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讲义》第五十三页:
庚四、不如法摄众戒
辛一、有违犯
壬一、染违犯
这一条戒是属于摄众生戒里面所谓的障布施摄,障布施摄里面这一条「不如法摄众戒」的大意是说:我们身为一个师长,没有如法的来教导、摄受我们的弟子或者学生,就犯到这条戒了。这条戒分两科,先看辛一、有违犯,这当中先看壬一、染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摄受 徒众,怀嫌恨心,而不随时无倒教授、无倒教诫 ;知众匮乏,而不为彼从诸净信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如法追求衣服、饮食、诸坐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随时供给: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戒体的菩萨,他有这样的能力、也有这个因缘来摄受徒众,换句话说他开始做师长。摄受徒众在律中有两个法来摄受:第一个是财物,身为师长他有责任跟义务以财物的资具来摄受徒众,使令徒众的色身安稳无缺,第一个是财物的摄受,使令他的色身能够安稳无缺;第二个是佛法的摄受,身为师长也应该要用佛法的智慧来开导摄受众生,使令众生能够远离烦恼,得到寂静安乐:一个法、一个食,佛法跟财物的摄受。身为一个师长,他没有用法食的摄受,反而怀有嫌弃怨恨之心,怀着嫌恨心的关系,第一个就没有做到佛法的摄受。
先看第一段,「而不随时无倒教授、无倒教诫」,无倒教授是约着佛法的生善,就是说这个徒弟他依止你出家,他依止你出家只是他一时善根的启发,他内心当中还是有无量无边的颠倒妄想,所以身为师长你应该要经常开导佛法的修学次第,你应该要告诉他:修学第一个要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先发出离心,观三界的无常、苦而发出离心;再观一切有情在无常苦当中,生大悲心;有大悲心以后,你应该要生起使命感,为了要完成你利益有情众生的使命,应该要希求无上菩提,建立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一个修行使命。
也就是说你要告诉你的徒弟,你为什么要那么早起拜佛、诵经,乃至于持戒,只有一个目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就是建立他一种菩萨种性。第二个、你应该要开导他佛法的正见,正确的因缘观、十法界的因缘观,每一个果报的出现都有它相应的因缘。
这样子就是由于菩提心跟正知见,慢慢的在他内心的颠倒妄想当中,建立一个非常珍贵的菩萨种性,这叫无倒教授,生起他的善根。第二个、你要「无倒教诫」,这个是约着灭恶,蕴藏他内心深处还有很多的烦恼,他的思想行为有时候会出现一些偏差跟过失,身为师长,你应该要种种的方便诃责斥罚来导正他的过失,这个是无倒教诫。
也就是说既然你今天来摄受他做他的归依的师父、或者出家的师父,你就有责任给他无倒教授跟无倒教诫,使令他在佛法当中灭恶生善。第二个「知众匮乏」,这个徒弟在生活当中财物有所匮乏,身为师长,你没有从具足清净信心的长者、居士、或者是婆罗门等,如法的去追求衣服、饮食、卧具、医药等等。这个地方的如法追求我们要解释一下。
在古德的批注当中对如法追求有一些开示,就是说虽然我们今天是为常住、为弟子们来乞求这种四事的供养,但是应该以正语来加以劝导,以正确的因缘观,就是布施能够得到来生安乐的果报,就是我们今天劝你布施,事实上对你来说是为你积集一种善业的资粮、积集来生的善业资粮,我们应该要劝导众生布施的功德、悭贪的过失,这当中要避免种种的邪命,不要用不正当的方法,比如说是算命、看风水等等不正当的方法来追求四事供养,应该以正语来开导。如果身为一个师长,对于弟子没有佛法的教授、教诫,或者财物的供给,这个师长就有失他的责任,也就伤害他的菩提心,是染违犯。
壬二、非染违犯
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往教授、不往教诚、不为追求如法众具,非染违犯。
如果是一时的懒惰懈怠而没有作佛法的教授,或者是追求如法的众具,这个是轻的突吉罗罪。
当然佛法讲传承,佛法的延续来自于师生所谓的师资相摄,就是师长如法的教诫弟子、弟子如法的来奉侍师长,这样子使令佛法的光明一代一代的延续下去,这就是佛法兴盛的相貌。
反过来如果今天师长对徒弟是嫌弃怨恨之心,你剃度他以后摄受他做出家弟子,你完全不对他教授,他有过错你也不开导他,这个就会有覆灭佛法的过失。
所以戒律上说身为师长不如法教授徒弟,过失超过破四根本重戒:因为你破四根本重戒只害及一人,这个罪业的影响是伤害你自己的身心世界;我们不如法教授弟子是害及众生,使令佛法的光明提早的入灭,众生提前出现黑暗时代,所以这个地方的过失就非常重。
