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东南骚动

    可徐清眼看着如此,却并没有能力阻止,对于徐清来说,这是工人运动的开端,可对于大多数官员们来说,这只不过是一场造反而已,工人和农民在他们的眼中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底层而已,显然,此时的宋朝官员们就如同工业时代的英国一般,对于这些忙碌在工厂之中的工人,定下了一个与农民相同的定义。

    可他们却忽视了农民和工人之间最大的区别,那就是农民相互之间几乎是完全独立的,他们的劳作不像现代的农业十几个人便可以将上千公顷的农地照料的非常好,此时的农业还非常的原始,一家一户的耕种才是这个时代农业的写照。

    而工人则完全不同,当工人阶级在这个社会上诞生的时候,他们便是成群结队的,并且在压迫面前,很快便组织起了工会,有组织,这是工人与农民最大的区别,而只要有了组织,那么一个阶级的力量就会被彻底团结起来,就像农民兵和正规部队一般,在战斗力上,农民与工人就有着十分巨大的差距,并且这差距也已然在这一次的反抗中体现出来了。

    若是两万农民向着军队冲锋,最有可能的结局便是在死亡数量超过三百人之后,整个团体就开始溃散,而不是像工人们一样,在自己损失三千人的情况下,依旧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溃退,而是十分顽强的与士兵们进行激烈的战斗,这便是组织的力量,在一个共同目标的号召下,工人们可以发挥出全身的力量去共同实现一件事情,这便是两者之间最为巨大的区别。

    除此之外,在知识性上,此时的农民自然是不可能跟工人相比的,农民生活在乡村之中,对于知识的渴求天然的就不如在大城市中生活的工人,毕竟农民之间,即便一个勤劳一点,另一个懒散一点,双方的生活条件并不会差很多,且即便再劳作,农民也没有什么上升空间,想要成为地主,那不是一代人的努力可以造就的,而是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最终达成的目标,而能够用百年的时间来打造自己家族未来的人,无疑是非常稀少的,所以农民在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上,相比起工人就非常的弱。

    而工人则完全不同,生活在大城市中,工作在大型工厂里面,上千人的操作,以及组织的诞生,就必然会产生领导者以及工人阶级之中的阶级,在这个组织中,你只要通过努力,便能获得更好的待遇,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这种提高水平的速度,或许只需要两三年的时间便可以实现,时间的缩短,自然让工人们对于创造财富的热情要比农民高得多,而这样的热情便会让工人们去关注更多的时事和工作技巧,这些东西,全部来自于知识,所以普遍来讲,工人阶级要比农民阶级更为知识广泛,这句话是没有什么错误的。

    知识上的优秀加上组织的团结,这让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这两个都处于底层的阶级就有了十分不一样的战斗力,农民喜欢单打独斗,而工人喜欢团结一致,在这种状况下,军队与工人的厮杀自然是十分的惨烈。

    当两万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冲入重工业区的时候,区域内整整六万民工人此时早已经在组织这个共同思想下变成了战士,三千名工友的死亡让他们对于大宋朝失望透顶,而在集体的气氛之下,许多原本只是想追求权力,不希望发动暴力的人们也纷纷开始加入到组织中来,工人之中战斗的热情开始越来越洋溢,而另一方面,经历过战斗的工人们开始纷纷整理出军队的攻击方案,以及他们在战斗中出现的错处,并且这些错处很快被综合起来,随便便传达到了每一个人的脑海中。

    组织学习能力,这也是工人阶级相比起农民来说更为优秀的一个领域,在这种全体工人一同讨论的情况下,许多军队的攻击战术都被他们这群门外汉讨论了个便,而还有一拨人,则在加班加点的建造新的武器。

    这里是重工业区,冶炼业、制造业自然在这里也设有许多的工厂,虽然没有火枪这样的火器,可是制造一般刀剑的钢水还是十分充足的,这些人虽然以前没有打造过武器,可是工人阶级的学习能力无疑是十分强大的,再加上这工厂之中的工人有许多已然是熟练工了,打造锅碗瓢盆没有任何问题,所有的机器操作也都十分的熟悉,在这些熟练工人的操作下,一大堆武器便很快被打造了出来,当军队开始向重工业区开进的时候,他们已然是人手握着一根长矛,腰里还插着一般短刀了。

    这次的战斗,虽然军队依旧还拥有很大的优势,可是已经再也不是如同七天前那一场战役一般是一面倒的屠杀了,掌握了锋利武器的工人们拥有着完全不逊色于军队的组织能力,在这样的战斗下,双方之间自然是十分残酷的,仅第一天的战斗,工人们的伤亡便达到了四千人左右,而士兵们的伤亡则在一千四百人。

    这样的一个数字,大大震惊了整个宋朝的朝野,要知道此时的宋朝军队已然不是历史上那支孱弱的军队了,在经过韩琦、狄青两代人的整治以及科学院研发的新型武器帮助之下,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是非常强悍的,虽然还没有达到鸦片战争时期上万人便横扫中国的状态,可也已然是一支远超农业时代军队的正规军队了,像这样一支两万人规模的军队,便是驻扎在菲律宾,便可以压制住整个菲律宾三大岛所有的反抗武装,这就是现在宋朝军队的实力。

    面对这样一支军队,即便是一个殖民地王国,想要抵抗也必然是需要付出惨重代价的,这里仅拿鸦片战争来举例,清王朝为了对抗大英帝国的贸易战争,前前后后从全国大概调集了三十万左右的军队,而应战的英国军队不足两万人左右,最后的结果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的,那就是英国仅仅只阵亡了上百人,便逼迫清廷不得不签订下不平等条约,从此也开启了中国那段被受屈辱的近代史。

