多很多的过失,甚至于对整个佛法的住世、对度化众生会产生更加负面的影响。就是你这个负面的情绪会随顺你善法生起的时候表现出来,就染污了你的菩萨道。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所谓的持戒就是你刚开始要调伏你内心的瞋心、慢心、嫉妒心这种负面的情绪,你对于这种负面的烦恼要生起厌离,厌离的功能,这是持戒最基本的一个基础。「以彼思之串习,而成上上圆满戒波罗蜜多,非谓于外能令有情胥离损害之门。」刚开始我们必须要去串习,就是去修止观,来思惟瞋心、慢心、嫉妒心的过失。

    假设我们今天在刚出家修行的时候,对内心的瞋、慢、嫉不加以调伏,以后我们做再大的功德,这些功德都会变成一种过失相,我们对于这样的过失要一次一次的思惟来厌离它,慢慢的就成就一种究竟圆满的戒波罗蜜多,从一种对于瞋、慢、嫉的调伏,慢慢生起清净的大悲心,然后再付诸行动,这样子你所有的善法都跟无上菩提相应,都不夹带个人的私欲,这样子的戒法就是所谓的到彼岸,就是成就大般涅槃彼岸。所以持戒的定义不是约着外境,能够使令有情都远离损害,是约着你内心当中对众生的损恼,这一部分的过失消灭,安立做持戒。

    以下宗大师引《入行论》作引证:「从得远离思,说戒到彼岸。」就是说从我们内心当中能够产生对损害众生的远离,以这样的内心的造作来安立你这个戒是圆满到彼岸。

    在这一段里面宗大师也提出一个例子,说为什么戒是安立在内心这种远离损恼众生的功能,他说:佛陀戒波罗蜜圆满,但是无量无边的有情还是在苦恼当中,换句话说众生是不是离苦得乐,跟佛陀的戒波罗蜜是没有关系的,因为戒波罗蜜一开始的定义是约着菩萨本身内心当中一种不损恼有情的功能生起,众生自有他的业力。

    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讲一段公案说:有一个居士,这个居士以前是一个政府官员,退休以后来亲近印光大师学习净土法门。有一次他去关房见老人家,请老人家开示,印光大师请他喝茶,要走之前这个居士就把剩下的半杯茶随地倒掉了,印光大师就诃责他说:你有多大福报,你这样子的折损这些水!这个老居士他也是学佛的,学佛人明白道理,他就惭愧自我反省,回来以后就把这件事情写在报纸上公布出来,赞扬老人家的德行。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去思惟这个因缘,就是说其实半杯水的浪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看这个世间上,我们住在山上,你看下雨的时候流到河里面的水有多少!这个问题不是在外境的本身,就是说你今天把这个水倒掉,你是依止什么心情?你是一种浪费资源的心,而你这个心情生起的时候,你正是折损你的福报,不是那半杯水会折损你的福报。

    诸位都知道,我们出家人吃完饭在洗钵的时候,会先倒一点热水,然后咒愿「以此洗钵水,如天甘露味,施与诸鬼神,悉皆获饱满」,当我们这个咒念完的时候就把水倒出去?这样子不折损福报,因为这是生起大悲心,我把这些剩余的残渣「施与诸鬼神,悉皆获饱满」,那我们是在修善。

    所以说同样是一杯水:你今天是一种浪费的心情泼出去,你内心生起的是一种负面的功能;我们今天生起一种善意施舍给众生,这一杯水同样也是泼出去,但是他生起的是一种功德相。这个地方就值得我们注意了,就是说所谓的持戒,就是你内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你是不是能够产生一种防非止恶的调伏功能,以这样子来安立戒律。

    比如说我们今天生长在一个很清净的环境,今天当中也没有人去干扰你、也没有不如意的境界出现,你今天心平气和,这样子不一定安立做持戒,这个是缘缺不生,就是没有境界,但并不表示你那种功能已经栽培起来,不表示,当然也可能会有、也可能没有。

    所以说你这个人出家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怎么知道你内心当中有没有戒体呢?就是要有境界刺激才看得出来,你内心那个功能那个善根,那种心境接触的时候对恶法排除调伏的力量,在你内心当中,你这几年的修习是不是生起那种功能,而这种功能就安立做持戒,而这种功能也是我们能够离苦得乐的一个关键点。

    所以我们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一个观念、很重要的一个生命观念,就是说其实生命的本质是在过程不在结果。就是说我们从结果来看,每一个人难免一死,生命是无常的,这样子讲的话,每一个人都要死亡,那这生命的意义何在呢?生命的意义就是你在整个生命的过程当中,你每一个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你每一个剎那的造作,你留下什么样的功能?就是你在人生走这么一回,你留下一个什么样的痕迹?