这一条戒我们可以跟「染心御众戒」作一个对比。我们看一下第三十七页,「染心御众戒」它被判在障精进度,我们把它念一遍:「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贪着供事增上力故,以爱染心管御徒众,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这一条戒对佛法的影响也是相同,都是覆灭佛法,对弟子没有如法的管教教诫,不过这一条戒所对治的是爱染心,就是师父对徒弟是一味的宠爱,徒弟有过失也就不讲了,徒弟不学习佛法,师父也就不广设方便来教导他,所以这一条戒的根本是爱染心,爱染心就在佛法当中的结党营私了。
我们再看到这一条戒,回到五十三页「不如法摄众戒」,他这个师长的过失是嫌恨心,这个地方的心态不同。同样的是没有对众生的教授,但是前面是爱染心而结党营私,这个地方是嫌恨心,就把这个徒弟给放弃了,使令佛法传承的因缘破坏了,是这个意思。
辛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护僧制;若有疹疾;若无气力不任加行;若转请余有势力者;若知徒众世所共知,有大福德,各自有力求衣服等资身众具;若随所应教授教诫,皆已无倒教授教诫;若知众内有本外道,为窃法故来入众中,无所堪能,不可调伏:皆无违犯。
这条戒的开缘有八种因缘,第一个「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就是说这个师长跟徒弟可能是太熟了,太熟了,他一犯错,你经常讲他他也厌烦,他产生轻慢心,所以这个师长有时候适当的保持默然,有时候对他会有一种对治的功能,使他自我反省,灭恶生善,这保持默然也是一种教授。
「若护僧制」,这种教授可能在僧团当中违背制度,为了尊重僧制。「若有疹疾」,就是这个师长本身有病,这个实在作不主了,身体有病。
「若无气力不任加行」,就是这个师长身体虚弱,实在是不能堪任师长的教授还有追求资具。「若转请余有势力者」,这个师长没有教授能力,他请其它的法师来教授。「若知徒众世所共知,有大福德」,这一条戒是针对于资具提供的开缘,说你的徒弟世所共知,他有大福报、名声普闻,他自己有能力来追求他所需要的修行及种种衣服资具,当然我们就不用为他准备了。
「若随所应教授教诫,皆已无倒教授教诫」,这个师长已经尽心尽力了,但是这个众生他就是听不进去,但是你尽力了,这种是开缘。
「若知众内有本外道,为窃法故来入众中,无所堪能,不可调伏」,这个徒众根本就是邪见外道,他来佛法的目的不是来如法的修学佛法,是来偷窃佛法、来充实外道的知见,所以他的内心当中对佛法是无所堪能,就是他对佛法的真实道理是不能信受奉行的,他只是把佛法的道理来充实他外道的教法、来增长他的邪见而已,这种人当然根本就没办法去教授他,邪知邪见太坚固了。
这以上的八种因缘都无违犯。这个地方是讲到摄受徒众的一个方法。
天台宗有一个长老叫倓虚老和尚,倓虚老和尚在东北盖了很多道场,他对盖道场很有经验,他对道场也作出他的一个规划,他说:佛教的道场有四种。
第一个道场是无法无食:这个道场没有佛法的教授,没有人讲佛法,饮食设备非常简陋,「无法无食谓之外道法,无义的苦行」,这种道场倓虚老和尚说「应该及时舍弃,一天都不能住」,道场也没有好的设备,也没有好的佛法教授,及时舍弃。
第二种是有食无法:诶,这个道场还不错,设备很好,有中央空调冷气(哈),伙食也办得很好;但是你在这个地方住,你没有得到佛法的学习,没有人讲佛法。这个时候倓虚老和尚说:「这种道场,有食无法,暂住三天。」(呵)为什么暂住三天呢?因为古时候的道场跟一个道场距离很远,你好不容易走那么久的路,在这个地方住三天,吃饱了、睡足了再继续往前走,暂时住三天,还乱不了。
第三种是有法无食:这道场有佛法的教授,你在这个地方住,每天内心的智慧慢慢的增上;但是可惜的是设备非常简陋,这种叫做勉强安住,「有法无食,谓之苦住」,还是可以住,但是色身会有一种苦的感受出现,为了佛法的缘故勉强安住。
第四个是最好的有法有食,欢喜安住:这个道场设备非常完善,而且有佛法的教授,我们在这个地方住,设备完善,又能够在佛法当中不断的进步,这种是有法有食。
这一条戒的意思就是,身为一个师长,应该要朝有法有食的方向去努力,来摄受徒众。
己四、障利行摄
庚一、不顺众生戒
辛一、有违犯
壬一、染违犯
这个是整个「摄众生戒」的第四科,首先我们把利行作一个说明。
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什么叫利行呢?「谓诸菩萨依于正理,随其所应,法随法行,调伏安住。」 就是这个菩萨依于正理,依于佛法因缘的道理,这个等于是契理,经常用十法界的因缘道理来开导众生;第二个「随其所应」(应该的应),就是契机,你要观察众生的根机。在契理契机的条件之下开导什么佛法呢?