    这便是现代军队与农业军队之间巨大的差距,而面对这样一支军队,工人们竟然能够杀伤宋军多达一千四百人,整整四个小时的战斗中,竟然没有产生大规模的崩溃,这简直让所有宋朝官员都惊掉了下巴,唯有徐清留下了一声叹息。

    他很清楚的知道,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差距,对于这样的结果自然不是特别的意外,在开战之前,他曾经不止一次的希望朝廷可以和这些工人们坐下来谈,可他的这番话却并没有人愿意去听,现在倒好,一战下来,非但没有把这些反抗工人镇压下去,反倒是打出了他们的威风,这个结果,简直比死了一千四百名士兵还要让徐清头痛。

    对于现在的工人待遇,徐清心知肚明,可是面对工业化的时代,徐清尽管非常可怜这些工人们的遭遇,可他也确实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去改变这一切,毕竟徐清不是神,他不可能让资本家们自动放弃到手的利益然后把这部分利益让给工人们,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谁都希望自己手里的钱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尤其是在商人们的眼中,这些工人简直比奴隶还要听话,即便让他们工作到凌晨他们也不会有丝毫的怨言,甚至还有无数人抢着想要这份工作,在这种状态下,在商人们的眼中,这些工人简直就是温顺的绵羊。

    商人们或许会把自己的利益度让一部分给那些群狼,以保证自己绝大部分的利益不受损害,可面对绵羊,谁又会放弃自己的利益而度让自己的财富出去呢?谁都不会的,徐清的威望尽管再高,可在利益面前,照样可以舍弃,犹如二战之后的丘吉尔,不就被立刻从首相的位置上给丢了出去?

    在利益面前,没有谁能够超脱,徐清也是如此。

    所以对于工人们的处境,他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这并不代表徐清不知道工人们如今所遭受的一切到底是何等的悲惨,那简直犹如狄更斯中的伦敦一般,生活在充满老鼠的臭水沟里,随时可能会被不知名的疾病夺走生命,全身上下没有任何一处是干净的,全年都浸泡在充满了煤灰的房子中,天空之中总是下着酸雨,房子像是被白蚁啃食过一般坑坑洼洼。

    孩子们拿着沾满无数人畜粪便的泥球作为玩具,不到十岁便死去了父母亲,孤儿院里人满为患,老人院里空无一人,死神不停的收割着廉价的生命,上帝站在资本家的那一边不屑的看向工人们那肮脏的容颜,仿佛那玷污了上帝创造他们时的尊严一般。

    这便是如今的宋朝工人所处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生存,如果你还想让他们爱国爱君,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之所以还苟且偷生,只不过是没有第一个出头的人而已,而现在,出头的人站出来了,并且还抵挡住了第一波的攻击,此时的杨世成,顿时化作无数沿海地区工人们心中的精神灯塔,原本寂灭的心也顿时火热起来。

    工人阶级这一动,牵动的就不是昆山府一地的百姓了,而是整个东南沿海地区整整四千万人口的心神了,在这一块地方,自古以来便是人烟稠密,自从工业化以后,那更是富庶繁华,远超宋朝任何一块土地,当然这里的工人数量也远远超出其他地方,所有工人加在一起,大概有四百四十万左右,如此众多的工人,充斥在各大城市之中,不停的为这个帝国创造着惊人的财富,而得到的只有可怜的薪水和数不尽的病痛,在这种状态下,有一个人,一个群体反抗成功了,这顿时让许多工人们心中生出了重新做人的感觉。

    谁都不想当牛做马,之所以在这里刨地,只不过是因为无路可走而已,而现在,昆山工人运动犹如灯塔一般,照耀着他们前方的道路,一时之间,东南地区许多工厂纷纷陷入罢工状态,并且提出条件,必须要释放昆山府被抓工人,以及赦免这次工人运动的所有人,同时工人待遇提高工会这个所有工人们共同的组织在杭州府成立,不过因为宋朝此时已经进入了管制状态,自然也不可能有多地代表汇聚杭州。

    不过尽管如此,这次工会会议依旧成功召开了,这伙人为了躲避当地捕快的追捕,全部都躲到了西湖的一艘小船上召开了这次会议,并且在第二天便颁布了他们的要求,除了以上三点之外,他们还要求工人也必须有权参与当地的议会厅,这一个要求,无疑是工人们寻求政治诉求的第一步,也是开天辟地的头一次。

    此时的议会厅,设立时间才不过短短七年时间,设立的原因,乃是为了缓和士大夫和商人之间的矛盾,所以才设立了这个议会厅,他可以对当地的衙门提出意见,并且还拥有否定当地知府命令的权利,初建之时,议会厅之中大部分都是以商人为主,后来朝廷为了稀释商人在当地的权利,便把当地的地主、乡绅、员外、士大夫、小作坊主们都给送到了其中,以此来降低商人在其中的权利,便形成了现在的议会厅格局。

    可是这议会厅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议会厅名义上代表的是广大居住于此的人民,可真正的人民却一个也进不了议会厅,此时的宋朝,工业化方兴未艾,占据整个地方最多的人群,应该是农民和工人,可这两种人,是不能进入议会厅中的,显然,议会厅的存在,完全是权力斗争的产物,与真正的人民,没有半点的关系。

    (本章完)

(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平淡为官不错,请把《平淡为官》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平淡为官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