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6

    看看现代也是如此,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风景相比起浙江来说,自然风光无疑是胜出许多,而陕西,河南,山西等省份在历史建筑物上,相比起浙江来说,也要强大的多,但浙江每年无论境内游人数还是境外游客数量,都名列前茅,基本可以排在全国第三,第四左右的位置,其中发达的交通,贴心的服务业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他们来到这里,也愿意在这里消费,这才是最重要的。

    像很多陕西的著名景点,比如说秦始皇兵马俑和陕西历史博物馆,都非常的经典,可大多数人看一下这些建筑之后,再在西安逛一逛回民街,几个在市中心的景点比如钟楼,芙蓉园之类的地方,就打道回府了,并不会去玩更多的地方,而在浙江则不同,除了西湖美景之外,还有西溪湿地,单单是一个西湖,周围的景点便是成群成片,同时在西湖旁边,还有现代化的购物商场,如果想要吃饭了,既可以吃到传统的地方特色,也可以品尝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美食,民宿,酒店,客栈应有尽有,同时交通极为发达,城市管理出色,没有什么太多的小偷,路上不认识路找人问路,大部分人也都会热情的回答。

    同时当你过马路的时候,司机们都会停下来等,而不会去按喇叭,热情的市民也让更多的人愿意来到这座城市来度过一个舒适的假期,正是因为如此,浙江的旅游业才会蒸蒸日上,而刨除了着一些,单单看浙江的旅游景点,其实并没有太多出色的地方,西湖也不过是一个小湖泊而已,与太湖,小西湖相比,都要小得多,而若是论自然风光,与华山,泰山等名山大川相比,自然是小家子气的很,但就是因为交通,服务业的发达,市民的热情,让这里成为了国人最爱来的旅游城市。因此经济发达的地区,往往旅游人数也会多一些,至于一些历史名城,你很难刺激他们在当地进行多次的消费。

    就像敦煌莫高窟,这是国人十分喜欢的一处景点,每年的访客量都达到四五百万的人次,可敦煌市却无法像杭州市一样,将这些客流量分流到敦煌市的各个商场之中,他们来到敦煌,大多只会看一看敦煌莫高窟,然后住上一晚就走了,而在杭州,你除了能够看到漂亮的风景,精彩的人文和历史,还能随时进入大都市之中,进行便捷的购物。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这是杭州做的很好的地方,南京也同样是如此,作为国民政府时代的首都,南京保留着大量属于那个时代的建筑,这些建筑也给南京增添了一丝与其他城市不同的味道,而加上他交通的便捷,因此吸引了大量的人进驻这座城市,可以说,这才是旅游业的精髓,没有发达的交通想要成为旅游业的大城,是不可能的。

    而第三座举办世博会的城市则是在南京,是的,前三次举办地点都是在长三角地区,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像后世长三角与珠三角并驾齐驱,是中国经济的两个龙头,在这个时代,龙头只有一个,那就是长三角,珠三角尚且还不能与长三角相提并论。

    当然,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首先是珠三角的人口比较少,此时尚且是汉族移民珠三角不超过五百年左右的时间,且客家人,广府人,闽南人三个部族在这里历代纷争,互相之间争勇斗狠,十分厉害,所以珠三角各个城市之间也并不团结,宗族问题比较严重,二来则是因为如今的宋朝,没有像清朝一样,设立广州十三行,将与外国贸易的大权全部交给广州,在这个时代,任何港口都有权利去参与全球贸易,如此一来,自然也没有了给广东发展的历史机遇。

    要知道前世的广东之所以会这么厉害,引领经济发展的鳌头,其中很重要的两个原因,一个是清朝的十三行制度,只允许外国商人在广州的十三行进行贸易,将外国贸易尽收于广州一地,自然为这里培养了丰富的人才,而这种人才在其他城市是不具备的,他们拥有与外国人交流的经验,对于外国的了解要远远超出其他地区的国人,国父先生,便是广东人,在这里,你可以接受到整个世界最为先进的思想,各种各样的思潮在这里涌动,从此时起,广东便具备了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优势。