「法随法行」,法随法行事实上就是整个法,我们讲归依法。归依法有两个:第一个是法,就是涅槃,这是目标,这种究竟安乐的涅槃;但是只有归依涅槃的话是不够的,应该还有一个随法行,就是引导我们趋向涅槃的种种戒定慧的方便,叫做随法行,它本身不是涅槃,但是它有随顺涅槃的力量,这个也是开导的。
对于这种涅槃跟随顺涅槃种种的法门,能够给众生适当的开导,使令众生调伏烦恼、安住真理,这个就是利行。在四摄法当中,前面的同事、爱语、布施都是方便,其实真正的目的就是要给众生得到利益,如果在整个四摄当中没有利行,前面三个都没有方向、都没有方向,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
好,看庚一、不随顺众生戒,就是众生内心当中有希望,我们不加以随顺,这个菩萨就犯戒了。这条戒有二科,先看辛一、有违犯,这当中先看壬一、染违犯,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怀嫌恨心,于他有情不随心转,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净戒律仪的菩萨,他内心当中怀有嫌弃怨恨之心,于他有情,这个他指的是菩萨的眷属,可能是在家眷属、或者是出家的弟子等等,菩萨在教化弟子的时候犯了一个毛病,不随心转。
不随心转古德的解释有两个内涵:第一个、从方便的角度,菩萨不随顺众生的心愿、不满足他的心愿,就是他内心当中有这样的希求,而这样的希望不影响佛法修学的,虽然这个希望不圆满,但是他内心当中有这个坚固的希望,菩萨不加以随顺,不能让他感到欢喜,这第一个;第二个、菩萨不能够在满足他的希望以后,来转众生的心而趋向于涅槃,得到究竟的安乐。
简单的说,菩萨教化众生要先开方便门,给他暂时的安乐,满足他现前的希望,他欢喜以后,再开导他佛法究竟的道理,给他究竟的安乐,如果这个菩萨不能施设方便、也不能够开导真实的道理,这样子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这个地方是说,我们度化众生要考虑众生的根机,所以在《法华经》的意思先以欲钩牵,再令入佛智,他内心有这个希望,他有这个希望,这个希望虽然不好、不圆满,但是可也是无可厚非,菩萨你就不满足他的希望,这个时候他入道无门,看到佛法这么的高超、这么的高峻,门坎太高,他就不学佛法了,他就去学一贯道、学基督教。就是说虽然他这个希望很狭劣,但是也不妨给他当做踏出佛法的第一步。
就是说一个人学习佛法,他不是一开始就生天了,他也是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就是说我们刚开始学习佛法,哪一个人不是唱炉香赞起欢喜心刚开始,是不是这个意思!我们走到这个时候,我们忘掉自己的过程,我们就用比较高的标准要求众生,你要怎么样、他要怎么样,结果众生受不了,因为你跟他的希望差太多了,他就放弃修学佛法,所以这个就是我们没有恒顺众生的根机。所以这个地方就是我们应该要有给众生一个次第的阶梯,先满足他暂时的需要,然后再引导他慢慢达到究竟的安乐。
壬二、非染违犯
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随其转,非染违犯。
菩萨不随其转,实在不是嫌恨心,而是懒惰懈怠放逸,事情忙碌,没有多余的空闲。
辛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若彼所爱非彼所宜;若有疾病;若无气力,不任加行;若护僧制;若彼所爱虽彼所宜,而于众多非宜非爱;若为降伏诸恶外道;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不随心转,皆无违犯。
开缘有七种因缘:第一个他所希望的「非彼所宜」,就是对他不适当,换句话说他心中所希望的东西,对他的色身跟内心有很大的伤害,对他的色身会增加他的病痛、对他的内心会增长他的罪业,菩萨在恒顺众生一定要通过智慧的决择,这应该要拒绝。
「若有疾病」,菩萨有疾病。或者是身体虚弱,「若无气力」就是心有余力不足。「若护僧制」,为尊重僧团的制度。「若彼所爱虽彼所宜,而于众多非宜非爱」:就是这个弟子他所期待的事情实在对他很适合,不管对他的色身、内心都很适合;但是在大众当中毕竟要考虑大众的感受,其它人不适合、其它人也不喜爱。就是我们不能满足一个人的喜欢而让大众起烦恼,这必须要考虑大局。
「若为降伏诸恶外道」,对方是一个邪见外道,他提出的希望根本就是邪知邪见,这个我们不应该满足。「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我们今天拒绝他的需要,是对他的一种惩罚、一时的对治,希望他自我反省。以上的七种因缘,不随心转,皆无违犯。
这一条戒在蕅益大师的批注当中说:前面的同事摄有一个不为助伴戒,这一个是不随顺众生戒,这两个有一点差别。不为助伴戒是说众生有一些固定的事要做,他有一些事情要做,你必须陪着他去做这件事,助伴;这个地方是众生他对你提出希望,讲他内心的希望,你要想办法满足他的希望,有所不同。
这个是说,我们讲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每一个人在佛前受菩萨戒都发愿「无一众生而不度化,誓度一切众生」,度化众生这件事情跟自己修行不同,度众生你要观察众生的根机。
如果你所度化的众生是上根利器的,有些人善根强,他内心没什么烦恼,根利遮轻,他能够一心行道,他修学佛法不必任何方便,正直舍方便,但修无上道,他不会对你乞求这种的希望,都不用,他直接趣入无上菩提,当然这种上根利器的人,你要教授他就很容易了;但是中下根人,他有善根可也有烦恼,只是两个都存在的,他就会有一些希望出现,对你一些设备的乞求、各式各样的希望,中下根人如果我们今天不开方便门,他就没办法悟入真实相了,他这个修行有障碍。
如果我们今天读《法华经》,我们就看出佛陀的教化众生是这样子的,其实佛陀出世以后,以佛陀的心情,佛陀要使令一切众生成佛道,但是你看佛陀他所作所为,他是开方便门,他施设了五乘的教法。有些人,你说「成佛」,他根本就不想成佛,他来生只想做大国王(呵──),你怎么办?