    唯识学说你留下一个什么样的种子,这个种子就是功能。有些人今生来这一世,他增加很多负面的功能,他今生的生命对他整个永恒生命来说是一个负面的、减分的;有些人今生来这一生满载而归,内心成就很多善根的功能,布施的功能、持戒的功能,乃至于智能的功能。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事实上整个六度在菩萨大乘佛法的定义,六度都是依止内心当中能够生起一种善根而安立这个六度的体性,不约外境的。

    所以持戒也是这样,就是说你的内心跟染污的境界接触的时候,你是不是能生起能忆、能持、能防,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是不是生起了?而这个功能生起的时候,就是安立你已经成就这个戒的善根,你把这种功能修习圆满了,我们说你是戒波罗蜜多圆满,即使外境不管怎么样的过失,那跟你是没有关系。这个地方我们简要的把持戒的定义作一个说明。

    (二)持戒差别

    前面是约着持戒的体性,这以下把它表现在身口的差别相作一个说明:

    问:云何菩萨戒波罗蜜多种性相?

    什么是菩萨持戒种性的相貌?

    答曰:谓诸菩萨本性成就软品不善身语意业,不极暴恶:于诸有情不极损恼;虽作恶业,速疾能悔,常行耻愧,不生欢喜。

    菩萨持戒的相貌就是「谓诸菩萨本性」,他内心的习性经过多生的修行,他的内心「成就软品」的「不善身语意业」。菩萨有圣位的菩萨、有凡位的菩萨:圣位菩萨的内心是完全清净的,他灭恶的功能已经做得非常圆满;但是凡位菩萨他还是会有一些负面的情绪,可能会发脾气,或者偶尔起高慢心,乃至于嫉妒。

    但是他跟一般人不同的地方是软品,软品就是下品,他这种烦恼的势力是比较薄弱的,换句话说,他已经产生一种对治调伏的功能生起,这个是持戒种性的相貌。所以他内心当中不极暴恶,他内心是一种调柔清净的相貌。什么叫调柔清净?这以下从两方面来说:

    先看他从自利方面,「虽作恶业,速疾能悔,常行耻愧,不生欢喜。」我们一般人的内心是心随境转,遇到如意的境界我们就起欢喜心,遇到不如意的境界自然就生起负面的情绪,所以当我们生起烦恼去造罪业的时候,我们一般人是没办法踩煞车的,做不到的,烦恼一活动的时候,我们不能让烦恼停下来,不可以,作不了主,所以一天一天的造作下去。但是持戒种性的菩萨不是这样,「虽作恶业,速疾能悔」,他遇到恶逆因缘刺激的时候,他也可能会起烦恼、也可能会产生一些罪业,但是他跟其它人不同的地方是「虽作恶业,速疾能悔」,他内心戒体的功能会表现出来,他会产生一种增上惭愧,增上惭愧的力量就会产生一种反省跟对治,就把这个烦恼的势力慢慢的调伏下来,他内心有这种功能,所以「常行耻愧,不生欢喜」,他内心当中经常昼夜六时保持一种惭愧心,对于罪业的事情不生欢喜,就算有罪业出现的时候,他内心会产生一种对治的力量,这个是讲自利。

    利他方面,「于诸有情不极损恼」,这个是讲菩萨的大悲心。为什么说「不极损恼」呢,在韩清净的批注上解释说就是他不故意去损恼有情。什么叫不故意呢?菩萨的方便是畏爱兼抱,有情众生有时候造一个过失相,菩萨为了使令有情产生警惕,菩萨会现出一种威严、乃至于诃责的事情,但这个是要使令众生得到究竟的安乐,所以给他一些暂时的痛苦,这个是菩萨的方便,所以叫做不极损恼,他不故意损恼有情,但是在一种特殊的因缘之下,他会去做一些损恼相,这个是菩萨的大悲方便。

    总而言之,我们看菩萨种性的相貌,简单的说就是菩萨内心产生增上惭愧,这个是最重要的关键点。惭愧这句话我们简单的说一下。惭愧心的栽培是我们有志于持戒的人最重要的观念,一个人没有惭愧心,你怎么说你能够持戒呢?惭愧心的生起在唯识学上有三种力量,三种方法可以生起惭愧:

