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吊朱厚熜胃口的套路,已经无比丝滑。
哪怕堂堂大明皇帝,眼睛都快急得充血了,连进洞房之前都没有这么焦虑过,牛顿还是能给他整点悬念:
牛顿从容拱手道:
“陛下,化肥虽利,然量不足,难以广施于天下。”
“故吾辈未尝倚化肥,增稻田之产量也。”
嘿嘿,猜多少,都错了吧~
咱暂时没启动这个项目~
牛顿的神色依旧古井无波,语气平静,但是落到在场的所有人耳朵里,这番回答可太欠揍了。
秦金都倒吸一口凉气。
坦诚!
太坦诚了!
牛夫子果然不是从前那些谄媚小人,连这么一个登天之功,都不开口狂揽。
大丈夫当如是也!
朱厚熜咽下喉咙里涌起来的血腥味,一时没绷住,怒斥了一声:
“牛徐行!”
他很想继续高喊——
哪怕你牛徐行真的没用化肥养过水稻麦子。
编一个数据,先糊弄糊弄他不好吗?
萝卜到他们俩手上,都能被化肥催出伟岸的效果,较平常的萝卜个头几十倍大。
怎么在这个时候,这么讲究修仙的基本素质?
窥得大道就是窥得大道,不容马虎吗?
朱厚熜简直气得咬牙切齿:
“你真是个忠臣!”
刚刚那些复杂的情绪在胸口里一扫而空。
牛徐行怎么就偏偏学魏征,他哪怕稍微奸猾一点点呢!
直臣本色,也当收放自如,皇帝的内心世界,也是需要呵护的!
真相即是快刀!
你就不能骗骗朕吗?
哪怕你编!
编得再离谱,朕也会信的!
朱厚熜差点被牛顿搞得血压爆表,当场表演一个脑梗。
但是,他坚强地缓过来了,他从喉咙里一字一顿地说话,像嚼着什么,也许是幻想中牛顿的筋骨:
“朕知道了,继续给朕献宝罢。”
朱厚熜作为大明朝最大的、权钱交易权力供给侧人员,早就褪去了朱元璋打天下时候,原始掠夺者的姿态。
他掌握着礼。
在嗅觉神经报告大脑——前面横陈着巨大血食的时刻,他也没有全然不顾形象地,一定要亲自揭开牛顿身后的其他木笼。
推拉的艺术,在两人间形成。
彼此之间,哄抬着对方的神圣性。
牛顿可没忘记,牛门第一大师兄李时珍的论文title。
硫酸铵的制备,首功在他牛徐行没错。
但是,在水稻培养这个项目上,李时珍才是一作。
他真的很讨厌管理田地。
更不要说天天视察稻穗生长情况了。
牛顿才不想接手农田相关的项目,种菜这种实操应用大于纯理论研究的事情,还是让李时珍牵头,他就用数学工具和算法,处理处理数据。
下田就婉拒了哈。
牛顿瞧了一眼,朱厚熜犹如丧家之犬一般灰败下去的脸色,这才缓缓道:
“陛下,李东璧另有一种,不用改肥料之属,同等地力,亦可熟成翻倍。”
朱厚熜颓丧的头颅,猛然昂起。
练牛顿那种化肥,操作可太麻烦了,他在一旁看着都累。
他还想着,要是产量能像萝卜这样,翻个几十倍,也可以咬咬牙单开一个新的部门,把六部改成七部,专门在全国各地设置化肥炼制区,以供天下百姓。
他喃喃道:
“一倍也好,一倍也好。”
“李东璧,请你给朕,还有诸公都讲讲,怎样使得稻田产量翻倍?”
李时珍第一次被皇帝点着问话,他知道,这是牛顿给他探路之后,稳稳当当一步登天的机会。
也是让他的种子,播撒在天涯海角的机会。
愿,盛世无饥馁,无须耕织忙。
李时珍整肃神情,不再想那些江湖闲游的往事。
今日面圣之后,他将戴上属于自己的金箍,为了穷究医药农桑的天道,永远与大明的权力体系绑定。
他行着牛顿临时教授的面圣之礼,动作从迟滞到坚定:
“臣昔在草莽,得异稻一株,六月颖实已坚,异于常稻之九月方熟。”
“珍藏其种,以待来年验其成熟之早晚。及至次年六月,此稻果先熟,遂以单株选择之法,名曰【一穗传】。”
“年年播种,岁岁收割,今已逾三年。”
“部分稻种,得丰产之性状,然其子孙,传此神异者,不及四分之一,劣等者产量难较寻常稻种……”
户部尚书许赞,对农桑数据极其敏感,他的耳朵里鼓噪着吵闹的心跳,肾上腺素飙升,让他的自控能力下降到历史新低。
他几乎是瞬间叫喊起来:
“此乃真正之嘉禾也!”
“大明有命,陛下有德,才于今日得此嘉禾!”
寻常时候,地方若是献上嘉禾,连朱厚熜都要亲自举行仪式祝贺,可是,它们中也许有个别,质量比李时珍所说的稻谷表现更好,但是,在数量上,被秒杀得渣滓都不剩!
毫无胜算。
秦金都被许赞的叫声吓了一跳。
他到底也是为官多年,牛顿与李时珍递上的宝物,这么好,比以往所有的祥瑞加起来分量都要重。
诸公岂有不借题发挥之理?
该到清算的时候了。
没有比此时此刻更美妙,更容易被记录在史书上的发言机会了。
在大明做官,你不走师徒传承,不讲同期之谊,单开一个“献祥瑞”的赛道,直达天听,是不是作为外乡人,有点太冒昧了?
显然,在场的诸位正德年间,就科举入仕的大佬。
彼此之间连眼神交流都不用,就达成了同样的默契。
他们一齐如山海陷落般跪下磕头,由张孚敬这位内阁首辅带头,朗声道:
“陛下往昔,或受蒙蔽于凡庸之臣,彼辈无修仙之骨,亦乏治国之才,徒以献祥瑞为名,行欺君罔上之实,诚为可恨。”
“是想借着陛下,一步一步往上爬,要做赵高!”
“彼等所献之物,或假借自然之名,如《山海经》中所述之奇珍异兽,实则皆为无稽之谈;或伪造奇异之象,如方士炼丹打醮,实则皆为虚幻。”
“以欺瞒为能事,实乃大明之患,若不厉行制止此风,史官铁笔直书,千年万代之后人,将哀乎大明始亡于嘉靖也!”(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