只好教五戒十善。有些人他成佛之前,一定要先到偏空的涅槃住一段时间,让自己静一静再回小向大。我们今天假设这样子,如果佛陀一出来的时候,完全不施设五乘的教法,只讲一佛乘的佛道,我看现在佛弟子会少掉很多(呵),是不是这个意思?因为你说成佛,他来生根本就不想成佛,他一定要先做几生的国王,他才心甘情愿的成佛,你怎么办呢?你只好开方便门的示真实相,也好,受了三归五戒保住人天。
就是说我们今天教化众生,是他要学佛不是我们要学佛,所以我们不要用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对方,这个成佛之道是他要走,他有这个希望,那你就是要施设方便,否则他入道无门。
你去读读《阿弥陀经》,净土法门也有这个意思,你看佛陀在讲极乐世界,佛陀很善巧(呵),你看,他在后面才劝我们往生,「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但是他是后面才讲圣道的因缘,他一开始是讲什么?「极乐世界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宫殿楼阁。」
莲池大师在《阿弥陀经疏钞》上说:极乐世界是为圣道而安排,把极乐世界创造这么漂亮干什么?莲池大师自己提出这个问题,又自己回答说:因为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不完全是圣人,有很多很多都是凡夫,凡夫的心情内心有所住,喜欢向外攀缘,所以阿弥陀佛随顺众生的因缘,把极乐世界盖得宫殿楼阁漂亮一点,这有摄受众生的因缘,就是在那种宫殿楼阁「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这样身心世界情况之下,然后再用鸟类为你说法、用宝树为你说法,乃至阿弥陀佛的说法,是这个意思。
所以这个地方恒顺众生就是,我们在教化众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众生的根机,要注意他内心深处的希望,先满足他暂时的希望,然后在他得到休息安住以后,再引导他趋向于究竟的安乐,把这个成佛之道要分几个次第来完成。
庚二、不随喜功德戒
辛一、有违犯
壬一、染违犯
前面一条戒是众生有希望我们应该随顺,这个地方是说众生的身口意有功德我们应该赞叹。这当中分两科,先看辛一、有违犯,这当中先看壬一、染违犯,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怀嫌恨心,他实有德不欲显扬,他实有誉不欲称美,他实妙说不赞善哉,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净戒律仪的菩萨,怀着嫌恨嫉妒之心,「他实有德不欲显扬」,这个指的是意业,就是这个众生他真实有戒定慧的功德。有些人他一出生就欢喜持戒,戒波罗蜜的善根强;有些人他就欢喜禅定,内心容易寂静;有些人他广学多闻,他有智慧、有戒定慧的功德。
我们不欲显扬,不把他赞叹显扬;「他实有誉不欲称美」,誉是指身业,这个众生他的威仪特别庄严、举止也持别安详,我们也不称美。在口业方面,「他实妙说不赞善哉」,他能够善巧说法,身为一个菩萨也不去赞叹善哉,这样子菩萨没有随喜功德,就犯到菩萨戒法。
壬二、非染违犯
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显扬等,非染违犯。
只是一时的懒惰懈怠不加以显扬是非染违犯。
这条戒随喜功德的意思是说,我们在摄众生的时候,一个初心菩萨他的信心薄弱,他身口意有功德,如果我们不加以赞叹随喜,他很可能就会因为这样而退失道心,他的功德不能增长广大,所以随喜功德会给众生一种信心的加持。
辛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若知其人性好少欲,将护彼意;若有疾病;若无气力;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护僧制;若知由此显扬等缘,起彼杂染憍举无义,为遮此过;若知彼德虽似功德而非实德,若知彼誉虽似善誉而非实誉,若知彼说虽似妙说而实非妙;若为降伏诸恶外道;若为待他言论究竟:不显扬等,皆无违犯。
开缘有九个因缘:第一个「若知其人性好少欲,将护彼意」,对方是少欲知足,我们只要表达自己的心意就好,就不要去显扬他,因为他本身不喜欢被显扬。
「若有疾病」,菩萨有疾病。或者身体虚弱。「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我们今天不显扬是对众生的一种对治。「若护僧制」,为了遵守僧团或者常住的制度。