    第一个是自增上,自增上惭愧,就是说你内心当中,你自己有一种想要离苦得乐、想要希圣希贤的一种愿望,你自己有一种想要让你的生命进步、要离苦得乐、要增上的一种愿望。一个人自甘堕落,谁也没办法的。所以自己要有一种想要增上的愿望,这个叫自增上。

    第二个是法增上,你有这种愿望,你对佛法的真理要了解,当然佛法真理基本的观念就是业果,你要思惟「这个世间上快乐跟痛苦都是由业力所决定的」,所以你不希望你的生命有痛苦出现,你就必须要避免造作罪业;你希望你的生命有安乐的果报出现,你就应该去修善。所以这个法增上就是你彻底的了解到这个罪业的过失、善业的功德,所以你对这个罪业特别的厌恶、对善业特别的好乐,法增上。当然这个是透过佛法的学习、思惟,而产生一种坚定的理解所发动出来的一种惭愧。

    第三个惭愧是世间增上,世间增上也是很有力量,就是你要避免众生的讥嫌,比如说我现在出家了,我现在是一个受了戒的佛弟子,如果我再去造罪业,众生会讥嫌我、诃责我,因为大众威德的这种摄受讥嫌,使令你能够避免造罪业。

    总之惭愧的体性就是使令你能够崇重贤善、轻拒暴恶,你内心当中对于善业是欢喜赞叹,对于罪业是诃责排斥。

    为什么在惭愧当中加一个增上呢?就是你这种力量是昼夜六时恒常存在,他跟一般人不同,一般人偶尔会有惭愧心,但是持戒的人他的惭愧心是特别的强而有力,它是经常存在的,所以叫做增上惭愧。这个就是菩萨持戒种性的相貌,简单的说就是他内心当中产生增上惭愧:对自己来说,他防非止恶;对众生来说,他能够以种种的方便使令众生也防非止恶:这个是持戒种性的一个总相。

    接着我们看第二科别相,各别的说明,这当中分两科:第一科是作持,第二科是止持。作持指的是摄善法戒跟摄众生戒,作持当中分成两科:第一科是讲摄众生戒,什么叫摄众生戒?就是我们的增上惭愧面对众生的时候是一个什么相貌,所缘境是众生;第二科是摄善法戒,就是增上惭愧所面对的是善法是什么相貌。我们先看第一科摄众生戒,我们持戒的内心面对众生是一个什么相貌:

    不以刀杖手块等事恼害有情;于诸众生,性常慈爱。

    这一个、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怨家的众生,怨家,就是我们过去生可能跟他有一些恶因缘、或者今生有恶因缘,他对我们产生很大的伤害。但是菩萨面对这种怨家的众生,乃至杀害父母都不加报,所以我们对于怨家众生,绝对不以刀杖手块这种事情来恼害有情,对于怨家「于诸众生性常慈爱」。

    这个世间上有很多人,各式各样的人,所谓的因缘所生法,每一个人在生命当中的因缘不同,就创造不同的众生生命。有些人的生命内心是有道理,他有道理的人,他有善恶道理的摄持,他做什么事有一定的原则、有一定的章法;有些人的生命,他不知道东西南北是什么意思,他没有道理,他内心的生命是完全随顺他的情绪去做事情,他想做什么他就去做什么。菩萨遇到内心当中不讲道理的人、那种没有章法的人,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的是,别人有没有章法是一回事,我们要求自己有章法。

    所以说菩萨乃至于对恼害的众生都是性常慈爱,虽然你不遵守章法,但是我们也一定要遵守圣贤之道,这是第一个。第二个:

    于所应敬,时起奉迎,合掌问讯,现前礼拜;修和敬业,所作机捷,非为愚钝,善顺他心。常先含笑,舒颜平视,远离颦蹙,先言问讯。

    这个地方所面对的是一个中庸的众生,跟我们没有什么善缘、也没有恶因缘的众生,中庸当中,我们对于所应该恭敬的长辈,应该要时起奉迎,要有一种迎接,乃至于问讯、礼拜的恭敬,这个是讲身业,身业要有一些恭敬的态度表现出来。意业,「修和敬业,所作机捷,非为愚钝,善顺他心。」内心当中要有一种和敬,上敬下和的恭敬心,经常能够随顺众生,所以菩萨戒很强调孝顺。