    二来则是在鸦片战争以后,香港被割让给英国,成为租界,一旁的澳门也在葡萄牙的手中迟迟未归,这当然是中国的耻辱,但对于广东来说,也是一个机会,因为这两处租界的存在,广东人有充分的机会去接触来自于外国的文化,这样一来,在时代的浪潮之下,自然接受到了最为广阔的有关外部世界的讯息,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又有香港和澳门的存在,就近可以吸收这些港资,澳资,顺利脱胎换骨,从而一举超越长三角,成为了如今中国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省。

    但在这个时代,长三角依旧是整个中国的经济引擎,甚至如果按照历史原本的走向,在五十年以后,长三角还会成为政治上的引擎,首都将会从汴京搬到临安来,不过如今这种事情已经不可能发生了,不过即便如此,在五胡乱华时代之后,直到唐代,长三角地区就已经奠定了中国经济重心的基础,到宋朝,因为国土面积狭小,人口数量众多的缘故,宋朝的士大夫们即便再不喜欢经商,但为了养活老百姓,同时解决冗官,冗兵,冗费这三冗问题,必须要广开财政,而靠种地是不行的。

    北宋是中国所有大一统王朝中最小的一个,即便是传统意义上的汉地十八省都没有全部占领,而是还有一些被辽国占领的,所以历史上也经常有人对宋朝到底算不算大一统王朝感到质疑,甚至对于宋朝能不能代表统一王朝,而产生怀疑,在这么小的土地上,如何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同时还要解决外部的压力,辽国,西夏,大理,以及贵州,广西,边陲的那些部族,这就必须要求宋朝政府进行改变。

    首先是引进占城稻,扩大粮食产量,从而增加老百姓的口粮,抑制物价,二来自然要通过经商,来赚取更多的钱,然后用这些钱去养官员,养军队,解决财政支出的困难,因此虽然儒家一直提倡重农轻商,但在宋代,为了解决财政问题,以及不让老百姓挨饿,造反,便开始广泛的参与海洋贸易活动,其规模之大,船只之多,交流的物品之广,不仅仅远超前代,便连后世的明清两代都无法与之并论,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商业奇迹了。

    而因此,长三角地区也在这个过程中,奠定了自己雄厚的基础,拥有十分充足的资金,二来相比起经济上的发达来说,文化上的发达也是如此,自宋朝以后,科举考试正式成为中国选举人才的唯一通道,在这之前,虽然从隋朝就发明了科举制度,唐朝开始广泛应用,但那时的科举制度限制还是很多的,不仅仅对人的身份有要求,同时大量的官员也是不通过考试,而是直接进入朝廷当官的,科举制度看上去不像是为了选人才而设计出来的制度,反倒是皇帝为了压制门阀所设计出来的制度。

    所以唐朝虽然普及的科举制度,还创立了武状元科举制度,但那时的科举,三年一次,每次大概只招收三四十人,数量是十分稀少的,在庞大的官僚体系之中,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大量的官僚由门阀士族所充任,真正的平民当官是十分稀少的,而到了宋代,科举开始真正成为全民的一件事情,基本上除了一些极其少数身份的人不能考试之外,其余人等都可以考试,同时随着印刷术的普及,书本的价格开始下降,人们有了余钱之后,便会让自己的孩子去读书,知识不再被少数人所垄断,而朝廷也在科举的人数上开始不断提升,从最开始的三四十人,到后来三四百人,扩大了将近十倍左右,而这其中江南地区的文人士子的数量可谓是多如牛毛。

    自此之后,江南也就成为了整个中国出文人最多的地方了,一直到中国建立,中科院诞生,其中第一届的院士之中,来自上海,江苏和浙江的院士数量就在三百人左右,将近占据整个中科院的一半,这些现代科学家虽然与古代的儒生无关,但从中也能看得出来,江南地区的人文素养还是很高的,文化底蕴也不差。