「若知由此显扬等缘,起彼杂染憍举无义,为遮此过」,就是说如果我们今天对他种种的赞叹随喜,可能会引起一些杂染的过失。什么过失呢憍举,产生憍慢高举。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古德的开示:如果一个初学者,我们尽量不要在大众当中显扬他的功德、或者显扬他的过失,这对他不好,所以随喜功德可私下,因为你在大众当中把他的功德说出来,一个初心的学者很容易产生高慢,一个人高慢心生起的时候,他的功德就会退失掉,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要遮止憍慢高举的过失,可以不随喜赞叹。
「若知彼德虽似功德而非实德」,他内心好像有戒定慧的功德,事实上是表面的,他没有真实的功德;「若知彼誉虽似善誉而非实誉」,这是身业,身业好像是威仪很好,事实上是不真实的;「若知彼说虽似妙说而实非妙」,这是口业,他讲得很好,但是佛法的内容是似是而非。
「若为降伏诸恶外道」,就是说邪见外道,虽然他也有一些善良的功德,以人天的角度来看,外道也做一些种种的善业,但是我们不加以赞叹,因为赞叹的结果会让外道更增长他的邪见,让众生对外道的认识更加模糊,所以对于外道的功德,佛弟子不加以赞叹,因为避免产生邪见。
「若为待他言论究竟」,他正在说法,为了尊重说法仪轨,我们等到说完法再赞叹。以上的十一种因缘皆无违犯。
这一条戒的重点在对治嫉妒心,嫉妒心就是「徇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忧戚为业」,就是说我们凡夫的心,安住在一种无明,我爱执,我们总是认为在剎那剎那生灭的心识当中,有一个常一不变的我,所以在跟众生接触的时候就爱着这个自我意识、我,就是所有的众生都是以你为主。
所以我们就会认为,所有的荣耀都应该归于我的,如果这个荣耀不幸出现在别人的身上,我们就嫉妒破坏。佛陀告诉我们:应该以随喜功德来对治这个嫉妒。
在《譬喻经》当中佛陀讲一个故事:有一个大商主,这个大商主带了很多商人要去远方做买卖,要经过一个广大的草原,在草原走了几天以后因为天色昏暗不幸迷了路,迷了路以后三天三夜见不到草水饥渴将死,这个大商主这个领队是一个有智慧的领队,他就作如是思惟:这个时候在草原当中,我再这样走下去,所有的人都要死掉。
他就思惟「树一定有树神」,他向树神祈祷、祈求,他就领着所有的商队来到一棵大树,把这棵大树围绕起来,就向大树顶礼:树神,伟大的树神!请你慈悲,我们现在迷了路,我们三天三夜都没有东西吃,饥渴将死,请你慈悲加持我们。
祷告以后,这个树神被他们感动就现身,现身以后树神说:你需要什么呢?我们现在需要饮食的资助。树神说:饮食是很简单的事情。树神左手食指一指(呵),就出现很多饮食出来,众商主很高兴的把这个饮食吃完。
当然一切法因缘生,任何的过失、任何的功德背后有它的因缘,这些商主就问说:尊神,你这个手指头怎么会出这么多饮食,这个手指头这么好用呢?这个树神就说:我前生是一个磨镜子的工匠(以前镜子是用铜做要磨),我磨镜子不是在家里面磨,我是在城门外面磨镜子,磨镜子的时候有比丘托钵问我说:今天哪里有斋会、有法会得到饮食?我右手继续磨镜子,左手就往那个方向一指:那个地方有饮食。比丘靠我手指的方向去,就得到饮食了。
因为我这个手指头经常指出饮食的方向(哈),所以我今天这个指头就特别好用,就出现美好的饮食。这个因缘所生法是说,其实这个比丘吃到饮食都不是这个工匠准备的,他根本没有准备饮食,他没有准备饮食,但是他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他对于别人的功德产生随喜。
在经典上讲一个譬喻说:有人出现了火把,我没有火把,但是我对这个火把内心释放一种随喜的心,诶,这个火把就跑到我身心世界上,世界上的因缘是这样。就是说他出现一个功德,我对他释放随喜,这个功德有一部分会跑到我的身心世界。我们讲「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而不度化」,这个地方是讲修善。
誓修一切善,当然这是一句话,但是诸位要去实践的时候,你发觉这件事情不容易,所有的善法要完全修学、所有的波罗蜜都要成就,绝对不是一生能够成就的。我们今生可能有些人偏重持戒,有些人他持戒很容易,但是你要他修定、要他研究经教有困难;有些人智慧高,但是你要他修定有困难:所以我们在成佛之道的过程当中,每一个人在修习功德各有偏重,「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所以我们能够成就一部分的功德,但是有的功德没办法成就。