    清和尚他老人家的开示也说:菩萨戒的根本,一言以蔽之就是孝顺,孝顺心。其实孝顺心的关键点在顺,百孝不如一顺,就是能够顺从众生的心意,这是关键。口业,「常先含笑,舒颜平视,远离颦蹙,先言问讯。」就是我们在口业方面经常保持这种欢喜心,「远离颦蹙」,颦蹙就是不欢喜的相貌,能够经常对众生言谈乃至问讯。这个地方就是说菩萨持戒的相貌,他是一种调柔清净,他不是刚强、或者冷漠,他是调柔清净的一种相貌。第三个、对于有恩的众生:

    于恩有情,知恩知报;于来求者常行质直,不以谄诳而推谢之。

    对于有恩的众生能知恩报恩,有恩的众生对我们有所请求,能够常行质直,就是我们能够尽量的尽心尽力去做,不以谄诳来推谢之,经常要知恩报恩。我们一个人会享受福报,基本上有两个主要的因缘:第一个因缘就是你要有善业,修福;第二个就是你知道要惜福,要有感恩心。

    我发觉一个人要能够修福容易,但是惜福难。比如说你看有些人,他同样是善业所感,有些人他在好的地方、好的道场,他就能够住得很快乐,因为他对道场这一切的设施能够心存感恩,所以这些道场的设施制度,他受用起来特别快乐。我们会有快乐,我们知道世间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因缘,不是自然,他为什么会有快乐的感受?第一点、他有善业;第二点、他有感恩心。有些人善业很强,他福报很大,你外面的人看他,他其实已经事事如意了,但是他还是不快乐,他就是没有感恩心。

    为什么会没有感恩心呢?就是这个人个性刻薄,他容易去找别人的过失。所以一个人快乐不快乐,感恩心扮演重要的角色,饶你福报再大,你不心存感恩,你也不快乐。你总觉得这件事情都是应该的,别人都是应该为你做的,你就处处找别人的过失,结果你不知道痛苦的是你自己。所以这个地方,佛陀要我们菩萨对于有恩众生要知恩报恩,念德不念失,经常忆念众生的恩德。忆念众生的恩德,对菩萨本身来说,他容易生起快乐的心情,他经常保持快乐,菩萨首先得到利益。

    这个是讲增上惭愧,我们表现在众生的境界,对于怨家、对于中庸、对于有恩众生的差别相。以下看第二段摄善法戒,我们增上惭愧表现在修善的时候是一个什么相貌:

    如法求财,不以非法,不以卒暴。

    当然这个菩萨也是要依止财富来过活,就是所谓的如法求财,如法就是正命过活,不依止非法来求财。非法就是你这个财物获得,要由杀盗淫妄的因缘,这就是非法。菩萨不但是不能够非法,而且不能以卒暴的方式。卒暴就是一种投机事业,就是你这个菩萨不能去从事赌博、玩股票、买乐透,都不可以。在佛法的意思,不管你今天积集财富是有多么正当的理由,你不能从事这种投机的事业。为什么呢?因为你用投机事业,投机事业本身是有风险的起起伏伏,不管你在家出家,你的内心就会受外境干扰而起起伏伏,即使你因为这样得到财富,你也会破坏你的心性,因小失大、因小失大。

    如果我们今天通达因缘观,你今天买乐透彩得到奖金,表示你不去买乐透也一样会得到这个奖金,因为你买乐透不是得到财富的因缘,那是一个增上缘。我看美国的杂志上说,他们作一些统计,一个人得到乐透彩以后,他的生命能够继续活十年的不多,而且死亡的时候几乎都是一贫如洗,就是这个乐透彩并没有给他带来快乐。

    诸位想想知道为什么吗?我们学过佛法,可以把这个道理看得通看得过去。你想想看,我们平常人生活很正常,我们的善业是点点滴滴慢慢的释放出来。你得乐透彩是怎么回事?你把你多生多劫的善业一次表现出来,暴发型。你想想看,从唯识学的观念里面,强者先牵,你这个善业马上表现出来,暴发型的,这件事情是好事吗?那你剩下的就是罪业,罪业变成强大势力,你的生命怎么会快乐呢。除非你得到乐透以后,你知道这是你过去的善业起现行,要赶快收敛一点,再赶快去修善,把这个钱再去做慈善事业。但是能够看得通的人不多!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菩萨要从事慈善事业,就是要有正命来过活。第二个:

    性常喜乐修诸福业,于他修福尚能奖助,况不自为!