    因此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文化底蕴上,长三角都要远远超过珠三角地区,而在政治上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更是无法比拟了,宋朝所出的宰相里,江浙籍的多如牛毛,徐清自己就是浙江人,而广东籍的却一个也没有,不是这一届没有,而是开国以来就没有过,,在这种情况下,你指望朝廷会把举办世博会的权利给广东,这实在是不可能的事情,对于这些官员们来说,造福自己的家乡才是正途,这种由朝廷选择举办城市的活动,自然是需要上面人的意见的,而朝中有人,自然好办事,而广东这样朝中无人的,自然也就只能自强不息了。

    而作为第三届博览会的举办城市,南京自然也做出了自己的特色,相比起上海的灯光秀和杭州的铁塔,南京所展示的自然就是他独有的园林艺术了,虽然说苏州园林甲天下,不过南京的园林也不差,同时为了融入时代的元素,这些园林与传统中国式的园林也不同,为了宣扬中国式的审美,这一次的展览馆,全部被修建为园林的模式,一个巨大的庄园中进行展览。

    这也是第一次展品被以品种分类成不同的产品然后进行展出,无论是昆山还是杭州,都是在一栋建筑物里进行集中展出,而南京则不同,食物放在一个建筑物里,工业品则放在另外一个建筑物里,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彼此有园林,走廊,回廊,游廊相互沟通,园林之中亭台楼阁,尽是中国元素点缀在其间,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杭州与昆山的世博会。

    为的自然是行销南京了,经过昆山和杭州两次世博会的洗礼,南京官员们也开始意识到,原来世博会并不简简单单的就是产品展销会,他还具有推广城市的能力,南京历来在城市竞争中,就把杭州放在自己的对手位置上,上一次世博会杭州借着铁塔的东风,再加上环保的概念,瞬间吸引了无数文青对杭州歌功颂德,这一次的旅游人数将南京压得抬不起头来,这一次南京自然也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每一栋建筑,整个庄园都是请宋朝最好的园林设计师来建设,融合进现代的材料,将整个园林完全按照人们心目中对于江南水乡该有的样子去设计,园区内还有一条小溪流过,上上下下回廊遍布,奇花异草掩映其中,身处其间,就像是到了世外缥缈之地似得,简直就不像是在人间生活。

    而为了达成这样的效果,设计团队自然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因为设计的园林并不仅仅只是普通的园林,而是要与现代相融合的园林,这就很难了,因为中国建筑有属于自己的风格,一般来说都比较清雅,尤其是南方,以白色和黑色为主色调,徽派建筑就是江南水乡在人们心中既定的形象,而如何在这种形象上面去创造出一个既符合人们对于江南水乡想象,又要比照现代建筑,宽敞舒适的风格,这一点是很难达成平衡的。

    不过总体而言,设计师们所拿出的产品,还是让众人很满意的,古代建筑受制于材料的限制,往往都会比较阴暗,内部空间也比较狭小,不像现代建筑,透光性也好,还是房间的宽广程度也好,都要远远超过,但需要注意的,正是一些细节,而如何把江南水乡的细节着重体现,这才是设计师们最需要去做的事情。

    为此,很多人都去各地采风,从安徽到浙江,还有江苏本地,从各种各样的建筑中寻找灵感,最后设计出了这十四套建筑,每一套建筑都有自己的院落,同时彼此之间流水穿过,回廊相连,园区之中还有撑船的船夫,旅人们可以顺势坐船,去往另一处的园区,这样的建设,虽然有一部分人依旧不满,认为这样的园林建设,不符合园林的规制,但大部分人显然对于这种园林很是喜欢,随着照片出现在全国各地的报纸上,立刻南京风潮席卷全世界,而来到南京旅游的人也是越来越多。(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平淡为官不错,请把《平淡为官》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平淡为官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