怎么办呢?我们就随喜,我们看到别人的身心世界有功德,我们随喜,这个时候我们能够得到这个功德的加持。所以这个地方佛陀告诉我们:我们在恒顺众生以后要随喜功德。
所以你看《华严经》上的随喜上:「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它这个随喜是随喜五乘的功德,你看十方一切诸众生:慈济是修人天善法,我们身为出家人当然不方便去盖医院,但是我们能够随喜;南传佛教修无常、苦、无我,修我空观,诶,我们也随喜,我空观能够解脱三界的生死;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到十方世界用种种的波罗蜜广度众生,我们现在只能够在佛堂拜佛,但是我们也可以随喜。
就是说我们自己在成佛之道不要给自己造成障碍,为以后的修学佛法要铺一个通畅的道路。在佛法上说:假设有人诵《法华经》,你内心生嫉妒诵《法华经》没什么了不起,好了,你以后诵《法华经》就有障碍,就是障碍重重,「诶,奇怪,我今天要诵的时候事情特别多,这个经文诵了半天,看了批注还是不懂」,就是因为你有障碍,嫉妒,你嫉妒的结果,你跟这个法就结上恶缘,因为他今天是修行一个功德法,你今天的所缘境是一个法的所缘境,你不是针对这个人。
所以我们对于别人的功德有两个选择:第一个、你要依止你的无明来嫉妒,那你自己给自己障碍,对他来说别人没有什么伤害;第二个、我们采取随喜,我们跟这个佛法结下善缘,而且众生也得到鼓励。所以这一条戒就是在利行的时候,我们在恒顺众生以后要随喜功德。前面是依止人的摄受,这个是对所有功德的一个随喜赞叹。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阿弥陀佛。
(视频、音频都只是讲到这个地方。)
我们回答几个问题:
【学员提问】:请法师慈悲开示,「恒顺众生」会混乱自己的是非判断能力吗?
【师父答疑】:「恒顺众生」是观察他的根机,就是你自己有判断能力,你就不会为众生所转,最怕就是你自己没有观照力,你也不知道这个众生他所提出的希望要不要随顺。做一个菩萨要广学多闻,你不摄受弟子,那你什么都不要学习了,你自己在佛堂把门关起来用功,那你的目的只想断恶。如果你想要摄受众生,那你非得广学多闻、成就种种的方便不可。
【学员提问】:如果一切都是虚妄不实的,那有必要去分辨是非善恶吗?
【师父答疑】:提出这个问题是有一个很严重的障碍。「一切都是虚妄不实的,有须要去分辨是非善恶吗?」这对佛法讲「空」的意思可能有些误会,佛法讲「空」是讲「一切法无自性」,是说「一切因缘」。因缘的意思就是说「一切法不决定」:比如说你今天是一个人,这个「人」不决定,你来生不决定做人,会有变化;说你现在福报很大、你很有钱,这个福报的法也不决定。诸位想想看,除了涅槃的法以外,诸位所想到的有为法,哪一个是决定的?我看你想不到。所以佛法的空是安立在自性空,自性空的时候你看到一切法因缘生,同时看到。
所以如果你看到空以后,你觉得没有所谓的是非善非,善法没有招感安乐果报的功能、恶法没有招感痛苦果报的功能,那你这个就是偏空了、恶取空了。佛法看到空的意思是一切法无自性、不决定,你现在很苦恼,不决定,你可以改变,苦恼的本质是因缘生,你也可以创造一种安乐的因缘来调整它,你有苦恼一定也有罪业。佛法讲空的意思,就是我们看到我们的生命是无常、苦、无我,没有一个自主的我,没有「我」,我们看到生命是流动剎那剎那生灭、看到空,其实你看到空以后,以就知道佛法会给你无量的希望,你看到空不是消极,看到「空」就是说生命有无量的可能性,这个就是空。
说是我们对空的体验一言以蔽之,就是生命有无量的可能性,所以你来生想要做什么你都可以做到,你想想看,你来生想要做什么都可以。你说「我要做大国王」,可以,你把做大国王的因缘具足了,你把那个因缘具足了,这个果报就会出现;你说「我来生要做大阿罗汉」,也可以做到,你把阿罗汉的因缘具足了;你说「我来生要到极乐世界」,你把信愿行三资粮具足了就可以。所以我们看到空的本质,也看到了因果丝毫不爽,其实如果一切法不是空,反而不能建立因果,是不是!你一切法不是空,你永远是人,你造善也是人、造恶也是人,那因果不能建立。其实因为空,所以才能够建立因果,诸位要知道。
如果一切法不空,那这个人是有自性的,你今生是人,你被杀了以后,很多人就说「怕啥,二十年以后还是一条好汉」(呵──),你二十年后可能是一条猪,是一条好猪不是一条好汉(众笑)。就是说我们今天看到空的意思,是看到了「因缘所生法是可以建立的」,因为一切法毕竟空,所以一切法因缘有。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知道──因为空,所以才有所谓善恶的招感性,这两个是同时存在的。
【学员提问】:万法皆空,因果不空。难到因果的法不是空吗?