    菩萨的内心欢喜修诸福业,这个地方的福业,古德解释说是布施、持戒、忍辱,施、戒、忍三种福业;他不但是自己修福,还随喜别人修福,对别人修福经常保持随喜功德,这一点是菩萨不同声闻人的地方。声闻人欢喜修空观,对于修福报他没有多大的兴趣;菩萨也修空观来调伏自己的自性执,但是他好乐修福。第三:

    若见若闻他所受苦,所谓杀缚、割截、捶打、诃毁、迫胁,于是等苦过于自受,重于法受及重后世。于少罪中尚深见怖,何况多罪!

    菩萨亲自见到、或者亲耳闻到众生受苦,受什么苦呢?就是杀缚,有众生被杀;或者是看见众生发生车祸,有这种割截身体的伤害;或者是众生被捶打;或者众生被毁谤诃毁;或者是迫胁。这种种身心的痛苦,菩萨能够感同身受,感同身受,菩萨不会幸灾乐祸,会感同身受。

    第二点「重于法受,及重后世」,这个地方很重要,这等于是修智慧了。前面一科是讲到菩萨的修善是重修福报,这个地方是修智慧。菩萨的感受是偏重在法受。我们一个人的感受有两种:一种是色身的感受,一种是内心的感受。我们在没有学佛法之前,我们想离苦得乐,其实我们对快乐的本质了解不多,其实都是追求那些色身感官的感受,就是眼睛、鼻子、嘴巴,乃至于身体,依止眼耳鼻舌身五根去追求快乐。

    但这个感官的快乐基本上有一些问题:第一个、它非常的短暂,剎那剎那生灭不能持久。就是你有境界现前的时候它刺激一下,但是这个境界消失的时候,这个快乐就消失掉,这是一种无常败坏。第二个、这个感官的感受会产生过失,这种快乐会产生烦恼跟罪业,「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所以我们在追求感官快乐的时候,也在累积一种罪业、也在为未来的生命累积一种痛苦。

    你说我们希望离苦得乐,佛陀不要我们追求感官的快乐,那我们的快乐从哪里来呢?就是从法受、从内心的快乐生起。我们内心的快乐是能够持久存在,不需要外境,我们内心当中跟佛法相应的时候,那个法喜的快乐不需要外境的刺激,它能够从白天到晚上、从晚上到白天绵延不断的生起,让我们产生快乐。

    第二点的这种快乐是没有过失相、没有过失相,它不夹带烦恼罪业。所以这个地方菩萨重视内心的快乐,而不重视外在的快乐,因为外在的快乐是无常败坏的。另外一点菩萨的智慧表现出来是重视后世的快乐,这个地方也跟众生不同,我们一般人太重视现前的快乐,把今生的因缘看得很重要,乃至于为了追求今生的快乐,他不惜去造罪,牺牲来生的快乐。但是菩萨不会,他会重视他的因地,他不会重视现前的果报,他会思考「我造作这个业对来生是快乐是不快乐」,他思考的是一种来世的快乐。在这种智慧的观察之下,乃至于微少的罪业,都能够生起怖畏之心,何况是多罪!当然这个就是菩萨智慧的表现,他对生命的因缘观能够作比较透彻的观察,他会知道什么是你必须追求的真实功德、什么是一种暂时存在的虚妄相,菩萨在生命当中能够把它简别出来,知道取舍,这个就是在修善的时候一个菩萨种性。第三点、我们把摄众生跟摄善法作一个总结:

    于他种种所应作事,所谓商、农、放牧、事王、书印、算数、善和诤讼、追求财宝、守护储积、方便出息、及以舍施、婚姻集会,于是一切如法事中,悉与同事。

    总之不管是待人、不管是修善的处事,一切的商、农、放牧、事王,「事王」就是在政府做事,「书印」就是读书刻印,乃至于种种的方便出息,「出息」就是出纳会计,总之只要是如法的事情,菩萨都随喜赞叹、随喜帮助,就是看如不如法。第二点:

    于他种种斗讼诤竞、或余所有互相恼害,能令自他无义无利受诸苦恼, 于是一切非法事中,不与同事。

    只要是会引起口业的斗诤、身业的诤竞,会使令众生互相伤害的,令众生产生无义无利,「无义」就是增长邪见,对他的智慧有障碍,「无利」是增长烦恼,增长邪见增长烦恼的这些事情,这种非法事情菩萨不与同事。所以菩萨的恒顺众生,他要先以智慧来判断,这个事情是利益众生、或者是损恼众生,然后再加以随顺、不随顺。好,我们先讲到这个地方,休息十分钟。(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瑜伽菩萨戒不错,请把《瑜伽菩萨戒》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瑜伽菩萨戒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