【师父答疑】:因果的法它是无自性,就是你今天是善也不决定是善,不过那个法不能说空,这个不能说空,它是宇宙间存在的真理,叫依他起性,这不能空。所以佛法在观一切法空的时候要观因缘生,这个因果的轨则不能空掉。这个轨则为什么不能空掉?说是造善招感可乐果报、造恶招感不可乐果报,这个轨则为什么不能空掉?因为它不是因缘所生法所创造出来的,是宇宙间法尔如是,这是一个真理,这个真理不能空掉。
【学员提问】:中道第一义谛的诸法实相,有是非、善恶、对错吗?
【师父答疑】:在第一义谛里面没有所谓的对错,因为我们观一切法空的时候,智者大师说「那是入到一种无相行」,这个时候是离一切的对错、你我的对立,无有少法可得,所以观一切法空的时候是安住在空性。但是你有时候修无相行、有相行,你从空性出来的时候、跟因缘法一接触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就知道有善恶,这对立法,有善有恶、有痛苦有快乐。但是在第一义谛的时候是无有少法可得,那是胜义谛的境界,离诸对待的。
【学员提问】:请法师慈悲开示,每天早课都有诵「普贤十大愿王」,「第一礼敬诸佛,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礼敬诸佛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穷尽,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请问法师,当维那师诵到此文的时候,弟子要如何的修行才能够达到「虚空界尽」又「念念相续无有穷尽」的境界?
【师父答疑】: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是时空无尽的。我想我们今天要达到时空无尽,我们不要说是马上即空、即假、即中,我们先修空观,先空掉自我意识。我们一个人会活得那么狭碍,我们众生有一个非常严重的毛病,就是在一种剎那剎那无常变化的生命当中捏造一个自我意识出来,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我们总认为内心当中有一恒常住不变异的我,小时候的我跟长大的我是一样的、今生的我跟来生的我是一样的,其实这个我是我们捏造出来的、打妄想打出来的。
从因缘所生法,我们的生命就是一个色身、一个心识,这个心识就是一个受想行识,一种感受、一种思想,这个感受思想是随着业力的招感有所变化。就是说你今生是一个人,你用人的思想去思考;来生如果做一只蚂蚁,你是一只蚂蚁的思考:所以这个生命没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我。你把这个我空掉以后,你再去念这个经文,你就会有一种不同的感受,你会觉得你的心量比较大,你会从无明业力所招感的一种短暂的时空里面跳出来,看到更开阔的、无穷尽的时空、看到无量的生命。所以我觉得刚开始先修我空观,先破障。
【学员提问】:请法师慈悲开示,大乘佛法对菩萨的定义,六度都是约着内心当中能够生起善根而安立,非约外境。弟子以前曾经听到有人谈到放生的问题,他的经验是「碰到佛诞日去买放生的动物,很多商贩前一日就刻意去捉众生隔日来卖,而且放生后的动物很快又被人捉走,如是的重复,后来他就不再放生了,因为他认为放生变成在放死」。不知这样的看法是否正确?请法师慈悲开示。
【师父答疑】:我们今天放生主要有两个目的:从自利的角度,我们培养我们的慈悲心;从利他的角度,我们解救刀下的众生。不过这个地方,所有的善法都要有智慧的观照,理论上来说,你要放生,你不要刻意去买。就是说你去菜市场,看到一整脸盆的众生,你看到刀下的众生,临时把它买下来。因为众生的世界各式各样,有些人欢喜造善业、有些人欢喜造恶业,你今天刻意去买,他的数量不够,他很可能就去捉,这些众生本来不应该被捉的,结果因为你要放生而被捉起来(呵),就有这个问题了。
当然你也可以说「我在为自己栽培善根」,当然这样讲也是对,我们知道菩萨道有三种力量,誓愿力、观照力、行动力,这三种力量最重要的是观照力,没有智慧的观照,你所有的善法都会变成有漏。所以放生本身是一个善法,但是你要考虑到时节因缘,如果你的数量很多,最好不要刻意的跟某一位特定人员去定,你想想看「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众生」?你有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他为什么会有?这个地方你要想想看。
【学员提问】:请法师慈悲开示,为了达到我空、法空,有人会想「既然一切法皆空,何须有所做为!而不积极的去广行菩萨道」,为了避免这样的想法,是不是要修慈悲观来发起度众生的心来对治?
【师父答疑】:如果我们刚开始修空观修得很长很长,都一直安住在空性,这个时候我们内心当中所有有相的境界都消失掉了,苦恼相、安乐相都消失掉。如果你一路的修空观,可能你对于修习善法、度众生就会不生好乐,就堕入二乘种性,所以这个地方你就是要多读大乘经典,你偶尔也要从空性里面从空出假,你看看众生在苦恼当中,啊,生起悲悯;你偶尔也要从空出假,看看诸佛菩萨的功德庄严生起好乐。所以智者大师说「你不能一天到晚安住在无相行」,菩萨修了太多的无相行会伤害菩提心。所以有时候我们安住在无相行、安住在空,但是有时候从空性出来,接触众生的苦恼起大悲心、接触佛菩萨的功德庄严生起修善的心。
【学员提问】:修大乘法是否有两个修法:一、自外而内,由修习六度万行而悟入中道实相;二、自内而外,由体悟中道实相而任运度众生?
【师父答疑】:你这样讲也是对。我们这样讲好了,就是说有钝根菩萨跟利根菩萨。在智者大师的藏通别圆四教:钝根菩萨一开始观照力薄弱,他对诸法实相的现前一念心性,这种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听得少,所以他这个事相上的修行多,他偏重在修福德资粮,事修多理观少;利根菩萨是先成就内心的观照,先成就理观,然后依止他的智慧,推动他的行为,理观多事修少。钝根菩萨在成佛之道当中,会先成就福报再成就圣道,他会做很多生很多生的国王,然后再成就圣道,但是钝根菩萨理观少,有可能会退转;利根菩萨会先成就圣道以后,然后再修习福德资粮、然后在去广度众生:那这个就是大家的选择。
【学员提问】:对于初学者,除了常住安排的课程外,应如何安排自修的内容,读诵大乘经典其比例为何?初学者与修行较久者应如何规划?
【师父答疑】:我想我们今天,初学者应该比较偏重在断恶、改过,初学者我认为先净化自己很重要,先把自己身口意比较粗重的过失先消灭,不要急着修善、度众生,所以我认为刚出家修行「先打得念头死」,偏重在自我反省、对治自己的烦恼。如果你是老参,烦恼淡薄了,你可以去修习一些善法,或者试着去度化众生,从修善度众生当中,然后再去回光返照自己。所以三聚净戒应该有所偏重。
【学员提问】:爱不重不生娑婆,女众尤其情执重,请问法师,对于这种习气其生起的行相为何?如何对治?使我们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将俗情转成道谊,不造成修道的障碍,反成助缘?
【师父答疑】:这个情执,情执重的人悲心也重,真的!情执能够转过来,这个人的大悲心不可思议,所以女众的情执重,女众的行力也强,这个是事实,男众平均是比较懈怠,说世间上的事情很难十全十美。如果说你要保守一点,情执的根源在攀缘心,就是你刚开始先摄用归体,就是你要把你的慈悲心先收摄一下,因为情执跟慈悲心这两个东西刚开始很难分清楚,你一动慈悲心就情执,就是这样,这两个真妄和合嘛。
世间上的凡夫没有经过修炼的过程,我们生起慈悲心就夹带着爱取烦恼,刚开始宁可保守一点,我的慈悲心也稍微的收摄一点,情感也会淡薄一点,那这个时候你要多修无常观跟苦谛观,思惟苦谛,爱是苦本。修行人刚开始有时候会让人家感觉比较不通人情,有很多居士对我们修行人这样批评,但是我告诉他说:你应该给大乘菩萨一些包容。
他想行菩萨道,他是这样想,但是你是不是应该给他一些次第呢?刚开始拒绝一些人情的因缘、拒绝一些对众生的关怀,你说他是不是需要这一些过程呢?你有须要对他要求那么高吗?他一出家就去干什么干什么,你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是不是!(呵──)你又要他清净,你又不让他去修行,那他不是成佛才出家,他是凡夫出家的呢!所以情感重,刚开始就是摄用归体,自己先思惟无常苦谛,把自己的慈悲心稍微的收摄一下会好一点。一个人如果刚出家就做别人的师长,你的情感很难对治,你一辈子都没有办法对治。
【学员提问】:请问法师学习 教典的次序是大乘、小乘、外道,蕅益大师的阅藏次第,他在《寒笳集》上说:「学问之道,贵下学上达,所以如来施教,必有次第,今人空腹高心,但图圆顿之名,无力饮河,讵能吞海!必先阅律藏,(蕅益大师说阅藏的时候,第一个先阅律藏,为什么?)稔知佛世芳规,深炼为僧要务,次阅四阿含,了正因缘境,为圆妙三观之本」?
【师父答疑】:这个蕅益大师的开示,这个地方是这样子讲,不过这个地方蕅益大师是说阅藏次第,一个人会阅藏,你应该对大乘的菩提心跟正知见都具足,你才有资格阅藏。不过你只看蕅益大师这一本是不够的(呵),你要多读读《灵峰宗论》你就知道蕅益大师怎么说,你要读读《教观纲宗》《法华文句》《法华玄义》《楞严文句》这一些,你就知道他怎么说,他很强调成就大乘种性。你没有成就大乘种性,你马上修证,你可能会走上偏邪之路。《寒笳集》是弘一大师把《灵峰宗论》读完以后一个摘要的东西,弘一大师摘要当然是选他适合的东西。但是你要研究一个祖师的思想,你要全面的看他的书,会比较公平一点。
【学员提问】:请问法师您所开示的《瑜伽菩萨戒》内容,是不是能录制成整套的录音带,以方便请购?
【师父答疑】:现在已经有做成录音带了,不过你有这个欢喜心也是好。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里。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